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63节
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李炎突然说到:“听了这么多,我倒是有些佩服此人了,处于逆境之中而不轻易言弃,能有这样的心性属实难得啊。”
其实萧然也挺佩服的,要是换了他早就选择摆烂了。
不过萧然还是说道:“只能说李商隐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吧,就比如这次他虽然是回家守孝,但是他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干。”
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
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
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
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
所以在回到朝廷之后,李商隐可以说是正期待着自己可以大展拳脚。
不过很可惜,他才回来短短五个月,李炎去世了,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不过好在在会昌六年的时候,三十五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他的堂弟李羲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
可惜这两个好消息大概只能让他兴奋一时。由于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纲领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绹等人视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党的胜利。
此时李商隐的职位几乎低得不值得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他仍为仕途不得志而郁郁寡欢。
萧然叹息一声,说道:“其余人好歹都是起起落落,李商隐压根就没起来过,他追随牛党的时候,牛党的领导人死了,好不容易投奔李党,李党的光他也一点都没沾到。”
李炎则是说道:“这些大臣们结党营私,各自有各自的派别,若是他坚定不移,恐怕就也不会如此了。”
萧然摇了摇头,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问李炎道:“你觉得李德裕此人如何?”
李炎不知道萧然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是个可用之人,于政治也好,军事也好,他似乎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
萧然点头,这才说道:“所以我觉得,李商隐之所以支持李德裕,更多的也是因为他和李德裕的政治见解相同。”
李炎对于萧然的这番话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点了点头。
萧然继续说道:“从会昌六年开始,李商隐过的比他之前还要惨。”
在朝堂之上,李商隐一直被排挤,直到李忱登基之后,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李商隐往赴桂林任职,李商隐便跟着他一起走了。
而这次南迁,是牛党清洗计划的一部分。
李商隐愿意主动跟从一位被贬谪的官员,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党。
另一方面,也显示对自己的升迁不再抱有信心了。
在桂林不到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
第631章李世民对李炎的肯定!
李炎突然开口说道:“我倒是对他改观了。”
萧然朝着李炎看了过去,笑了一下,说道:“怎么,还怕我骗你?”
李炎摇了摇头,“国师大人自然不会骗我,不过人总是有着自己的偏好的。”
这话萧然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比如同样的事情,你喜欢的人做,你就觉得没有问题,哪怕这件事情不是什么好事,你也会为他找好借口。
但是如果是你讨厌的人,他就是做的再好,你也觉得他别有用心,甚至鸡蛋里面挑骨头。
李世民看向李炎,说道:“不听从片面之言,你如此做倒是明智的。”.
这话夸的李炎还有点脸红,到底他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得到长辈的夸奖和认可,脸红也是正常的。
不过萧然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打趣的机会,于是萧然故意盯着李炎看来看去的,把李炎看的汗毛直立,受不了的问道:“国师大人为何如此看着我?”
萧然一笑,露出来自己的一排牙齿,说道:“我看你脸怎么突然红了,太热了?”
“咳咳!”李炎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趁此机会拿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动作,将自己的脸给遮住了。
萧然不依不饶的说道:“不要这么害羞嘛,让我看看?”
李炎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一旁的李世民就说道:“胖虎,你如此好像一个登徒子。”
萧然手底下的动作一顿,突然一阵恶寒。
他只是为了让李炎尴尬好吧,毕竟他们之前不也是这么打趣自己的么,这肯定要报复回去啊!
他只对小姐姐有兴趣好吧。
萧然连忙搬着自己的凳子,选择了远离李炎,并且一脸严肃的说道:“我们如今是在延英殿,自然应当谈论一些政事。”
李炎看向萧然,他觉得自己太宗皇帝陛下找来的这个国师好像有点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不过李炎还是很给面子的说道:“那国师大人所说的政事是?”
萧然一笑,说道:“那自然是李商隐了。”
李炎震惊的瞪大了眼睛,说道:“他都已经没有官职可以做了,竟然还没完吗?”
