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77节

  本次封赏,下面早已暗流涌动,文官体系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要大力打压这次封赏。

  原本还期望着通过校验军功来实现,没有想到核验军功的文官表现极其不堪。

  面对尸山血海吓得屁滚尿流,根本没有胆子实际点验,面对军方的催逼,最后硬着头皮在报功的塘报上签字了事。

  文官校验军功的不堪,不知道被谁传了出来,现在已经成了京师风头最劲的谈资,很多武官见到文官,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恭敬,反而会指桑骂槐,一疏心中郁气。

  礼部尚书于慎行死于这次战事的返程的路上,有几个官员现在根本就吃不得肉食,别说吃,就是看见肉食都会吐个昏天黑地。

  甚至有两位文官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一个完完全全疯了,一个距离疯魔也不远了。

  这些文官心有戚戚然!

  然后同仇敌忾,要在筹功上大做文章。

  申时行这时候被朱翊钧点名,不由极端的难受,这简直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但是又不能不答话,申时行皱着眉头道:“可升郑总兵为左都督,上护军。”

  朱翊钧阴沉着脸,冷道:“封赏何其吝也,如果真的如此封赏,恐怕朕在史书上非得留下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首辅申时行闻言不由尴尬的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言。

  定国公徐文壁出列,慷慨激昂的道:“历数宣德朝之后,尚未有如此大捷,此次大功可直追国初,可授侯爵。”

  英国公张元功附和道:“此战漠南再无汗庭,可谓剪除鞑虏数十年之患,不封侯不足以筹功!”

  徐文壁、张元功两人作为武官的扛把子,这个时候必须旗帜鲜明支持郑国泰,这是屁股下的位置决定的。更何况朱翊钧没少给予他们甜头,于公于私都要站出来。

  作为文官代表之一的许国见两位勋贵站了出来,申时行又一时没有说话,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升左都督似乎有些不足,但封侯却实在有些过了。”

  最终朱翊钧一锤定音:郑国泰封靖北伯,赏银百两,蟒服一套,其他物品若干。

  李如松封右都督,赏银50两,蟒服一套,其他物品若干。

  其他将领各有封赏,辽东游击将军赵文命也得了彩头,由游击将军升为参将。

  其实与以往封赏比起来,这次的封赏实在不值一提,主要是按照以往的封赏规格,恐怕得封出来几个侯伯。

  朱翊钧略微活泛了一下身体道:“那下面咱们再说说筑城一事是否可行。”

  徐文壁又站了出来道:“现在漠南已无王庭,筑城不但可以拓地千里,还可以阻断蒙古左右翼各部勾连,臣赞成。”

  杨世楷附和道:“先前弃守兴和、开平、大宁,使得鞑虏复振,这次决不能再给他们这个机会。”

  许国反驳道:“筑城花费太大,现在国库空虚,有心无力。”

  张元功道:“户部前些日子刚有了一大笔进项,怎么就空虚了呢。”

  杨俊民苦笑道:“虽有进项,但是欠账也多,现在所余已经不多。”

  杨世楷道:“那拿来筑城啊。”

  杨俊民大声道:“开春以来,河南一直干旱,久久不雨,极有可能颗粒无收,这些钱是准备应付旱情的,筑城可缓,百姓那里可缓不得。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21章万历皇帝针锋相对,放飞自我!

  我还是那句话,筑城可行,但请陛下出内帑行之,可加筑城税于秋税,待秋税收上来,即可偿还内帑。”

  一名清流大声疾呼:“不可,百姓现在的负担就已经够重了,岂可为了一些苦寒之地加税于民,这是恶政,君子所不为。”

  杨俊民闻言只得摊摊手道:“不加税,户部可生不出银子来。”

  朱翊钧朝着清流怒道:“什么苦寒之地,如果真是苦寒之地,怎么养得活数十万牧民?”

  “再说这些地方也是我朝旧地,列祖列宗费尽心思打下来的。”.

  “如果没有此战便罢了,现在只要筑城就可以收服旧地,岂可因噎废食,如果放弃了这里,日后让朕有何脸面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清流辩驳道:“筑城虽好,加税却害民甚深,两权相害取其轻…”

  朱翊钧拍了一下龙椅,怒喝道:

  “难道筑城就只有加税一途了?”

  “原来改造京畿水田,你们也说不行,没钱,害民,现在不是完美解决了吗?”

  “朕听说水田改造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工程竣工,京畿可得上等水田10万亩,中等水田10万亩,普通水田30万亩以上。”

  “这些田又可以将养多少百姓?”

