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63节

  当时刘裕去世之后,朝廷内内斗不断,外界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当时北魏大举南侵,夺取刘宋的虎牢、洛阳及滑台等刘宋地处河南的洛阳盆地,故刘义隆自即位以来便有收复河南失地的志向和打算。

  于是刘义隆以到彦之为主帅北伐,一度夺回洛阳、虎牢、碻磝、滑台四镇,但到十月,北魏反攻,由于宋军军力不足,加上刘义隆的过度指挥,致使前线宋军相继败阵撤退,滑台等地,重新失陷,北魏军逼退前往救援的檀道济,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刘裕插话道:“等等,什么叫做过度指挥?”

  萧然看向刘裕,摊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呗,这人哪能干一行行一行。”.

第1028章二次北伐!

  刘裕沉默了,这话听着多少有点耳熟了。

  萧然“安慰”道:“没事,不过一次小小的失败罢了,这不是还有下一次么。”

  刘裕的表情好看了不少,一次的失败代表不了什么,谁还没有个失误的时候了。

  巧了,刘义隆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开启了第二次北伐。

  更准确的来说,第二次北伐的开始,是因为北魏的入侵.

  北魏太武帝亲率步骑十万南侵,并强攻不满千兵的悬瓠,守将陈宪苦战力保,魏军久攻不下,同时刘义隆又遣臧质与刘康祖率军救援,武陵王刘骏更领兵袭击魏军,烧毁魏军运往汝阳的粮草,魏军于四月,被迫退兵。

  魏军撤兵后,刘义隆即欲伐魏,发动第二次北伐。

  七月,以江夏王刘义恭节度诸军担任北伐主帅,兵分四路并进,大举伐魏,柳元景、薛安都的西路军虽然破魏洛州守军,曾一度收复陕城和潼关,但王玄谟为前锋的东路军被魏太武帝击败,以梁坦为前锋的中路军也被魏将拓跋仁击溃。

  刘义隆见东路军、中路军战败,魏军南下深入,于是召还正在攻魏的其他路军队,刘宋军队“诸将奔退,莫不惧罪”,而魏军一路攻入刘宋统治区的腹地,经刘宋的历城、东阳等军事重镇,大多在城外野战,若遇坚城则绕背而去,继续南下。

  最终,拓跋焘抵达瓜步,拓跋仁抵达江西,拓跋那抵达广陵,这些北魏远征军同日临江,并砍伐木材,一度威胁要渡过长江。

  后来,拓跋焘得知后方的刘宋彭城守军准备断其归路,同时刘宋又遣水军自海入淮来攻,而北魏军队又水土不服、多染疾疫,以致于疾疫死者甚众,拓跋焘只好撤军北归。

  此役过后,刘宋因为江北六州饱受战乱而国力大损,被司马光评价为:“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刘裕人都傻了,本来他还挺高兴的,结果没想到第二次也失败了!而且!说好的元嘉之治呢?都没过一个皇帝,就没了?这就结束了????

  萧然轻咳一声,“那什么,别难过,你儿子你还不清楚么,那肯定还有第三次啊。”

  就是这回的结果也不怎么样。

  刘义隆以北魏发生宫廷内乱,命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攻碻磝,鲁爽、鲁秀兄弟与程天祚率四万荆州兵向洛阳、虎牢方向进攻,臧质、柳元景率军攻潼关。

  鲁爽率领的西路军虽然很快便攻占了长社,并在大索城击败拓跋仆兰,进而围攻虎牢;但张永统率的东路军却迟迟攻不下碻磝,后魏军通过挖地道出城,纵火烧毁宋军营垒及攻城器具,破坏宋军进攻的通道。

  萧思话见碻磝久攻不下,青、徐二州又歉收,遂在八月率军退还历城,鲁爽、臧质等知晓东路军已退,于是和柳元景等退兵,第三次北伐除恢复了刘宋在许、洛中间一带的控制,基本无功而还。

  看着刘裕的脸都绿了,这回萧然的安慰还算是走心了点。

  “好歹这次没输,虽然说收益不大,但是比起前两次是不是好了很多?”

