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212节

  孙悟空却充耳不闻,而是看向南方,大喝一声:“俺老孙给你们挡住叛军!”

  孙悟空说罢,立刻施展法天象地之术,身形瞬间变得无比巨大,顶天立地,如同一尊远古战神,朝着北伐大军直奔而去。

  唐皇见此,心中不禁一暖:“御弟的这个弟子了得,不知能否阻拦叛军!”

  唐僧赶忙说道:“陛下,这个弟子可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定然能够击败叛军!”

  当孙悟空如同一座巍峨巨山般拦住北伐大军之时,殷子煜从容走出。

  殷子煜看着孙悟空,似笑非笑道:“猴子,你来为你师父报仇?”

  孙悟空眼中怒火更盛,恨恨说道:“俺老孙自然要为师父报仇!”

  就在这时,金灵圣母也现身出来,看着孙悟空,怒斥道:“你这猴子,当真是愚不可及!”

  孙悟空看着金灵圣母,眼中带着疑惑之色:“你是当初给俺老孙本源,救俺老孙性命的人?为何要给俺老孙本源珠?俺老孙的本源珠为何在你手中?”

  殷子煜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孙悟空,缓缓开口道:“你的本源珠实则是我所给予。当日,若不是我出手,六耳猕猴便早已取了你的性命。你暂且莫要急于找我复仇,须知三界之中知晓你身世之人不在少数。你刚出世之时,本源难以留存,几乎溃散,是我耗费心力为你收集本源,在你生死攸关之际才交予你。至于你本源为何会流逝,这一切皆是你那所谓的师父须菩提故意纵容。他这般做,只因你若获得本源,便难以诚心拜师,唯有如此才可听从安排踏上西游之路.”

  殷子煜也没有过多的解释,简单的讲述了真相,这一切需要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直接告知真相他也未必相信。

  如今西游已经结束了,孙悟空也不再是应劫之人,算是自由人了,那么这一切是可以让孙悟空知道了。

  孙悟空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心中痛苦万分,大声嘶吼道:“不,不可能,俺老孙不信!”

  孙悟空声音饱含着无尽的悲愤与难以置信,似要将这片天地都震得粉碎,怎么也不信师父会害他!

  殷子煜并未过多解释,只是神色淡然地说道:“如今你已具备聆听三界万物的能力,自可去探寻三界真相。须菩提并非你真正的师父,他实则是准提圣人的分身。真相如何,你自己去寻找。待你查明一切,再来寻我报仇也为时不晚!”

  孙悟空只觉脑海中一阵轰鸣,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所有的一切,竟都源于那个他最为信任的“师父”,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他抱头痛哭,泪水夺眶而出,心中的痛苦与迷茫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淹没。

  良久,孙悟空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消失,朝着一个方向消失,要从三界之中寻找证据,寻找真相。

  看着孙悟空离去,殷子煜一声令下,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顺势兵临长安城下。

  闻仲望着眼前的长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指着长安说道:“曾经这是封神时期我等未能攻破的西岐,没想到时隔一个元会,竟会以这般方式再次兵临此地!”

  殷子煜神色平静,淡淡说道:“王朝更替,无论是周和唐,其本质并无区别,破城吧!”

  如今,长安已无阐教与佛教仙佛守护,大军攻城之势锐不可当。

  不多时,城门被破,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浩浩荡荡地涌入长安。

  唐皇率领一众群臣,神色凝重地站在皇宫门下,看着大军进入皇城,并无任何的抵抗,大势已定,长安抵抗也是无用了。

  帝辛身着玄鸟帝袍来到宫门之前,目光如炬,看向唐皇,问道:“你便是当今天子吧?孤为星君之时,对你并不陌生,你也算个英雄人物,只可惜诸多事由不得你。”

  毕竟帝辛当了一个元会的星君,三界之中王朝的更迭变迁,皆看在眼里,对于唐皇还是很欣赏的,但是没办法,阐教的秩序代言人,自然是身不由己。

  唐皇坦然地看向帝辛,神色间虽有几分无奈,却也不失帝王的尊严,说道:“事已至此,朕无话可说!”

