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616节

  他轻声自语:

  “张秉益啊张秉益,你虽是死路一条,却也算是给我大金送了份薄礼。

  不管你能不能乱了辽东,你的人、你的粮、你的军情,我都要定了。”

  另外一边,辽阳府衙的大堂内。

  案上堆着刚送来的军报,纸页还带着驿站传递时的褶皱,墨痕新鲜,记录着换防中的异常动向。

  孙承宗身着绯色官袍,双手按在案边,眉头拧成“川”字,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经略公,出事了!换防的军令刚下到辽阳卫所,就有人公然违抗!”

  熊廷弼正摩挲着尚方剑的剑鞘,闻言抬眼,目光锐利如刀:

  “哪个卫所敢抗命?”

  “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中卫,还有东宁卫!”

  孙承宗快步走到舆图前,在辽阳周边的卫所标记上,

  “这几处卫所的兵卒,昨日就开始私下议论,说‘换防是要削兵权’,今早更是有人不肯交防器械,连哨位都不肯挪!”

  一旁的杨涟早已攥紧了手中的锦衣卫密报,脸色比孙承宗更沉:

  “经略公,孙抚台,锦衣卫查到了源头,是辽阳副总兵张秉益在背后指使!”

  他将密报递到案中,上面清晰写着张秉益的动向:

  “这几日,张秉益派了三批使者,一批去广宁找孙得功,一批往赫图阿拉方向去,还有一批去了草原!”

  杨涟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此人在锦衣卫的罪名录上,本就是顶罪的头几号。

  吃空饷、喝兵血,私吞军粮五千石,强占军田上万亩,还倒卖过百副盔甲给蒙古人!

  早该拿办的人,临死了还想搅乱辽东!”

  “都是和哪些人联系的?查清楚了吗?”

  熊廷弼眼中已溢满杀气。

  杨涟低头看了眼密报,沉声道:

  “使者接触的,大多是之前罪名录上的人,广宁的鲍承先、张存仁,还有几个卫所的千总,都是张秉益的老部下。”

  “果然是一群蛀虫抱团!”

  熊廷弼猛地一拍案,银质的酒壶都震得晃了晃。

  “连朝廷的换防军令都敢违背,这些人,早已没了敬畏之心,已有取死之道!”

  他当即转身,对着堂外大喝:“传我命令,召侯世禄、梁仲善、姜弼、朱万良四位总兵即刻来府衙议事!”

  这四位总兵,皆是辽东明军的核心将领:

  侯世禄、梁仲善是援辽总兵。

  姜弼、朱万良则是土生土长的辽阳总兵,掌控着本地卫所的主力。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四人便快步走进大堂。

  被熊廷弼突然紧急召见,四人脸上都带着几分郑重,甚至有几分不安。

  近来整顿的风声正紧,谁都怕“议事”变成“问罪”。

  熊廷弼也不绕弯子,从案下抽出四份册书,“啪”地扔在四人面前,册书封皮上赫然写着“罪责录”四个朱字:

  “你们自己看,锦衣卫查了两个月的东西,都在这上面。”

  四人连忙捡起册书,刚翻两页,脸色就“唰”地白了。

  这上面记录着他们或吃空饷,或贪污,或家丁超编的罪证。

  这些事,放在之前军饷拖欠时,或许还能搪塞,可如今朝廷补齐了粮饷,每一笔都算得清清楚楚,真要论罪,最轻也是革职,重了便是砍头。

  没上称只有四两重,上了称,千斤打不住。

  四人看完,腿一软,齐刷刷跪在地上,脑袋磕得青砖地面“咚咚”响:

  “末将糊涂!请经略公责罚!”

  不过磕完头之后,四人心里渐渐冷静下来:

  若是熊廷弼要真责罚,早就让锦衣卫直接拿人了,何必召来当面给他们看罪证?

  这里面,定然有转圜的余地。

  熊廷弼看着四人伏在地上的模样,语气稍稍缓和,却依旧带着威严:“责罚就不必了。”

  “你们犯的这些事,放在前几年粮饷拖、冬衣缺的时候,情有可原。

  毕竟要养兵,要过日子。

  可如今不同了,朝廷给辽东补了三年欠饷,发了三万件冬衣,再敢私吞、虚报,就是拿陛下的恩威当儿戏!”

