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80节
稍后,陈光良又考察了荣昌五金,也就是生产各种工具的产业。
在他的心中,是希望荣昌五金将来能在电动工具领域,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将锂电池,全球第一个融入电动工具中,那么很有可能发展成一家大型五金工具的世界排头兵企业。
而锂电池此时尚未有声音,他自然不会说去研发锂电池,他们现在的企业,经不起那种折腾;前世锂电池耗费十年多,历经美国、英国、日本很多企业,最后才被索尼和英国科学院捡了便宜。其中英国科学院收取专利费,都获得1个亿美金。
陈光良的想法是,等七十年代锂电池在半道的时候,他来个截胡,开始研发;比日本早,比美国晚,届时便大有可图。
当天最后一个考察的,是荣昌游艇,这可是长江工业集团的重点产业。
“刘经理,我们收购的意大利Riva品牌,是否已经收获到果实?”陈光良走进制造现场,就询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1968年,荣昌游艇收购了一家意大利的百年豪华游艇企业-Riva品牌。
Pietro Riva于1842年创立了Riva造船厂,凭借典雅设计崭露头角。这名传奇的木匠名叫Pietro Riva,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造船厂,并亲自将首批以Riva命名的船只送入水中。这些船只凭借其典雅而独特的设计,在众多游艇中脱颖而出,迅速赢得了人们的声望与尊敬。
一战结束后,Serafino Riva将Riva打造为摩托艇品牌,并在赛艇比赛中屡破纪录。他将船厂打造的著名产品进一步塑造成了一个真正的品牌,这一举措在Riva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随着产品线的转型,从传统的运输工具逐渐延伸至摩托艇领域。在随后的上世纪20至30年代间,Riva的赛艇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屡次打破纪录,赢得了无数的荣耀与胜利.
荣昌游艇收购Riva品牌后,给Riva家族保留了董事会主席和总经理的职位,以便于逐步控制这家游艇企业,同时他们也在将Riva的优势,转嫁到荣昌游艇上来。
刘招宪说道:“有,我们最新的海钓艇,便借鉴了Riva的内饰,均采用了上乘的实木材质.不仅仅如此,我们从Riva获得首款双发动机游艇Tritone的各种技术参数,七十年代我们就可以推出自己的发动机。”
费那么大的劲,主要图的自然是技术。而且也不吃亏,荣昌游艇将Riva引进亚洲,Riva也顺势得到发展,相当于荣昌游艇的资产在增加。
“嗯,游艇领域是长江工业集团未来的重点产业,我们要做的好才行啊!”
“好的,陈生”
此时的香港,人才短板已经追上来,例如在六十年代,香港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已经有相当的电子领域、机械领域的学生陆续毕业。
事实上,哪怕没有陈光良,前世的香港在七十年代诞生的伟易达,这个在1978年就生产出首款游戏主机,后来进入学习机、电话机领域的电子公司,也是一家上百亿的企业。当时的伟易达,也是因为香港大学诞生不少的电子类人才的背景下成立的。
而这一世,香港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从六十年代开始,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就非常热门;这第一是有陈光良和长江工业集团在推动;第二则是这一世香港电子产业从1957年便开始发展,如今已经有300家电子企业及分公司,用工人数更是高达5~6万人。
回去的途中,陈光良在车上对儿子陈文恺说道:“你知不知道集成电路?”
陈文恺点点头,说道:“嗯,知道,我一直关注美国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英特尔成立时,我都想投资他们。”
他毕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而且视察海外出差,对新技术的方向还是把握的不错的。
陈光良说道:“集成电路的出现,最大的变化将是电脑,不再是商业,七十年代个人电脑事业将可能出现。当然,我不是让你去做风头,而是要关注个人电脑的出现,能给长江工业集团带来什么。例如注塑机,如果个人电脑出现,那么他们一定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陈文恺对于父亲的远见,早已经深有体会,他认真的说道:“嗯,我记下了,一定让长江工业集团的技术领先于香港,融合于世界,不做井底之蛙。”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明天去美的电器,我有2个重要项目。”
陈文恺精神一震,说道:“好的”
他可是知道,长江工业集团很多发明和技术,都是父亲亲自提出来的。
第二天,陈光良、陈文恺父子来到观塘的美的电器大楼。
稍后,他们直接来到会议室里,只见长长的会议桌上,已经摆好了美的电器的产品——从收音机、磁带录音机,再到电风扇、电话机等产品,最后还替美国代工的军用雷达和民用雷达,都摆在上面。
新任美的电器的总经理杨宪成,是一位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是懂技术的大咖。
