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64节

  “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不顾父子之情,对着自己下手罢了。”

  天家无父子,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萧然说道:“刘义隆在位三十年,十七岁即位,诛杀权臣,修明政治。压抑豪强兼并,清理户籍,减免税赋,劝课农桑,奖掖儒学,可以说是做的很不错了,而且朝堂当中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文学上,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群星照耀,同时武将赫赫,如檀道济、沈庆之、宗悫等辈,横槊跃马,四击不辍,在位期间宋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但同时,刘义隆不擅军事,行事不切实际,几次北伐均以惨败告终,同时,刘义隆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登基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全都杀了,后来又杀名将檀道济、裴方明,流放刘义康等,大失人心。

  当然,后面这句话是司马光评价的。

  刘裕说道:“倒是可惜了刘义康...”

  终究是帝王多疑。

  这话萧然是赞同的,刘义康在少年时期就非常聪明,等到他担任地方长官后,各种事务都被他处置地很有条理,而且刘义康身为宗室子弟,却喜欢做一些普通官吏的职务,专心于文案,在处理政务时,刘义康每次都能做到非常地精细透彻。

  自从刘义康掌握了朝中大权之后,朝中之事都由他来决定,每次碰到死刑判决,刘义康都会仔细地根据记录材料来认真决定,所以,但凡是刘义康提出的奏议,在上交给刘义隆之后,没有不被刘义隆批准的。

  任免诸侯以下的官员,刘义隆也全都放心地交给刘义康来选任,虽然刘义康权倾天下,但他一直自强不息,毫不松懈疲倦,在刘义康的府门前,每天早晨经常会有几百辆官员的车子,即使是那些位卑人微的臣子,也会受到刘义康的接待。

  而且,刘义康还聪明过人,别人说的话,他只要听过一次,就可以记住,遇到的事情他也能做到终身不忘.

第1031章尽心伺候!

  和刘义康相反的就是刘义隆了,倒不是说刘义隆如何不好,而是他体虚多病,每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便觉得疼痛欲裂,忙碌于政事的刘义康也不忘经常进宫服侍刘义隆用药,还尽心伺候他。

  刘义隆的汤药和饮食,刘义康都要亲自尝试过,确定无毒后才会给刘义隆服用,刘义康甚至有时忙得连续几夜不睡觉,不脱衣服,因为朝廷内外的各种事情,都需要刘义康来处理。

  萧然说道:“这个时候其实挺好的,但一切都转折,都来自于一个人,他叫做殷景仁。”

  殷景仁被刘义隆所宠爱,并且和刘湛一向很要好,但到了后来,殷景仁却和刘湛的关系逐渐恶化,刘湛常常想用身为宰相的权力打压对方,因为殷景仁受到了刘义隆保护,所以刘义康后来的进言,开始不被刘义隆采用了。

  于是,和刘义康很要好的刘湛越发愤怒,刘斌和刘湛是同一家族的,很有才能,刘义康认识了刘斌之后,把他从司徒右长史提升为左长史,当时王履、刘敬文、孔胤秀都是靠排挤其他人才让自己升迁上来的,他们看到刘义隆病重,就说应该另立年长的君主。

  刘义隆在病情危急之时,甚至给刘义康写下了一份临终遗命的诏书,刘义康回到省台,流着眼泪把刘义隆病危的情况告诉了刘湛和殷景仁,十分担忧地问:“如今天下局面艰难,幼主即位后是否能成功驾驭?”刘湛和殷景仁听完之后一言不发。

  孔胤秀等人从尚书仪曹那里,查阅了晋朝咸康年间拥立晋康帝的旧事,但实际上,刘义康对孔胤秀等人的所做所为其实是毫不知情的,等到刘义隆的病痊愈后,才听到了这些事。

  而刘斌等人结成朋党,如果有尽忠报国却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刘斌他们就一定要找个罪名把对方罢免,并且还常常挑剔殷景仁,或者捏造一些殷景仁的错误去告诉刘湛,从此以后,君主和宰相的对立就越发明显了.

