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79节
第482章 纺织业的未来
6月,山顶道1号。
陈文恺从睡梦中苏醒,将手轻轻的从妻子方怡身下抽出,本不想惊醒妻子,但方怡还是睁开眼睛。
“你们家男人都喜欢早起,哪里来的这么好精神呢?”方怡慵懒的说道。
她是粤籍香港人,父亲是做生意的,她也留过学,是在一场美国华人聚会晚宴上,认识了陈文恺;两人谈了很多年恋爱,直到陈文恺25岁,也就是1963年才嫁进来。
陈文恺本能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方怡轻轻的拍了丈夫一下,娇声说道:“我们陈家的女人们聊天谈及的,不然你说我怎么知道的!”
陈文恺自知理亏,马上俯身亲吻方怡,稍后才说道:“大概是我父亲的基因好,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们都遗传了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方怡笑着说道:“这倒是!但也不能全说是公公的基因好,你们家兄弟姐妹男的聪明帅气,女的漂亮聪明,聪明和体质肯定是遗传公公,但漂亮帅气那一定是遗传了婆婆们。”
四个婆婆都那么漂亮,她才如此一说。
陈文恺点点头,没有反驳。关于这方面,他们做子女的有些猜测,但不敢乱说。父亲的基因遗传到他们这一代,是减弱了很多,至少父亲过目不忘的本领,他们就差了不少;父亲的超强身体素质,他们也减弱了不少。
但减弱归减弱,但他们兄弟姐妹们从小读书就不费劲,说明他们还是智商还是挺高;身体素质也比较好,哪怕在X生活上,他本人都轻轻松松半个小时以上。
“你多休息,争取最近我们怀上第三胎!”
方逸立即笑着说道:“说不定已经怀上了呢,昨晚你那么用力,四十五分钟呢!”
陈文恺是理工科,显然在这方面缺乏情~趣,闻言也只是说道:“怀孕和时间长短无关”
方怡将铺盖一拉,得意的说道:“我觉得有关”
陈文恺见状,只得摇摇头,穿戴整齐离开卧室。他的脑海里,全是期待父亲这一次带他巡视长江工业集团的时间,他认为父亲将有新的指示和想法。
他离开后,方怡睁开眼睛,嘴里说了一句:“书呆子”
却是露出幸福的笑容。
丈夫看似不是很有情~趣,实则非常疼人,而且她嫁给丈夫,不担心丈夫纳妾和养女人。当然,她也没有听说陈氏兄弟们在结婚后,还有乱来的事情,这一点显然陈氏家族的家教很严格。
随后,方怡摸着自己的肚子,自言自语的说道:“才第三个孩子,希望是个男孩!如果不是,我要生五个孩子!”
原来,他们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子,当时方逸压力还是很大的。好在,他们第二个孩子生的是男孩子,这样丈夫这一脉自然是家业守住。
但是方怡也明白,公公婆婆虽然说每房生四个孩子就可以,但大哥四个孩子有三个男孩(第二个是女孩子),三哥陈文铭和安书慧嫂子却是连生三个男孩;这些不用说,她们每一房的儿媳妇怎么也要生到两个男孩子保底,三个男孩子才是理想。
嫁进这个豪门贵族,方怡便明白自己有两个希望:第一,丈夫不要风流;第二,自己肚子要争气。
第一个,目前看来陈氏家族的家规,是自公公以下,严谨结婚后乱来的子女;而且自己的丈夫,很大的心思都放在事业上,对家人也是很关爱,虽然有时候有些少情趣,但整体是非常完美的丈夫。
第二个,要生至少两个男孩子,最好三个。因为香港大房的四个第二代陈氏兄弟,各将继承一个大集团,如果第三代没有两个男丁,就很难百分之百传承下去,甚至三个男丁才算保险。
上午,陈光良的车子来到荃湾‘新丰纺织集团’时,陈文恺和林建云等人已经在等候。
毕竟陈光良一个月未必能来一天,来肯定就会有新的想法,或者是检查出什么问题,大家都非常重视。
“走吧,边考察,你们便汇报工作!”