  帝辛微微点头,说道:“也罢,孤不难为你。曾经姬发自称天子,却被孤所斩。如今时移世易,你且昭告三界,所谓天子,不过是奴役万民之辈。朕愿成为最后一个天子,自降为人皇,从此去掉天子称号,做完此事,孤给你自由!”

  唐皇听后,微微一愣,旋即说道:“此事朕愿意做,此乃人族之未来。如今不再有仙人制约,也算是为解除人族众生的束缚。”

  很快,以天子的名义,一份檄文瞬间昭告三界。

  盖闻天地有常,人道为尊,然气运流转,关乎兴衰。昔者,姬发悖逆无道,甘为人奸,竟降人皇之尊为天子之位。此举大谬,致使我人族气运如江河日下,蒙尘受辱久矣。

  姬发不念人族福祉,为一己之私,谄媚神权,自降身份,弃人皇之正位,使人族尊严扫地,气运离散。自此之后,人族仰人鼻息,于神权阴影下苟延残喘,发展之路崎岖坎坷,困苦不堪言。

  朕承祖宗之余烈,践天子之位,兢兢业业,欲挽人族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奈何天数无常,神权横加干涉,人族积弱之势难改。幸得天佑,人皇帝辛崛起,怀匡扶人族之宏志,具扭转乾坤之伟力。

  朕深思熟虑,为我人族长远计,愿为最后一任天子,自愿归降人皇帝辛。从此摒弃天子之号,唯奉人皇帝辛为主。朕意已决,旨在还人族以尊严,聚人族之气运,使人族重归辉煌。

  按照帝辛的要求,唐皇的檄文顺利传檄天下,自封神起,西岐叛乱,到唐皇主动撤去天子号,历时一个元会,此因果终于了结。

  此刻的唐僧,仿佛置身于一场荒诞的噩梦中,整个人完全傻眼了。

  没想到刚刚回来,本以为这真经可以普度众生,看到的则是大唐的改朝换代。

  望着局势急转直下,唐僧的内心满是迷茫与无助,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急忙趋步到唐皇面前,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询问道:“陛下,这真经……这真经该如何是好?”

  唐皇神色黯然,无奈地叹息一声,缓缓说道:“如今人皇已临长安,这真经你且交予人皇处置吧。”

  唐僧听闻,虽满心不舍,但也只能遵从。

  唐僧来到帝辛面前,眼中满是恳切与执着,说道:“陛下,贫僧历经十数载,千辛万苦,方才取得这八十部真经。此经乃是用来普度苍生,导众生向善,能化解世间疾苦,洗涤人心之恶念,希望陛下善用之!”

  帝辛神色冷峻,目光扫过那一堆真经,冷哼一声,道:“奴役万民之道,也配污寡人之眼。传令下去,将其全都烧掉!”

  随着帝辛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堆积柴薪,点火焚烧。

  熊熊烈火瞬间升腾而起,将那八十部真经吞噬其中。

  火焰焚烧真经,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西游在这世间最后的悲叹。

  唐僧见状,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崩溃。

  唐僧不顾一切地扑到真经前,双膝跪地,泪水夺眶而出,继而嚎啕大哭起来。“佛法乃是普度众生之根本,众生皆苦,唯有佛法能救他们脱离苦海,导他们走向光明大道,为何要烧啊……”

  唐僧边哭边喊,声音中满是绝望与不解:“这真经承载着无数的智慧与慈悲,能让人弃恶从善,能让世间充满祥和,为何……为何要毁了它……”

  唐僧的哀嚎声在空气中回荡,然而周围的人却似乎都充耳不闻,无人再去理会唐僧那悲痛欲绝的哭诉。

  眼见着那承载自己半生心血与信仰的真经,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唐僧的眼神瞬间变得空洞而绝望。

