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65节

  但是奈何刘裕根本就不信这些啊,所以他想着,自己祖上就是大汉的皇室,现在大汉的高祖皇帝也过来了,那他把自己的国号改成汉,延续汉的荣光,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啊!

  至于怎么称呼,那之前西汉,东汉又蜀汉的,到他这来个北汉怎么了,合情合理啊!

  所以这国号,就这么瞒着所有人定了下来。

  其实刘邦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相当于延续他大汉的荣光啊!

  这么一想,刘邦恨不得把自己当皇帝的心全都告诉刘裕,但是到底刘裕年纪也不小了,所以刘邦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他来教导刘义康。

  刘义康堪称过目不忘,而且领悟能力也很好。

  本来刘邦和刘裕还在暗中考察刘义康,看他直接被两个帝王教导会是什么反应,毕竟他们来教刘义康,那就意味着他们看好刘义康来当太子啊。

  换了一般人这不得激动死,但是他们观察了两天,发现刘义康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啊!

  也不能说是没往这方面想吧,毕竟就算他不想,他身边的人也会想,但是对此,刘义康的回复是:“教了我就学,若我是太子,说明我学的好,入了父皇和高祖皇帝陛下的眼,若我不是太子,那只能说我学的不好,或是性格不合适,何必多思。”

  他这种态度让刘邦和刘裕都挺满意的,于是干脆从动不动就将人叫过来讲学,换成了直接把人带在身边。

  甚至今天刘裕登基的时候,刘义康就站在刘裕的身边。

  这个态度可以说是很明显了。

  所以等萧然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刘裕和刘邦面带笑意,不知道在那说着什么,而刘义康真趴在桌案上苦哈哈的批折子。

  萧然拿着药品走了过去,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刘裕看向萧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我的身体如何?”

  这话让本来专心致志批折子的刘义康抬起了头。

  萧然将手里的药递给刘裕,说道:“你的身体你自己知道,到底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身体上有多少伤也不用我说,这些药多少对你有点帮助,你记得吃,至于能活多久,那就看命了。”

  刘裕也知道,想要续命,那不是凡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对于如今的这个结果,他早就有了准备,如今听见了也并不失望,只不过有些事情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刘邦看着刘裕,安慰道:“一切都还未有定数,记得莫要劳累,平时多休养生息。”

  提到这个,萧然突然灵光一闪,“你说,我去给你找几个太医,让他们给你保养保养怎么样?”

  刘裕一脸疑惑,“太医?我这也有啊。”

  萧然说道:“我找的可不是你们这个时候的,有些方子经过时间的变迁,自然是有了更好的改进,对人体的伤害也更小,功效也更强。”

  刘裕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国师大人了。”

  萧然摆了摆手,“不是什么大事。”

  这时,萧然看向刘义康,问道:“这是?”

  刘裕笑着说道:“这是我儿义康,义康,快来给国师大人见礼。”

  其实刘义康早就对萧然很好奇了,但是刚才大人们在说话,他也不好上去插嘴啊。

  此时听见刘裕的话,刘义康连忙站起身来,冲着萧然行了一礼,“义康见过国师大人。”

  萧然冲着笑了笑,随手将自己腰间的玉佩扯了下来,“拿着,给你的见面礼。”

  刘义康看向刘裕,见刘裕点头才收了下来,“多谢国师大人。”

  萧然面带笑意的摆了摆手,实际上冷汗都冒出来了,被尴尬的。

  这小辈突然认真给你见礼,你不得给个见面礼么,偏偏萧然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个事啊,好在他想起来自己在来的时候,在腰上挂了个玉佩。

  这玉佩还是他之前在大唐拿的,品质和雕工都是上上层,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现在拿来做见面礼,倒也不掉价。

  萧然看向刘裕,问道:“你们这是打算好了?”

  刘裕点了点头,“之前听了国师大人话,我私心里觉得,还是义康更合适一些。”

  其实刘裕和自己的这些儿子的交流并不算多,毕竟他每天在外征战,哪里有时间享受什么父子亲情,他之所以教导刘义康,就是觉得刘义康比他其他的儿子更适合当这个皇帝而已.

第1034章手足相残!

