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52节

  门楼上的护卫头领眯着眼看了看印信,又看了看张炜身后的锦衣卫,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放下吊篮,将印信吊上去查验。

  片刻后,吊篮放了下来,里面除了印信,还多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验明印信,准予入内”。

  张炜不浪费时间,当即乘坐吊篮,进入代王府中。

  刚进门,便见代王朱鼐钧脸色惨白地站在庭院中,身边围着几名王府官员,个个神色慌张。

  看到张炜,朱鼐钧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快步上前:

  “张镇监!外面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如此混乱”

  张炜弯着腰喘了口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他抬起头,看着朱鼐钧急切的眼神,又扫了一眼周围官员紧张的模样,声音带着几分嘶哑:

  “大王,王威勾结张天琳的流民军,已经诈开了东门、西门和南门,叛军正在城里烧杀劫掠,连府衙都被他们占了!

  再不走,等叛军围了代王府,咱们就是瓮中之鳖,连命都保不住了!”

  他往前凑了一步,语气更急:

  “咱家此次来,就是想请大王带着王府的护卫,跟咱家一起从北门突围。

  祖大寿将军正带着人在北门死守,熊经略的大军离大同府城只剩一日路程,只要咱们能冲出去,跟祖将军汇合,等熊经略一到,就能剿灭反贼,保住性命!”

  “什么?三门都破了?”

  朱鼐钧往后退了一步,身子晃了晃,幸好被身边的长史扶住。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暖玉,又抬头望了一眼王府深处那座紧闭着大门的银库,眼神突然变了。

  惊惶里多了几分犹豫。

  “可……可本王的银子还在府里啊。”

  朱鼐钧的声音低了下去。

  “那里面有几十万两银子,还有从江南运来的字画、玉器,要是就这么走了,岂不是全给叛军抢了?

  能不能……能不能让人先把银子运出去?”

  张炜听到这话,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代王。

  都什么时候了,满城都是叛军,人命都快保不住了,这位王爷居然还在惦记着他的银子!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心里的火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大王!都火烧眉毛了!

  叛军说不定下一刻就杀到王府门口了,哪还有时间运银子?

  等逆贼进了府,别说银子,连您的性命都保不住!

  银子没了,日后还能再赚。

  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不行!”

  朱鼐钧猛地摆了摆手,厉声道:

  “王府的城墙比府城还厚,还有几百护卫,叛军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

  本王就在这里等,等熊廷弼来了,让他剿灭反贼,再保住本王的银子。

  张镇监要是想走,就自己走,本王不走!”

  他嘴上说着“王府坚固”,心里却打着另一副算盘。

  王威当年能当上大同副总兵,靠的是他在代王府打通的关系,平日里逢年过节,王威送来的孝敬从没断过。

  在他看来,王威就算反了,也不敢动他这个“代王”。

  毕竟,反贼要想稳住大同的局面,还得靠宗室的名头。

  只要他留在王府,跟王威“通通气”,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守住他这几十年攒下的财富。

  “大王!您糊涂啊!”

  张炜急得直跺脚。

  “王威连朝廷的兵马都敢反,还会怕您这个代王?

  他要是真攻进王府,您那几十万两银子,只会让他更想杀您灭口!

  大王三思啊!”

  “本王意已决!”

  朱鼐钧转过身,背对着张炜,语气坚决。

  “张公公请回吧,不用再劝了。”

  张炜看着代王的背影,只觉得有些无语。

  真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他知道,再劝下去也没用,这位王爷已经被银子迷了心窍,听不进任何话了。

  可他不能就这么走了。

  代王世子朱鼎渭还在府里,那是代王府的继承人,也是朝廷看重的宗室子弟,绝不能让他跟着代王一起送死。

  “大王不肯走,咱家不勉强。”

  张炜的声音沉了下来,眼神却很坚定。

  “但代王世子绝不能留在府里!

  他是代王府的未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朝廷那边也没法交代!

  请大王准许世子跟咱家一起突围!”

  朱鼐钧愣了一下,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人群后的朱鼎渭。

  世子穿着一身青布便服,脸色虽白,却比他镇定得多,正担忧地看着他。

  他心里琢磨了一下:

  世子走了也好,要是自己真有什么不测,至少代王府还有个继承人。

  要是自己没事,等平定了叛乱,再把世子接回来就是。

  “好。”

  朱鼐钧痛快地答应了,对着朱鼎渭喊道:

  “鼎渭,你带着一百王府护卫,跟张公公一起出城。

  路上听张公公的话,等熊廷弼来了,再回来接本王。”

  “父王!”

  朱鼎渭连忙上前,拉住朱鼐钧的手,语气带着恳求。

  “您跟我们一起走吧!

  王府再坚固,也挡不住叛军的猛攻,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子可怎么办啊?”

  “少废话!”

  朱鼐钧甩开他的手,语气严厉。

  “本王说了,就在这里等!

  你要是再劝,就别认本王这个父王!”

  朱鼎渭看着父亲决绝的眼神,知道再劝也没用,眼眶红了红,终究是咬着牙点了点头:

  “儿子知道了,父王多保重。”

  张炜看着这父子俩的模样,心里叹了口气。

  朱鼐钧这一留,恐怕是再也见不到他这个儿子了。

  他不再多言,对着朱鼎渭说道:“世子,事不宜迟,咱们赶紧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朱鼎渭点了点头,转身去召集护卫。

  很快。

  一百名身着铠甲、手持长矛的王府护卫列队站在庭院里,个个神色凝重。

  张炜看了一眼朱鼐钧,见他还站在石台前,盯着银库的方向,便不再多言,带着朱鼎渭和护卫,快步走出了代王府的大门。

  朱鼐钧见王府府门洞开,转身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突然勾起一抹嗤笑。

  他觉得张炜和朱鼎渭太傻了,突围路上刀剑无眼,说不定还没见到熊廷弼就死了。

  而他留在王府,只要跟王威“好好谈谈”,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保住他的银子和富贵。

  他转身对着长史说道:“去,把银库的门再加固几道,再让人去跟王威的人说一声,就说本王想跟他‘聊聊’。”

  长史躬身应下,心里却满是担忧。

  他总觉得,王爷的这个决定,怕是要把整个代王府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此刻。

  走出王府的张炜,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代王府,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想必,用不了多久。

  这座积蓄了朱鼐钧数十年财富的府邸,就会落入叛军之手。

  而那位贪财的代王,也终将为他的侥幸和贪婪,付出惨痛的代价。

  “走吧。”

  张炜对着身边的朱鼎渭说道,语气沉重。

  “咱们得赶紧去镇监府,跟沈千户汇合,再晚,北门也守不住了。”

  朱鼎渭点了点头,跟着张炜,在护卫的簇拥下,朝着镇监府的方向走去。

  PS:

首节 上一节 752/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