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723节

  那门房拖着扫帚一进院里,便见堂屋门口那,站着一个身材高大,方脸蜡黄脸皮的中年汉子,一双虎目正看向他。

  那门房被唬得一跳,便叫道:“东家早!”

  此人正是寸木堂的东家,王逊。

  王逊看着那门房,问道:“刚才外面什么事?吵吵嚷嚷的。”

  门房道:“有个跛子乞丐,大清早的就在那唱数来宝。也不是逢年过节的,就在那瞎胡闹。赶也赶不走。”

  王逊嗓子里轻嗯了一声,便转身进了堂屋。

  院门外,杨若水收了快板,看着段融,道:“走吧。”

  段融道:“这就完了?”

  杨若水道:“还没呢,要看情况。”

  说着,两人便一前一后出了这巷子,回到了破庙里,这时候,那些睡过头的乞丐们才陆陆续续地爬起来。

  杨若水只在这破庙内坐镇,其余乞丐都往各个街巷去讨吃食去了。

  段融便也跟着杨若水在这破庙里呆着,因为联络王逊的事,似乎还没完,段融等着杨若水下一步怎么做呢。

  到了中午时分,日头已经老高了。杨若水忽然起身,看了段融一眼,便走出了破庙。段融会意,立马跟了出去。

  两人再次来到了寸木堂的那个偏僻的巷子里,站在院墙外,只见院里面的那棵梧桐树的一根枝柯上,却绑着一条黑色的布条,在日光下,随着枝叶翻动,若隐若现。

  杨若水道:“妥了。”而后,转身便走。

  段融一边走一边跟在后面道:“黑布条代表什么?”

  杨若水道:“可以见面。”

  两人回到了破庙,杨若水道:“傍晚跟我一起出趟城。”

  段融会意,只嗯了一声,也没多问。

  天色擦黑时,杨若水出去交代了白狗子两句,便和段融一道,随着人流,出了西城门。

  两人沿着官道走了一段,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四周已经没什么行人了,他们才拐下了官道,来到了一座有些破败的山神庙处。

  雍州崇信佛教,山神、土地的香火,相对冷落了些。

  山神像落满灰尘,香案上的长明灯很是昏暗。

  杨若水随便在香案不远处席地而坐,道:“且得等呢。他估计到子时才能来。”

  段融嗯了一声,也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两人坐在那破落的山神庙里,外面冷风呼啸,城外听不到更夫的梆子点数,也不知是几更天。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高大的人影便跨了进来。

  王逊一进门来,便扫了一眼段融,脸色阴冷地看向杨若水,怒问道:“咱俩碰头,什么时候还准你带生人来!?怕不是要逼老子开杀戒吧!”

  王逊见段融一身叫花子的打扮,还以为他是杨若水的手底子的乞丐呢。他和杨若水碰头是何等机密的事,这关系到他的身份的保密,岂容他人知之?!

  王逊忽然身影一晃,快若鬼魅一般,一掌便当头向段融拍下。

  “王逊!住手!不可无礼!”杨若水脸色一慌,立马喊道。他也没想到王逊这么莽,一进门就出手。

  而且王逊乃是内息境第四重的境界,万一伤了大人呢!?

  其实,王逊一进门,段融的神识就穿透了他的丹田。他出手拍向自己的那掌,在杨若水看来,迅疾无比,但在段融看来,却慢若龟爬。

  王逊一掌拍下,却陡然发现眼前空了。他压根没发现段融是怎么消失的?

  不光他没发现,连不远处的杨若水也没发现。此时杨若水如见鬼一般,看着王逊掌下空荡荡的地方。

  两人都脸色发怔地愣在那里。

  这时,杨若水才忽然听到身后一阵轻咳,他给唬了一跳,跳将起来转过身去,却见段融正站在那里。

  此时王逊也看向了段融,他脸上原本的怒气已经消散。段融的武功境界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是杨若水手底下的乞丐,再加上方才杨若水大叫的那声不可无礼,此时王逊已经隐隐猜出了段融的身份,不由间额头上已经冷汗涔涔。

  段融冷眼看着王逊,道:“你这般的火爆脾性,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如何做得了暗探?!”

