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550节

  半个时辰后。

  白虎堂内气氛肃穆。

  熊廷弼端坐于主位,身前的案上摊着辽东舆图,两侧依次坐着马世龙、何纲、李秉承等将领,谋臣周文焕则站在熊廷弼身侧,目光锐利地盯着堂门。

  “吱呀”一声,堂门被推开,一名身着女真服饰的中年男子在侍卫的押送下缓步走入。

  他身材中等,面色蜡黄,身上的狐裘虽显华贵,却沾着不少雪水,显然是赶路匆忙。

  此人正是皇太极派来的使者,舒尔哈齐之子图伦。

  刚踏入堂内,图伦便感受到数十道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马世龙眼中带着杀气,何纲嘴角噙着冷笑,李秉承则用审视的眼神上下打量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穿。

  那目光中的敌意与轻蔑,像寒冬的冷风,让图伦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额头瞬间冒出细密的冷汗。

  呼~

  他吐出一口浊气,定了定神,快步走到堂中,对着主位上的熊廷弼躬身行礼。

  “大金使者爱新觉罗图伦,拜见大明辽东经略公!”

  话音刚落,堂内一片寂静。

  熊廷弼端着茶杯,慢条斯理地吹着浮沫,连眼皮都未抬一下。

  站在身侧的周文焕率先开口,语气冰冷:

  “大金?不过是建州女真部落罢了,也敢妄称‘大金’?在我大明面前,还轮不到尔等自立国号!”

  图伦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他不敢有丝毫不满,连忙改口,腰弯得更低:“是,是外使失言。建州女真使者图伦,拜见经略公!”

  直到此时,熊廷弼才缓缓放下茶杯,目光落在图伦身上,开口说道:

  “起来罢。说说看,皇太极派你来,究竟有何用意?”

  图伦感受到堂内杀气腾腾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这才颤声说道:

  “我家大汗派在下前来,主要目的,便是代表建州女真,向大明请降!”

  “请降?”

  这两个字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白虎堂内激起千层浪。

  马世龙先是一愣,随即拍着大腿笑出声:

  “我就说嘛!这皇太极定是撑不住了!没了努尔哈赤,他就是个没头的苍蝇,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出路?”

  何纲也松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

  “这样最好!省去我们跋山涉水去打赫图阿拉的功夫,也能少牺牲些弟兄。

  不过投降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得把他们那所谓的‘大金’国号给废了,军队也得裁军,最多留个几千人看牧场。

  之前在辽东烧杀抢掠的那些畜生,必须交出来由咱们处置,不然这降,受得也太便宜他们了!”

  “何参将说得对!”

  李秉承附和道:“还有那些被他们掳走的汉人百姓,也得全数放回来。

  另外,他们的牛羊、粮草,也该拿出来一部分,补偿咱们辽东百姓的损失!”

  诸将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声越来越大。

  有人盘算着受降后的处置方案,有人感慨着战事即将平息,还有人低声讨论着要不要趁机索要更多好处,整个白虎堂瞬间热闹得像个市集。

  “都静一静!”

  熊廷弼突然抬手,瞬间压下了堂内的嘈杂。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仍躬身站立的图伦身上,眼神锐利如刀。

  “图伦,皇太极是真降,还是想用诈降的伎俩,拖延时间?”

  “你只要告诉我实话,本经略可以给你荣华富贵,日后让你统管建州女真!”

  这一问,让堂内再次陷入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图伦身上,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

  图伦被熊廷弼的眼神看得心头发慌,后背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伏在地上,声音带着明显的恐惧:

  “经略公明鉴!我家大汗绝无半分诈降之意,是真心实意想向大明投降啊!”

  他重重磕了个头,额头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继续说道:

  “自从今年开春以来,我建州女真连遭大败。

  抚顺之战损兵折将,红河谷一战汗王战死,铁岭、开原又被大明收复。

  如今八旗能战之士已不足万人,之前归附的蒙古部落见势不妙,早就四散而去,连汉军旗的汉人也人心惶惶,不少人偷偷逃去抚顺那边。

  我家大汗看得明白,若是再顽抗下去,不用大明出兵攻打,建州女真自己就会分崩离析,到时候大家都是死路一条,不如投降大明,还能为族人求一条活路!”

  图伦说得声泪俱下,甚至还挤出了几滴眼泪,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至于熊廷弼所言他只要说出‘真话’,就让他统管建州女真的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信。

  可熊廷弼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图伦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依旧冰冷:

  “既然是真心投降,那皇太极难道忘了,努尔哈赤是死在我大明手中,代善也是战死在明军刀下?他不报这杀父杀兄之仇了?”