萧然点点头,“没完,李商隐这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偏偏他认命又不认命。”
你要说他不认命,他似乎又好像是放弃了一样,但是若你说他认命,他可能又不甘心,哪怕知道自己升迁无望,他还是选择了走上仕途。
虽然随着郑亚就再次被贬,李商隐没了工作,但是他自己通过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
然而十分讽刺的是,10年之前,他也是一个县尉,是弘农县尉。
不过李商隐担任盩厔县尉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此时,与大中元年他在秘书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职,渺茫的前途,落寞之余,期盼着出现变化。
也不知道老天对李商隐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若他一直如此下去,在朝堂中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前途,说不定李商隐还真就随便找个地方种地去了。
但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他又遇见了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
卢弘正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所以邀请他去徐州任职。
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正仅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
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
萧然说到这的时候,停下来喝了一口茶,也算是给李炎和李世民一个讨论的时间。
结果没想到这两人竟然全都不出声了。
萧然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问道:“你们两个怎么都不说话?”
李炎开口说道:“这...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李世民则是说道:“若是说李商隐不得用是因为他没有才华,但是他十分自大,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却没有,因此抑郁的话,那又算不得,毕竟一个没有才华的人怎么可能会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呢。”
“这也证明,他可能确实是有些本事的,而他始终得不到重用,不是没有人慧眼识珠,是看重他的人都死了...”
本来李世民是想说,李商隐中这也太倒霉了点。
可这说着说着,他突然感觉自己背后一凉,好巧不巧的是,李炎也和他有着同样的感觉,两人对视一眼,李世民看着萧然问道:“这李商隐咱们是非要用不可吗?”
萧然不解其意,“为什么放着人才而不用?”
李世民轻咳两声,说道:“没有什么意思,就是觉得,可能不太吉利。”
萧然一开始还没听懂,等他反应过来之后,就冲着李世民翻了个白眼。
“我说李二叔,你怎么还封建迷信呢。”
李世民心说,我一个古代人,我封建迷信才是正常的吧!
看着李炎也是一脸心有戚戚的表情,萧然无奈的说道:“这就是巧合罢了,只能说明李商隐遇见人的时机不对,你要是说他倒霉,那是真的,但是不吉利也不至于吧。”
李世民和李炎也就是掐算了一下死的人,发现只要李商隐有着起来的希望,扶持他的人就得死。
其实李世民倒是还好,到底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李炎就不一样了。
他在想,该不会自己只要一重用李商隐,他自己也噶了吧。
看着李炎并没有被自己安慰道,依旧是一脸纠结的样子,萧然说道:“这样,我敢保证,你肯定不会因为重用李商隐而死,好吧。”
本来李炎想说,这东西谁能保证得了啊!
但是转念一想,这可是国师大人,国师大人有着那样神仙手段的人都保证了,那他还怕什么啊,就算是出了什么事,那不是还有国师大人在呢么。
这么一想,李炎突然就放松下来,看着萧然说道:“是我着相了,那就按照国师大人说的办吧。”
萧然挠了挠头,说道:“被你们这么一搞,我都不知道剩下的我该不该说了。”.
第632章李世民的评价!
看着萧然那十分做作的样子,李世民别过眼,说道:“怎么,难道我们说别说了,你就不说了吗?”
李炎看向萧然,又转头看向李世民,还没搞懂是怎么一回事,就听萧然笑着说道:“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萧然这句话让李炎一愣,随后李炎有些惊讶的说道:“莫非,刚才是国师大人假装出来的吗?”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他不过就是随口一说而已,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真假难辨。”
这话萧然可就不爱听了,他一个新世纪好青年,肯定是以诚实为本的一个好孩子啊,怎么能说他说谎呢。
于是萧然看向李炎,说道:“他说的才是真假难辨吧,毕竟他可是皇帝啊。”
李炎一时间沉默下来,倒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不过是因为觉得,李世民和萧然的对话还比不上几岁的孩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们是在小学生吵架吗?.
李世民的眼睛不经意间看见了一旁的李炎,突然就觉得刚才的自己怕不是失了智,也是略有些尴尬的掩住了自己的嘴角,“咳咳,胖虎啊,你继续说吧。”
萧然也并没有要一直小学生吵架的意思,于是便点了点头,说道:“在李商隐晚年的时候他,他的妻子也去世了,不过这次李商隐自然十分悲痛。”
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
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
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李商隐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
其实与其说李商隐总是在能奋起的时候,就失去助力,换个思路,不如说在他每次要跌落谷底的时候,都能有贵人相助。
就如这次一般,就在他的妻子去世后没多久,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
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李商隐于十一月入川赴职。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