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724节
那些匠人此时更加去注意看段融的手,只见他的手指,的确没有老茧。于是,他们就不免一肚子疑惑了,手指没有老茧,那就是没怎么做过活儿才对。但若是没怎么做过活儿,这般老练的手法,却是从哪里来的呢?
“都不用干活了!?”
一众匠人正在饶有兴趣地围观段融,不时交头接耳地暗暗议论两句,忽然身后响起了一声暴喝。
那些匠人听声音就知道是东家来了,立马做鸟兽散,各自归位。
王逊冷着脸,目光扫过那些匠人。
那些匠人都埋头做着手里的活儿,又不敢抬。
王逊转了一圈,才走到了段融身后,只见段融手持刻刀,在打磨着似乎是鼻梁的地方,王逊不由微微惊异,因为看段融那手法,竟颇为老练。
王逊这才想起眼前这位大人昨夜在山神庙里的那种自信,似乎对通过考核,很是胸有成竹一般,当时他还不解,现在看来,竟是原本就有很不错的底子。
王逊不由心头暗想:难不成这位大人竟是石匠出身吗?!
王逊在那看了一会儿,趁段融放下刀刻,拿起凿子的空当,便说道:“小姜,在做佛头呢?”
段融道:“对,做一个练练手。”
王逊道:“看起来不错的。”
段融道:“一般吧。我看那几个做石像的师父们,手法比我细腻的多呢。”
王逊道:“他们做多久了,天天不离手呢。自然有个样子。”
“也是。”段融道:“东家,你去忙你的吧。不用管我。”
“好,好。”王逊答应了一声,便站起身来。
王逊站起身的瞬间,原本和煦的脸色立马就变得阴冷,瞪着那些望向这边的匠人,便骂道:“看什么看?!若误了这几日的订单,都仔细你们的皮!?”
王逊说完,便离开了作坊。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段融的佛头,已经有了大致的模样,但是这佛头的细腻磨削的部分才是最费功夫的地方呢。
王逊亲自过来喊段融过去吃饭,而且将他请到了自己的小屋里去了。
这一下,在食堂里吃饭的匠人都炸了锅了。纷纷猜测着,这姜青玉是什么来头?
东家对他说话,小心翼翼、笑脸相迎的,而且吃饭的时候,还和东家一起,这是什么待遇啊?
到了下午干活儿的时候,虽然王逊不在,但那些匠人对段融的态度却是大变,都主动来跟他搭话。
那个之前吼过他,说他挡住光了瘦高老匠人,给段融拿过来了一条干净的棉布毛巾,笑着硬塞给了他。
到了天色擦黑的时候,段融的佛头,终于做好了。
王逊坐在杌子上,看着面前的佛头,不由地摇头,笑道:“功夫是有的,但还差点火候。很多地方的线条打磨的还不够柔和。这样的东西,可是出不了寸木堂的门的。”
王逊的意思很明白,连寸木堂的门都出不了,更遑论通过永宁寺的选拔考核呢?那选拔考核可是多少匠人过独木桥,在争位数不多的几个位置呢。
那些匠人们,也都在一旁围观,此时他们都知道,姜青玉在东家那里的份量了。下午甚至有人在他们中间嘀咕,说姜青玉是东家的私生子。
其中一人笑道:“不妨事的。底子是不错的。在这里学个一年半载,该就出师了!”
“是啊,小姜一看就有灵气。”另一人在匠人中附和道。
王逊闻言,却是目色饶有兴趣地看向段融。他可是知道,这位大人的心气,可不是一年半载出师的问题,他是要两个月内通过永宁寺的考核呢。
那些匠人的话,段融像没听见一般,他用那瘦高老匠人给他的棉布毛巾擦了擦手,便道:“今天就到这儿了,可以休息了吧?”
王逊道:“当然。小姜,你是刚来的,头两个月,你可以自由安排。先适应适应环境。”
段融笑了一下,便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出了作坊,往王逊给他安排好的单间休息去了。
他刚躺下歇了一会儿,房门那便响起了打门声。
“进来。”
段融喊了一声,只见房门被推开,王逊端着茶水和点心进来了,满脸堆笑道:“西城有家老店,桂花糕做得颇好,大人你尝尝。”
“放下吧。”段融道:“王逊,你忙你的去吧。不必招呼我。”
“是,大人。属下打扰了。”王逊立马退了出去。
段融捏了块桂花糕吃了,滋味确实不错,比青州的桂花糕,多加了些葡萄干,口感提升不少。
段融吃了些桂花糕,喝了清茶,便躺在那里眯了一会儿。
他再睁开眼时,天色已经黑了。
段融坐了起来,心念一动,神识便探了出去,瞬间笼罩了整个寸木堂。
王逊、一众匠人,还有门房、厨子都已经睡了。
他的身影忽然如鬼魅般,兀自消失不见,下一刻,便出现在了前后门紧闭,黑魆魆的作坊里。
此时,在他神识的细腻探查下,作坊内的各种大小物品,纤毫毕现,都呈现在他的探查视野里。
段融在黑暗里,陡然一晃,便来到了那个瘦高匠人的工位旁,将他收拾好的工具一一翻了出来,放在台面上,而后段融一枚一枚将这些工具的器灵吞噬,吞噬完后,又一一归位。
他如是反复,将整个作坊内的大小各种工具的器灵,全部吞噬了一遍。
这才身形一晃而逝,从黑魆魆的作坊里消失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内。
回到房间后,段融便躺在了床上,开始消化吸收方才吞噬的诸多器灵。
第二日,清晨,那瘦高老匠人一进作坊,就叫嚷起来:“你们谁乱动我的工具了?!我原本是这么摆的吗?不知所谓?!”