  但是经过这几天的交流,他反倒是对这个儿子有了些感情,就是这小子确实心有点太大了,虽然说他也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但是有些事不得不防啊.

  所以在怎么给自己儿子多添几个心眼上,刘裕愁的头发都要白了,不过好在他现在还没死,还能再教导两年。

  刘邦看向萧然,问道:“如何?”

  萧然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两天回去是干正事的。

  “你这个身体其实还可以,没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只不过后续要注意养生,最好就不要再上战场了。”萧然看着刘裕说道。

  这要是换了之前的话,刘裕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一个是他现在当了皇帝,好不容易当上的皇帝,结果没两年就死了,那也太亏了,再一个就是,他现在有他的好大儿刘义康啊!

  他是没办法亲征了,但是可以让刘义康代替他去。

  于是刘裕很痛快的就应了下来。

  “我们这就要走了吧?”刘邦问道。

  萧然点点头,“确实该走了,不过看你,你要是还想在这里待着也不是不行。”

  刘邦摇了摇头,“不了,走吧。”

  刘裕看向萧然和刘邦,“这就要走了吗?”

  萧然点点头,“对啊,你要保重,等有时间我们过来看你。”

  刘裕冲着萧然和刘邦一拱手,“高祖皇帝陛下,国师大人,保重!”

  ————————

  现代。

  萧然看向刘邦,问道:“你要不要看看拓跋珪?”

  刘邦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之后,就瞪了在一旁偷笑的萧然一眼,“怎么,你这是生怕我们打不起来?”

  萧然嘿嘿一笑,“怎么会呢,这不就是让你们见见面么,后来可是人家赢了。”

  刘邦拉着一张脸,“快闭嘴!不然我就要动手了!”

  萧然撇了撇嘴,“都多大的人了,还动手,也不怕腰闪了。”

  刘邦眼睛一瞪,“你又在说我什么坏话?”

  “我可没说你坏话,你可别冤枉好人啊。”

  萧然说的话刘邦一个字都不信。

  不过他也懒得追究,这要是追究起来,那不得说个三天三夜。

  “行了,给我说说刘义隆之后的事,他被他儿子弄死了,最后登基的总不能是那个弑父的玩意吧?”

  萧然说道:“那倒不是,毕竟刘劭可还有不少的兄弟呢,甚至因为他弑父的举动,他这个皇帝压根就不被后世承认,都说他不是正统皇帝,也算是背负千古骂名了。”

  刘邦冷哼一声,“从未有过哪个皇帝是弑父上位的!这简直就是畜牲不如!”

  萧然说道:“消消气,消消气,之前给刘裕说的时候,我没说太详细,毕竟他这岁数也不小了,万一给他气个好歹出来也不好,你要是想知道,我就详细给你说一说。”

  刘邦点点头,“我自然是要知道的。”

  萧然说道:“其实起因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刘劭对刘义隆实行巫蛊之术,然后刘义隆自然就想要废太子,只不过这件事一直都没有定下来,因为大家支持的人都不一样。”

  刘邦说道:“这个我记得,你觉得哪个比较合适?”

  萧然想了想,摇了摇头,“我的想法和你们是不同的,所以我也不知道,我还是给你说说他们各自支持的人吧。”

  刘邦点了点头,“也好。”

  萧然说道:“那就先从刘义隆自己支持的刘宏开始说吧,其实刘宏还是很不错的,刘义隆也很喜欢这个儿子,不但为他在具山水美景的鸡笼山上建府第,更使得建平国官吏的官阶要比其它封国的高一阶。”

  “而且刘宏为人谦虚勤俭,周密谨慎,又通晓政事,礼待贤士,可以说是很不错了,至于刘诞,其实也很不错,只不过刘诞的天赋更多的是在军事上,再就是刘烁了,刘烁可做了一个并不太好的决定啊。”

  当时刘劭弑父,并杀死徐湛之、江湛,又取得刘濬的支持,便直接即位称帝。

  刘铄此时正镇守石头城,麾下有兵士千余人,但他并未出兵攻打刘劭,反而对政变持默许甚至是支持的态度,因此被任命为中军将军、护军将军,当时刘骏组织讨逆军,自江州顺江东下,讨伐刘劭。

