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78节

  周世选忙道:“工部义不容辞,回去臣就召集匠人。”

  朱翊钧朝着众人道:“各位臣工可还有异议。”

  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大臣们哪里还有异议,纷纷高呼万岁圣明。

  朱翊钧荣光散发,高兴的连抬头纹都清晰可见。

  “那咱们再说说普通兵士的封赏,此次斩首共9983级,需银约70万两。”

  杨俊民苦着脸道:“陛下,国库空虚,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银钱。”

  朱翊钧笑容不由凝固,恨恨的道:“筑城所需银150万两朕都给解决了,这战功封赏不过70万两,户部就无一策?”

  杨俊民不由尴尬,如果没有前面解决筑城的事情,还可以装一装鸵鸟,现在两相对比,自己这边实在没有搪塞的借口。

  户科给事中刘弘宝硬着头皮道:“臣闻听尚有青壮2万人,这些都是放牧的好手,可售卖给各家,似乎可以解决一部分银两。”

  “另外牛羊缴获据说数以十万,每日由各口进入京师的羊群牛群数不胜数,京师的牛羊价格都降了下来……”

  朱翊钧不待刘弘宝说完,带着一丝不悦道:“那些青壮择其强壮者要编入机械化营,羸弱者要参加筑城,又如何可售。”

  “另外此次出征恒丰钱庄前前后后出银不下20多万两,这些牛羊马匹也就刚够偿还恒丰钱庄的,又哪来的剩余。”

  “这恒丰钱庄是沈万三后代经营的,一贯传承先辈的做法,无条件支援朝廷的建设,不管盈亏。”

  “所以这次北征才会慷慨解囊,支援朝廷。”

  郭正域出列道:“陛下,这些牛羊可不仅仅值20万两,经过估算怎么也得值50万两之上。”

  朱翊钧冷哼了一声道:“原本朕承诺缴获一律归恒丰钱庄,现在大胜远超预期。”

  “钱庄方面已经让利,没有收取缴获的妇孺、粮草,而且青壮、战马也都归于机械化营。”

  “这可是超过100万两以上的资产,人家说让了就让了,你怎么还好意思再盯着人家的牛羊马匹?”

  杨俊民苦着脸挤出一句道:“这才不到2个月,恒丰钱庄足足赚了一倍,有点太多了。”

  朱翊钧怒不可遏的大声道:“如果出征前,你们户部要是出这笔银子,这些收入都是你们户部的,又何尝落入如此境地呢?”

  杨俊民张目结舌,无言以对。

  他们户部哪里想到此次出塞能够取得如此的大胜,户部的官员还等着看恒丰钱庄血本无归的笑话呢。

  没有想到这次足足获得了数百万银元的收入,户部的肠子早就悔青了,如果户部出钱,户部可就赚翻了。

  可惜谁也没有前后眼,白白让大笔银子从自己手边溜了过去。

  工部尚书曾同亨道:“恒丰钱庄借贷利息不过2分,比照这个给予即可,即便是这样,两个月就获利2万两以上,这样的买卖天下难寻。”

  朱翊钧冷哼了一声:“此前恒丰钱庄有此提议,可惜户部生怕战事不顺,生生拒绝了此提议。”

  “恒丰钱庄可是承担着大风险,这是人家应得的。”

  “现在大胜,赚得多了,就要毁约吗?”

  “朕可丢不起那个人。”

  曾同亨脸上有些火辣,默默地退回。

  朱翊钧又道:“恒丰钱庄放弃100万两以上的收益,难道咱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表示吗?”

  杨俊民道:“臣等非常感念恒丰钱庄的付出,但实在……”

  这时候杨俊民瞟见许国朝着自己示意,忙停顿了下来,朝着许国示意的方向看去,这才反应过来。

  这次朝会因为涉及恒丰钱庄,因此沈海林虽然不是朝廷命官,也参与了此次朝会。

  忙转换话题道:“正好沈掌柜的也在,让沈掌柜说说。”

  沈海林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站在金銮殿,心中一直战战兢兢,尽力缩在人群中。

  经过这么长时间,终于胆气壮了一些,本来以为自己会小透明下去,没有想到杨俊民会将话题转到他的身上。

  朱翊钧道:“沈掌柜你说说吧。”

  沈海林大礼参拜,带着一丝颤音道:“草民惶恐,伏惟圣裁。”

  “平身吧,无妨,你有什么难处,尽管提出来。”

  沈海林头上的汗早就出来了,又不敢擦拭,嗫嚅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

  许国道:“沈掌柜,你们钱庄可是帮了大忙,如此公忠体国,可不多见,说说。”

  沈海林字斟酌句道:“那草民就不恭了。请陛下同意恒丰钱庄开设镖局。”

  朱翊钧闻言不由一愣,有些糊涂的道:“开设镖局?镖局又是何物?”

