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738节
他突然想起什么,眼底闪过一丝更冷的光。
“方才听你说,张天琳派人来要兵器?”
“是!”
刘振邦点头。
“他要一千把刀、五百张弓,还说不给就不‘听咱们的安排’。”
“给!”
王威突然拍案,语气斩钉截铁。
“不仅要给,还要多给,给他一千五百把刀、六百张弓,再送五百石粮过去。”
刘振邦愣住了,眼睛瞪得溜圆:
“岳丈,这……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张天琳有了兵器,岂不是更难对付?”
“难对付才好。”
王威冷笑一声。
“你给张天琳送兵器时,顺便‘透个底’,就说朱崇威三日后会带三千人去剿他。
张天琳知道了消息,定会提前设防,到时候朱崇威轻敌冒进,不死也得脱层皮。”
他要的不是流民赢,也不是朱崇威赢,是让他们互相耗死,自己坐收渔利。
流民越强,朱崇威死的人越多,他后续的操作空间就越大。
刘振邦这才反应过来,脸上瞬间堆满谄媚的笑,躬身道:
“岳丈英明!
还是您想得周全!
这样一来,朱崇威就算不死,也得栽个大跟头,那些空额的编制,也能顺理成章消掉。
小婿这就去安排,保证把兵器和消息都送到张天琳手里!”
“慢着。”
王威叫住他,眼神里多了几分警告。
“送兵器的人要找可靠的,别让人抓住把柄。
还有,跟张天琳的人说清楚,要是他敢提前跑了,或是不敢跟朱崇威打,咱们就断了他的粮。
他要是想活命,就得乖乖当咱们的刀。”
“属下明白!”
刘振邦连忙应下,心里暗自佩服王威的狠辣。
既要借张天琳的刀杀人,还要把张天琳牢牢攥在手里,这等心机,难怪能在大同站稳脚跟。
“那小婿告辞了。”
刘振邦撩袍躬身,转身快步走出堂外,脚步轻快得像是捡了多大的便宜。
他只当自己献了条“借刀杀人”的妙计,能帮岳父扫清杨肇基的旧部,日后自己在大同的地位也能再升一阶。
却没看见王威靠在紫檀椅上,眼神却闪过一丝阴毒。
“去吧,办得利落些。”
王威的声音平淡得听不出情绪,直到刘振邦的脚步声消失在长廊尽头,他才缓缓直起身。
这女婿是听话,可野心也像野草似的疯长。
上次借流民克扣军粮,他就敢私吞三成。
这次挑动民变,又想借着“平叛”把破虏堡的兵权攥得更紧。
两个月前,宣府的乱子,王国樑不就是被他那猪队友小舅子黑云龙拖累?
黑云龙刺杀钦差,害得王国樑只能造反,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他王威可不会犯这种错,刘振邦这颗棋子,借他的手除了朱崇威、孙镇那些人,等兵权彻底拢到自己手里,就该收网了。
不过
他此刻心中却丝毫开心不起来。
用乱兵做棋子,本就是险中求胜。
左云县的流民原本只是他手里的“引子”,想逼熊廷弼来大同,再借着代王的势力压熊廷弼让步,可张天琳的崛起不是他能控制的。
那两万多乱民里,不仅有逃兵,还有陕西来的旧匪,真要是给了他们兵器,再让朱崇威的三千人去“送菜”,乱民势力只会更壮。
到时候别说清除异己,怕是连他自己都要被这把火烧了。
可他没得选。
杨肇基的旧部盯着总兵的位置,熊廷弼迟早要来查他吃空饷的账,代王那边还等着他再送些好处,不赌这一把,他迟早是个死。
“总镇!镇守太监府的人来了!”
亲卫的声音突然从堂外传来,带着几分急促。
王威连忙收敛心神,重新靠回椅上,摆出副沉稳模样:
“让他进来。”
进来的是个穿灰布太监服的小公公,手里捧着张烫金帖,语气十分倨傲:
“王总镇,镇守有令,左云民变愈烈,限您三日内出兵平叛,若是推诿,公公就要给陛下递折子,参您个‘通匪误国’!”
王威眼底掠过一丝冷笑,早料到这太监坐不住了。
他接过帖子,语气平淡:
“劳烦公公回禀张镇监,本镇早已安排妥当。
右卫城参将朱崇威,已率三千兵马出发,不日便能抵达左云。”
小公公愣了愣,显然没料到王威动作这么快,只能拱了拱手:
“既如此,咱家就回去复命了。”
说罢,匆匆退了出去。
王威看着他的背影,抬手唤来侍从:
“沏杯热茶来,要刚煮的雨前龙井。”
他需要喝点热的压一压心头的燥意。
这盘棋下得太险,一步错就是万劫不复。
可茶盏刚端到手里,亲卫又跌跌撞撞地闯进来,脸色比刚才还慌。
“总镇!代王府的人来了,说……说代王爷请您即刻过去!”
“代王?”
王威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
这时候代王召见,十有八九是为了民变的事。
那些逃到大同府城的乡绅里,有不少是代王府的人,怕是有人在代王面前告了状,要问他的罪。
可他脸上却没了刚才的凝重,反而勾起一抹淡笑。
他本来也打算去见代王的。
此番民变,他更要将代王绑到自己这边来。
更何况.
他心中,早已经有说服代王的办法了。
思及此,王威当即说道:
“知道了。”
他放下茶杯,起身整理了一下总兵常服的衣襟。
“告诉代王府的人,本镇更衣后,即刻便到。”
“是!”
亲卫应声退下,堂内只剩下王威一人。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代王府的方向,眼底的算计又深了几分。
只要把代王这棵大树抱稳,别说一个张天琳,就是熊廷弼来了,也动不了他分毫。
就让大同的火,烧得更猛烈一些罢!
第455章 蓄势观变,急兵平叛
代王府。
朱红大门外的石狮子被晒得发烫。
王威刚走到府门前,便见十几辆乌木马车停在侧巷,车帘缝里露出的绸缎边角绣着金线,车辕上挂着的铭牌刻着“晋商范家”“大同王家”的字样。
这些都是大同府数一数二的豪商士绅。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是为左云县的民乱来求代王的。
他们名下的良田、商铺多在左云周边,流民一闹,他们的利益首当其冲。
王威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理了理腰间的玉带,抬步迈入府中,之后来到了内堂。
堂内。
代王朱鼐钧正歪在铺着白虎皮的太师椅上,满头白发用一根玉簪束着,脸色却像锅底一样黑。
而让王威意外的是,代王世子朱鼎渭竟也在。
“大同副总兵王威,拜见大王,见过王世子!”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