  刘劭忙下令京师内外戒严,并命刘铄巡察防务、抚劳守军,讨逆军前锋很快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刘劭率军迎战,但却两战皆败,被迫退守台城,当时,刘铄与刘义恭都被挟持出战,一直跟在刘劭左右。

  刘义恭趁刘劭大败,单骑南奔,投奔刘骏,刘劭便让刘铄驻守东府城,同时又命心腹加以监视,以防止其叛投刘骏,刘骏不久也进抵新亭,并在诸将拥戴下即位称帝,称宋孝武帝。

  当时,刘劭已无力对抗刘骏,只得在宫内供奉蒋侯神像,祈求以神明之力除掉刘骏,他还命刘铄书写祝文,向神明报告刘骏的罪恶,同年五月,讨逆军攻入台城,擒杀刘劭。

  刘铄随刘濬逃出建康,却在途中遇到刘义恭,便向刘义恭投降,随其去见刘骏,刘濬被杀,刘铄则被迎入刘骏营中。

  刘骏讨平动乱,虽与刘铄关系素来不睦,却并未清算刘铄附逆之罪,反而进拜其为侍中、司空,以图尽快稳定时局,刘铄力辞侍中一职,仅接受司空之位,希望能消除刘骏的疑心,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刘骏在基本控制政局后,便命人在食物中下毒,将刘铄毒死。

  萧然说道:“其实刘烁的才能还是很不错的,胜仗也打过,诗才颇高,还工于书法,可以说这个人也算是能文能武的一个人了,就是当时站错队了。”

  刘铄在元凶之乱中支持刘劭,直到台城陷落方才投降刘骏,因而心怀忧惧,以致经常半夜惊醒,一次,他从床上猛然坐起,对家人道:“我感到我的魂魄已不在我身体里了。”

  而一般每当这个时候,这个人离死也就不远了。

  刘邦皱起眉头,“刘劭弑父,他竟然还选择支持?!”.

第1035章不是好东西!

  萧然的注意力本来都在皇位的争夺上,现在听刘邦这么一说才反应过来。

  对哦,刘义隆不也是刘烁他爹么,自己的爹被自己哥哥杀了,他就算没办法对他哥哥下手,也不能是支持的态度吧.

  刘邦又问道:“最后登上皇位的是谁?不对,刘劭已经称帝了?”

  萧然说道:“对,虽然不被承认,但是刘劭确实已经称帝了,不过被刘骏又给拉下来了,我只能说刘骏干得好,刘劭这人可真不是个好东西。”

  刘劭政变成功后,又派亲信去杀死潘淑妃,他特意交代亲信,要剖开潘淑妃的胸膛,看一看她的心是不是斜着长得。亲信阿谀刘劭,回报道:“潘淑妃的心确实是斜着长得。”

  刘劭道:“只有这种邪佞之人,心才会斜着长。”刘劭事后对刘濬声称潘淑妃是被“乱兵所害”,令人发指的是,刘濬竟然道:“这正是我所一直盼望的。”

  这兄弟俩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刘劭兵变当夜,将袁淑、萧斌等召入东宫,请他们协助起事,萧斌起初反对,但在刘劭的威压下最终表态支持,袁淑则坚持不从,还道:“殿下小时候曾患过疯病,现在是不是旧病复发了。”刘劭大怒,问他起事能否成功。

  袁淑道:“殿下处在不被皇帝怀疑的位置上,哪里用得着担心不能成功?只是成功之后,会被天地所不容,大祸也会随之而来。”刘劭不听,执意起事,等刘劭兵败被擒后,被押到西军将领臧质面前。

  臧质看见刘劭,不禁哭了起来,刘劭道:“我的罪恶天地不容,大人何必哭泣。”臧质问他为何行逆,刘劭此时却将弑逆罪责全部推到萧斌的身上,道:“先帝听信奸臣谗言,要废黜我太子之位。我不愿做狱中之囚,问计于萧斌,是萧斌劝我如此。”

  刘邦怒道:“这人真是连脸都不要了!不但弑父,敢做竟然还不敢当!真是废物一个!多亏是那刘骏成功了,不然又是一个千古昏君!”

  说到这,刘邦突然反应过来,问道:“刘骏呢?不会还不如刘劭吧?”

首节 上一节 965/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