  然而刘裕并没有被安慰到,要知道,每次发动战争,耗费的财力,人力,物力都是非常多的,而且对百姓和朝廷的影响也很大。

  可这三次北伐,两次大败,一次无功而返,这实在是太亏了。

  刘邦也皱起眉头,“看来在治国方面,刘义隆还称得上明智,只不过在军事上要差上一些啊,还是有些心急了。”

  刘裕也点了点头,“高祖皇帝陛下说的有理。”

  其实刘裕现在还是挺在乎萧然说的过度指挥的事的。

  他叹息一声,说道:“若是谢晦他们没有...”

  那可都是跟随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将领,等闲人当然比不上。

  看着刘裕一脸纠结的样子,刘邦突然问道:“你可知道我们过来是做什么的?”

  刘裕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刘邦在问什么之后,试探着说道:“来看我等这个皇帝当的如何?”

  刘邦点了点头,“也算,更多的还是为了给你一个提醒罢了,如今你已经知道徐羡之和谢晦等人往后的做法了,平心而论,他们还算是忠心,有小心思是正常的,只不过他们手中的权利太大了,对于皇帝也并无敬畏,才会导致不但废了刘义真,还杀了他的情况发生。”

  “而你如今已经知道了,自然要多做引导,更要好好教导你的几个儿子,最起码要让他们有皇帝该有的威严,不管臣子功劳滔天,你要知道,皇帝就是皇帝!”

  刘裕听了此话,连忙站起身来,冲着刘邦行了一礼,“孙儿受教。”

  见他确实是听进去了,刘邦满意的点了点头,“行了,快坐下吧。”

  等刘裕坐下之后,刘邦又问萧然道:“谢晦造反的时候,说的王华又是怎么回事?”

  萧然说道:“王华这个人,他是真的看徐羡之不顺眼,觉得他们把持朝政,但你要说他是奸佞,也不至于。”

  王华从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志向,当时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王华的父亲王廞正服母丧在家,王恭下檄文命令他也起兵,他聚集民众响应,让自己的女儿任贞烈将军,等王国宝死后,王恭让王廞罢兵。

  王廞起兵时杀了很多人,不能停下来,于是以讨伐王恭的名义再次举兵,王恭派遣刘牢之攻打王廞,王廞兵败逃亡,不知所终,长子王泰被杀死,当时王华年方十三岁,在军中与父亲走失,跟着和尚释昙永逃命。

  当时刘牢之大肆搜捕王华,释昙永就让王华拿着衣服装作侍从,但仍被渡口的士兵怀疑,释昙永见王华走得慢,于是借此骂他,并以扙打了他数十下,这才令士兵们释疑,二人亦得以逃离追捕。

  王华后来因大赦而回到吴郡,虽然他年少时就有志向,但因父亲仍然生死未卜,于是都布衣蔬食,断绝交际,不与外人交往.

第1029章心腹之臣!

  这样过了十几年,此举更得当时人称许,后来刘裕想收其为己用,于是派人向王华称王廞已死,令王华为父发丧,王华在为父守丧后入仕。

  后来刘裕北伐,以王华为徐州主簿。后又转镇西主簿、治中从事史,王华在各职的任上都有好的名声。

  等到了刘义隆在位时期,王华可以说是刘义隆的心腹之臣。

  刘裕称帝之后,进刘义隆为镇西将军,王华亦随其转府,当时荆州事务都由刘义隆司马张邵代行,但王华本人有很强的支配欲,不乐于位居人后。

  张邵为人豪奢,每次出行都会要很多随从;王华于是就只乘羊车,随行的不过两三人,一次二人的车在城内相遇,王华装作不知是张邵,反而说:“看这随行如此隆重,肯定是殿下来了”于是下车并站在路边迎候。

  张邵到后大惊。最终张邵为王华弹劾而被征召,王华于是接任司马、南郡太守一职,并行荆州府事,后来徐羡之等人废宋少帝,迎立刘义隆为帝,当时刘义隆知道刘义符已遇害,起了疑心,不敢南下.