  杨若水道:“王逊,此乃宗门下来的大人!手持通政使司黑纹令而来。你还跟大人谢罪!”

  王逊自然知晓黑纹令意味着什么,他伸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旋即跪倒,道:“小人鲁莽,有眼不识真佛。冲撞了大人,请大人责罚!”

  段融的眼中的怒气微微闪动,他所怒者,是觉得这个王逊不太靠谱。毕竟他可是要靠寸木堂进入法相宗的,万一此人不靠谱,那可就后患无穷了。

  相反,段融反而觉得杨若水的行事颇有章法。

  段融直接不搭理王逊,扭头看着杨若水,便问道:“此人脾性这般,如何能将寸木堂经营到这般境地?连法相宗都用了他的匠人?”

  段融是在质疑王逊,王逊跪在那里,也不敢乱动,只在心头懊悔,恨不得再扇自己几个耳光子。

  杨若水抱拳道:“大人,王逊他的确是个暴炭性格。但做起事来,却是粗中有细。而且今日之事,责任也不全在他。实在是大人你一身乞丐模样,引起了他误会。我们在此地做暗探也有些年岁了,从宗门下来的大人也有不少,但无一人像大人你这般,浑身脏兮兮的,还一身臭味,简直比真乞丐还真,也难怪他误会。”

  杨若水这番话,说得颇好。不仅不卑不亢,而且和气中有刚硬。王逊跪在那里,听得心头好不感动。他平素颇看不起杨若水这家伙,没想到,关键时刻,他竟如此出言替自己说话。

  段融听了,果然脸色稍缓,看向王逊,道:“王逊,你起来回话吧。”

  “是,大人。”王逊磕了下头,这才了爬了起来,他眼神感激地看了段融身侧的杨若水一眼。

第709章 一日之间,竟有云泥之别

  寸木堂已经有两个匠人,通过考核,进入了法相宗。这乃是一条现成的门径,段融也不会因为王逊的一时鲁莽就弃之不用。

  只是他担心此人若是粗心,做事不干净的话,恐怕会给他带来麻烦。

  段融看着王逊,问道:“王逊,永宁寺每两年一度的匠人考核,我听杨若水说,似乎就在今年举行?”

  王逊道:“是,大人。再过两个月就是考核之日。”

  “两个月?”段融的眉头一蹙,道:“我想参加考核,你可有办法安排吗?”

  王逊脸色一怔,眼眸中闪过一抹惊愕。

  其实,不独王逊感觉诧异,杨若水也是听得一愣。

  王逊沉吟了一番,才抬头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永宁寺的匠人考核,是极难通过的,往往是有天赋的人,多年苦练,才能有一线机会。而如今,距离考核只剩下两个月而已。且不说技艺了,单单是那些繁复的花纹,也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都记下来的。”

  王逊说的自然是实情。

  段融却道:“这一点,你不必担心。你只管安排我参加即可。至于考核,两个月的时间,其实已经足够。”

  王逊闻言,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于还是嘴唇动了动,将那些话咽了下去。他不久前,才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段融出手,已经是冒犯了,此时如何敢再顶撞段融呢。

  段融见王逊不语,便继续说道:“现在惟一麻烦的是我的身份。要参加永宁寺的考核,必须有个过硬的身份才行。”

  王逊道:“这一点大人放心。给大人弄个身份的能耐,属下还是有的。”

  段融见王逊的语气颇有信心,便道:“既如此,此事就交给你了。不过,两个月后就是考核日,我得进你的寸木堂,花时间去熟悉熟悉那些复杂繁复的工艺。”

  “这个……”王逊还是忍不住,说道:“大人想进入寸木堂,乃是极为容易的事。但是,两个月的时间,就想将那般复杂繁复的技艺,给纯熟起来,而且还通过考核。恕属下直言,这绝无可能。”

  段融笑了一下,道:“事在人为嘛。王逊,你只做好你的事就行。”

