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173节

  肯定要打压了。

  文官集团本来就很离谱了。

  “因为张氏的原因,张家很受宠,张氏的两个弟弟更是嚣张跋扈,相比起洪武一朝的骄兵悍将不逞多让。”

  “现在这个张家还在吗?”朱元璋问道。

  “在,弘治一朝嚣张到正德一朝,又到嘉靖一朝...朱厚熜前期根本就不敢动,张家背后势力错综复杂,也是嘉靖十二年才开始清算。”

  朱元璋就来气了,居然还有这种事情。

  “胖虎你仔细说说!”这件事朱元璋要慎重对待。

  萧然开始说道:

  “朱佑樘登基后,后宫只有张氏一个女人,他觉得应该纳点新人给后宫增添点儿活力。”

  “可是这点旖旎的小心思被文官集团大臣拦住了,理由是,先皇刚刚去世,怎么能沉湎于女色呢,为人子的应该要为父亲守孝三年才对啊。”

  “而朱佑樘从谏如流,真就没有再开口纳妃,大臣们非常满意,觉得自己辅佐了一位圣明贤德的君主,未来可期。”

  “朱佑樘和张氏恩爱有加,被传为一段佳话。”

  “太多原因不得而知,只是知道两个人非常恩爱...至少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记载这些的也是文官集团的,这种情况肯定大肆称赞,朱元璋也知道。

  “老丈人张峦去世时,朱佑樘亲手写碑文,感激他生养张氏的恩情,追封张峦为昌国公。”

  “张峦的两个未成年儿子,也就是张氏的两个弟弟也都得到了晋封,大弟张鹤龄被封为寿宁侯,小弟张延龄被封为建昌伯。”

  “张氏的堂叔张岳、侄子张教、表弟金琦,甚至连没有血缘关系的干亲,干伯伯张嶙、干弟弟张忱,全都封了锦衣卫指挥使,这可是正三品的官衔!”

  朱元璋和朱棣脸色越来越难看。

  多多少少有点过分,大明之前可没有这样。

  哪怕是妖后孙氏都没有把孙家搞成这样。

  “张氏还有很多其他亲戚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千户、副千户、百户等等。”

  “张氏的姑父高禄更是一路晋升到正二品的礼部尚书,这个升迁速度,别的官员拍马都追不上。”

  “张氏的娘家族人封官拜爵,人也飘了,做出了很多不合规矩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情,有些大臣上书弹劾他们,朱佑樘却看在张氏的面子上对外戚放纵不管。”

  “混账东西!这个朱佑樘也是混账东西!”朱元璋有些恼火,太纵容张家了。

  “张氏经常想念两个弟弟张鹤龄和张延龄,于是时常召他们俩来皇宫里一起吃饭,朱佑樘每次都会作陪。”

  “史书明确记载,有一天四人正吃饭时,朱佑樘出去一趟,张鹤龄和张延龄这俩熊孩子竟然拿起朱佑樘的乌纱翼善冠摆弄,还戴在头上玩。”

  这可是皇帝的帽子啊!

  这样可以直接判定为造反。

  “在一边伺候的太监何鼎吓坏了,赶紧制止了他们的玩闹,然后跪下来磕头请罪。”

  这种事情要是朱元璋朱棣肯定是不会容忍的。

  朱元璋连忙问:“结果呢?”

  “朱佑樘回来不仅没有生气,还对何鼎隐然有些不满,责怪他跟两个孩子较真,把自己的两位小舅子吓着了。”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弘治一朝,咱得和朱佑樘好好聊聊人生了。”

  “张鹤龄和张延龄被这个姐夫惯得没样,后来有一次入宫时跑到朱佑樘寝宫的内室,掀起床帐偷看,又赶上何鼎在屋里伺候,何鼎把俩孩子胖揍了一顿。”

  “然后给朱佑樘打小报告,说这俩熊孩子再不管管就要上天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65章朱元璋自我怀疑,朱瞻基走马上任!

  “结果朱佑樘并没有处罚两个小舅子,反而直接把何鼎下了诏狱。”

  “这诏狱是锦衣卫的地盘,张家有不少族人在锦衣卫上下任职,完全把持了锦衣卫系统,何鼎落在张家人手里,还能有个好?”

  “果然,没几天他就被杖杀在诏狱里了。”

  “锦衣卫居然被外戚掌控了?”朱元璋攥紧拳头,“这可是皇帝利器!”

