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46节
李昂想了想,说道:“孙儿还没想好,嘿嘿。”
说这话的时候李昂还有些害羞,毕竟是他先提出来的,现在却又说自己不知道,多少有些不负责任的感觉.
李世民也确实十分严肃的说道:“李昂,你要知道,做事情不能只凭着头脑一热就去做,要有计划,明白吗?”
李昂连连点头,“孙儿知道了。”
见他面带羞愧,显然是对自己做出来的事情开始反省,李世民这才满意的说道:“给白居易升官的事情先不急,还是先任命他为太子太傅吧。”
这样的选择也是李世民思考之后才做出来的决定。
毕竟白居易之前就因为被人诽谤,所以才被贬,在朝堂上的根基想必也并不是很深,若是此时突然让他将一位尚书挤掉,背后还指不定让人怎么穿小鞋呢。
何况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白居易好言相向,倾佩他的才华,若是让他贸然登上高位,恐怕有人会不满。
所以太子太傅这个职位再好不过了。
反正本来就是李恒喜欢白居易的才华,所以才将他调回来的,这样一来,让他给李昂上个课也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太子太傅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荣誉的称呼,想必也没有人会过多的在意。
要是萧然知道李世民的想法的话,肯定会说你多虑了,但是很可惜萧然并不知道。
所以萧然只是说道:“这样也行。”
一旁的李绛想了想,开口问道:“太宗皇帝陛下,如今河朔三镇复叛,该如何是好啊?”
李世民摆正了脸色,现在可是真的在谈论政事,而不是在教导李昂了,于是李世民便冲着李昂说道:“你可还有什么要问的?”
李昂也并不是一个看不清脸色的小孩,见李世民和李绛如此,明显就是要商量事情了。
不是说事情不能告诉他,毕竟他可是未来的君王,有什么他不能听的,只不过那些事情他大概听不懂罢了。
而李世民也没有时间给他解释,才问了这么一句。
李昂也就回答到:“回太宗皇帝陛下,孙儿没有什么要问的了,政务要紧。”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好,你也在这听一听吧,朕不求你能有什么高深的见解,但是对朝堂上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
一听这话,李昂连忙答应下来。
萧然则是看了他们一眼,说道:“我想起来一个人,李先生应当还有一些印象?”
李绛疑惑的看向萧然,“不知道国师大人指的是?”
萧然笑了一下,说道:“刚才你们说到河朔三镇的时候,我就联想到了田弘正。”
李绛了然,这个人他还真就知道。
毕竟田弘正当时做的事情确实是让人印象深刻,朝堂上巴不得多几个这样的人,对他更是大加褒奖,所以李绛对他自然很有印象。
于是李绛便说道:“原来是他啊。”
李世民看着他俩都一脸了然,就连李昂都恍然大悟的样子,只能出声问道:“你说的是谁?”
几人的目光瞬间朝着李世民看了过去。
本来问出这话的时候,李世民并没有觉得怎么样,毕竟他不知道还挺正常的。
但是看着李昂那惊讶又失望的眼神,李世民突然就觉得不是很自在,于是语气别扭的问道:“你这是什么眼神?”
李昂摇了摇头,说道:“孙儿还以为太宗皇帝陛下什么事情都知道呢。”
听了这话,李世民倒是没有生气,反倒是笑着说道:“朕又不是神仙,来到这里也没有多久,自然不会什么事情都知道。”
李昂扬起脸,一脸纯真的问道:“那国师大人是神仙吗?他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李世民一时哽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想,干脆冲着萧然说道:“李昂问你呢,你是什么神仙啊?”
萧然早就知道,李世民回答不出来,肯定会将问题留给自己,所以他也没有慌,反倒是问李昂道:“你可是知道秦朝时候的事情?”
李昂虽然疑惑,不知道萧然为什么这么问,但他还是回答到:“知道。”
萧然笑了笑,“你知道秦朝的事情,是因为秦朝是之前的朝代,而我能知道你们现在的事情,自然也是因为我所在的时代,在你们后面了。”
李昂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自己身后空空如也,随后才反应过来萧然话中的意思。
当即也顾不得尴尬了,连忙问道:“国师大人,后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看着李昂好奇的表情,萧然笑着说道:“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国泰民安,生活富足。”
李昂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开口还想再问,却被萧然打断道:“我们还是来谈论正事吧。”
并非是萧然不想告诉李昂,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能告诉李昂什么,告诉他后世人人平等,没有皇权,只有民主吗?
这样的事情想也知道,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就算李昂真的听从了萧然的话,不想当这个皇帝了,但是总有人想要当皇帝。
到时候又是一番战乱。
这样并不会让这个朝代,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只会像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各个诸侯国纷纷出现,天下多方割据,到处都是战乱,百姓民不聊生。
所以萧然便不打算多说。
李昂看出来萧然的意思来,便也没有问,他还是很聪明的。
李世民也在此时开口说道:“这田弘正的事情,可还没告诉朕呢。”
萧然看了下面的李绛一眼,示意到:你说还是我说?.
第602章李世民的评价,没骨气!
可惜他和李绛之间并没有什么默契,看着萧然朝自己挤眉弄眼的,李绛满脸疑惑的问道:“国师大人这是怎么了?”