  “不……不……”

  看着真经被烧,唐僧已然失去了所有活着的希望,猛地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那烈焰熊熊的火海之中。

  火焰瞬间将唐僧吞噬,唐僧任由火焰吞噬,竟然毫不改变颜色,盘膝坐在火焰上,将自己彻底吞没,自己跟真经一起被烧,也算是圆满。

  不多时,唐僧的肉身便在火中化为几颗舍利子,只留下一缕真灵飘荡在半空之中。

  殷子煜看后叹息道:“道可道,非恒道,遍了世间,你认为正确的道也不再是道!”

  此时,镇元子正于封神台,有条不紊地准备封神。

  突然,镇元子心中一动,察觉到了这缕游离的真灵,毕竟是取经人,整个西游的关键人物,镇元子微微抬手,那真灵便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朝着封神榜飞去。

  镇元子目光平静而深邃,看着那真灵融入封神榜,口中念道:“今将此真灵纳入封神之列,你便为此次量劫进入封神榜最后一人。”

第224章 重返朝歌,盖棺定论!

  唐天子檄文既传,昭告三界。

  刹那间,风云为之色变,天地间似有一股无形之力汹涌汇聚。

  人族气运,本如散落星辰,至此如百川归海,凝聚一处。但见那气运化形,竟为玄鸟之状,周身光芒万丈,绚烂夺目,振翅翱翔于长安上空。

  其鸣声清越,响彻天地,似在宣告人族之复兴。

  那玄鸟周身缭绕的气运,浓郁磅礴,如实质般流淌,给世间众人以无尽希望。

  自封神以降,久已消逝于人世间之人皇之气,亦于此刻如滚滚洪流,从四面八方奔腾而来。但见帝辛身畔,瑞彩千条,祥光万道,人皇之气如蛟龙归渊,纷纷汇聚于其一身。

  帝辛立于当场,周身气势陡然攀升,如同一尊远古神祇,散发着无尚威严,此乃人族气运重聚,人皇威势再临之兆。

  唐皇的檄文传檄三界是非常的重要,这其中的意义,不单单是退位,而是对封神以来所有的王朝的一个否定。

  也就说,这是自姬发以来,对所有的天子以否定态度。

  这等于说尘埃落定,彻底终结了封神以来的因果之源,否定了西岐的正确性,也就否定了阐教争夺三界秩序的正确性。

  唐皇以天子身份传檄之后,帝辛自然要做出表示,立刻以人皇之尊,降旨。

  “孤闻唐天子之檄文,其能明悟天子之位,乃为姬发所谋,出卖人族之举,实堪赞赏。唐天子此举,于人族有大功焉。孤念其审时度势,以人族兴衰为念,非寻常帝王可比。今特降封国予唐天子,使其仍领一方之土,延续国祚,供奉祖庙,以彰其德,以励后人。望唐国上下,恪守人伦,敦行教化,勤修内政,共襄人族复兴之大业。孤亦将倾心护佑,使人族重光!”

  唐天子做出否定自身一切合法性,帝辛也彰显其为人族的正确性,给其封国,一切算是尘埃落定。

  原本商的出现,乃是因为大势要拉截教入局,封神量劫将这两方合力绞杀,故而虽然商得到江山,但是却被钳制的非常厉害,属于是过渡期。

  历时一个元会,原本的替代,终于一举成为最大的合法性。

  人族的出世是圣人捧起来的,当然也是利用,肯定不可能让人族成为巫妖两族一般的洪荒霸主。

  圣人捧起人族,本质要走的路线就是三皇五帝到天子的演变,但是此次西游量劫,算是彻底终结了从巫妖之后圣人定下的这条人族演化路线。

  而人族则是真正在的从傀儡,走向了洪荒霸主。

  虽然是经历了封神的劫数,但是一个族群想要站起来,就必须要有劫数历练,而商的登位,本质是圣人的一次谋划,却给了人族唯一一个脱离圣人掌控的机会,并且历时两次量劫终于从圣人傀儡,成为人族霸主。

  帝辛周身人皇之气澎湃涌动,目光炯炯,望向殷子煜,神色间既有对前路的审慎,又饱含着对这位皇叔的信赖。

  “皇叔,今人族气运重聚,局势初定,然前路仍多险阻,不知皇叔以为,现在当如何?”

