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35节
萧然点点头,大明皇帝这样的不少。
朱元璋马皇后是,朱棣徐妙云是。
朱祁镇对钱皇后也不错。
朱见深和万贵妃。
朱佑樘和张皇后也是。
如果历史就让朱棣这么生活下去,那么到最后朱棣也会落得个一代贤王的名声,而徐妙语也会成为被后人称赞的贤惠王后。
朱棣也沉浸在一家人在北平的幸福氛围中。
想到后面的靖难之役,朱棣脸色就变得不一样了。
“靖难之役...”朱棣喃喃自语,“没有靖难之役,或许妙云就不会那么劳累了。”
“或许她也不会早早的离我而去。”朱棣缓缓闭上眼睛。
“还有高炽的身体...”
朱棣很自责,甚至是后面的朱高煦朱高燧的造反,让朱棣很自责。
这是朱棣开的头。
眼看侄子朱允炆用这么狠辣决绝的手段削藩,朱棣有些不安和害怕。
朱棣知道当时天下藩王中以他实力最强的,也最让侄子朱允炆忌惮,而朱允炆的刀早晚会砍到他身上。
朱棣身边的一些谋臣如道衍和尚就开始劝他应该反抗了,徐妙云也是在这时候建议朱棣早做打算,不能坐以待毙。
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上举义靖内难,后所赞画,多协上意。
后来在靖难之役时,朱棣率主力部队去袭击大宁城,留下长子朱高炽带领一些老弱残兵镇守北京。
而朱允炆的大将李景隆率大军奇袭北平,朱高炽积极指挥军队守城,不过名义上是朱高炽守卫北平。
实际上朱高炽每次安排战略部署都要事先请示母亲徐妙云,而徐妙云为了固守北京也费尽心思。
徐妙云是一代名将徐达的长女,她自幼就见识过父亲行军打仗的本事,她深知守城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士气。
因此她每天几乎都会亲自披甲上阵到城楼上督战鼓舞士气,同时她还发动燕王手下将领家的女眷们与她一起披挂上阵。
靖难之役是朱棣和老婆孩子努力的结果,没有其他人帮忙还真的很难成功。
靖难之役一战就是四年,这期间朱棣多亏了妻子徐妙云和儿子朱高炽帮他稳定后方,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与朱允炆的军队在前线作战。
为此朱棣曾经感叹自己这一生有多么幸运能娶得如此贤内助妻子,这也是朱棣一生对徐妙云既尊重又喜爱的原因,皆因徐妙云是典型的贤内助,对他的事业甚至人生都帮助很大。
“老爷子,你别这样想,他们知道了也没有抱怨什么。”萧然把水杯递给朱棣。
“你做的事情没有辱没大明,况且这是自救。”
“不是你想起兵造反,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只是保命而已,不进行奉天靖难,燕王府和其他几个王府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结局。”
按照朱允炆的手段,不死也得变成庶人。
能不能留下活口还是两回事。
朱棣徐妙云影响力比其他人藩王大太多了。
朱棣则顺利地登基为帝,朱棣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妻子徐妙云从北平接到南京,并对外宣布徐妙云为皇后。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明朝皇室礼仪规范,皇后凤印上的坠饰理应为金龟纽,当初马皇后的凤印坠饰就是金龟纽。
朱棣为了彰显对妻子徐妙云的尊重,他特意下旨给徐妙云的皇后凤印坠饰改为盘龙纽。
并且朱棣还一改历朝历代册封皇后时只在宫廷内部宣读册封诏书的规矩,他特意命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宣读册封诏书。
朱棣的寓意就是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徐妙云现在是一国之母。
而徐妙云也成了明清两朝第一位单独颁布册封诏书并在承天门昭告天下的皇后。
朱棣在册封诏书中写道:
济朕艰难,同勤开国,朕登大宝,允赖相成,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同朕恭勤,保兹天命,君临尔万姓之上!