林建云连忙说道:“好”
新丰纺织集团的工业区,占地面积庞大,足足100万平方尺,而且是荃湾最理想的地段——青山公路附近。
二战后,新丰纺织在这里拿地,当时也花费一两百万港币;当然,如今价值至少是1个亿了。
当然新丰纺织集团最近一二十年,可能不会选择搬迁。
而此时的新丰纺织集团,工人已经是1.2万名,成为香港最庞大的用工大户,也依旧是香港纺织业的扛把子。
园区内,是有着数幢6~12层的工业大厦,整个厂区包括‘纺、织、印、染、成’五大工艺环节,形成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要知道,香港很多纺织厂要么是做纺织,要么是做印染,要不是做成衣,能五大工艺全部做的寥寥无几;如果能全部不用外面加工的,可能仅此新丰纺织一家。
不仅仅如此,新丰纺织集团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品牌,旗下的鳄鱼恤和拉杆箱品牌。其中鳄鱼恤更是已经在整个亚洲发展起来,新加坡、台岛、日本、韩国、泰国、马来等,都有门店,是当地的高档品牌。而在香港,鳄鱼恤是和紫荆花一样有影响力的香港代表。
“老板,目前我们新丰纺织集团的营业额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其中成衣占比6、纺织印染3、品牌1配额上,我们新丰纺织集团依旧是香港最大的配额拥有者,足够我们出口”林建云趁机汇报着详细的情况。
此时的香港,谁拥有了足够的配额,哪怕不用直接生产,也能获利不菲。反之,如果你是一家大型成衣工厂,但不掌握配额,那你就是没牙的老虎,实力大减。
陈光良看着成衣车间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以及整洁的环境,心情很不错。他们新丰纺织的工人,一向素质较高,当然也是建立在薪水和福利优越的基础上。
而做到这些,除了加强管理外,那就是‘少赚’一点。陈光良对少赚一点,一向是比较‘支持’的,当然他只是从其他地方‘多赚’一点。比较明显的,就是他们很早就可以替欧美中高端品牌服装代加工,这个业务比直接出口服装的利润高,但人家要你有质量和质素的实力。
“海外的情况呢?”
林建云马上说道:“海外情况方面,我们在尼日尼亚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1亿港币,产品除了供尼日尼亚外,还供应着整个非洲地区新加坡的成衣厂也已经规模翻了三倍多”
新加坡的成衣厂,稍后可以朝着马来西亚、泰国这些政局较稳定的地区发展。
陈光良考察一番工厂,已经是中午,然后就在工厂食堂对付一口。这个食堂只是供应管理层,对工人并不开放,而新丰纺织的工人都是自己带饭吃,然后工厂有餐补。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香港寸金寸土,新丰纺织如果修建大型食堂,代价太高。所以,还不如直接给餐补,不仅公司省钱,工人们也高兴。
吃完饭,陈光良便和大家走进会议室,开了一场纺织集团的高层会议。
陈光良说道:“纺织业的特点,是朝着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转移,香港的劳动力已经不便宜,韩国、台岛、新加坡都比香港便宜。也因为如此,这几年韩国、台岛、新加坡的出口开始增加,特别是韩国和台岛的出口.”
不管是纺织业,还是电子业,都会朝着这三个地方转移。当另外一方面,转移归转移,但香港的出口依旧会增加,因为蛋糕是越来越大的。就那电子产业来说,目前香港已经拥有从业人员五六万人,仅仅是用了十年时间而已。
林建云稍后点头说道:“是的。我们新丰纺织集团在五十年代开始,便致力于发展成衣产业,在六十年代超过纺织业,这种变化,让我们不仅能稳健发展,还能增加附加值.”
