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156节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朱棣开始陷入沉思了。
几人也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
心学现在的朱元璋几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虽然都是皇帝,但是也好奇。
几个都是搞政治的,一时间不好消化。
但是不明觉厉。
“胖虎你继续!”
“知行合一!”萧然继续说道:“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以所‘行’体现所‘知’。”
“古人云,该为不为谓之陋,不该为而为谓之恶。”
“一个人的‘知’是正抑或谬,是丰抑或寡,‘知’与‘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过具行来验证,站在客观上说,就叫观其行而非光听其言。”
“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两者要同步,就是强调‘心里明白’与‘见诸行动’,之间‘不容毛发’。”
“心念一动,立见行动,没有丝毫时间差。”
“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从容去付诸实践。”
“这一念和一行的时间差,这‘差’往往令功败于垂成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其他人听的津津有味,小朱棣年纪小,阅历不足。
也不是喜欢读书的人。
听的一脸懵逼。
虽然听不懂,但是大为震撼。
毕竟这是圣人言论。
小朱棣给萧然倒了一杯水。
萧然和小朱棣没有打扰其他人。
“胖虎,你继续说!”朱元璋发现很厉害,但是短时间也琢磨不明白。
以后再说。
有的是时间慢慢想。
圣人的东西,朱元璋还是很愿意花时间去研究的。
这么多王朝,自秦始皇大秦之后,唯一一个圣人,这个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高。
加上是大明时期的人,朱元璋更多了几分好感。
“立功!”萧然继续说道:“王阳明获封新建伯,成为大明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这个含金量也高啊!
大明这么多文臣只有三个文人因为军功被加官进爵。
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朱元璋也满意点点头,“确实是文武双全啊!”
萧然点点头:
“正德十三年,王明阳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宁王?”朱棣诧异说道:“宁王造反了?”
“是,这个人就是朱权玄孙!”萧然解释。
朱棣提起这个人不由得想到之前靖难之役可是说借兵清君侧,以后平分天下的。
“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在平定南赣的军事生涯中,王阳明抒发了著名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感言。
“虽然在平息民变、剿灭盗贼、平定叛乱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功绩。”
“王阳明却认为这并不是治国平天下的真正功绩,真正的功绩应该是推致人心向善,从根本上解决暴乱的根源。”
“所以王阳明的真正政绩,在于他实践了儒家的‘德治’的理念,让‘礼教’渗透到民间,以淳化民心,美化风俗。
“还有一点,此心不动。”
“王阳明一生带兵打过很多胜仗,平定叛乱。”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
“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
“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
“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某种意义来说,王阳明带给朱元璋几人震撼超过于谦了。
王阳明都圣人了!
“了不起啊!”朱标感叹。
朱元璋和朱棣也是赞同点点头。
成就差不多情况下,会嫉妒。
但是相差甚远的时候,就只能仰慕了。
“我大明的圣人,确实了不起,咱读书少,但是大为震撼!”
朱元璋心里,继于谦和海瑞之后,又多加了一个王阳明。
朱元璋很想见见这个王阳明了。
“最后一个立言!”萧然说道。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
“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程朱理学从北宋开始,对读书人来说不陌生了。
“到大明,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
“王阳明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并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的精辟总结,王阳明晚年所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王阳明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
“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心学的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
萧然说完端起茶杯。
朱元璋朱棣马皇后朱标几人陷入沉思。
小朱棣还是一如既往的明白。
觉得很厉害,但是基本上没听懂。
第一次听这个能听懂就怪了。
心学出现在这个时代,肯定要引起轩然大波的。
肯定会引起激烈的学术争论。
这里的几人是皇帝,算是政治家。
萧然肯定是不能在一群读书人面前说这个的。
心学出现无疑是在挑战理学。
现在都是程朱理学,突然出现心学会被当成离经叛道。
读书人可能要拼命的。
程朱理学的思想几百年早就根深蒂固了。
“萧然,你能不能说说心学和理学的区别?”马皇后对心学很感兴趣。
之前马皇后只是默默听着,很少说话。
现在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我也不太了解,皮毛都不算。”萧然也不是研究这个的。
别说心学了,程朱理学萧然都不去研究。
“你随便说说就行,咱就是想知道你对心学和理学看法。”
朱元璋也想知道。
“大姨父,到我所在这个时代,我这一代人,很少有人去关注理学心学了。”
除了研究这个的,大部分只是业余爱好者了。
“你试着说说就行!”朱标也很感兴趣。
心学被认可了,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
王阳明被承认是圣人了,心学价值不言而喻。
萧然点点头,“我试着说说。”
萧然略微沉吟,开始组织言语: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