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34节
“好!”萧然也想去看看。
蜀汉有蜀汉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风骨,东吴有...东吴的鼠辈!
很多历史遗憾,去改变一下也不错。
“胖虎,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刘邦显然是有点迫不及待了。
“三叔,三国那段时间很不平凡,去之前你们不妨好好了解一下。”萧然觉得可以让几人看看三国演义,三国志。
“很特别吗?”刘彻问道。
他们看的上下五千年不详细,只是觉得刘备可惜了,没有完成大一统。
具体的事情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时代,能人辈出。”
因为有《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历史小说的存在,是喜欢三国历史的一大原因。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把三国历史写得波澜壮阔,尤其是其中的人物事件的描写,被人们深深吸引,仿佛这些远古人物和事件还在眼前。
官渡之战让人感受到了曹操千古英雄气魄,感受到了荀彧那料敌如股掌的千年神算。
赤壁之战那宏大的场面,为历代人们所传诵,周瑜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
空城计的静让人窒息,让人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千古一绝。
关羽的杯酒之间斩华雄。
张飞一人喝住千军万马。
赵云只身护幼主杀出敌人千层围,七进七出…
听到萧然简单介绍,刘邦刘恒几人眼睛都亮了。
“这些都是人才啊!”刘邦心里开始盘算了。
乱世出英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时势造英雄!
三国时期这么多,如果统一了就用不上,可以在其他平行世界用。
“我大汉赚大了!”刘邦越想越兴奋,这些人太重要了。
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都想取得天下,在这争天下的过程中,看到的表面现象是群雄的你争我斗,而实际上争的是人才,可以说三国时期是华夏历史上对人才最重视的时期之一。
和春秋战国有点类似,群星荟萃。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
第198章朱棣的白月光徐妙云,大秦公主回家!
华夏历史上对于人才的重视可以说只有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
三国时期与其说是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的争斗,不如说是他们部下的谋臣武将在斗智斗勇。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荀彧、周瑜都是千年难得的军事家,因为他们的相互辉映,让三国更加添彩。
也让三国最终鼎立贡献了自己的千古智谋,庞统、郭嘉、鲁肃、关羽、张飞、徐晃、夏侯惇、吕蒙等一大批人才为三国更是增添了传奇,留下不朽诗篇。
萧然简单的介绍一下,让刘邦刘彻几人无比向往了。
“此等乱世,我肯定要去看看了!”刘彻有点迫不及待了。
“确实该去看看了!”刘邦也连连点头。
萧然拿出几本书,“三叔,这是三国志,还有三国演义。”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想速成看营销号。”
萧然把书递给几人。
刘邦简单翻阅一下,如获至宝。
“此等佳作,得好好看看。”刘邦很期待了。
“三叔,你们先看看,休息几日我会去找你,到时候一起去三国。”萧然看向刘邦几人。
“如此就再好不过了!”刘邦表示很满意。
萧然送几人回到大汉,最后是刘邦。
“三叔,我先回去了!”
刘邦拉着萧然,“胖虎啊!大秦的公主都去你家了,我大汉的公主也不差的,要不然...”
萧然连忙摆摆手,“三叔,下次...下次一定。”
萧然说完就溜了,不给刘邦机会了。
刘邦摇摇头,“哎,可惜了!”
现代
萧然出现在小院里面,没有看到其他人。
萧然回来的时间刚好是午休时间,其他人都午休了。
躺椅上只有朱棣一个人发呆。
“老爷子,你怎么不去休息啊!”萧然在朱棣另一边坐下。
朱棣缓缓睁开眼,“睡不着了!”
“你要是觉得一个人孤独...”萧然压低声音说道:“村子里有老太太,给你介绍一个。”
“信不信我揍你!”朱棣晃了晃拳头,“没正经!”
“我是说认真的,你一个人就不想找个老伴吗?”萧然露出坏笑。
“小兔崽子,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朱棣没好气说道。
“我是说认真的。”
朱棣摇摇头,“老头子不需要!”
李渊和朱棣平时无话不说,但是这种兄弟情义和老伴是不一样的。
没办法弥补这种关系。
“人之常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朱棣摇摇头,“小兔崽子,你打住,你再说老头子和你没完。”
萧然也不说了,“要不要去看看燕王妃?”
萧然说的自然是年轻的徐妙云。
徐妙云走的早。
朱棣摇摇头,“终究是不一样了,之前能见一次,就很满足了。”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想到徐妙云就莫名其妙幸福感袭来。
“再去就不合适了。”朱棣已经知足了。
“老爷子,徐皇后已经故去快二十年了,你找个老伴不过分。”
萧然安慰朱棣。
朱棣摇摇头,“不了,不了!”
朱棣看着另一边发呆,萧然看得出来朱棣在回忆和徐妙云的点点滴滴。
徐妙云自幼出身将门之后,她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徐达的长女。
朱棣和徐妙云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徐妙云与朱棣相依相伴三十年。
而朱棣一生有九个儿女,其中七个儿女皆为徐妙云所生。
并且在徐妙云死后十七年里朱棣不再立后,可以说她是朱棣一生的白月光。
在《明史》中记载徐妙云为: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也。
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徐妙云自幼聪慧过人,喜好读书,很有文采,被当时的人称之为女诸生。
在徐妙云11岁时,已经称帝的朱元璋就下旨把徐妙云接入宫中陪伴朱棣,他要和马皇后亲自抚育朱棣和徐妙云。
朱元璋的儿媳有不少,但唯独太子朱标的妻子即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女常氏和徐妙云最让朱元璋和马皇后满意。
尤其是徐妙云侍奉朱元璋和马皇后极为孝顺,马皇后对徐妙云也如对待亲生女儿一般,
“日侍马皇后左右,独被宠眷”。
徐妙云入宫三年与朱棣培养了三年的感情,三年后水到渠成,朱元璋就下旨让二人完婚。
就这样年仅14岁的徐妙云嫁给了16岁的朱棣。
朱棣与徐妙云大婚之后就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要到北平去就藩,徐妙云也就跟着朱棣来到了北平。
当朱棣到了封地之后就忙坏了,朱棣作为戍边藩王,在北平要与各路地方官员接洽融合,应酬很忙。
燕王府内部事务需要管理的地方就很多,朱棣还要与地方官应酬,因此他根本忙不过来。
这时候徐妙云的贤惠之处就出来了,她在朱棣忙于应酬外务时,她把燕王府内部机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大到王府机构制度管理,小到给孩子找老师以及王府仓库收支等琐事,她都一人操持的有条不紊。
明太宗实录: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萧然看向朱棣,“老爷子,你和我说说徐皇后的事情吧!”
“妙云!”朱棣眼神有点发红,不可一世的永乐大帝,现在多了几分柔情。
“在大明这个奉旨成婚的年代,我们是青梅竹马,这就很难。”
“特别是在北平就藩之后,我主外,妙云主内,其乐融融。”
“两人可以一日三餐四季的就这么过下去,还生育了长子高炽、高煦、高燧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那个时候是真好。”
朱棣脸色洋溢着幸福微笑。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