  图伦趴在地上,暗自咽了一口唾沫,心脏“砰砰”狂跳。

  他知道,这个问题若是回答不好,之前所有的铺垫都会功亏一篑。

  他定了定神,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又刻意透着几分苦涩:

  “经略公,战场之上,本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汗王与大贝勒战死,我家大汗心中自然悲痛,也想报仇雪恨。

  可如今情势不同了,建州女真早已不是之前那个能与大明抗衡的建州女真,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能力报仇?

  我家大汗也是为了族人,才压下了心中的仇恨,选择向大明请降啊!”

  这番话,既没有否认皇太极的仇恨,又解释了他“放弃报仇”的原因。

  熊廷弼盯着图伦的后脑勺,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泛起了嘀咕:

  若是图伦说皇太极已经彻底放弃报仇,他定然会认定这是诈降。

  毕竟杀父杀兄之仇,绝非轻易能放下;可图伦如今这般说,承认皇太极心中有恨,却又因实力不济而“被迫”投降,倒让他有些犹豫了。

  他暗自盘算:

  若是皇太极真的因为无力抗衡而选择投降,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要征伐赫图阿拉,明军需要翻越雪山,穿越密林,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粮草钱帛,还得牺牲不少将士的性命。

  若是能兵不血刃地收服建州女真,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陛下的叮嘱又在耳边响起。

  皇太极此人,远比努尔哈赤狡猾。

  他会不会是故意示弱,想用投降来麻痹明军,趁机恢复实力,等实力恢复后再反戈一击?

  熊廷弼的犹豫,自然被图伦看在眼里,他当即说道:

  “只要经略公愿意不再进犯赫图阿拉,我大金建州女真,也绝对不越过抚顺关,进犯辽东!”

  图伦心中虽仍有慌乱,却知道关键时刻不能露怯。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卷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文书,双手捧着高高举起,语气愈发恭敬:

  “经略公明察,我家大汗为表投降诚意,特意亲笔写下降表,请经略公过目!”

  话音落时,一名亲卫快步上前,从图伦手中接过降表,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夹带异物后,才转身递到主位上的熊廷弼面前。

  熊廷弼接过降表,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图伦的脸。

  他想从对方的神色中,捕捉到一丝慌乱或伪装的痕迹。

  可图伦始终低着头,双肩微微耸起,一副“任人处置”的顺从模样,让人看不出半点破绽。

  熊廷弼缓缓展开降表,只见上面用汉文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行血色字迹。

  开篇便是“建州女真首领皇太极,谨以血书叩拜大明皇帝陛下、辽东经略熊公”,语气谦卑到了极点。

  正文里,皇太极不仅承认“建州久犯天威,屡扰辽东,罪该万死”,还承诺“愿废‘大金’国号,永为大明藩属”。

  更令熊廷弼意外的是,降表中明确提出“即刻放归历年掳走的汉民三千余人,由大明派人接管”。

  甚至主动请缨“皇太极愿亲赴抚顺,面见经略公,当面谢罪,商议受降细则”。

  字里行间,满是“俯首称臣”的诚意,连措辞都透着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惹得大明不满。

  熊廷弼反复翻阅着降表,手眼神却愈发闪烁。

  这份降表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他觉得不真实。

  可他很快便冷静下来,目光扫过窗外漫天飞雪,又想起帐下将士们疲惫的神色。

  连日征战,士兵们早已身心俱疲,如今又值隆冬,大雪封山,粮草转运困难,士卒们都在盼着朝廷的封赏,根本不具备出城远征赫图阿拉的条件。

  即便要征伐,也得等到开春雪化,粮草充足之后。

  ‘既然如此,倒不如看看皇太极的诚意。’

  熊廷弼心中暗自盘算:‘若是皇太极真有投降的诚意,让他来抚顺谢罪,正好能将他牢牢掌控在手中,一举解决辽东大患。

  若是他玩的是诈降的把戏,只要我提前做好布置,加强抚顺的防务,派人密切监视赫图阿拉的动向,也不怕他能掀起什么风浪。’

  想到这里,熊廷弼猛地合上降表,声音在寂静的白虎堂中格外响亮:

  “也罢!本经略便信黄台吉一次!十日之内,让皇太极亲自到抚顺城来,当面谢罪,商议受降条款!

  若是他按时抵达,大明自会给他一条生路;若是他敢不来,或是玩什么花样,休怪本经略率军踏平赫图阿拉!”

  投降肯定不是随便投降的。

  丧权辱国的条约,你皇太极得多签订几个!

  图伦听到这话,心中瞬间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身体也微微放松下来。

首节 上一节 550/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