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75节

  雨停了,可水患留下的烂摊子,却比洪水本身更难收拾。

  最先暴露的,是金陵城里疯涨的物价。

  他昨日让幕僚查过,北京的米价不过三两银子一石,南京却已飙到八两五钱,还常常有价无市。

  寻常的青菜,往日里一文钱能买一把,如今三文钱只能换几片菜叶。

  就连百姓赖以果腹的糠饼,都涨了两倍价钱。

  幕僚说,漕运堵了近两个月,从扬州、镇江过来的粮船,要么在运河淤塞段搁浅,要么被沿途饥民抢了粮袋,能运到南京的,不足平日的三成。

  府城的官仓里,存粮只够支撑一个月,若再等不到漕粮,怕是要出抢粮的乱子。

  比物价更让他揪心的,是江南的收成。

  苏州、松江、常州这些鱼米之乡,稻田几乎全被洪水淹了。

  他派去查勘的吏员回禀,有的稻田里,稻穗泡得发黑腐烂,一捏就碎。

  有的田埂被冲垮,淤泥盖过了禾苗,连补种的机会都没有。

  据不完全统计,江南各省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耕地绝收,数十万百姓失去了生计。

  不少人背着铺盖逃到南京城外,聚集在破庙、土地祠里,缺衣少食。

  眼下发梢已开始有疫病的苗头,若不及时赈灾,恐怕又是一场灾祸。

  更棘手的,是江南制造局的差事。

  今岁陛下特意嘱咐,让制造局赶制生丝,专供西夷的商队。

  那些西夷愿意用白银换生丝,一笔交易就能为朝廷赚回百万两银子,是朝廷收入的重要来源。

  可水患淹了桑田,湖州、嘉兴的蚕农们,养的蚕要么被洪水淹死,要么因缺桑叶饿死,生丝原料一下子断了供。

  制造局的总管昨日还来哭求,说库里的生丝只够织三千匹绸缎,离宫里面给的任务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西夷的商队十一月就要到天津,若交不出货,恐怕日后就无法从西夷手中赚取银两了。

  另外,让袁可立无奈的是,江南的布商们还在阳奉阴违。

  袁可立早前下过令,让布商们优先将存丝交给制造局,朝廷按市价加两成收购,可布商们却揣着明白装糊涂。

  有的说存丝早被水浸了,拿不出货。

  有的偷偷把丝卖给国内的绸缎庄,赚更高的差价。

  更有甚者,联合苏州的乡绅给衙门递帖子,说“民商也要活命”,逼他收回成命。

  袁可立派去查抄的兵丁,刚到布商家门口,就被乡绅带着佃户拦在门外,双方剑拔弩张,差点闹出人命。

  袁可立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将案上的文书摞在一起。

  哎~

  难啊!

  水患一来,加上地方上,乡绅、布商相互勾结,阻挠政令,今年的江南税收,恐怕都麻烦了。

  百姓这边,饥寒交迫的流民随时可能酿成乱局。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去打仗杀敌还难!

  战场上的敌人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找到就可以杀。

  然而在江南

  他要对付的是粮荒、是贪腐、是官商勾结,是这江南大地积弊已久的沉疴。

  这些东西,却很难直接触摸。

  要根治,更是难上加难。

  愁啊!

首节 上一节 775/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