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45节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白居易就被贬谪为州刺史。

  甚至王涯还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拿白居易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李世民冷笑一声,“可笑至极!这种莫须有的罪名竟然也敢成立?!”

  萧然说道:“人家可不管那些,都说了是诽谤,自然是瞎说的,只要能按上罪名,他们可不管什么合不合理,反正他们才是当权者,也没有人敢反驳不是。”

  “何况在这件事情之前,白居易早就写过很多的赏花一类的诗了,当时都没有人跳出来指责白居易不孝,如今就不孝了?其实说白了,还是因为白居易写的讽喻诗,触动到了他们的利益罢了。”

  毕竟白居易写出来的看似是百姓的现状,但是造成这些的不还是他们这些当权者么。

  而白居易也自从被贬谪江州之后,他的人生可以说是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这是让臣子寒心了啊!”

  毕竟臣子一心为了国家效劳,为此甚至不惜得罪人,可是最终朝廷对他却不管不顾,甚至给了个罪名就让人被贬了,皇帝也没有反驳。

  这还让他怎么尽心尽力下去呢?

  何况当时白居易年龄也不小了,已经四十多岁了,又被贬了,哪里还能有少年人的心气,不过就是独善其身,得过且过罢了。

  李昂在一旁听着,垂下眼眸,却没有说话。

  萧然看了他一眼,注意到他的表现,看着他渐渐握紧的拳头,看起来也并不是毫无感触的样子。

  不过萧然倒也并没有点破,而是继续说道:“不过好在白居易虽然被贬,但是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后来白居易也曾被调回了中央,当时他还上书讨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过却不被采用,于是他便请求到外地任职。”

  此时白居易也是看明白了,他在朝堂上根本无法施展拳脚,这朝堂上的人都想着如何让自己更加发达,如何有更大的权利和富贵。

  他一个人在朝堂上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还不如到地方去,这样既远离了朝堂上的争斗,也能做一些实事。

  在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后,他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

  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

  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

  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

  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李世民开口说道:“说是独善其身,这对百姓也并非不管不顾。”

  萧然说道:“他的独善其身,是指在朝堂之上独善其身,可并非是指什么都不管,当时他到了杭州之后,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

  “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这才算是解决问题。”

  李昂突然出声问道:“那些官吏为何不肯用西湖水灌田呢?”

  萧然说道:“这谁知道呢,可能西湖一直在那里,没有人这么做过,便不去做吧。”

  李昂摇了摇头,有些不解的说道:“可是如果这样的话,百姓的生活岂不是止步不前吗?”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你既然能知道这样的道理就好,是那些官员不愿意改变,只固守一些没有用的东西。”

  见此,李昂便说道:“孙儿以后可不要任用这样的官员,他们拿着月俸却不做事!”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觉得有些好笑,但是不得不说,李昂还真就没说错,可不就是拿着钱不做事么。

  于是李世民便说道:“那你可要辛苦了。”

  李昂摇了摇头,“太宗皇帝陛下,孙儿不辛苦,做事的都是朝廷上的官员。”

  李世民拍了拍李昂的肩膀,说道:“好好好,你要记住,知人善用,这才是一个明君应有的标准。”

  李昂连忙点头,:孙儿明白!

  萧然也笑着看向李昂,不得不说,此时的李昂还真就有一点明君的样子。

  就是可惜他年龄还小,不过十一岁而已。

  不然他和李世民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不过有李绛当他的老师,怎么说以后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只要他保持这份初心不变,就没有问题.

第600章帝师白居易,心怀天下!

  萧然转念一想,李绛确实可以担任李昂的老师,那白居易呢?

  不说别的,就说白居易这兼济天下的心,恐怕就能让李昂在明君的路上更上一层。

  于是萧然便问到:“李二叔,你觉得让白居易也给李昂当个老师,如何?”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这还得再看看。”

  萧然撇了撇嘴,说道:“还有什么要看的,就说他劝谏也能,写诗文章也能,甚至还有新罗的商人来唐贸易时,尽力搜集购买白居易的诗,他们说,自己国家的宰相出百金换一篇白诗,其中伪托的,他们的宰相也能分辨出来。”

  “由此可见,白居易的声名如何之广。”.

  萧然的这番话到确实让李世民觉得舒心,这也是另一方便的宣扬国威了吧。

  不过李世民还是有些好奇的问道:“都说人无完人,莫非他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萧然愣了一下,提到白居易的缺点,这怎么说呢...

  真就是应了刚才李世民的话了,可不就是人无完人么。

  于是萧然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微微的比量出来一个小缝隙,说道:“这....有是有,但是只有这么一点点。”

  李世民点点头,“说吧,是哪一点?”