  他顿了顿,给出了最后的条件:

  “限你们三日内,把吃下去的空饷、冒领的赏银,全部吐出来。

  军中的名册,也给我重新拾掇清楚,多报的、虚报的,一律剔除!”

  这话一出,四人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

  熊廷弼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肯亡羊补牢,之前的罪责便不再追究。

  侯世禄最先反应过来,再次重重磕头:“末将谢经略公宽宥!三日内定将空饷补齐,名册改好!”

  梁仲善、姜弼、朱万良也连忙跟着磕头,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感激:

  “谢经略公!末将等定当尽心报国,绝不再犯!”

  熊廷弼垂眸看着阶下四人真心悔过的模样,方才因“抗命换防”燃起的杀气,渐渐在眼底散去。

  这辽东镇,几乎每个人都不干净,他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杀了。

  眼下张秉益勾结乱党、暗通外敌,开春后又要平定建奴,辽东正是用人之际。

  若能让这些总兵真心归附,将功补过,便是平乱、御敌的双重助力。

  “张秉益私吞军饷、强占军田,如今又抗命作乱、私通建奴,罪孽深重,必须严惩。”

  熊廷弼的声音沉如洪钟,在大堂内回荡。

  “可辽阳乱了,广宁那边也未必安稳,忠勇伯。”

  他的目光陡然转向朱万良,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朱万良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忠勇伯”这个爵位,是去年他在斩杀努尔哈赤所得战功,此刻被熊廷弼提及,既是信任,更是重托。

  “末将在!”

  朱万良“霍”地站起身,抱拳躬身,全无方才的惶恐。

  “你是斩杀建奴贼酋的功臣,用兵果决,此番广宁戡乱的大事,便交给你了。”

  熊廷弼走到朱万良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即刻随杨都堂带五千精锐前往广宁,孙得功、鲍承先那些人若敢生乱,不必奏报,直接斩杀!

  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还广宁一个朗朗乾坤!”

  “末将遵命!”

  朱万良的声音掷地有声。

  他早就看不惯孙得功这些人私通建奴,如今有熊廷弼的令箭,正好趁机肃清这些蛀虫。

  熊廷弼点点头,转身看向侯世禄、梁仲善、姜弼三人,语气愈发严厉:

  “你们三人,各率本部兵马,分头进驻定辽左卫、右卫、中卫。

  那些躁动的兵卒,若愿归队,既往不咎。

  若敢跟着张秉益作乱,格杀勿论!

  三日之内,必须擒获张秉益及其党羽,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三人齐声应道,先前的惶恐早已被使命感取代。

  这是熊廷弼给他们的赎罪机会,只要能平定辽阳乱局,之前吃空饷、养家丁的过错,便能一笔勾销。

  待四人领命准备退下时,熊廷弼忽然开口:

  “你们先行出发,本经略随后便去沈阳。”

  侯世禄脚步一顿,下意识地回头:“经略公,沈阳那边……”

  “沈阳是辽东的要地,藏着不少与张秉益勾结的蠹虫,还有些人暗中给建奴送军情、卖军械。”

  熊廷弼的眼神冷了下来。

  “攘外必先安内!不把这些吃里扒外的人全部铲除,辽东的根基就稳不了。

  根基不稳,怎么对付建奴?怎么让草原部落不敢异动?”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嘉靖十三年,吕经想整顿辽东,最后却只能妥协招抚,让那些乱兵愈发嚣张,百年积弊就此埋下。

  可本经略不是吕经。

  他会携帑银二十万两赴辽犒军、平息内乱,我熊廷弼,只认‘作乱必罚’四个字!”

  “这一次,吕公没做成的事,我要做成!

  张秉益以为靠兵乱就能逼我后退?没门!”

  熊廷弼猛地拔出腰间的尚方剑,寒光闪过,将烛火的影子劈得晃动。

  “你们速速行动,。

  辽阳、广宁、沈阳三方同时动手,定要在开春前,把辽东镇的这些蛀虫全部清干净!”

首节 上一节 616/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