  刘义康想让刘斌去做丹阳尹,对刘义隆说刘斌的家里贫寒,刘义隆却说:“让他去吴郡吧。”会稽太守羊玄保请求回京,刘义康又想让刘斌代替他去做会稽太守,刘义隆说:“可我已经用了王鸿。”

  刘义隆认为,自己与刘义康之间的矛盾已经形成,日后将会导致大祸。

  萧然说道:“刘义康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是他身边人自作主张,所以刘义隆如果想要处置那些人,刘义康是不会发表什么意见的,但是刘义隆却连试探一下刘义康都不肯,直接给他定了罪,坚定的觉得他们两个之间无法再修补关系。”

  于是,朝廷突然下令逮捕刘湛,又诛杀了刘斌、刘敬文、孔劭秀、邢怀明、孔胤秀等计划谋反的人,然后,朝廷将何默子、韩景之、颜遥之、刘湛的弟弟刘素、刘斌的弟弟刘温外调至广州,王履被罢官。

  青州刺史杜骥率兵进入殿内,以防备异常的情况发生,刘义康当时在宫中的中书省,刘义隆派人去向他宣读圣旨,通告刘湛等人的罪状,刘义康见此情景,便主动向刘义隆上表请求退位。

  于是,刘义隆宣布让刘义康担任江州刺史,出京镇守豫章郡,但其实是把他囚禁起来。

  刘义康被幽禁在中书省的那十几天,刘义融、刘义宗、徐湛之都前来探视他,在中书省辞别了刘义隆后,刘义康便乘船上路离京了,但刘义隆当时却只是对着刘义康痛哭。

  后来,刘义隆派遣了和尚慧琳前去看刘义康,刘义康追问慧琳:“您看弟子还有回京的可能么?”慧琳却说:“您怎么就不多读书呢?”

  征虏司马萧斌曾被刘义康所亲近,但后来却由于刘斌等人的谗毁而被排斥,刘义康以萧斌为咨议,兼任豫章太守,豫章郡中的事务不分大小,都委托给他。

  司徒主簿谢综平时被刘义康所亲昵,刘义康就让他做了记室,刘义康身边的随从,但凡是他所喜欢的,都跟随他到了豫章郡,后来,刘义康申请辞去江州的职务,被朝廷批准。

  刘邦问道:“这么看来,他并非要造反啊?”

  萧然说道:“确实,他的确没有造反,也没有那个心思,但是问题是他倒霉啊!先是被自己手底下有野心的人牵连了,然后又被后来造反的太子给牵连了,可以说是老倒霉蛋了。”

  “而且,刘义康有的时候你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

  刘裕疑惑道:“不知道如何评价?何出此言?”

  萧然说道:“就是.....我觉得他有点老实,有点天真?”

  虽然说刘义康挺大岁数一爷们,用天真来评价不太合适,但他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

  就说他后来被太子造反牵连的事,当时刘义隆下令免去刘义康的死罪,把刘义康和他的子女一起贬为平民,革除族籍,流放到安成郡。

  刘义康在安成郡读了《汉书》,看到了淮南厉王刘长的旧事,撂下书本慨叹说:“原来汉朝就有这种事情啊!看来陛下要治我的罪,也是理所应当的。”

  萧然说道:“听见了吗,他说是理所应当的!不是,他是没有脾气吗?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刘义隆自己的多疑和猜忌,他甚至被流放了,竟然还说这是应该的,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刘邦笑了笑,“莫要生气,这是好事啊。”

  萧然看向刘邦,“你管这叫好事啊,我觉得他好像有点太傻了点。”

  刘邦却只是笑着看了刘裕一眼,并没有说话。

  而接收到刘邦视线的刘裕也随即陷入了沉思。

  看他俩突然都不说话了,萧然一俩疑惑,“不是,你们两个想什么呢?”