众人都纷纷崇拜的看向陈光良,虽然这个老板每次出现都会间隔很长时间,但集团的方向,都是他制定的。如果当初依旧死守纺织业,而没有大力发展成衣产业,那么他们可能就会被人后来居上,因为在整个六十年代,香港的成衣产业发展很快,这就是一个风口,也是附加值高的产业。
除此之外,五十年代末,新丰纺织集团进军尼日尼亚,这也是一个关键的风口。当时英国人撤退,留给尼日尼亚大量的外汇,而尼日尼亚本土又生产力低,那个时候进入,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尼日尼亚是非常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被英国人殖民过的,自然是有发展的。
陈光良便说道:
“所以,我们一定是要拥抱变化。七十年代,成衣产业会完全超过纺织业,而且差距会拉大。发展成衣依旧是我们的重点。但是,一个新的方向又已经诞生,那就是服装品牌。你们出国就会发现,欧美的穿着朝着时尚潮流方向发展,实则诞生了一种新的服装品牌方向——那就是休闲装。而我们香港的服装逐渐也开始变化,向欧美看齐,例如牛仔裤T恤衬衫等。所以,我决定再成立一个服装品牌——优衣库,专门发展‘物美价廉’、‘简约时尚’的服装。”
“优衣库品牌的设计,我们无需像鳄鱼恤那样,聘请高端设计师,甚至是意大利设计师,而是只需要聘请年轻的设计师。从欧美买回最新的杂志,然后让年轻设计师照着上面的时装进行二次设计,当然一定是要突出‘简约舒适’的理念。”
“优衣库品牌的面料,讲究舒服,例如棉质。既然是休闲装,脱下正装,那就是想放松,一件舒适的衣服很重要。”
“优衣库的门店摆设,要以叠放为主。例如设置各种柜子,一层层的,将衣服叠放在里面。类似仓库,增加店内的数量。”
“优衣库的服务,要以自助服务为主,不需要跟着客人推销”
“优衣库的供应链,非常重要。物美价廉,意味着我们要在供应链下功夫,当然我们本身就是最好的供应链。”
“优衣库门店的选址,要以购物中心、商场、大型门店为主,‘物美价廉’的情况下,自然要走量。”
“优衣库门店一开始就要做男装、女装、童装、女性内衣,要做一站式服装平台。”
林建云等人快速做的笔记,知道这件事很重要。
而陈光良讲解的,其实就是前世八十年代香港和日本出现的一种服装品牌模式;但实际上,欧美在七十年代已经出现,包括亚洲的澳大利亚实际上七十年代也已经出现。
如今马上就要步入七十年代,香港经济水平又超过前世同期三年的时间以上,整体超同期的20%以上,有些事情不妨先做。
最后,陈光良还说道:“牛仔布,牛仔裤是个很大的风口,我们要尽快做起来。”
“是,老板”
一场会议,下午两点多才结束。
稍后,陈光良还带着儿子陈文恺,去了一趟鳄鱼恤门店,两人直接以顾客的心态去购物一番,算是体验一下。
期间,陈光良在鳄鱼恤门店里,将‘优衣库’的布局和服务,详细的又给陈文恺讲解一番。
到了晚上,他还单独和陈文恺在香格里拉酒店一起吃饭,继续规划新丰纺织集团的未来发展。
“我们目前还保留着‘纺织印染’,是因为我们需要保持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如果有一天内地开放了,我们就可以把纺织印染转移到内地,最后可能我们只需要制衣、品牌这两个环节。”
陈文恺好奇的问道:“父亲觉得,内地什么时候回开放?”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会开放的,变化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我们要做的是,拥抱变化。”
陈文恺点点头,说道:“如果内地真的开放,庞大的市场,才是最宝贵的。”
陈光良马上说道:“你记住了!一个太过贫穷的国家,市场也是没有购买力的。所以,必然是先利用这个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帮助起一步步崛起,将来才有回报,眼光一定要长远。”
等到1978年,陈氏家族可以去内地投资很多产业,这些投资不需要短期有回报,眼光要永远看向未来。
“我记住了父亲”
长江工业集团,1978年就可以进入内地,合资也好、三来一补也好,一定是
第483章 随身听和街机