萧然嘴角抽搐两下,“没事,我眼睛进沙子了。”
李绛一脸了然,“现在可好些了?”
萧然连连点头,“好了,好了,好的不得了。”
这下萧然也不打算再问李绛了,还是自己来说吧。
于是便直接开口说道:“这田弘正虽然是节度使,但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一开始并不是他。”
最开始的时候,魏博的节度使是田季安,但是田季安这个人生性奢侈、残忍好杀,而田弘正自幼爱读儒书,精通兵法,善于骑射,作战勇猛,又知礼仪,当时是魏博军衙内兵马使。
他们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对于田季安如此的残暴,田弘正数次规劝,也因此得到军中拥戴.
但是田季安认为田弘这是在收揽人心,于是便将他贬为临清镇将,又想借罪将他杀害。
不得已,田弘正只好伪称自己得了风湿病,用艾草炙灼全身,才得以幸免。
后来田季安病逝,其子田怀谏袭任节度使,并召回田弘正,让他官复原职。
而田怀谏这个人,虽然说比起他父亲要好了不少,但他却将政事都交给了家奴蒋士则决断。
蒋士则此人处事不公,引起三军愤怒,于是三军便都道:“兵马使是我们的主帅。”打算拥立田弘正。
田弘正并不是什么胆子大的人,见他们不顾田怀谏的想法,竟然来拥立自己,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惶恐不安,于是便闭门不出。
说到这的时候,李世民突然说到:“这人是不是也太没有骨气了一点。”
这样的人李世民自然是看不上的,在他看来,这就应该直接顺应将士们,大胆一点,直接将田怀谏和蒋士则的事情告诉朝廷,然后自己来当这个节度使。
毕竟给人家当下属,哪有自己来掌握权利的好。
不过李绛倒是并不赞同李世民的想法,说白了,田弘正当时是田怀谏手底下的人,要是他真的直接就跟着将士们冲出门去,不顾田怀谏,那才让人该担心。
虽然说这件事情确实是田怀谏和蒋士则的问题,那难道皇帝就没有问题吗?
现在跟着将士将田怀谏推下去,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将皇帝给拉下马了?
所以在李绛看来,田弘正这是身为属下该有的本分。
萧然看了李绛一眼,说道:“你们不是一直都这样想吗?田弘正这不应该是臣子该有的本分吗?他怎么可能动不动就要造反。”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刚才萧然说到造反,也让李世民换了个念头。
如果是站在田弘正这边想,那他可真是怒其不争,但是如果是站在朝廷,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想,这不就是一个好臣子么。
于是李世民便说道:“是朕想岔了,你继续说吧。”
见李世民竟然认错,萧然还有些惊讶。
他每天和李世民斗嘴,都忘了这人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能听进去劝谏的人,可不是那些死要面子的。
不过见李世民示弱,萧然还真觉得有点爽嘿。
李世民撇了萧然一眼,语气十分嫌弃的说道:“你在想什么东西?怎么是这个表情。”
听着李世民不满的语气,萧然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没有没有,就想了一些事情。”
实话是不可能说的,他怕李世民恼羞成怒,于是萧然干脆转移话题道:“我们继续说田弘正,田弘正为了躲避这些将士,干脆闭门不出。”
李世民看出来萧然是想要转移话题,不过他也没有打断,反正萧然爱想什么想什么,他可没有必要去深究。
见李世民听得认真,萧然就知道,他这是不在意了,于是继续说道:“田弘正闭门不出的办法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目的,他以为将士们看着他闭门不出,就会明白他的意思,然后离开。”
“结果没想到这些将士是真的拥护他,见他不出来,干脆就在外面大声鼓噪,田弘正被逼的没有办法,这才出门。”
田弘正出来后,士卒都拜倒在地,请他到府衙理事,田弘正吓得跌倒在地,自知难以推脱,便对士卒道:“你们让我主持军务,我与你们约法三章,你们愿意听从我的话吗?”
随后又道:“我要遵守朝廷法纪,将魏博的版图户籍交给朝廷,请朝廷任命官吏。在天子诏命下达之前,有敢请我做节度使的人斩首,有杀人抢掠的斩首!”三军将士尽皆应诺。
李世民点头说道:“这人对朝廷倒是忠心耿耿,节度使中有这样的人也是少见。”
毕竟谁还不是个利己主义者了,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罢了。
要是真的让朝廷来任命,那下一任节度使还不知道是谁呢。
谁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一直享福呢。
于是萧然便说道:“确实,田弘正也并没有什么野心,他只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罢了,所以在将士们拥立他的时候,他倒是并没有觉得开心,而是惶恐不安,这样的人做臣子确实让人放心。”
起码不用担心他在下面拉帮结派,想要造反了。
李绛则是突然出声说道:“其实不止如此,田弘正此人对朝廷也是多有帮助,前朝的时候,在讨伐其他节度使的时候,他也是出了力的。”
见李世民朝着自己看了过来,萧然点点头,“确实不少,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臣子。”
就在田弘正答应了将士们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府衙理事,斩杀蒋士则等十几人,随后表奏朝廷。
唐宪宗自然也没有让他失望,授予了他官职。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