  刘裕这才回过神来,看向萧然,说道:“我记得,你不是说我这个儿子最后被赐死了吗?如今看来事情是还没有结束?”

  萧然倒也并不是非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第1032章骚动不安!

  “没错,要不怎么说刘义康是老倒霉蛋呢,咱也不知道为啥,但凡起兵造反的,总得打着刘义康的名号,再加上刘义隆的疑心重,这不,刘义康死的不能再死了。”

  豫章人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恽等人谋乱,还计划拥戴刘义康为帝,太尉、江夏王刘义恭上奏,建议把刘义康远迁徙到广州,得到了朝廷批准,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北魏军队打到了瓜步,民心骚动不安。

  刘义隆担心有人会趁此机会谋乱拥立刘义康。刘骏当时在镇守彭城郡,他和尚书左仆射何尚之都对刘义隆说,应该趁早处理掉刘义康,于是,刘义隆派遣中书舍人严麝带着毒药去赐刘义康自杀。

  刘义康不肯服药,说:“佛教说,自杀的人不能投胎为人。”于是,严麝便用被子把刘义康闷死。

  出任豫州刺史期间,刘义康与刘湛一起制定了很多惠及百姓的政策,各种事务都被他们二人处置地很有条理,自元嘉六年起,刘义康便开始辅佐朝政,而刘义康本人也很喜欢做一些普通官吏的职务,故朝廷内外的事务几乎全部由刘义康来决定。

  刘义康主持朝政期间,忙碌不休,每天都要接见很多官员,即使是地位卑下的官吏也能收到他的接待,虽然刘义康权势滔天,但他自强不息,毫不懈怠,处理政务时十分认真仔细。

  刘裕突然出声问道:“那说他不好好读书是怎么回事?”

  萧然说道:“刘义康确实不爱读书。”

  刘义康虽极为擅长政务,但学问却不算太多,所以会薄待有文才的人,袁淑去拜访刘义康,刘义康问他的年龄,袁淑回答说:“是邓仲华拜为大司徒的年龄。”刘义康说:“这个我不知道。”.

  袁淑又说:“是陆机入洛阳的年纪。”刘义康无奈地说:“我不经常读书,所以请您不要用书中的语言来向我介绍自己。”

  萧然一笑,说道:“不过刘义康说的也没错,人家就是问你多大年龄了,你就说多大就行了,非要引经据典的说书里的话,吊这个书袋干什么,也就是刘义康脾气好,这要是换了脾气不好的,还承认自己不经常读书?直接人家就走了。”

  说着,萧然叹息一声,“刘义康确实是可惜了,刘义隆这个人啊,真就是应了那句话,‘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

  刘义康这个人平时大大咧咧的,因为他和刘义隆是兄弟至亲,所以刘义康也不太注重君臣礼节,和刘义隆交流时率性而为,对刘义隆也从不设防。

  因为刘义康辅佐朝政,所以各地进献贡品都将最好的送到刘义康所在的东府,次一等的送到皇宫,某天,刘义隆在冬天吃柑橘时,感叹今年的柑橘既不好看又不好吃。

  而刘义康却没有多想,随口说道:“今年的柑橘明明有质量好的啊?”然后命人回东府取来上好的柑橘送给刘义隆,取来的柑橘个头比宫中的还要大上三寸。

  刘义康觉得,都是自家兄弟,而且他的性格也不是那种多思多虑的,换言之,他太相信刘义隆了,他没想到刘义隆可没有把他当做兄弟,而是当做觊觎自己皇位的人。

  萧然说道:“说到这,就不得不说刘义隆和太子之间的事了,刘义康明明什么都没干,硬是被他给杀了,他那个儿子都已经实施了造反,他不但没有杀了他的儿子,甚至连废太子都没有,也是够可笑的了。”

  会稽长公主是刘义隆的兄弟姐妹中最年长的,刘义隆对她十分亲近敬重,刘义隆曾经到公主那里参加宴会,玩得十分开心。公主主动起身,向刘义隆跪拜磕头,悲痛不已,刘义隆不明白她的意思,起身把她扶起来。