  众位大臣皆雅雀无声,实在不知道说点什么了。

  朱翊钧平复了一下情绪,怒其不争的道:

  “没有银子就做不成事情了吗?如果事事银两齐备,还要你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朕看你们就是尸位素餐,每天只标榜仁义道德,却无一丝干事之心。”

  “有句话朕是赞成的,富民强兵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明知道问题所在却闭目塞听、充耳不闻。”

  “或是逃避,或是绕路,都不能解决问题。”

  “好,现在如果银子充足,那么大家说一说同不同意筑城的。”

  申时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经过几次事情,他也明白过来朱翊钧的套路。

  朱翊钧这么一说,证明筑城的钱财有了解决之法,因此忙道:

  “筑城可屏障京师,又可拓地,当然可行。”

  众人也纷纷附和,许多人之所以不同意,除了一些魑魅魍魉的原因,大体上还是因为没钱的问题。

  朱翊钧从袖子里拿出几张纸,目光睥睨,一脸的得意。

  就让你们看看朕的手段!

  咳咳,朕儿子的手段,也就是朕的手段。

  不接受反驳!

  “开元城可以利用原来元朝废弃上都的地基和建筑材料,预计花费银10万两,用工2万人,半年可成。”

  “遂宁城可以利用炒花修筑的大营,先以土夯而成,后续可建设砖窑生产青砖。”

  “在夯土城墙外面包砖,预计花费银18万两,用工2万,半年可成土城,两年可成砖城。”

  “赤峰城完全新建,周围山脉众多,可开山取石用以筑城,建为塞外名城。”

  “预计花费银30万两,用工5万人,两年初成,五年大成。”

  “大宁城复建,预计花费银13万两,用工2万,半年可成。”

  朱翊钧停了停,看到下面群臣都翘着耳朵再听,便又继续道:

  “筑此四城,供需花费银71万两,用工11万。”

  “开元城可开垦田地10万亩以上,赤峰城周围可开垦田地20万亩,大宁城附近可开垦8万亩,此些田地一半军屯,一半出售。”

  “此等田地根据离河离流远近,每亩售价3-5两,19万亩共可得银近80万两。”

  “期间尚有水草丰美牧地二十余处,可根据大小出售,预期至少得银20万两以上。”

  “此筑城之资足矣,所余银钱可修筑驿路、驿站。”

  “可谓不废国家一文一毫便可得塞外四城…”

  一名清流出列大声疾呼道:

  “陛下,此策看着花团锦簇,可惜那苦寒之地又有谁会去做冤大头……”

  徐文壁怒视清流道:“我们定国公府要买,有多少要多少,你看我像冤大头吗?”

  一群公侯伯出列大叫着要购买,张元功哂笑道:“咱就怕田地不够。

  又朝众勋贵拱拳道:“众位给咱老张个面子,别抢得太多,多给咱老张留点。”

  一下子气氛活跃起来了。

  徐文壁笑骂道:“魏国公府那边早就骂咱们不地道,京畿水田不告诉他,这次的大头可得给南直隶那边留上个大头,否则日后不好见面。”

  那清流见众勋贵竟然如同菜市场一般抢上了,不由目瞪口呆,心中不由嘀咕着,难道那苦寒之地真有这么好?

  自己这些年为了虚名,没办法明抢豪夺,根本就没有治下多少产业,是不是也该掺和一脚。

  这些田地虽是垦荒,但便宜啊,内地开发的好的地,大概在15两以上。

  如果不是遇到过不去的坎,谁会卖地呢,往往都是有价无市。

  这时候工部右侍郎周世选道:

  “筑城用工超过20万人,所用粮食至少要超过50万石。”

  “四城距离遥远,从内地输粮,至少要超过3两一石,成本要银150万两之上。”

  “更何况筑城需要工具良多,造价不菲,这才是大头。”

  朱翊钧欣赏的看了一眼周世选道:

  “作为工部官员,你倒是熟悉经济,这个也有解决之道。”

  周世选闻言大为惊诧道:“牧场、田地之银都已经用光,又从哪里挤出银子来?”

  朱翊钧笑道:“此次大胜,缴获粮草堆积如山,以20万人为计,足可支三月可用,缺额不过10多万石,需银不过50万两。”

  “这四城中皆建有商业街,可售卖一些银两,同时此四城可与蒙古各部市易,其资格亦可售卖。”

  “此些预计可得银3至5万两。”

  “赤峰城以北有大湖,鱼鸟众多,此湖可售卖5万两。”

  “还有不少山林,可售卖5万两以上。”

  周世选道:“此不过13万而已,相差巨大。”

  “买牧场,得有牧民吧?这次俘虏牧民男女老少5万人以上,每人以10两计,就是50万元,远远超过所需。”

  周世选道:“陛下,筑城所需工具花费也较大,这些也就勉强够用。”

  朱翊钧道:“此次缴获的兵器也不少,工具根本就不用从内地运输,你们工部派出匠人,融兵铸犁即可。

  银子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些许工具你们工部难道还要袖手旁观?”

首节 上一节 477/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