  萧然只好说道:“能是什么呢,无非就是风花雪月呗。”

  在白居易年少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农家的姑娘,叫湘灵,只可惜白居易的母亲不同意,为此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白居易没办法,只能娶了另一个女子为妻子,甚至在成婚当天还和他妻子说,他心中有一个女子了,那是天边月,是心上人。

  以后他们夫妻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是他是绝对不可能喜欢她的,他心中只有湘灵。

  先不提他妻子心中是什么想法,反正在场的几人听得是津津有味的。

  李昂的眼睛都亮了,紧紧的盯着萧然,满脸都是“你快说啊”的表情。

  李世民也说道:“这倒也不是什么缺点,只能说明他对这湘灵一片痴心罢了。”

  萧然摇了摇头,“我还没说完呢,这就是个开头,到了后来,白居易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想通了,来这人间一趟,当然是要快乐至上了,于是他从一心为湘灵,直接走上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蓄妓玩乐。”

  “根据记载,白居易府中的姬妾得有几十人,光是在他诗中提到的就有十多人。”

  李昂目瞪口呆的看向萧然,半晌之后才说道:“这,当时白先生高龄啊?”

  萧然想了想,说道:“应当已经四十多了吧。”

  李昂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老当益壮,老当益壮。”

  萧然被李昂这句话给逗笑了,李世民也没想到李昂会说出来这么一句,简直是大跌眼镜。

  “这,你...”李世民指着李昂,吞吞吐吐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什么。

  毕竟李昂说的其实也没错,都四十多岁了,可不就是老当益壮么。

  萧然便笑着说道:“这话倒也没说错,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小蛮和樊素,这两人一个是樱桃樊素口,一个是杨柳小蛮腰,而且白居易甚至还亲自教这些人跳舞,写字,念诗。”

  李昂有些疑惑的说道:“可是,朝中大臣们养的人,不都是拿来取乐的吗?”

  萧然则是说道:“谁能说白居易这又不是取乐呢?何况白居易一生要强,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说自己过的好,就哪怕被贬,他也要说,贬的好,是我自己乐意的,这多闲适啊。”

  “而且白居易有一个爱好,那就是送人,遇见关系好的,他会把自己府中的伎人送给朋友,这样一来,从他府中出去的人,自然不能堕了他的脸面,所以他自然也是亲自培养这些人了。”

  李昂似解非解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萧然见此便继续说道:“在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也十分不舍。”

  白居易对她们很好,樊素当时伤感落泪,不愿意离开。

  并且说,这马处事不惊,哪怕是受到了惊吓,也从来不癫狂,不会弃主而逃,而樊素她也侍奉了白居易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失礼过。

  如今她樊素虽然说年龄大了,长的没有那么好看了,但是至少还没到风烛残年的时候,那匹马也还能给白居易代步,她的歌声也还能让白居易就着喝酒,写诗。

  一旦她和马都走了,以后可就回不来了,所以她不愿意走,那马也不想离开。

  为了劝说白居易,她甚至说道:“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此女子倒是有情有义。”

  萧然点点头,“确实称得上是有情有义了,不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白居易七十岁的时候,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

  这样的选择,别人是不能说出来对错的。

  毕竟当时樊素和小蛮年龄也不小了。

  不过白居易对她们确实很是怀念,还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也许春天和樊素会一起回来吧。

  不过这春天终究是没来,白居易的病也没有好,最终在他七十五岁的时候还是去世了。

  李世民感叹道:“他这一生虽说并不十分顺遂,可能活到这么大年龄,倒也还算是不错了。”

  萧然点点头,确实,七十五岁已经算是长寿了。

  主要是白居易经历的这几个皇帝寿命都不太长,有的是自己作死的,比如李恒,有的是被害死的,这么一比较,白居易好像过的还算是不错?

  李昂突然出声说道:“敢问国师大人,白先生如今人在何处?”

  虽然不知道李昂为什么这么问,萧然还是仔细想了想,然后回答到:“应当是还在长安。”.

第601章李世民的考虑,不着急!

  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李恒将白居易调回长安后不久,朝堂上还没有那么乱,此时白居易可能正想着要怎么找一个能干点实事的活。

  毕竟虽说不再想着兼济天下,但白居易也并非什么随波逐流的人。

  当然会想着该如何为百姓做一些事情了。

  李昂看向一旁的李世民,问到:“太宗皇帝陛下,我可以让白先生做尚书吗?”

  李世民笑着问道:“你想让他做什么尚书?”

首节 上一节 745/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