作为香港电子产业的‘带头人’,1957年成立的美的电器,如今也算小有成就——收音机每个月出口25万台,一年出口300万台,只可惜这个利润不高,勉强做到利润千万出头;磁带录音机在1968年发布后,立即引起海外市场的欢迎,也引起日本索尼、三洋等企业的打压,当然大家谁又会怕谁呢;风扇产业不用说,是个小产业,但美的牌的电话机,却是已经可以和美国、日本品牌相提并论,拥有不少专利的科技产品,客户包括美国四大贝尔公司。
“今天我们不谈业绩,只是谈新成立的两个项目,展望未来。”
大家精神瞬间集中起来,当年飞利浦一发明磁带录音机,他们便立即跟进,所以才有在1968年发行了一款畅销海内外的录影机。
陈光良接着说道:“第一个项目,是关于卡式磁带录音机。接下来这有两个方向,第一是体积的不断缩小、音质的不断提高,相信你们都是这样想的,也是在这样做的。”
几个收录音机事业部的管理层(技术管理),纷纷点头。
陈光良拿出一沓资料,说道:“所以我制定了一个新产品——随身听,它将音乐复制到磁带中,再通过一个耳机,在不打扰旁人的前提下,随时随地听自己想听的音乐。这个产品需要做到,播放器足够的小,音质也要满足要求,电池能一个小时。录音机减掉录音功能和扬声器,加上高保真音质,便是随身听了。有了这样一款产品,我们在长途中,说不定能完整听完一场歌剧。”
众人在震惊中,结果随身听的资料,这是一个构造简图,但无疑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杨宪成拿到资料高兴的说道:“这真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如果能完成,一定会引起世界的轰动。”
陈光良说道:“所以,我希望能在一年后开始注册专利,然后一边研发一边等待专利的通过。”
“没问题,我们尽快成立项目组。”
前世的飞利浦实际上是有机会第一个生产‘随身听’的,人家发明人安德烈亚斯都将想法告诉这些设备商,结果飞利浦还嘲笑人家:没有人会疯狂到戴着耳机到处跑!这只是个疯子们喜欢的没用的玩意儿!
结果等到1979年3月,盛田昭夫的灵机一动,索尼仅用半年时间,就在自家产品录音机Pressman TCM-100的基础上,快速发明了‘Walkman’。
此时陈文恺也在记录着,他对这个项目也很有兴趣,想参与其中。
陈文恺也建言道:“要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同时也要从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招募相应的毕业生加入,为企业长期培养人才。”
杨宪成点点头,说道:“我们一直有在和这两所学校合作,每年很多毕业生加入我们。”
他知道,陈氏对香港理工学院是最大的支持者,同时也捐赠给香港理工大学这方面的专业。
稍后,陈光良拿出第二个产品的构思资料,说道:“集成电路的出现,让世界变得不一样起来,这是一款商用的电子游戏机器,而不再局限在实验室,用40万美金的商用电脑打游戏。”
此话一出,大家的眼睛都睁大了,老板的野心太大了。
大家拿到资料后,纷纷看了起来,稍后有人说道:
“这是我们发明的投币游戏功能”
“这个有些像电视机”
投币游戏机,首先在抓娃娃机上运用。
陈光良说道:“我记得一位美国人曾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能大胆低估美国人的智慧,谁就能赚到钞票,电脑游戏必须是一种“不太伤脑筋”的玩艺儿。所以这款游戏机很简单,乒乓球游戏机是一种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小小玩具,两道竖杠代表球拍,一个小光点代表球在屏幕上蹦蹦跳跳,由人操纵按纽控制反弹,打不中就失去一分。而这台机器,我把它称之为‘街机’,发明后,放在酒吧,保证一晚上塞满硬币。”
陈文恺看了设计草稿,说道:“这个电脑程序控制,那肯定是要用集成电路,以我们香港的技术水平,还不足够保险。我建议,我们可以在硅谷成立一家研发工作室,可以一同研发。”
杨宪成也赞成的说道:“我赞同,不仅是可以一起研发,后续将产品卖到美国,也方便,可以成立一家分公司。”
“你们看着办就行,我只看结果”
“是,陈生”
第484章 退居幕后
10月的香港。
邹文怀坐在总经理办公室的真皮座椅上,嘴角噙着难以掩饰的笑意。
年初至今,他的人生像开了挂——先是坐上总经理的宝座,头顶仅悬着董事局主席庄铸九一个“虚职”,实权尽在手中。
更让他心满意足的是财富的暴涨:时代影业给管理层的六折新股,他以 50万港元购入原本价值80万的新股,如今市值已飙至 150万;其中大半还是平安银行特批的“管理层贷款”,相当于时代影业白送他近百万。
他清楚这一切的根源——时代影业 60%的股权握在平安投资手中,而平安投资背后,正是那位“华人首富”陈光良家族。
去年他与盛爱颐矛盾激化时,是陈光良通过庄铸九推动“职业经理人改革”,既解了他的围,又不动声色地巩固了控制权。
“这位大人物,总在关键时刻出手,却从不在台前露面。”邹文怀心中感慨,目光落在墙上的时代院线分布图上——时代影业的 192家戏院,像一张密网,覆盖香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这才是这家电影公司的底气。
“邹生,《唐山大兄》的香港票房破 300万了!发行部估算,最终怕是能冲 350万!”何冠昌推门而入,手里攥着一本工作手册,语气里满是亢奋。
作为时代影业的核心高管之一,他没必要像基层员工那样盯院线,却能通过各院线经理的每日汇报、财务的售票流水核对,精准掌握影片动态。
“350万?”邹文怀猛地坐直身体,眼中闪过惊喜。
要知道,去年时代影业最卖座的电影,折腾2个月才刚过 200万,如今《唐山大兄》不到一个月就刷新纪录,堪称“华人电影奇迹”。
“何止香港!”