  殷子煜听闻帝辛之问,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陛下,当务之急,乃是重返朝歌,重建那昔日辉煌之都。此举,不仅为大商之复兴,更可振奋人族之心。同时,将祖庙从南疆迁回,以此昭示三界,人族之威,大商之魂,从未消散。”

  闻仲闻言,神色一振,急忙附和道:“陛下,大祭祀所言甚是!昔日封神量劫,大商国破,我等被迫衣冠南渡,漂泊已久。如今北伐凯旋而归,自当重返旧都,以正人族气运,扬我大商之威!”

  帝辛微微颔首,目光移向长安,面露思索之色,问道:“这长安又当如何处置?”

  殷子煜看着长安淡淡说道:“陛下无需担忧长安,也无需如同这姬发小儿一般畏惧朝歌而将其烧成白地,可将其当做唐国封地,不过,此后它便只是一座凡城。我等重返朝歌,全力重建朝歌,以仙城之浩瀚气象,定可镇压四方,威慑三界!而长安这天子之都,本身就是得位不正,何须忧虑!”

  当初姬发烧了朝歌,正是因为自身的得位不正,恐惧,这才有了烧毁朝歌之举,而大商则是带着复兴人族的正义更浩荡之威,区区长安何足道哉。

  曾经西岐在圣人的助力之下攻陷朝歌,但是并非是正义之举,自然是畏惧卷土重来,而如今天子已经是笑话,三界大势已定,甚至自封神至今,天子这个称呼,将成为人族屈辱史的一页。

  百万年后,人族史策上,便会有如同是五胡乱华一般的屈辱一页。

  未来的史册上,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描述。

  大商开国,悠悠六万年,帝辛御极,江山稳固,若金汤之固。其时,人族势盛,将登洪荒霸主之位。

  岂料,巨变猝临。大商西伯侯姬发,悖逆无道,卖人族于诸圣,以求奴役人族之圣人助力,兴兵东征。

  帝辛为人皇,奋身力战,终至殉国,大商遗民举族南迁,姬发得势,自降尊号为天子,将人族气运拱手奉献,致使我人族自此沦为以气运为饵、供信仰驱使之奴隶。

  斯时也,人族蒙羞,苦难深重,历时竟达一个元会之久。

  然天道好还,大商余烈未熄,大祭祀子煜率遗民于南疆休养生息一元会,北伐之师崛起,气势如虹,终得凯旋,人皇归来,重振山河。至此,天子之称,方告终止。

  此段沧桑,实乃人族至暗之史,为铭记此劫,特名之曰商周之变,以警后人,永志不忘

  故而,这长安不会成为天子复兴的根基,并且还将成为耻辱柱,而唐皇则是亲手否定,并且终结天子,也算是为未来凝聚了存在根基。

  唐皇也是聪明人,知晓应该如何抉择,若是赴欧顽抗,当真是彻底被钉死。

  殷子煜之言,帝辛听后,重重地点点头,说道:“一切以皇叔所言为之!”

  决策之后北伐大军,如滚滚洪流,浩浩荡荡一路向东朝着曾经的朝歌进发。

  昔日的朝歌,本是洪荒第一仙城,曾是人族昌盛繁荣的象征,却在姬发焚烧旨意下,繁华不再,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而曾经的摘星楼也彻底就剩下一个底座了。

首节 上一节 212/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狩命登仙

下一篇: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