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176节
汉武帝做到思想上统一,还打出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这是李世民对秦皇汉武评价。
武帝雄才大略,后世罕及-这是朱元璋对汉武帝评价。
“秦皇汉武大姨父没有意见吧?”萧然说道。
第一是秦始皇,秦始皇后面的几个肯定都是历代皇帝里面的佼佼者。
但是每个人心里的排名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是自然!”朱元璋点点头。
朱棣也是赞同点点头。
问题就在唐宗宋祖了。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大姨父,这是你评价唐太宗的,还有印象吗?”
朱元璋想了想,“咱说过这话吗?”
萧然翻了翻明史,“除了这一次,你前前后后还有九次提到唐太宗,加上这一次有记录的就是十次。”
“贞观之治的功绩咱也佩服的,那种情况咱的洪武之治确实不如。”朱元璋说道:“咱承认,但是太宗的作风问题咱是真看不上。”
李唐乱搞,朱元璋也是很不屑的。
之前儒家思想没有深入人心。
人伦纲常这些还得是程朱理学之后,从大宋开始。
明清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李世民纳谏的心胸朱元璋也是没有的。
“大姨父,你自己说,你的功绩和唐太宗比谁强?”
萧然想看看朱元璋说法。
朱元璋一下子有些为难了。
朱元璋肯定也不会认为自己差,但是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确实强啊!
受追捧程度甚至是超过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风气好,后面的皇帝追求是那种状态。
那是开元盛世也达不到的。
开元盛世因为安史之乱,唐玄宗的评价并不高。
如果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前死了,评价肯定要高一些。
思索片刻,朱元璋说道:“贞观之治在文治方面肯定是比咱强的。”
朱元璋自信说道:“咱的武功方面不弱吧!”
“得国最正,唯汉与明,大姨父你是历朝历代起点最低的皇帝,这一点没有人比得上你!”
“咱可是一介布衣,手一个碗,就敢把蒙元拉下马来!”朱元璋还是很自豪的,“敢把陈友谅堵死在鄱阳湖里面。”
刘邦还是泗水亭亭长,朱元璋是真的平民。
这一点朱棣也是佩服。
“是,起点最低是大姨父,但是老爷子可以第一个造反成功藩王,这也是历朝历代独一个!”
朱棣没想到被背刺一下。
“小兔崽子,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朱棣连忙说道。
虽然朱元璋认可这件事,但是朱元璋心里对于靖难之役还是觉得很膈应的。
“老四也是了不起的人!”朱元璋有点阴阳怪气的。
“爹,我也是不得已!”朱棣连忙解释。
“好了,此事不要再说了!”朱元璋也烦。
“刚才说到哪里来着?”萧然扯会话题。
“咱觉得文治不如唐太宗,武功应该是不输的。”朱元璋说道。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
萧然直接扔出来一句很有分量的。
朱棣早就猜到会是这一句了。
“胖虎,你这样认为?”朱元璋就不服气了。
“不是我!说这话的人身份地位和大姨父类似,同样是一个百姓出身,同样造就一个时代...”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个也是他说的。”
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也感觉到这词里面的帝王气息了。
“此等气魄,胸襟咱确实比不了!”
这首词震撼到朱元璋了。
“他不是皇帝,皇帝在满清之后就没有了。”
“文治武功咱都比不了唐太宗?”朱元璋还是有点不服气。
“咱这个开国皇帝,就没有点牌面吗?”
萧然笑了笑,“秦始皇也不算是开国皇帝吧!他是第一个皇帝,但是秦朝之前是秦国。”
“汉武帝也不是,唐太宗也不是。”
“宋太祖是啊!”朱元璋觉得自己不输赵匡胤。
“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大姨父,这个可是你说的。”
朱元璋认为赵匡胤顺天应人,统一了纷乱的五代十国,解救了天下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还延续了三百年的国祚,功劳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觉得应该是秦皇汉武,唐宗明祖!
第一点就是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白手起家,结局坐江山。
而觉得赵匡胤陈桥兵变,龙袍加身是欺负孤儿寡母。
这一点比起来,赵匡胤确实说起来不好听。
建国方面能和朱元璋一较高下的,就是刘邦了。
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江山,赵匡胤同样也是。
“咱不记得了!”朱元璋直接不认。
“你觉得是五代十国乱,还是元末乱?”萧然再问。
“自然是五代十国乱!”这一点朱元璋很清楚。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比五胡乱华,战国七雄还要乱的多,因为这是一个大分裂时期,各地军阀混战,政权更迭快。
大唐这个最大的障碍垮掉以后,各地的藩镇节度使的机会就来了。
他们觉得自己从上到下都是被圣光笼罩,像是受到神圣的指引。
纷纷宣布独立,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
就出现了五个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即: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在当时是最具影响的。
其中后汉建立者是刘知远,把好兄弟封了大臣,随后他就去世了。
在临终前他把国家大事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刘承祐,还吩咐了自己的老兄弟照顾好自己的儿子。
但是这个刘承祐是一个有想法的皇帝,他上台后发现这几个叔叔都不会治理国家。
非常的不尊重他们,就把他们纷纷赐死了。
最后他还密谋想杀郭威,郭威一听这还了得,于是就起兵造反了。
随后就把刘承祐消灭了,接着他就建立的周朝。
郭威的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被后汉的人杀害了。
他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
柴荣15岁就当了兵,24岁就当了将军,33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他的曾经把燕云十六州抢回了一半。
但是奈何自己身体不好,最后撤军,在39岁的时候就病死了。
把皇位传给了七岁的小儿子,最后契丹打了上来,赵匡胤在兵至陈桥时,搞了一个陈桥兵变,随后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至此五代十国结束,大宋江山建立。
五代十国的时间持续七十三年。
【之前说宋太祖赵匡胤结束几百年乱世很多读者大大不认可。】
【乱世不是从五代十国开始的啊!从安史之乱,大唐就开始乱了,安史之乱755年,大宋建立960年!】
【这样说起来也是也是200年了。】
宋朝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也是因为大唐留下的问题。
大唐节度使拥兵自重,后期才有藩镇割据,朝廷无法掌控。
宋朝军队拉胯,但是唐朝之前的这个问题确实是没有了。
制度是有利有弊的。
“宋祖比起唐太宗肯定差一点的,但是不会差太多!”
朱元璋点点头。
“宋太祖留下的制度可是延续到几百年后,到现代还有类似的,就是军队权力划分问题。”
“大姨父,你留下的制度你想到啥?”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