第二天,陈光良和陈文恺又来到荣昌重工业基地,这里不仅仅是冶炼基地,也是机械设备生产、游艇制造的基地。
冶炼方面,荣昌重工每年冶炼钢铁30万吨,供应本土的七成份额,且对外出口钢铁;同时,这里还能炼铜和炼铝合金,也生产铝合金门窗。
机械设备,主要生产拉链自动排米机、冲米机、注塑机、五金设备等。
游艇造船,荣昌游艇保持着每年出口2200~2500艘游艇的记录,虽然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纷纷出现其它游艇厂商,但依旧不到荣昌游艇的零头,总计才几百艘游艇的出口。
陈光良在考察生产注塑机的车间里,表情很认真。荣昌机械设备之所以在自动排米机、冲米机、注塑机、五金设备投入大量的研发,是因为他们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合和拉链、华泰玩具需求。
像合和拉链作为世界三大拉链厂商之一,且是亚洲第一个使用自动排米机的拉链产商,所以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荣昌重工也就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自动排米机、自动冲米机等相关设备,目前合和拉链的机械,大概有一半是自己家生产的。
与此同时,香港又是全球塑胶业的重要地区,二战后就出现很多家塑胶工程,生产塑胶桶、碗及塑胶玩具,五十年代率先发明塑胶花,一度占全球95%的塑胶花生产,五十年代中期又代工芭比娃娃,成为塑胶娃娃领域的全球先进地区,同时也是全球塑胶玩具的发达地区,玩具出口逐年大增。这里所需要的注塑机多,荣昌机械设备也有研发的各种条件,便从五十年代初中期开始自主研发。
“陈生,这款我们三年前的王牌产品‘玩具王’注塑机,价格亲民、自动化程度高且变色容易,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好评。所以,这块产品的销量很高!”注塑机总工程师孙雄,在一旁介绍起来。
陈光良看着眼前的‘玩具王’注塑机,他记得这台注塑机是当时香港首台全油压四安士螺丝直射塑胶机,这块产品研发出来,他还特地交待要奖励研发团队。
“嗯,即将进入七十年代,大家的眼光也不要只盯着香港市场,而是要展望全球。我们的注塑机,一定要紧跟世界先进的技术,真正成为这个领域的全球佼佼者。”陈光良鼓舞士气道。
长江工业集团发展到今天,让陈光良备受鼓舞的是——集团的文化和制度,在研发和生产领域,远比那些‘单打独斗’的企业,强的多。
举例来说:在注塑机领域,陈光良记得香港有个震雄机械,前世也算是百亿的机械设备企业,一直是香港注塑机领域的佼佼者,其生产总数更是占据整个塑料成型设备市场的20%至30%。而如今,香港注塑机领域,荣昌注塑机是以阶梯式的领先,震雄机械等只能排在后面。
这就是集团式企业的研发优势,像美国辉瑞、宝洁等这些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自然远不是一般的企业可以相提并论。
而长江工业集团也已经逐步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内部对研发的投入一直是非常大方的;更重要的是,长江工业集团的研发方向及其它优势,非常明显的。
孙雄点点头,说道:“我们一直在关注全球注塑机的技术发展,同时寻求增加出口的份额,今年我们出口的注塑机,预计能占30%。”
“好”陈光良满意起来,说道:“继续保持这种态势,总之我们集团对待研发的投入,一向是全球同类企业占比很高的。每年集团的营收4%,作为研发费用。”
“好,我们一定努力的!”
这个营收4%,不能和后世的华为相比,因为华为那种企业是高科技产业,利润高,所以能做到20%营收作为研发费;只能和美的电器、海尔这类企业相比,甚至长江工业集团的利润率还没有这两家企业高,但投入的研发却是实打实的高。
长江工业集团去年(1968)总营收18亿港币,相当于投入了六七千万港币的研发费,而利润最后只剩下1.35亿港币。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