老匠人显然火气颇大,目光喷火一般扫视着诸位匠人。这时,也有另外一些人开始嘟囔自己的工具被翻过了。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段融这边来了。因为段融一来,他们的工具就被翻了,他们自然怀疑段融。
但段融浑然未觉一般,又从石料架上抱下了一块石料,竟又开始做起佛头来了。
一众匠人虽然疑心段融翻了他们的工具,但一来,他们的工具并未丢失,二来又觉得段融跟东家的关系不一般,便也无人因为这点小事去找段融的不自在。
到了傍晚的时候,段融的第二个佛头做好了。
王逊坐在杌子上,看着这个佛头,一时大惊失色。
这个佛头做得,堪称栩栩如生、完美无瑕。虽然是石料打磨的,但那眉眼竟颇为灵动,鼻翼处磨得很是光滑,猛一看,竟有一种真实皮肤的那种光泽感。
“这……”王逊抬头惊愕地看着段融。
两个佛头,都摆在那里。不过一日之间,竟是云泥之别啊!?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710章 姜大师的坐镇之名
此时,不独王逊惊愕,围在那里的一众匠人们也同样以惊异的目光,看着段融和那个佛头。
那个瘦高的老木匠更是微微张着嘴,眼神发怔地死死盯着地上的佛头。
这个老木匠做了四十多年的活计了,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个石雕佛头的造诣以及其细节处的圆润,绝对超过他在作坊里见过的所有匠人。
“老朽做活儿也有四十年了。还不曾见过这样的佛头。每一刀都在点上。后生,你是如何做到的?”许久后,老木匠终于抬起头来,他的脸上有一种震惊后的平静,看着段融问道。
段融摸了摸鼻子,轻轻一笑,搪塞道:“大约忽然开窍了吧……”
老木匠微微一愣,接着便目色深邃地再次看向地上的那个佛头,似乎是在咂摸着段融话里的意思。
从昨天的那个佛头来看,段融显然于石雕塑像一道,是有些底子的,但在细节处,却还很是粗疏。
但到了今日,不过一日而已,竟然圆润灵动到如斯地步……
可这石雕的技艺,还有打磨的细腻工艺,说到底乃是水滴石穿的功夫,绝不是靠顿悟就能一蹴而就的。
老木匠再次抬起头来,目中依旧闪着疑惑。
段融看出来这老头有些固执,怕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便立马打哈哈,道:“东家,我有些累了。先去休息了。”
“哦,好。”王逊从杌子上抬了下屁股,应道。
段融随即走出了作坊,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免得那些匠人们继续诘问于他。
段融走后,王逊和那些匠人却还围着那佛头,许久不肯散去。
其中一个匠人道:“东家,你看此佛头的水准。通过永宁寺的考核,应该不成问题吧?”
王逊闻言,心头一紧,目光冷冽地看了那匠人一眼。要不是此人平素老实,他甚至怀疑他窥探到了什么。
王逊打量着那个佛头,想着两日前,在城外的那山神庙里,段融的那话。“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
彼时,他觉得此话荒唐。但现在看来,此言非虚。只是,这是如何做到的?
王逊也和这些石雕木像,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了,深谙这一行里的门道,更清楚其中的艰辛。这世上,绝没有人,在一日之间,能有这么大的进益。
“这好像有些邪门啊!?”王逊看着那个佛头,不免疑窦丛生起来。
这日后,段融几乎每日都会用心打造出一件近乎完美无瑕的工艺品出来,佛头、木雕、各种花纹繁复的宗教仪式法器,不一而足。
数日后,无论是王逊,还是那些匠人,都已经从惊叹变成了折服。
匠人们中间,再没有人说什么姜青玉是东家的私生子这种腌臜话了,现在他们都在说,姜大师是东家请来,坐镇寸木堂的。
段融做好的那些石雕、木雕,都未出寸木堂,而是被王逊放在了一个特定的架子上。他嘱咐那些匠人,让他们在做活儿之余,多观摩学习,如此一来,对他们技艺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这几日过去,王逊对于段融能通过永宁寺的选拔考核,已经不再有任何疑虑,以他的那种眼光来看,段融所做出来的那些东西,每一件都堪称珍品,足以传世的那种。
至于段融于此道为何能如此利害,王逊也不再去乱猜,毕竟他是来自宗门,而且手持黑纹令,说不定原本就是有备而来,多有奇异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通过选拔考核已经没有问题,那么,就是他参加考核身份的问题了。其实,关于这一点,王逊也早已经有想法了。
转眼已经一个月过去了。这个节点,正是要向永宁寺递交推举名额的时候。
所推举的人,如果通过考核,就能免去推举的作坊三年的赋税。但为了防止乱推举人,每推举一个人参加考核,是要交纳各种费用的,不仅在永宁寺那里要交银钱,在官府那里也要交银钱。
故而,除非很有信心,要不然各个作坊是不会乱推举人的。
寸木堂,已经四年,也就是连续两届,都未向永宁寺递交过推举名额了。
这日,王逊走进作坊,各个匠人都在做活儿,段融正在给一尊木雕彩绘。王逊看了段融那里一眼,却是缓步走到了一个匠人的身后。
那匠人不过二十岁出头,眼眸看起来似乎有几分阴郁,他正在一个木板上,手捏雕刀刻着花纹,他做的很是仔细,目中阴郁的底色里闪出专注的光芒。
此人叫朱士成,到寸木堂做活儿,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年而已。
王逊在他身后,站了一会儿,他做的似乎太专注了,压根就发现王逊。
王逊咳嗽了一声,这时,朱士成手中的刻刀才轻轻一顿。
王逊道:“士成啊!”
朱士成闻言立马起身,站在一边微微躬身,恭声道:“东家。”他的目光有点恐惧,因为他害怕是自己做的活儿有了什么问题,卖主给退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