朱棣能登上皇位,与妻子徐妙云的帮助密不可分,是徐妙云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打拼事业。
所以朱棣能当皇帝全靠了妻子徐妙云,既然现在成了皇帝,那就应该夫妻一同守护天下,朱棣想让徐妙云与他一起君临天下。
徐妙云没有恃宠而骄,还是一如既往的贤惠。
从朱棣的册封诏书中可以看出他对徐妙云是多么感激和尊重,朱棣把徐妙云当成贤内助,是他的人生最重要的伴侣,他要和徐妙云一起享受君临天下的滋味。
徐妙云当上皇后之后,依旧如燕王妃时,帮助朱棣操持后宫事务,还要关心朱棣的生活起居,不仅做好妻子的本分,她还利用自己的才学帮助朱棣治理天下。
徐妙云建议朱棣宽恕朱允炆的旧臣,朱棣在继位之初,由于猜忌心理,对朱允炆遗留下来的旧臣十分猜忌。
于是徐妙云就对朱棣说:“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
徐妙云委婉告诉朱棣,朱允炆的这些旧臣都是当年朱元璋精心挑选出来的能臣英才,朱棣不应该因为他们曾为朱允炆效力过就对他们弃而不用,也不能光用燕王旧部来治理天下。
使得朱棣在位初期获益良多,因此朱棣对妻子是不吝赞美,他盛赞徐妙云是:
“职善道以辅内治,衍繁庆以益生灵”。
并且朱棣认为徐妙云堪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妻一代贤后长孙皇后。
在徐妙云咽气后的一瞬间,朱棣情难自已,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还是一代帝王,居然不顾身份如同孩子一般伏在妻子尸身上号啕痛哭。
徐妙云这一生对于朱棣来说既是妻子又是良师益友,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相,徐妙云是用个人的魅力和能力拴住了朱棣的帝王之心,也成了朱棣一生的白月光。
朱棣说起很多往事,时而笑,时而痛哭流涕。
“什么都好,就是...”朱棣泪流满面,“就是...就是走的太早了!”
看到朱棣样子,萧然心里也不是滋味。
“老爷子...”
朱棣摇摇头,“没事,没事,压抑很久了。”
朱棣很快恢复过来了。
午休时间结束,小公主和小长乐从房间站出来。
还没有睡醒,睡眼惺忪的模样。
看到萧然在,小公主水汪汪大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哥哥~”
两个小公主跑到萧然旁边,扑进萧然怀里。
基本上是一样的时间,其他人也慢慢出来了。
李丽质安庆公主嬴阴嫚在一起的。
上官婉儿带着武则天出来了。
张婕妤也搀扶着李渊。
一下子热闹起来。
“难得都在!”武则天笑了笑。
小长乐给武则天搬过去凳子,“奶奶你坐!”
武则天笑了笑,坐下把小长乐拉到自己怀里。
“胖虎最近没事了吧!”李渊悠闲端起茶杯。
李渊和朱棣很喜欢喝茶。
“最近几天没事了!”萧然抱起小公主蹭了蹭,“等几天之后陪武帝他们去三国时期。”
“三国这个有趣!”朱棣若有所思说道。
“老爷子要去吗?”萧然问道。
朱棣摇摇头,“老头子就不去了,三国的事情都知道了。”
萧然看了看李渊,“老爷子你呢?”
李渊也是摇摇头,“年纪大了,不想动了,其他朝代的我也不想凑热闹,大唐的有二凤就足够了。”
李渊现在也看得开了。
躺平了,只想享受人生了。
“这样也好。”萧然也看出来了,朱棣李渊都不想动了。
之前的满清朱棣去凑热闹了,李渊都没有去。
武则天年纪更大,也没有去。
来萧然家里,武则天李渊肯定要凑热闹,不然大唐就李世民一个人了。
大汉都是三个人,大唐就一个说不过去。
嬴阴嫚看了看萧然欲言又止。
李丽质看出嬴阴嫚的异常,拉着嬴阴嫚小手。
“小郎君,阴嫚想回去看看,你有时间吗?”李丽质替嬴阴嫚说了。
嬴阴嫚之前就说了,想回去看看。
第一次出来肯定是想家的。
嬴阴嫚也学到不少东西,想回去给嬴政,给扶苏。
“我都可以,阴嫚想什么时候去?”萧然看向嬴阴嫚。
嬴阴嫚有点不好意思,“兄长,我想现在去。”
“好!”萧然站起来,把小公主递给安庆公主。
“哥哥我也要去呢~”小公主张开小手。
“哥哥很快就回来,明达在家里等一下好不好?”萧然揉了揉小孩子小脸。
“好~”
小公主答应很爽快。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