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54节

  萧然说道:“接下来就是他攻打匈奴的事情了,因为他在攻打匈奴的时候大获全胜,所以在班师回朝之后,窦宪名声大盛,也借此培养了许多他自己的心腹,以典文章,把揽朝政,占据要津。”

  “一时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违忤窦宪之意,相继自杀,朝臣震慑,望风承旨。”

  窦氏几兄弟当朝,贵重显赫,倾动京都。

  而窦景尤为骄纵,妓客也依仗势力,为非作歹。

  他们侵凌平民,强夺财货,篡取罪人,抢掠妇女,搞得京都商贾闭塞,如避寇仇,而主管官吏,噤若寒蝉,忍气吞声,不敢举奏。

  司徒袁安见天子年幼,外戚专权,深为忧虑,言及国家大事,往往呜咽流泪,无奈当时窦氏势力太大,父子兄弟并居高位,充满朝廷,除了窦宪兄弟几人之外,尚有窦宪的几位叔父,也在朝中当官,朝堂中可以说是他窦家一家独大。

  窦宪以为有大功于汉,愈加跋扈恣肆。

  刘邦伸出手,重重的拍向了,面前的桌子。

  “他窦宪以为这大汉都是他家的不成?!”

  萧然说道:“你还别说,他没准还真就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自己的妹妹是太后不说,还是一个有实权的太后,那可不就相当于是他的家么。”

  刘邦越想越生气。

  “这样的祸害,果然就不应当留下来!”

  萧然却伸出一根手指,在刘邦的面前摇了摇,说道:“也不能这么说,窦宪的行为令人愤慨,但也不能因此就将他的功绩全部抹杀。”

  不管怎么说,窦宪统率汉朝大军,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单于,迫其西迁,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也算是统一了边疆。

  而且窦宪用兵,善于针对敌军弱点,及时掌握和准确判断敌军的动向,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方案,调遣优势兵力与敌主力决战。

  如汉三路大军汇集琢邪山后,窦宪根据北匈奴势力已大大削弱,不敢与汉军正面交战的状况,派出精骑万余,向北单于庭所在地稽落山一带运动,迫使北匈奴主力出战,并一举将其击溃。

  窦宪在作战中,十分注意扬长避短,根据汉军准备充分、装备精良、兵力集中,但深入大漠、远离后方、不宜久战的优弱点,以及北匈奴虽行动飘忽、反应快速,但力量薄弱,惧怕决战,且有大量老少部民拖累的实际情况。

  采用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往往轻装疾进,速战速决。

  如包抄、夜袭河云北,长途奔袭金微山,均收到了出敌不意、以奇制胜的效果。

  同时,一旦让他逮住战机,他便不会轻易放弃,每次击溃敌军后,定然穷迫猛打,不让敌人有喘息机会,尽量在追击中歼灭敌人.

第794章萧然给出的评价!

  萧然说道:“对他的评价,有一句是说:‘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所以要怎么处置他,还是要看你怎么想了。”

  刘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才问道:“你刚才提到的那个邓训是何人?”

  萧然说道:“这邓训,也是邓绥她爹,邓训这个人,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却不喜欢文学,所以最后他是被举孝廉当的官,不过他的个人魅力很大,喜欢施恩于人,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而且聪明。”

  永平年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

  等到了汉章帝时期,汉章帝刘炟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此事。

  邓训经过考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汉章帝。

  汉章帝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停下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萧然说道:“要说邓训最大的闪光点,那就是在处理外交问题上。”

  当时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谋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

  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解除前仇缔结婚姻,相互交换人质结成盟约,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

  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二三千骑兵,都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

  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人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与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护卫延滞,使双方不能交战。

  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

  邓训却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屯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所花费的,耗尽了仓库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性命岌岌可危。

  追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

  刘邦问道:“所以他帮助了那些胡人?”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邓训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后园的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

  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

  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于是邓训收养了其中年轻勇敢的几百人,把他们作为随从。

  刘邦说道:“确实是个聪明人。”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有的时候,武力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而且换个思路,说不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萧然说道:“而且在后续的问题上,邓训做的也很好。”

  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及关头,就用刀自杀。

  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

  接着又送财物给羌人各部落,让他们相互招引,前来归顺。

  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部落的八百余户,从塞外来投降。

  邓训于是征发湟中的秦人、胡人、羌人的士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袭击迷唐,杀死并俘虏六百多人,缴获马、牛、羊一万多头。

  迷唐就离开大榆谷、小榆谷,居住于颇岩谷,部众都被打散了。

  这年春天,迷唐又想回老地方从事耕种,邓训于是征发湟中六千人,命令长史任尚统率,缝皮革做船,放在木筏上渡过黄河,袭击迷唐的帐下豪强,斩杀俘虏不少人。

  又乘胜向北追击,恰巧任尚等人夜间被羌人攻击,于是自愿随从的羌人胡人并力打败偷袭的羌人,前后杀敌一千八百多人,抓获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多头,迷唐部落差不多全被消灭殆尽。