何冠昌语速飞快:“新加坡的院线刚传来消息,那边一票难求;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那边也是如此这趟真是赚翻了!”
“好,总算稳住时代影业,继续保持着港岛电影霸主的地位。”
邹文怀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想起 1967到 1968年的那段日子。
那时庄铸九一心扑在 TVB,盛爱颐以执行董事身份插手电影业务,对他的制片计划处处掣肘。
他曾私下约何冠昌等人在茶餐厅抱怨,甚至动过“自立门户”的念头——觉得凭大家的经验,未必不能在时代与邵氏的夹缝中求生。
可现在看来,当初的想法有多天真:李小龙是庄铸九亲自提议美国请回的,“卫星公司”模式是董事会定下的,时代影业哪怕少了他,照样能靠资源与远见崛起。
“现在就算有人递橄榄枝,怕是也没人愿意走了。”邹文怀轻声感慨。
钱与权都已到手,更重要的是,时代影业的“卫星公司”模式给了高管与人材足够的空间——未来李小龙拍完三部戏,就能成立个人工作室,时代影业却能通过投资与发行掌控核心资源。
这种“放手不放权”的模式,远比邵氏的“家族式管控”更能留住人,当然原来时代影业也是这种模式。
何冠昌点点头,压低声音:“邵氏那边怕是坐不住了。方逸华昨天托人来打听,问咱们跟李小龙签了几部戏不过李小龙说了,他现在只关心下一部戏怎么拍,并且不会考虑和其他公司合作。”
邹文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太了解邵逸夫的手段了,当年李翰祥在时代兢兢业业十多年,邵氏却以“高薪+独立公司”为诱饵撬墙角,被时代用法律手段逼到台湾后,邵氏虽没捞到好处,却自以为“断了时代一臂”。如今李小龙成了香饽饽,邵逸夫怕是又要故技重施。
同一时间,邵氏电影的办公室里,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邵逸夫坐在红木办公桌后,眉头紧锁,烟灰落在昂贵的西装上,留下一片焦痕。
“逸夫,一部电影说明不了什么,咱们也拍功夫片就是了。”方逸华端着一杯热茶,小心翼翼地劝道。
她知道邵逸夫在焦虑什么——时代影业本就强于邵氏,如今有了李小龙这个“票房保证”,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拍功夫片?拍谁?”邵逸夫猛地将雪茄按在烟灰缸里,语气烦躁,“李小龙的功夫路数,别人学不来,观众也不认!”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正在拍摄的剧组,眼神阴鸷,“时代影业的院线比我们多,发行比我们广,现在又有了李小龙,再不想办法,我们迟早要被压垮!”
方逸华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出早已想好的计策:“要不,咱们先挖角?我打听了,李小龙跟时代只签了三部戏。后面我们给他双倍片酬,允许他做导演,充分让其发挥。”
邵逸夫眼前一亮,随即又摇了摇头:“李小龙现在正是风口上,时代肯定会死死按住他,挖角怕是没那么容易。”
“那不如……学李翰祥当年的办法?”方逸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这话戳中了邵逸夫的心思。当年他虽没挖到李翰祥,却让时代影业损失了一位金牌导演,也算“扳回一局”。
如今对付李小龙,这招或许同样管用。
“到时候再说吧,当务之急,是研究我们拍摄的内容,就算不如李小龙,但也要培养起自己的功夫明星。”
“嗯”
保利大厦,长实集团。
陈光良在办公室里,基本上也没有管理层向他汇报工作了,集团事务现在都是统一由他儿子陈文杰负责,毕竟总经理也就相当于‘首席执行官’。
按照道理来说,长实集团的总经理陈文杰,已经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陈光良这个董事局主席,就算想反对他的安排,也只有召开董事会才行。
所以在外人看来,今年(1969)元旦节开始,陈文杰便已经是‘接班成功’。
哪怕是对于集团的管理层来说,他们汇报工作也是必须向总经理汇报,毕竟越级汇报可是职场大忌。
而站在陈光良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事事干预,那这个‘培养接班人’也算是失败了。
所以现在他虽然会来董事长办公室,但基本上不会直接干预公司事务。但陈文杰的优点就是成熟稳健,他懂得和父亲进行沟通。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