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01节

  所以在后来,李林甫又对权位日盛的杨慎矜起了猜忌之心。

  他引荐王鉷为御史中丞,将其视为心腹。

  王鉷素受杨慎矜轻鄙,对他怀恨在心,便在李林甫的挑拨下制造流言,称杨慎矜是隋炀帝玄孙,勾结术士,密藏谶书,图谋恢复隋朝。

  还栽赃陷害,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最终,杨慎矜被族灭。

  李世民听了之后许久都没有说话,过了好半会才说道:“他如此行事,就没有人能制止他吗?”

  萧然叹了口气,“咸宁太守赵奉章揭发李林甫罪状二十余条,结果罪状尚未呈上,李林甫便以知晓,命御史台将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毙。”

  不是没有人告发,是告发了却没有用啊!

  李世民的脸色极其不好,他恨不得现在就将李林甫给砍了。

  见他气的脸都红了,萧然连忙宽慰道:“俗话说恶有恶报,李林甫的下场也不怎么好。”

  听了萧然这话,李世民的神情才有所好转。

  “怎么个恶有恶报法?”

  萧然说道:“起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才学浅薄,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况且他又是杨贵妃的族兄,因而对他善加礼遇。”

  “却不曾想,在后来,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

  李世民突然打断道:“李林甫就是这么死的吗?”

  被造谣造反而被杀害,倒也算是天道轮回了。

  却不想萧然却摇了摇头,“在这之前李林甫就已经死了。”

  李世民一听,说道:“他早就死了,这些事情还有什么用呢?”

  萧然不赞同道:“也不能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毕竟当时李林甫可还没被下葬。”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莫非把他挫骨扬灰了?”

  萧然沉默了,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有这种想法,挫骨扬灰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李林甫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倒也不至于。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说的有些夸张,见萧然不回话,只能说道:“那你说,他究竟是如何了?!”

  萧然心想,你要是不打断我,我刚才就已经说完了.

第527章一人倒霉,全家流放!

  不过他还能说什么,他只能继续说啊。

  “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尚未下葬的李林甫也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亲党中则有五十余人被贬。”

  “而最重要的是,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在现在看来,对李林甫的惩罚有点太轻了些,毕竟他死的早。

  但是在那个时候,都是讲究入土为安,这已经放进了棺材,结果又将棺材劈开的举动,可以说是对死者极大的不尊重了。

  如果当真有灵魂一类的东西,那李林甫怕不是要被气的直接活过来。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满意也不满意。

  满意的点在于,李亨对李林甫做出的惩罚,不满意是因为,李林甫的命好,竟然在处置他的命令下下来之前就死了,而逃过一劫。

  萧然突然说到:“历史上做的比李林甫更过分的不是没有,但是一般来讲,人都有两面性,很少有人只做坏事,而一点贡献都没有,但李林甫就是这种人。”

  当时唐玄宗欲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宰相裴耀卿谏道:“现在正是秋收季节,陛下西行可能会耽误农时,还是等到冬天再回京吧。”

  而李林甫则私下对玄宗道:“长安洛阳就好像陛下的东西二宫,您在两宫往来,还要选择时间吗?如果担心耽误秋收,免除沿途州县的租税就是了。”

  玄宗大悦,当日便命人安排回京事宜。

  李林甫说的话不能说一丝道理都没有,但是免除那所谓的租税,也不过是当时的随口一言罢了,底下的官员为了政绩,自然会依旧收税。

  反正又没有下诏书,百姓愚昧,也不懂这些。

  说白了,他以为自己已经对百姓恩赐了,实际上百姓心中可没有一丝的感恩戴德。

  李世民开口说道:“这人一无所能,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萧然点点头,“确实如此,当时在朝中,用来形容李林甫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口蜜腹剑’。”

  在李林甫担任宰相时,对于才能功业在他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威胁到他相位的的官员,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以文才仕进的。

  他表面和善,言语动听,却在暗中阴谋陷害。世人都称他是“口有蜜,腹有剑”。

  唐玄宗曾在勤政楼垂帘观看乐舞。兵部侍郎卢绚以为玄宗已经离去,便扬鞭策马从楼下缓缓而过。

  他风度翩翩,玄宗赞美不已。

  李林甫得知,担心卢绚被玄宗重用,便将卢绚的儿子召来。

  对他道:“你父亲素有名望,岭南道的交州广州等地现在缺乏有能力的官员,陛下有意让你父亲前去。如果他不肯远赴岭南,肯定会被贬官。

  我给你出个主意,不如让他到东都洛阳去做太子宾客或太子詹事,这也是清贵显职。”

