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33节
“赤子寒无一缕,赤身立骨,辗转于涂泥之中,叫号于风雪之夜,岂盛世光景。”
——老百姓没有衣服穿,在风雪中哀号,岂是盛世该有的样子?
明人焦竤有言:
“今饥馑频仍,羣不逞之徒钩连盘结,此非盛世所宜有也。”
——现在常有饥荒,遍地都是匪徒,这不是盛世该有的情形。
南宋人虞俦上奏称,
“朝士大夫多不敢窃议时政,于心有所不然者,不过相视太息而已,此岂盛世气象耶?”
——朝中大臣们不敢议论时政,心中有所不满,也只能相对叹气,这难道是盛世中应有的现象吗?⑧
对照这四点标准,康雍乾三朝,均难以满足。
“此话不错!”嬴政赞许点点头。
“我大唐之前也没有提前盛世这个说法。”李世民说道。
“我大明的时候也没有,要不是国师的史书,很多说法不知道。”朱元璋附和道。
“很多东西是后世的人总结出来的,你们不知道是正常的。”萧然解释。
“为什么没有质疑开元盛世?”皇太极有点不服气,“盛世说文治武功,康乾盛世的时候我大清对外开疆扩土也不差。”
“武功方面肯定不弱吧!”
“王朝前期,谁家不强?”刘邦回怼皇太极,“我大汉在历朝历代被冠以‘强’的王朝,这一点没有人否认吧!”
“虽然四库全争议很大,但是也有文化方面建设,大唐可没有。”皇太极看了看朱棣,“Judy的永乐盛世还有永乐大典呢!”
其他人看皇太极眼神变得不一样了。
“你可以质疑其他朝代文化,你质疑大唐文化,就有点不明智了。”赵匡胤忍不住吐槽。
“大唐文化方面,也就我大宋能掰手腕了。”赵光义有点小骄傲。
“不说别的,就大唐涌现的诗人,这是历朝历代都没办法比。”朱棣看向皇太极,“这个哪怕是没有什么巨著也能说明问题了吧。”
“也就我大宋文化巅峰时期能掰手腕了。”赵匡胤笑了笑。
“我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刘邦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国师,让他死心!”李世民想怼,但是对后面了解也不多。
萧然心里汉唐就是巅峰,这一点大明也比不了。
萧然淡淡开口说道:“大唐开元年间是华夏历史上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能和这个时期大唐文化比的时期有,但是不在大清,大清没办法碰瓷。”
“大唐文化优秀的传统被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才华横溢,众多的士人纷纷涌向洛阳、长安等文化名城聚集,使得这些地方的文化水平大为提高。”
“唐诗成为一个耀眼的符号,如果给诗加一个时间,那就是大唐年间。”
“开元年间大力推进儒学,提倡经学、经史百子、诸子百家等学术流派,使得唐代文化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此基础上,唐代诗歌、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将儒学思想与创作融为一体。”
“虽然没有比肩永乐大帝的巨著,但是那个时代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无数的文人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宋朝之后,明清时期比较出名拔尖的文人,拿到唐宋时期排不上。
王阳明的知名度也没办法和李白杜甫比。
小学生都知道李白,但是未必知道王阳明。
“文化方面来说,咱大明也比不了。”朱元璋也承认。
“我大清就那么差劲吗?”努尔哈赤说道:“也有很多人认可啊!”
“不是说了吗?”李世民没好气说道:“杨广都有人认为是千古一帝。”
杨坚没好气白了李世民一眼。
“国师让他死心!”刘恒忍不住开口了。
“有和珅为首的巨贪集团,吏治难称清明。”萧然忍不住说道:“比起贞观之治时期来差太多了。”
“清朝人地矛盾突出,流民众多,乾隆三十九年爆发了大规模的王伦起义,治安情况并不乐观。”
深信“康乾盛世”之说的学者,亦在书中写道:
“如果每人有土地四亩,得粮食四石,可以维持生活的话,那么,1790年,全国人均耕地只有三亩,粮食只有三石,已经不足。”
意即,所谓“康乾盛世”中,老百姓是普遍吃不饱饭的。
皇帝大兴文字狱,言路自然不畅。
更何况,康雍乾三朝的锁国政策,导致华夏错过商业革新及工业革命,从此完全落后于西方。
如此这般的一个多世纪,又有什么资格被称为“盛世”呢?
