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50节

  他已在北门守了两夜,不敢有丝毫松懈。

  听到小旗官的禀报,他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到城垛边,顺着小旗官指的方向往下看。

  月光下,沈炼的身影虽疲惫,却透着一股锦衣卫特有的沉稳,祖大寿一眼就认出,此人正是在府城外探查民乱的锦衣卫副千户。

  “是沈千户!”

  祖大寿当即下令。

  “放吊篮!把他吊上来!”

  城上的守卒迅速放下一只木质吊篮,沈炼翻身下马,跳进吊篮里。

  随着绳索的拉动,吊篮缓缓上升。

  刚踏上城墙,他还没站稳,祖大寿就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声音急促:

  “沈千户!深夜赶来,到底什么急报?”

  沈炼喘着粗气,语气带着几分惊魂未定。

  “协镇,祸事了!

  王威……王威要造反!

  他还勾结了张天琳的流民军!”

  “什么?!”

  祖大寿猛地松开手,后退一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佩刀上。

  “你再说一遍?

  王威造反?

  这不可能!

  他是大同副总兵,吃着朝廷的俸禄,难道忘了王国樑造反的下场?

  被砍了首级悬杆示众,全家被诛!

  他疯了不成?”

  “协镇,此事千真万确!”

  沈炼赶忙解释道:

  “这些日子我混在张天琳的流民军中,亲眼看到王威的幕僚周敬之去雷公山密会张天琳,亲耳听到他们说要‘反明’,还要诈开大同府城,夺取粮仓和军械库!

  王威怕熊经略来问罪,走投无路,才铤而走险!”

  祖大寿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想起这些日子王威的反常。

  这老小子迟迟不进城,在城外扎营,又放任孙镇、马荣拥兵自重,原来不是为了平乱,是在暗中谋划造反!

  他猛地攥紧拳头。

  “好个王威!居然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若不是沈千户及时报信,大同府城怕是要落入反贼之手!”

  他当即转身,对着身边的亲卫下令:

  “你立刻带两个人,快马去镇守太监张炜的官署,把王威造反的消息禀报张镇监,让他即刻下令关闭府城所有粮仓和武库,再调人手保护代王府。

  绝不能让反贼有可乘之机!”

  亲卫领命,转身就往城下跑,脚步声在城墙上急促回响。

  祖大寿又看向另一名亲卫:

  “你去传令其他三门的守将,从即刻起,紧闭城门,加强戒备!

  没有我的手令,无论是谁,哪怕是王威亲自来了,也不许放进来!

  若是有人敢擅开城门,以通敌论处,就地正法!”

  “是!”

  亲卫抱拳行礼,快步离去。

  城头上的守卒听到“王威造反”,虽有震惊,却因祖大寿的果断命令,很快镇定下来,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目光警惕地扫向城外的夜色。

  沈炼看着祖大寿有条不紊地布置防务,心里稍稍安定,却仍提醒道:

  “祖将军,王威麾下有两万精锐,还有张天琳的流民军,不可小觑。

  咱们得尽快联系熊经略,让他速速率军来援!”

  祖大寿点了点头,眼神凝重:

  “沈千户放心,我已让人去报张镇监,他定会立刻给熊经略传信。

  眼下最重要的,是守住大同府城。

  只要城在,王威的反谋就成不了气候!”

  沈炼点了点头,也不在此处停留了。

  他要将第一手讯息,告知镇守太监。

  祖大寿看着沈炼的背影,眉头微皱,但并不慌乱。

  他所部虽然只有三千人,但守住府城数日,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

  事情的发展,还是很快的超过了祖大寿的预料。

  他才把防务布置下去不久,城墙上的夜风就突然变了味。

  不再是单纯的寒凉,反而裹着一丝隐约的血腥味,从东南方向飘来。

  他皱着眉走到城垛边,朝着东门的方向望去,夜色里本该沉寂的城墙,竟隐隐闪过几点刀光,像是暗夜里的鬼火,透着不祥的预兆。

  “不对劲。”

  祖大寿心里咯噔一下,刚要吩咐亲卫去探查,就见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上城来,甲胄上沾着血,声音发颤:

  “协镇!

  东门……东门出事了!

  有大批官军进城,说是‘奉王总兵之命协防’,结果刚进城就动手了!

  游击将军李信想关城门,已经被……被他们杀了!”

  “什么?!”

  祖大寿浑身一震。

  王威的动作比他预想的快太多。

  想来,是在劝降张天琳的同时,便派人造访各城门,借着“协防平乱”的名义混了进去!

  沈炼争取的那点时间,根本不够他把消息传到每一处防线。

  就在这时,去西门传令的亲卫也跌跌撞撞地回来,半边身子都被鲜血染红:

  “协镇!

  西门也破了!

  他们拿着伪造的镇守太监令牌,骗开了城门,现在正往府衙冲!

  咱们留在西门的弟兄,就剩十几个了!”

  喊杀声像滚雷一样,从东门、西门、南门同时炸开,瞬间撕破了大同府城的夜。

  祖大寿站在北门城楼,看着东南方向的火光越来越亮,那是叛军在焚烧民房、劫掠商铺,偶尔还能听到百姓的哭喊和士兵的怒骂,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麾下的兵力本就不多。

  三千人分守四门,北门留了一千二百人,其余三门各六百余人。

  如今三门失守,那些弟兄怕是早已战死沙场。

  “将军!东门方向有叛军冲过来了!”

  守卒的喊声将祖大寿拉回现实。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官军甲胄的士兵,举着火把朝着北门冲来,为首的正是王威的女婿刘振邦。

  他手里提着一颗人头,正是东门游击将军李信的首级,脸上满是狰狞的笑意。

  “刘振邦!你竟敢通敌叛国!”

  祖大寿怒喝一声,声音震得城墙上的火把都晃了晃。

  他猛地拔出佩刀,指向冲来的叛军:“火炮准备!火铳手列队!谁敢靠近城门,格杀勿论!”

  城头上的十门弗朗机炮早已装填完毕,炮手们听到命令,立刻点燃引信。

  “轰!轰!轰!”

  火炮轰鸣声震耳欲聋,铁弹砸在叛军阵中,瞬间炸开血花,冲在最前面的几十名叛军当场倒下,剩下的人吓得连忙后退,躲到街道两侧的房屋后面。

  “放箭!”

  祖大寿又下令。

  弓箭手们松开弓弦,箭矢像雨点一样射向叛军,惨叫声此起彼伏。

  刘振邦躲在一根石柱后,看着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守军,气得咬牙:

  “祖大寿!识相的就投降,不然等总镇来了,定要你碎尸万段!”

  祖大寿冷笑一声,根本不搭理他。

  北门是大同府城最后的屏障,一旦失守,城里的百姓、代王府的宗室,还有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官员,都将落入叛军之手。

  更重要的是,北门之外就是许家庄堡,熊廷弼的大军随时可能到来。

  只要守住北门,就还有希望。

  “协镇!叛军又冲上来了!这次他们带了云梯!”

首节 上一节 750/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