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175节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瞻基说道

  “谢皇上!”

  朱元璋很满意,“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了!”

  “是,太爷爷!”朱瞻基点点头。

  朱瞻基留下在文渊阁和文武百官议事,朱元璋几人离开。

  朱元璋朱棣在,影响朱瞻基发挥了。

  朱元璋几人回到文华殿。

  “戚继光没有带回去,去下一个平行世界吗?”萧然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摆摆手。

  “不能带走,戚继光这些人是为数不多可以力挽狂澜的人,再带走就更难了。”

  洪武一朝相比起嘉靖一朝,万历一朝好很多。

  万历一朝更需要戚继光。

  洪武一朝可以慢慢来,嘉靖一朝这些时代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需要好好改革了。

  “也行!”萧然也觉得确实不能带走了。

  再带走就雪上加霜了。

  对洪武一朝来说是锦上添花,对于万历一朝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太需要戚继光这些人了。

  “胖虎,卫所屯田,是不是咱做错了。”朱元璋现在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没错!”萧然在朱元璋对面坐下,“至少洪武一朝没错,错就错在后世子孙不知道变通,循规守旧,这才是最错的地方。”

  朱元璋点点头,“洪武一朝和嘉靖一朝面对问题肯定不一样,有些东西该改变就改变,时代是要发展的,怎么可能一成不变。”

  站在上帝视角很多事情都都觉得不可理喻,但是可能这就是当时最合理的办法了。

  “很多咱都写到祖训里面了,不让后世子孙变了,比如宗室奉养问题,这些没想到给大明带来巨大负担。”

  “大姨父,你是皇帝,但是你也是人啊!你又不是神!”萧然说道:“人哪有不犯错的,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对错可言。”

  “至少从大明长治久安来说咱错了!”朱元璋明白这件事加速大明灭亡。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66章历代皇帝排名,明太祖VS宋太祖

  “大明宗室肯定不会这样觉得,他们觉得现在才是对的,至少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说,你是对的。”

  朱元璋笑了笑,“如果把皇帝排名,咱能排第几?”

  “肯定是第一啊!”萧然不假思索说道。

  “咱第一?”朱元璋惊讶说道。

  “大明肯定是第一啊!”萧然心说也没有人敢和你争。

  “不是大明,咱说的是华夏所有的皇帝。”朱元璋才发现,搞半天是自己家想多了。

  “不是大明...要是全部放在一起比...”萧然心里开始盘算,“那就是二三四五六...”

  “小兔崽子,到底第几?”朱元璋没好气说道。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萧然直接扔出来一句.

  朱棣知道这个,但是朱元璋不知道。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朱元璋一愣,“宋祖?”

  没有那个皇帝会觉得自己是昏君,很多很普通的皇帝也觉得自己是明君。

  甚至觉得自己是彪炳千古的皇帝。

  身为皇帝自信肯定是有的,不少皇帝还是迷之自信的。

  哪怕是很普通的皇帝,都觉得自己很强。

  最突出的就是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历代帝王里,若论哪位自我感觉最良好,必须大清乾隆皇帝弘历。

  这位在位六十年的帝王,一生大事折腾得多,槽点也极多,却是多大的槽点,都常遮不住他自我炫耀的光芒。

  东南西比打下来的各种仗,无论胜败都给归成了“十大武功”。

  闲来品鉴个字画,高兴了就乱盖乱写,多少国宝珍品都给毁得面目全非。

  一辈子写的几万首诗,更是不管平仄押韵只管招呼。

  一己之力,单挑大唐诗坛...数量上居然不相上下!

  多多少少有点离谱了!

  如此爆棚强大的自信心,不愧他自诩的“十全老人”名号。

  除了乾隆,另一个比较典型就是宋真宗了。

  宋真宗的大伯,老爸,儿子都是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仁宗赵祯。

  这样看来,在泰山封禅这件事上,祖孙三位都比真宗更有话语权。

  宋真宗任内,胆小怕事,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然而,他却是宋朝唯一,也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完成泰山封禅的皇帝。

  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拉低泰山封禅档次,后世帝王都对这件事瞬间没有了兴趣。

  封禅也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从另一个方向来说...宋真宗也是做了好事。

  宋真宗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继承了祖上留下的南方统一的版图,也继承了祖上“恐辽“症。

  当时,辽国大军压境,一路过关斩将。

  宋真宗和满朝文武惶恐不已。

  国难当头,宋真宗甚至有南迁避战的想法。

  幸亏当时的宰相寇准力谏皇帝御驾亲征以鼓励士气,宋真宗才勉强到达前线。

  皇帝到了前线,宋军立即士气大振,多次打退辽军进攻,并成功射杀辽军主将。

  眼看战争天平开始倾斜,辽军主动提出议和的要求。

  于是,宋真宗做出了一个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决定。

  那就是以战胜国的姿态同辽军签订“城下之盟”。

  盟约的内容为:辽国撤军;北宋尊辽国为兄,自己为弟;每年给辽国大量的岁币。

  一千年后的大清,在“中法战争”中以战胜国之姿同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原来是有迹可循的。

  “澶渊之盟”后,北宋以金钱换来边境的安宁。

  宋真宗和大臣们也逐渐淡忘了被大辽支配的恐惧。

  而宋真宗,把这些‘功绩’一股脑的记在自己的名下。

  宋真宗觉得,自己的“丰功伟绩”超越了太祖太宗,是时候去泰山封个禅,来表彰自己了。

  于是乎,说干就干,在满朝文武的‘三番五次’的请求声中,在宋真宗‘推辞’了几次后,便带着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泰山出发了。

  泰山封禅本是古代帝王梦寐以求的事情之一。

  却因几位素质参差不齐的帝王的封禅行为将这个荣誉变得可有可无。

  尤以宋真宗为甚,无大功而封禅泰山,后世帝王羞与为列,最后宋真宗封禅泰山后成为绝响。

  却也无形中做了一件好事,使后世如乾隆之类好大喜功的皇帝也没有再劳民伤财的进行封禅泰山的形象工程了。

  秦皇汉武这两个争议是不大的。

  历代帝王排行榜,秦始皇这个开创者当之无愧第一。

  秦皇铸骨,汉武画魂!

  秦始皇横扫六个,统一华夏,不仅仅是土地统一。

  还有思想文化的统一,所以哪怕后世会分裂混战,但是终究还是会走向大一统。

  这些秦始皇功不可没。

  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修长城、修灵渠、统一思想。

  这些都是大一统的必备要素。

  想要统一思想就一定会给人们造成非常强烈的不适应感,想要完成那些大工程,就必须要调集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前期投入非常巨大。

  秦始皇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他的郡县制车同轨等措施成功地打造了大一统帝国的骨架硬件。

  他也得罪六国的人,六国仇恨全部在秦国身上,秦始皇身上。

  而且这一切的代价就是以秦自身作为祭品。

  铸骨已成,画魂难期。

  秦始皇驾崩,大秦也就分崩离析。

  大汉王朝这才闪亮登场。

  汉初休养生息几代人。

  几十年时间里,新生的一代,早就没了战国的记忆。

  百姓也认可大汉统治。

  既然都已经认可的老刘家的统治,也认可了大一统的合法性。

  那么接下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大一统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阐述,才有效果。

首节 上一节 175/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