正如在《尊重历史》一文中说的那样:
“清代的御用文人,及当代品清代御用文人余唾津津有味的流俗史家,居然艳说康、雍、乾三朝是盛世,是患了政治色盲症的结果……所谓的康、雍、乾盛世,不过是人造的幻景而已。”
康、雍、乾时期的君臣们喜欢用这个概念自我粉饰,时隔两百余年,这种粉饰可以休矣……作为史学名词。
把‘康乾盛世’放在人类历史的坐标系上,就会发现它既经不起推敲,又易造成误解。
也许用少些价值判断味道的清朝‘鼎盛时期’或‘全盛时期’来定义三朝,更为合适吧。”
关于康乾时期,有人说这是封建王朝最后一次的回光返照,也有说根本没有什么盛世,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只比乞丐好一点而已。
所谓的盛世是一个特别名词,它指的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并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繁荣稳定昌盛的时期。
“康乾盛世不被认可,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满清后期太屈辱了。”
萧然最后的一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彻底无话可说了。
“胤禛不错,你们撤离的时候会给予一定帮助。”嬴政开口说道。
雍正相比起其他皇帝好很多,改土归流,摊丁入亩这些事情影响很大,但是也不能让满清留下。
军机处也是从雍正开始的。
这个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军机处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和指挥作战。
它还负责军队的编制和装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军机处需要收集各种军事情报,包括敌情、地形、天气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情报对于制定作战计划和指挥作战非常重要。
军机处还需要选拔和管理各级军官。
这些军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和效率。
从加强皇权来说,军机处意义重大。
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皇帝能够更好地掌控军队和国家的命运。
其次,军机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效率,保障了国家安全和稳定。
雍正一朝也没有太过分的奸臣,大明大唐容易出现的宦官专政大清也没有。
文官的问题也没有。
如果没有奴役汉人这一点,没有后期的闭关锁国,那大清评价就不会是这样了。
处理了极个别败类,这一次审判就结束了。
满清皇帝后面也开始一代不如一代了。
乾隆是之后就更差劲了。
给满清的同样是一个月的时间。
皇太极努尔哈赤等人在,胤禛也不会说什么了。
很配合!
听到满清要离开,汉人自然是高兴。
很多人也无奈屈服,哪怕是一部分谄媚的人,也只是为了讨好满清。
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做。
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这是汉人的王朝。
现在听到是其他平行世界的人接管,自然是高兴的。
按照之前的约定,萧然把其他人送回自己的平行世界。
“政哥,要不要去看看阴嫚公主?”萧然看向嬴政。
嬴政拍了拍萧然肩膀,“阴嫚那边朕放心的,下次吧!”
嬴政更不放心的是大秦和扶苏,嬴阴嫚那边嬴政倒是不担心。
萧然肯定不会亏待嬴阴嫚,这一点嬴政很清楚。
“要是阴嫚想回去,胖虎你跟着回去一趟。”嬴政还是嘱咐一句。
“这是自然。”
其他的全部送回去了,就剩下大汉的刘邦刘恒和刘彻了。
“胖虎,其他朝代的事情都处理不少了,什么时候到我大汉啊!”刘邦和萧然关系也很近。
至少给萧然的感觉是这样的。
“三叔,你有什么想处理的事情吗?”萧然看向刘邦。
“三叔...”刘邦愣了愣,满意说道:“这个不错,叫三叔也不错!”
“国师,我们想去看看蜀汉。”刘彻一脸认真,“我大汉没有第三次崛起,想去看看。”
萧然一点也不例外。
刘家几个皇帝肯定是不会错过三国时期的。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