  “是。”王逊见段融依然固执己见,便只得低头应道。但心中却不免腹议。

  寸木堂的院子,其实内部是两进的宅院。

  第一进的厅房内是平素们匠人们,做活儿的作坊所在。厅房两边的厢房,则是摆满着各种工具杂物的。

  第二进的院子,才是休息的地方。王逊单独一间房间,那些匠人们则睡得大通铺。平常吃饭也是在第二进的院子里。

  这日清晨,匠人在第二进院子里的吃过了早饭后,便三三俩俩地闲聊着,进了做活儿的作坊。

  那些匠人一进作坊,便不由一愣,只见东家王逊已经坐在那里了。

  按照往常的惯例,东家王逊很少这么早就坐在这里了。更奇怪的是,东家不远处还有一个陌生的身影,也穿了匠人的褂子,蹲在那摆动他们的一些常用的工具。

  那些匠人原本松快的脸色,立马一紧,向王逊弯腰,叫了一声“东家”,就各自归位,开始继续做起了手里的活儿了。而对于那个蹲在那的陌生面孔,他们也不过是瞄了一眼,便没了反应。

  那个陌生面孔,自然就是昨夜后半夜就跟随王逊进入了寸木堂的段融。

  王逊见匠人都到齐了,便站起身来,说道:“这是新来的匠人,叫姜青玉。他若有什么不懂的,你们多教教他。”

  “是,东家。”那些匠人们都抬起头来,笑看向段融。

  王逊看着段融道:“小姜,有弄不明白的,就问他们。这些都是寸木堂的老人,各种活计都很熟练的。”

  段融道:“好的,东家,我晓得了。”

  “你先在这儿,我去盘盘这几日的单子,一会儿就来。”王逊说道。

  段融不动声色地点了下头。

  王逊便退了出去。

  王逊一走,那些匠人脸上的笑容就僵了,都板着脸,沉默地做着自己的活儿。

  段融站在那看了一会儿,有些匠人在做石器,有些匠人在做木器,也有裹金的,也有彩绘的。

  他停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身后,那匠人身材瘦高,站在一个齐腰高的台面跟前,捏着一把雕刀,在一块不大的木头上,细腻的刻着,也不知要刻何物。

  段融刚在那站了一会儿,那老匠人便脸色难看地扭过头来,瞪了他一眼,喝道:“别站我后面,挡住光了。”

  段融站的地方,其实压根没挡住光,老头显然是不想他在那儿看,段融只得摸了摸鼻子,转身走开了。

  虽然不招人待见,但他段融看了一圈,还是明白了那些工具到底都是用来干什么的了。

  其实,石雕的功夫,他在做记名弟子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吞噬器灵,有了一定的造诣。此时,知道了各种工具的用法,他便石料架上,挑选了一块石头下来,拿着刻刀和凿子便鼓捣了起来。

  那些匠人看似不搭理段融,其实,都在冷眼看着他的行止。

  此时见段融从石料架上,抱了一块石头下来,他们都心内微微有些诧异。

  因为石料比木料要难处理很多,细节处打磨也更费功夫,对技艺的要求也更高。

  这个叫姜青玉的,看起来年纪轻轻的,而且他走了一圈,诸人都在注意他,他手指头上连茧子都没有,显然是个生手。

  他这家伙,却直接抱了块石料下来。那些匠人自然有些好奇。

  段融用刻刀和凿子,是想打个佛头出来,因为他不远处的地上,就有一个石料佛头,他想做个一模一样的,就算练练手,熟悉熟悉工具。

  段融一进入状态,就忘我般的搞了起来,搞得那些匠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往他这边看来,彼此也不免互看两眼,印证着彼此各怀鬼胎的疑窦。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站起身来,跑到段融那里,去看他做活。

  这一下子就带了头了,那些匠人都跑了过去,围在段融身后。

  只见段融时而用锤头小心地敲着凿子,时而放下凿子,用刻刀修饰,看起来却是手道老练,颇有章法。

首节 上一节 723/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这个神君正得发邪

下一篇:无限之磁场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