  王华建议说:“徐羡之等人被寄以重任,不容许他们轻易地叛逆。废主活着,他们就担心将来遭到灾祸,这样才导致少帝被害。人大多贪恋生命,怎敢一下子就抱有叛逆的念头。

  况且他们三个势力相当,互不相让,不过是想掌握大权巩固自己的地位,以此让少主重用依靠他们罢了。现在下诏行事,根本不用担心。”刘义隆听从了他的话,留下王华管荆州后方事务,出发东下建康。

  王华和步兵校尉孔甯子都有富贵的愿望,都曾是刘义隆的荆州僚属,他们厌恶徐羡之、傅亮等人把持朝政,自从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掌政以来,孔甯子和王华经常向刘义隆中伤诽谤他们三人。

  孔甯子曾经回到东部地区,到了当年刘义符被徐羡之等人弑杀的地方——金昌亭,左右想在那里靠船,他马上命令离开,并说:“这可是那伙人弑杀皇帝的亭子啊,不能停靠。”

  王华每次闲居在家,总是朗诵王粲《登楼赋》中的“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甚至他每当外出与徐羡之等人碰面时都会愤怒得咬牙切齿,并大声在他们面前叹道:“太平日子何时才能来呀?”

  刘邦和刘裕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刘裕才说道:“他这是真的非常厌恶徐羡之他们了。”

  刘邦也说道:“而且胆子也是真的大。”

  都知道徐羡之他们掌权,还敢明目张胆的指桑骂槐,嘲讽人家,还是当着人家的面,生怕别人听不到一样,有勇气!

  萧然说道:“王华这个人重权,但却不喜好奢靡,为了地位,他能在刘义隆那说徐羡之他们的坏话,甚至诽谤他们,但你说他为非作歹,他又没有,而且他也不是那种只能自己掌权的那种人。”

  南朝宋只有王华和南阳刘湛不矫饰谦让,得到官职就接受,觉得是平常之事,王华的性情和行事与别人不同,从不参加宴饮聚会,终身不喝酒,有宴会都不去。

  到了王弘辅佐朝政,王弘的弟弟昙首被刘义隆任用,和王华职位相当,王华曾说自己力量使不完,常叹息说:“宰相一下子有好几个,天下怎能治理好。”

  萧然说道:“由此可见,王华可能确实是觉得徐羡之他们把持朝政太过分了,所以疯狂说他们坏话,而且换言之,就算王华不说,刘义隆就会放任徐羡之他们吗?不可能的。”

  刘义隆毕竟是皇帝,徐羡之他们掌权,别管做的好不好,但是他皇帝的威严没了啊!甚至徐羡之他们杀了两个皇帝!要是不除掉他们,那刘义隆和傀儡皇帝有什么区别。

  刘邦赞同的点了点头,“这话说的有理,身为皇帝,怎能看着臣子的脸色做事。”

  而刘裕的注意力现在却不在这上面,他知道了王华并非奸佞,也就够了,不让他又要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了。

  所以他现在最在意的还是刘义隆过度指挥的事情,于是他问到:“莫非我儿在军事上真就是毫无建树吗?”

  提到这个刘裕就忧心,这要是真的,那可就完了,毕竟现在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有一个擅长军事作战的皇帝是很重要的。

  在刘裕期盼的目光里,萧然摇了摇头,“那倒不是,起码还是赢过的。”

  刘义隆对外的军事活动并非毫无亮点,主要表现为制止了林邑国的侵扰,林邑国在东晋时多次侵扰南疆的交州地区,尤以永和和义熙年间为最,刘义隆在位时,林邑对中国采取一面朝贡一面寇边的策略。

  林邑王范阳迈野心膨胀,后来甚至要求刘宋将交州交给自己管理,刘义隆予以拒绝,此后林邑不仅骚扰不止,贡品也很微薄,刘义隆再也无法容忍林邑的放肆,决定展开对林邑国的惩罚行动。

  他派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将军宗悫讨伐林邑,范阳迈佯装恐惧,上表愿归还所掠夺日南郡民户,实则缓兵之计,于是宋军继续进发,一举攻克林邑北部重镇区粟城,斩区粟王范扶龙,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的人全部活埋,楼阁雨血,填尸成京观。

  其后宗悫等乘胜追击范阳迈,攻克林邑都城典冲,范阳迈逃走,宋军满载战利品撤回,刘义隆教训林邑大获全胜,“此役中国国威远播”,林邑虽然很快复国,但此后恭顺朝贡,不敢再做侵扰。

  刘裕放下心来,只要不是真的一窍不通还瞎指挥就行,一窍不通不要紧,找几个有才能的将领就行,怕的就是瞎指挥。

  不过刘邦可没有刘裕那么乐观。

  “你要知道,若是刘义隆一窍不通,那么你找人辅佐他,他知道自己不懂,可能还会听话,可问题是他在军事方面多少懂一些,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他明白该怎么打,这你让他怎么甘心听将领的话。”.