  公主说:“车子必定不会被陛下所宽容,所以我请求您留他一命。”然后,公主悲伤痛哭。

  刘义隆也一起流泪,表示自己绝不加害刘义康,还指着父亲刘裕陵寝初宁陵所在的蒋山发誓:“姐姐你一定不要有这样的顾虑,如果我违背誓约去杀刘义康,便是辜负了葬在初宁陵的父母。”

  然后,刘义隆就把当时所喝的酒封起来,赐给刘义康,说:“我和姐姐宴饮时想起了你,于是把剩下的酒封存,赠送于你。”车子,就是刘义康的小字。

  但讽刺的是,在会稽长公主死后,刘义隆为了皇位的稳固,最终还是了违背蒋山之誓,在刘义康并没有谋反的情况下将其赐死,后来太子刘劭伙同弟弟始兴王刘濬,用巫蛊诅咒刘义隆,事谋败露后却并未遭到深究。

  刘义隆后来虽起意废黜太子,但也是一直犹豫不决,声称之前已经处死了弟弟刘义康,若再杀子,世人会说自己不慈爱,王僧绰嘲讽道:“臣就怕千载之后,世人都说陛下只会制裁弟弟,却不会制裁儿子。”刘义隆无言以对,唯有默然不语。

  刘裕此时心中也已经有了打算,不过不管是立谁为新帝,对他来说都太早了,毕竟现在刘裕自己都没登基呢。

  刘邦也问道:“那司马德文你打算怎么办?”

  刘裕说道:“杀是不能杀了,那便囚禁起来就是。”

  刘邦点了点头,“不要让他离开皇宫,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孙儿明白。”

  到底司马德文还是前朝的皇帝,虽然说这个位置他也没有坐多久,而且刘裕也要建立新的朝代了,但是谁知道有没有忠心于司马家的人呢,万一把司马德文放出了皇宫,有人和司马德文有了交流,再给刘裕添乱子就不好了。

  起兵造反是难了点,但是此时正好是刘裕准备登基的时候,要是有人趁着这个机会放出去什么不好听的谣言,那就不好了。

  萧然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登基?登基大典都准备好了吗?”

  刘裕毫不在意的一挥手,“什么登基大典,差不多就行了,我哪有那个时间啊。”.

第1033章头皮发麻!

  他还等着赶紧登基,然后出去打地盘呢。

  他可没忘了刚才萧然说的,他才刚登基没几年,就病重了。

  想到这,刘裕突然看向萧然。

  萧然被他的目光看的头皮发麻,“你这个眼神....有什么事你就说。”

  刘裕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国师那人那里可有什么仙丹?”

  萧然看他的眼神立马就变了,“你不是不信这些么,要什么仙丹,人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

  刘裕连连摆手,“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我这个身体....”

  说着,刘裕叹息一声,“按照国师大人的话,我恐怕是没有几年好活了,我不求长生不老,只求哪怕再多活几年,让我能将北魏彻底攻打下来。”

  听他这么说,萧然摸了摸鼻子,“要不这样吧,我把北魏的拓跋珪叫来,你直接打他一顿?”

  刘裕满头问号,“什么?”.

  刘邦也看向萧然。

  萧然轻咳两声,“没什么,我刚才开玩笑的,那什么,仙丹是肯定没有了,但是身体检查可以有一套。”

  在刘裕疑惑的眼神中,萧然直接带着他去了医院,做了一套身体检查,然后就把刘裕给送回去了,至于萧然,他当然是享受两天现代的便捷生活了。

  等萧然再过去的时候,正巧刘裕刚从登基大典上下来,正在有些兴奋的和刘邦谈话。

  在刚才的登基大典上,刘裕突然就把国号改成了“汉”,一旁的刘邦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做。

  其实这个时候,一般国号都是有来头的,是根据五行来的。

首节 上一节 964/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