皇明 第751节
守卒的喊声再次响起。
祖大寿探头一看,只见叛军推着十几架云梯,朝着城墙冲来,后面还跟着数百名流民军,手里拿着刀枪棍棒,虽然杂乱,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狠劲。
“火油!”
祖大寿大喊。
守卒们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油桶推到城垛边,朝着云梯泼去。
“点火!”
随着一声令下,火把被扔了下去,火油遇火瞬间燃起熊熊大火,云梯上的叛军被烧得惨叫连连,纷纷从云梯上摔下来,有的直接掉进火里,变成了火球。
就在这时,北门之外突然传来马蹄声。
是王威派来的三千援军,他们见城门紧闭,便试图从城外强攻。
祖大寿心里一紧,若是腹背受敌,北门迟早失守。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五百骑兵,眼神变得决绝:“弟兄们!随我出城,杀退城外的叛军!”
“协镇!不可啊!
城外叛军有数千人,咱们只有五百骑兵,若是出城,城里的守军就更少了!”
亲卫连忙劝阻。
“不出城不行!”
祖大寿摇了摇头,语气坚定。
“城外叛军不除,咱们就是腹背受敌!你们守住城墙,我去去就回!”
他翻身上马,抽出佩刀,对着五百骑兵喊道:
“弟兄们!为了大同,为了陛下,跟我杀!”
“杀!”
五百骑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彻夜空。
城门缓缓打开,骑兵们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朝着城外的叛军冲去。
祖大寿一马当先,佩刀挥舞,瞬间砍倒两名叛军,身后的骑兵紧随其后,在叛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
城外的叛军本以为北门守军不敢出城,毫无防备,被骑兵冲得阵脚大乱。
有的叛军甚至来不及反抗,就被马蹄踩倒在地。
祖大寿率军在叛军阵中冲杀,佩刀上沾满了鲜血,战马身上也溅满了肉泥,却丝毫没有减速。
他心里明白,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城里的防线会出问题。
不到一刻钟,三千叛军就被冲得七零八落,有的往西边逃去,有的干脆跪地投降。
祖大寿没有追击,而是率军退回城内,下令立刻关闭城门,加固防御。
他看着身边只剩下三百多人的骑兵,心里一阵刺痛。
这五百弟兄,是他最精锐的力量,如今却折损了近半。
“协镇,城里的叛军还在往北门冲,咱们的火油和箭矢快用完了!”
守卒的声音带着几分绝望。
祖大寿走到城垛边,看着城里越来越近的叛军,又看了一眼城外漆黑的夜色,
熊廷弼的大军还没来,而他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
“弟兄们!”
祖大寿转过身,对着剩下的守军喊道:
“北门是咱们最后的希望,也是城里百姓最后的生路!就算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这里!”
“只要守住北门,熊经略的大军就会来援,咱们就能打败叛军,保住大同!”
城内。
一刻钟前。
大同镇监府的朱红大门外,马蹄声骤然停下。
沈炼翻身下马,他甚至来不及拍打身上的飞鱼服,便朝着府内狂奔。
穿过栽着石榴树的庭院,绕过挂着“肃政”匾额的回廊,沈炼直奔正堂。
此刻张炜正歪在铺着云锦坐垫的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羊脂玉如意,案上摆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氤氲的水汽裹着茶香,与外间的紧张气氛格格不入。
听到脚步声,张炜眼皮都没抬,慢悠悠道:
“沈千户深夜造访,莫不是熊经略那边有了新消息?”
“镇监!大事不好了!”
沈炼冲到案前,气息急促,声音带着几分嘶哑,
“王威反了!他勾结张天琳的流民军,恐怕意图不轨,咱们再不做打算,大同府城就完了!”
张炜捏着玉如意的手指猛地一顿,终于抬眼看向沈炼。
他见沈炼满头大汗,飞鱼服的袖口还沾着几滴暗红的血渍,不似说谎,却仍带着几分疑虑:
“王威反了?
他吃着朝廷的俸禄,握着大同的兵权,疯了不成?
王国樑造反的下场,他忘了?”
“是真的!”
沈炼急得往前一步。
“恐怕这会儿,乱军就该过来了!”
他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
张炜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窗边,撩起窗纱往外看。
只见东南方向的夜空被火光染红,浓烟滚滚,甚至能听到百姓的哭喊声顺着风飘过来。
“狗日的王威!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张炜狠狠骂了一句,方才的慵懒瞬间消失,脸上露出几分慌乱之色。
但很快,他就镇定下来了。
他在大同当镇守太监多年,最是懂得“留得青山在”的道理。
府城已破,再守便是死路,唯有突围,才能保住性命,去向朝廷复命。
“小禄子!”
张炜对着门外大喊,一名贴身小太监连忙跑进来。
“快!传咱家的命令,让大同府城所有在职官员,半个时辰内到镇监府集合!”
小太监刚要走,张炜又喊住他:
“等等!再派一队人去府城武库,拿着咱家的印信,立刻打开武库,把里面的甲胄、火铳、腰刀都运到镇监府来!
告诉武库值守的千总,敢延误片刻,咱家砍了他的脑袋!”
武库是大同府城的兵器重地,平日里由兵备道和镇监府共同掌管,此刻情急之下,张炜直接动用了镇守太监的特权。
有了武器,才能装备集合来的官员,增加突围的胜算。
“镇监。”
一旁的锦衣卫千户卢剑星上前一步,躬身道:
“代王府那边……是否要派人知会一声?
代王殿下身边还有数百护卫,若是能联合他们,突围的把握更大。”
张炜眼睛一亮,拍了拍额头:
“倒是忘了这茬!
代王府的护卫都是精锐,有他们相助,再好不过!”
“咱家亲自去代王府!
沈千户,你留在这里,督促官员集合,清点武库运来的武器,半个时辰后,咱们在镇监府正门汇合!”
说罢,张炜在数十名锦衣卫的护送下,快步走出镇监府。
此刻的大同府城,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街头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四处逃窜。
不时有百姓的门户被“哐当”砸开,一群地痞流氓手持棍棒冲进去,紧接着便传来妇人的尖叫和器物破碎的声响。
这些平日里被官府压制的泼皮,此刻借着战乱,竟公然劫掠,甚至凌辱妇人。
张炜看在眼里,气得脸色铁青,却无能为力。
他身边只有数十名锦衣卫,若是停下制止,恐怕连代王府都到不了。
他咬了咬牙,催促道:“快走!莫管闲事!”
锦衣卫们护着张炜,在混乱的人群中穿梭,不时推开挡路的百姓。
有几个地痞见张炜穿着太监的蟒纹袍,以为是肥羊,提着刀围上来,却被锦衣卫拔出绣春刀,当场砍倒两人,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靠近。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代王府终于出现在眼前。
此刻的代王府,朱红的大门紧闭,门楼上站满了手持长矛的护卫,箭搭在弦上,眼神警惕地盯着下方的混乱人群。
大门两侧的石狮子旁,各守着十名护卫,腰间的腰刀出鞘,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
“开门!
咱家是大同镇守太监张炜!
有要事求见代王殿下!”
张炜对着门楼上大喊,同时从怀里掏出鎏金印信,高高举起。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