  这样的多多少少有点过分。

  “在朱佑樘的纵容和溺爱之下,这两个熊孩子日渐长大,胆子也越来越大。”

  “贩卖私盐,侵占田地屋舍,非法监禁殴打他人,收受贿赂,无恶不作。”

  “两人的恶行犯了众怒,官员们纷纷上书请求朱佑樘处罚他们。”.

  “其中户部主事李梦阳写了一篇《应诏指陈疏》,对张鹤龄和张延龄的罪行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总结和批判。”

  “朱佑樘的丈母娘金夫人不干了,跑到朱佑樘面前哭诉,说自己丈夫去世了,剩下她们孤儿寡母的,外人就来欺负她们了。”

  “朱佑樘听完心都碎了,立刻下旨把李梦阳逮捕问罪。”

  “李梦阳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朝廷官员们一直认为大明国祚都要危险了,于是拧成一股绳集体上书要求朱佑樘治张家人的罪。”

  “包括当时的首辅刘吉、刑部侍郎李东阳、刑部主事王守仁,甚至连司礼监的太监萧敬都跟文官集团摒弃前嫌,一致对抗张家。”

  “王守仁就是王阳明!”萧然补充一句。

  张家居然让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一起出手。

  张家是文官集团一脉,但是文官集团也不想有两个这种祸害。

  朱元璋就是见不得这种,朱元璋眼里容不得沙子。

  自己女婿朱元璋都没有放过。

  “这种祸害居然还在!”朱元璋也是服气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和朝堂压力,朱佑樘依然没有动张家人一根汗毛。”

  “他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能给张家人脱罪,只好在群臣面前装可怜。”

  “流着眼泪说:不必再说了,我只有这一门亲。”

  这是暗示自己兄弟姐妹凋零,生母家族叛乱获罪,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

  “然后就没有任何处理?”朱元璋对朱佑樘好感度再次下降。

  张家外戚已经超过朱元璋容忍度了。

  “一直到孝宗皇帝驾崩都没有!”

  朱元璋长长叹了口气,“荒唐!这是宠爱吗?这是会害死张家的。”

  真想张家好,要管束要约束。

  张家这样的能好才怪。

  “朱厚照在位正德一朝,朝中官员弹劾张家人的奏折依然像雪片一样飞来。”

  “正德八年,张延龄的心腹家奴的父亲曹祖出面告发张鹤龄和张延龄,指证他们虐杀家奴,侵占田地,卖官鬻爵,甚至有谋反之心。”

  “于是朱厚照派人调查,越查越心惊,因为调查发现大部分罪名都成立,只有谋反这一项还没有实质性证据。”

  “而且在调查过程中,曹祖竟然在狱中暴毙了。”

  “这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八成就是张家杀人灭口。”

  “甚至有人说张太后就是幕后黑手,但是对于这件事的调查却中断了,最后不了了之。”

  “其实朱厚照也不想再纵容张家了,但是张氏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他也扛不住。”

  “而且张家这二十多年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轻易无法撼动。”

  “这个张家,也该被清算了。”朱元璋基本上是宣判了张家死刑了。

  之前严嵩和仇鸾这些人还没有犯事都被杀了。

  这个张氏纵容张家从弘治一朝嚣张到正德一朝,现在嘉靖一朝朱元璋来了。

  肯定不会在忍了。

  朱元璋可不怕张家背后的文官集团,更不怕锦衣卫的关系。

  惹怒了朱元璋,锦衣卫全部清理了。

  “二虎,叫朱宸来一趟!”朱元璋要询问一下。

  “是,太祖!”

  很快朱宸被带来了。

  朱宸看到这些人也是连忙行礼。

  “臣,见过太祖,太宗,国师...”

  “锦衣卫里面是不是很多张家人?”朱元璋直接问道。

  朱宸犹豫一下,心里也是很忌惮的。

  之前得知张家的就没有好下场的。

  朱宸想到朱元璋朱棣也就不惧怕张家了。

  “回太祖,是有很多张家人,很多重要岗位都是。”朱宸如实说道。

  “现在这些人全部抓起来,打入天牢。”朱元璋看向朱宸,“记住了,是一个都不能放过!”

  朱元璋要肃清锦衣卫里面的这些祸害。

  也就在这个时候,皇太后张氏来了。

  坤宁宫的她也得知了文华殿发生的事情。

  之前不信,慢慢了解到朱厚熜遭遇,才明白大明的两个恐怖人来了。

  张氏看到朱元璋和朱棣几人,惊恐走到几人面前跪下。

  “见过太祖,太宗,国师...”

  “你来干什么?”朱元璋冷冷的问道。

  朱元璋不想大明有外戚,才不选身份显赫的家族子女。

首节 上一节 17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