  迷唐于是会集他剩下的部众,远迁营帐,西去一千多里,以前归附于他的各小部落都背叛了他。

  烧当部落头领东号前来叩头请罪,其余部落也都叩塞门前来缴纳入质。

  于是邓训安抚、接纳前来归附的人,威信极大地建立起来。

  萧然说道:“最后,邓训甚至罢除守边的士兵,让他们各自回原郡,只留不带刑具的犯人二千余人,分散边关屯田,帮穷人耕种,修理城郭堡垒而已。”

  刘邦皱起眉头,“他让守边的将士们都会去了,万一他们又动乱该怎么办?”

  萧然说道:“邓训又不是傻子,要是他们真的再次动乱,第一个死的肯定是邓训,他这么做肯定是有把握的,你就看看,在他们面临危难的时候,是邓训打开城门救了他们吧?”

  “而且后续还让人给他们治病,让他们活下来不少人,这不都是恩情吗?”

  刘邦的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他依旧觉得,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萧然宽慰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这样的举动也许不是很稳妥,有一定的危险,但是他既然这么做了,那就肯定是他觉得可以的,毕竟邓训还没老糊涂,而且你也低估了邓训在羌胡人心中的份量。”

  刘邦看向萧然,说道:“邓训在羌胡人心中的份量?”

  萧然点点头:“那些人可是非常尊敬邓训的,你还记不记得我刚才说过什么?”.

第795章刘邦都懵了!

  刘邦一懵,下意识问道:“什么话?”.

  萧然“啧”了一声,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指责到:“你看你刚才就没认真听,刚才我不是说,在邓训庇护胡人的时候,那些胡人就说‘我们只听邓君的命令’,他们说的是‘邓君’,可不是‘大汉’。”

  甚至还说过,朝廷让他们争斗,反倒是邓训对他们有恩,言语之间都是对朝廷的不满和对邓训的感恩,所以已经将朝廷和邓训剥离开来了,那他们尊敬邓训,不会反叛也是正常的。

  甚至在邓训病逝的时候,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几千人。

  戎人的习俗是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

  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

  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奔走于吊丧路上,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

  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并写状子报告校尉徐伪。

  徐伪叹息说:“这是深情大义呀。”便释放了他们。

  于是乌桓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有生病,就在邓训祠位前祈祷求福。

  刘邦点点头,说道:“照你这么说的话,那他这样做倒也可以理解。”

  萧然说道:“那当然了,不过邓训虽然心胸开阔能容人,但对于家庭内部很严格,兄弟们没有不敬畏他的,子侄辈来见他,从来没有给过他们座位,甚至都没有和颜悦色对过他们。”

  刘邦赞同道:“慈母多败儿,慈父也是一样。”

  萧然说道:“不过邓训唯独对一个人是例外。”

  刘邦有些好奇的问道;“是谁?莫不是他夫人?”

  萧然摇了摇头,“非也非也,是对他的女儿,邓绥。”

  邓训制定家规非常严格,他的儿子们进见他,邓训都不给他们赐坐席。

  唯独他的二女儿邓绥,各种事务无论大小都和女儿邓绥商议。

  于是,邓训的弟弟邓邠问他:“你平生不和男人说话,现在难道是老糊涂了吗?”

  邓训说:“我没有老糊涂,我这个女儿虽然年纪小,但是我的儿子中没有能比得过她的,她必定会有益于我家。”邓邠感到很惊奇。

  刘邦说道:“想不到,邓训对邓绥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若是邓绥是男子,恐怕成就更要高。”

  刘邦这时来了兴趣,说道:“不如你给我说说这个邓绥?”

  却不成想,萧然竟然拒绝道:“邓绥的事情等以后再说吧,现在说还为时过早,毕竟在刘肇掌权的时候,还没到邓绥出力的时候。”

  刘邦听萧然这么说,也只能作罢,随后问道:“那,可还有什么能人志士?”

  萧然一拍大腿,“那可太多了。”

  刘邦道:“那你给我说一说?”

  萧然点点头,“那就说一说吧,我想想说谁好。”

  说罢,萧然就开始沉思起来,到最后刘邦都急了。

  “这是我朝官员没有好的了不成?这么想这么久?”

  萧然说道:“那倒不是,是有点多,没想好说谁。”

  一听这话,刘邦瞬间就得意起来。

  不过也是,要说这大汉有本事的官员还真就不少,比后来的朝代多多了。

  想了半天,萧然才说道:“那就先说一说鲁恭吧。”

首节 上一节 854/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