第1030章死的离谱!

  听刘邦这么一说,刘裕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萧然“好心”的说道:“对了,我提醒你一下刘义隆的死因吧,他死的挺离谱的。”

  刘义隆是怎么死的呢?是被他儿子弄死的,而且死的很惨。

  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听信女巫严道育,为了不再让刘义隆知道他们做过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就唆使严道育施以巫蛊,在含章殿前埋下代表刘义隆的玉雕人像,此事东阳公主的婢女王鹦鹉、王鹦鹉的情人陈天兴、黄门郎庆国亦有参与。

  后来,因刘劭提拔陈天兴为队主之事被刘义隆盘问,刘劭、刘濬与王鹦鹉为防刘义隆追查,杀陈天兴灭口,陈天兴死后,黄门郎庆国担心自己也被灭口,为自保就将巫蛊之事报告给刘义隆知道。

  刘义隆立即下令收捕王鹦鹉、严道育,严道育成功逃脱追捕,在其家中找到了刘劭和刘濬写的数百张写有咒诅之言的纸,又将那人像找了出来,刘义隆诘责二人,二人恐惧无言,只能一直道歉,起初刘义隆见二人反省悔过地很诚恳,便原谅了二人。

  但到二月,刘义隆得知刘劭和刘濬私藏嫌犯严道育,还与严道育有来往,极其痛心,便决定实行废太子和杀刘濬的计划,就与江湛、徐湛之及王僧绰商量新太子人选,刘义隆想立建平王刘宏,徐湛之就支持女婿随王刘诞,江湛支持妹夫南平王刘铄,久久都下不了决定.

  王僧绰虑及机密可能泄露,劝刘义隆快作决定,但还是作不了决定。

  萧然说道:“这个时候,离谱的来了,我不知道刘义隆是怎么想的,他竟然将此事告诉了刘濬的生母潘淑妃,潘淑妃吓得赶紧告诉儿子刘濬,刘劭再从刘濬口中得知,遂决定发动政变。”

  二月二十日夜晚,刘劭召萧斌等人入宫,计划起兵之事。刘劭与萧斌在次日凌晨以讨伐反贼为由,率领数万东宫军队杀进皇宫,并带着军队顺利从万春门杀入刘义隆的禁宫。

  那一晚,刘义隆正与徐湛之整夜讨论新太子的事情,至刘劭军队攻入时蜡烛还亮著,刘劭心腹张超之等人举刀入殿,值班的卫兵还在睡觉。

  张超之踢开殿门,亲自上前砍杀刘义隆,刘义隆手举坐凳自卫,被砍掉五指,接着张超之举刀捅向刘义隆的腹中,将刘义隆残忍杀害,一旁的徐湛之也被叛军杀害。

  萧然说道:“刘义隆这个人,别看他杀了徐羡之,又杀了谢晦和傅亮,但是他对亲情其实很看重,不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两个哥哥死了就那么伤心了,换了一般的人高兴还来不及。”

  说到这,萧然又看了刘裕一眼,说道:“当然,也不排除他是借着自己这两个哥哥的名义除掉徐羡之等人,还能给自己一个好名声,不过对他儿子这可真的是很宽容了。”

  这话让刘裕和刘邦点头,这要是换了他们,得知自己儿子诅咒自己死,就算不杀了他们,也不可能让他们好过,至少也要圈禁起来吧。

  而刘义隆倒好,竟然一直拖着,说是不知道新太子应该是谁,但是管他的呢,先把该处罚的人处罚了,新的太子以后再考察就是了,又不是非要无缝连接。

  当然,无缝连接这个词,还是刘邦和萧然学的呢。

  刘裕难掩怒容,“他是傻了不成?明知道那刘濬和刘绍是一伙的,竟然还将这么重要的事情说出去!他是疯了吗?!”

  萧然说道:“可能刘义隆本来的想法,是想着他告诉给刘濬的生母,这样刘濬知道了,自然会告诉刘绍,他这是等着自己的儿子向自己认罪呢,从他一直不肯废了刘绍就能看的出来,他还是看好刘绍的。”

首节 上一节 96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