  沈海林忙解释道:“钱庄有时候需要从各地调运银两,就怕会遇到劫匪,因此需要大量的护卫人手。”

  “现在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委托打行来护送。”

  “花费多不说,打行的人又稂莠不齐。”

  “前些日子打行的人和绿林中的人内外勾结,抢掠了一批恒丰钱庄的银子,现在还没有破案。”

  朱翊钧点了点头,明白了过来,众人也一脸轻松,这可不是什么大事。

  沈海林继续道:“若是使用冷兵器,所需人手过多,这成本就高了,所以这镖局请陛下允许拥有火铳。”

  众人这时候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一名清流出列大呼道:“陛下,此私军也,此例万不可开,否则遗祸无穷啊。”

  沈海林忙解释道:“枪械总量可以严控,而且所有枪械于都督府备案,我们可缴纳保证金,一旦发生枪械失窃等,愿接受惩罚。”

  戎政尚书张国彦出列道:“陛下,恒丰钱庄运银可差沿途巡检司负责,镖局之议不可为。”

  朱翊钧也持着慎重的态度道:“沈掌柜,镖局可开,火器不可,就是冷兵刃也需备案,你还是换个条件吧。”

  沈海林长吁了一口气,也没有丝毫失望,想了想道:“黄河数次改道,现今山东地面有不少盐碱地荒芜,那就请陛下划拨些给我们恒丰钱庄吧。”

  杨俊民闻言眼睛不由一亮,银子没有,但是这种不成庄稼的盐碱地可不缺。

  这赏赐的银子终于有了着落!

  金銮殿上,沈海林提到山东盐碱地之后,杨俊民灵感被激发,将大量荒地、盐碱地、山地等等一股脑塞向恒丰钱庄。

  除了给予补偿的盐碱地,什么天津北方的低洼水泽地、湖广地区的丘陵地、荒谷地、山陕高原地、几乎是在地图上画个圈就统统给了恒丰钱庄。

  虽然是荒地,但是区域之大,一下子就让恒丰钱庄成了除皇帝之外,天下最大的地主。

  杨俊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恒丰钱庄承担用于赏赐的70万两银子。

  沈海林脸上是一片难色,但心中却是狂喜,他极力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奓着胆子与杨俊民讨价还价。

  户部又将塞外驿路的运营权,滦河航运运营权、海河除运河段运营权、辽河运营权,鸭绿江运营权,北京香山、西山地域都给了恒丰钱庄。

  朱翊钧起初就没有想有着让国库出赏赐的银子,因此早就有安排,能够取得些补偿就好,只是没有料到补偿竟然会如此丰厚。

  虽然在朝廷的官员们的眼里,这些土地、河流不值一提,但是在朱翊钧眼中这些都是宝贝。

  而且这些地方早就纳入朱翊钧的开发规划,即便这次朝廷不给予这么多补偿,朱翊钧还想着出钱购买进行开发,没有想到这一次一步到位。

  大明灭亡的原因很多,什么小冰河气候、流民问题、吏治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皇帝能力的问题等等。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可是影响上层建筑的。

  总结下来就是投资渠道狭窄无序,消费不足。

  大明在后世留下了窖银帝国的名号,为什么?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22章朱元璋朱棣降临,审判万历皇帝!

  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的土地情节,让没有了投资方向的勋贵官员仗着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

  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免于向国家缴税的权贵阶层,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钱缴税,国家财政收入大受影响。

  国家赤字后,只得向农民加税,税赋过重,让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地主、富农、自耕农纷纷破产,民越少税越重。

  国家财政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朱翊钧一边赚钱,一边筹谋着开发投资渠道,大栅栏肇端,然后陶然亭项目、京畿水田改造项目,到现在的塞外筑城项目。

  这些项目的开发,足足拉动投资1000万银子以上,可以说京师勋贵的银窖为之一空.

  这些投资拉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整个北方都展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原本流民遍地的景象早就一扫而空。

  原本被收拢起来准备进行京畿水田改造的流民,开始在恒丰钱庄的组织下,出塞筑城。

  陕西、河南、湖北这些距离京师较远的省份已经接到朝廷命令,收拢流民、失地农民送往京师,沿途物资粮食由恒丰钱庄保障。

  投资说完,再说说朱翊钧在消费方面的布局。

  百姓消费能力较低,而且主要集中于衣食方面。

  朱翊钧打造了毛纺产业链、羽绒服产业链、皮革产业链,批量的产品几乎以成本出售,为的就是惠及百姓。

  朱翊钧赚钱的目光放在了有钱的阶层,尤其是勋贵阶层。

  服饰方面,打造了一批奢侈品品牌,头戴紫金梁、身着锦衣轩、足登瑞和升,已经家喻户晓。

  每个字号都有数个品牌,覆盖高中低端,面向各个阶层,当然这个低端可不是普通商品,面对的是中产之家。

  吃喝方面,太白居、山海阁、状元楼、稻香楼、四海居等等已经初见规模。

  这些酒楼随便一个席面就够五口之家一年的花费,上等的席面已经超过千元,即便这样每家天天人满为患。

  在朱翊钧的推动下,京师的高端酒楼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现在不但京师,南直隶、苏杭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布局了不少。

  住的方面,开发陶然亭,现在虽然还在建设中,但是陶然亭已经售卖一空。

  随着京畿水田改造,后世颐和园位置沿昆明湖能建设不少避暑的庄园,又能大赚一笔。

  行的方面,四轮马车技术已经成熟,产量大升,不但可以供应京师,已经开始陆续朝其他城市供货。

  南方多河流,朱翊钧购买的清江船厂打造了一批高端的画舫、快船等,已经占领了江南的高端市场。

  还有一些奢侈品,如望远镜、座钟、金银饰品等等。

  通过这些投资和消费,朱翊钧慢慢的渗透到帝国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的提升着自己的影响力。

  通过本次筑城、赏功问题的解决,朱翊钧要让文官体系形成一种意识,经济问题解决不了就找恒丰钱庄,让钱庄成为文官心中的依靠。

  当恒丰钱庄成为帝国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大明经济血脉的巨擘,自己的太子之位便水到渠成,到了那时,一切的阻碍会被摧枯拉朽一般碾碎。

  当朝会的消息传到塞外的时候,朱翊钧率领大军已经退到后世赤峰市地区,军营外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

首节 上一节 478/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