  卢绚果然不肯前往岭南,便按照李林甫的建议,主动到洛阳任职。

  李林甫担任违背众望,便任命他为华州刺史,不久又奏知玄宗,称其患病不能理事,将他贬为太子员外詹事。

  这种行为完全就是诓骗的行为。

  嘴上说着为你好,实际上却别有用心。

  这种人别说是深交,最好连一点交往都不要有。

  他发达的时候不会想着你,但是一旦出事,那必要有你一份责任。

  而这种事情,李林甫也并不是只做了这一次。

  唐玄宗曾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里,这个人还可以用。”

  严挺之之前被贬出朝廷,这时正在绛州担任刺史。

  李林甫担心他重新受到重用,便召见其弟严损之,道:“陛下非常敬重你哥哥,何不让你哥哥上书,就说得了风疾,请求回京就医。这样他就可以回到朝中了。”

  严挺之不知是计,果然按他的建议上书玄宗。

  李林甫拿到他的奏疏后,对玄宗道:“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来又患风疾,应该给他一个闲散官职,让他安心养病。”

  玄宗嗟叹良久,将严挺之打发到洛阳担任太子詹事。

  李世民突然笑出了声,“这可真是不怕计谋老套,好用就行啊。”

  “你竟然会夸奖李林甫?”萧然有些惊讶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发现李世民口中是发出了笑声,实际上根本就是被气笑的。

  那张脸可以说是面无表情,一丝笑意都没有,甚至眼底深处还藏着深深的怒火。

  萧然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下说了。

  好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竟然走了过来。

  “你们这是聊到了哪里?”朱元璋问道。

  萧然看了朱元璋一眼,说道:“不过是聊到一个奸臣罢了,但我看李二叔似乎很是生气。”

  朱元璋看了一眼确实是在生气的李世民,拍了拍萧然的肩膀,说道:“让他气去,反正又不会如何,哪怕是一时之间怒火攻心,也不是不能救回来。”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将李世民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

  他看着朱元璋说道:“合着不是你之前生气的时候了?”

  朱元璋两手一摊,坐到了不远处的沙发上,说道:“咱可没有生气,不要往咱身上泼脏水啊。”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说的话,就没有一句是真的,谁信了才是傻子。”

  被李世民这么说,朱元璋也不生气,依旧是一脸笑意,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扎心。

  “咱说出来的话,你也没少信,能被一个奸臣气成这个样子,也是出息!”

  谁让你按理来说,朱元璋要比李世民小上不少。

  但是这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年代的,所以他们的谈话之间也不曾计较过年龄的大小。

  朱元璋也从不会对李世民口下留情,丝毫不管李世民的死活。

  不过他们两人的关系倒是出乎意料的好,每次都是嘴上不饶人,但是实际上却很关心对方。

  尤其是朱元璋对李世民,每次都是嘴硬的关心.

第528章李林甫的套路,心思缜密!

  就比如刚才,说起来好像在嘲讽李世民,但是实际上不过是打断李世民的思绪罢了。

  现在李世民的脸色就要好看很多了。

  而这也是两人默不作声的默契。

  萧然在一旁自然是能够看的出来的,所以见他们二人斗嘴,也不过是偷偷一笑,然后在两人看过来的时候,装作自己刚才什么也没做的样子.

  小辈没有人权,要是被发现他在偷笑,这两人肯定就要合起伙来欺压他一个小可怜了。

  这时,李世民说道:“这李林甫还做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萧然看了李世民的脸色一眼,见他是真的缓过来了,便说道:“确实不止如此。”

  李适之拜相后与李林甫争权,但因性格粗疏,常中李林甫的圈套。

  李林甫曾对李适之道:“华山有金矿,开采可以富国,皇帝还不知道。”

  李适之便在一日上朝时,将华山金矿奏知唐玄宗,玄宗又询问李林甫。

  李林甫道:“臣早就知道,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臣便没有提及。”

  唐玄宗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恼怒的对他道:“你以后奏事时,要先与李林甫商议,不要自行主张。”

  李适之从此逐渐被疏远。

  李林甫这个人,对唐玄宗的心理拿捏的很是精准,以此来陷害了不少人。

  但凡他能把他的这种精力用来探查百姓的想法,或者是监督百官,朝堂上的风气一定会肃然一清。

  可惜李林甫并不是这种人。

  “最令人生气的是,他怕自己劝谏,导致皇帝对自己不满,他还不让别人劝谏,怕人因此得到皇帝的青睐。”萧然说道。

首节 上一节 701/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