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98节
“臣弹劾林平安,贪墨受贿,勾结外邦,其心可诛!”
柳范义正辞严,目光如炬看向林平安。
“今早,吐蕃大相禄东赞,以六车重礼公然送入林平安府邸!”
“金银珠玉、珍稀皮草、吐蕃特产,价值千万!”
“而林平安竟悉数笑纳,毫不推拒!其行径,简直骇人听闻!”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激烈:“禄东赞为何行此重贿?皆因和亲之事在昨日朝堂被林平安搅扰!”
“林平安受此重礼,岂能不为其美言?此乃公然以大唐国策换取私利,视朝廷法度如无物,败坏官箴,更易引发外邦轻视,以为我大唐官员皆可货取!”
“臣恳请陛下,即刻将林平安革职查办,追缴赃物,严惩不贷!”
第126 章 悲催的禄东赞
权万纪瞥了一眼昏昏欲睡的林平安,也立刻跨步出列,出声附议和。
“臣附议!林平安此举,影响极其恶劣,若不严惩,恐寒了天下清流之心,亦损我天朝威严!请陛下明断!”
“臣附议!”
“此举简直丧心病狂,请陛下严惩,以正朝纲!”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一众世家官员见状,纷纷出声附和。
看着林平安一个个都面露讥讽,他们倒是要看看林平安这次该如何收场!
与林平安交好的如程咬金,则是一个个急得不行。
房玄龄和魏征有心想为林平安说几句,但今早禄东赞前往林府送礼之事,早已传遍长安,证据确凿,这让他们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禄东赞则是整个人都呆住了,这可是意外之喜呀!
要知道,昨日在朝堂上反对和亲跳的最欢的也就属林平安了,若这小子倒下了,那他的求亲之路无疑会变得更加顺畅,还要他美言个屁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平安身上。
只见林平安不慌不忙,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慢悠悠地出列,对着柳范和权万纪拱了拱手:“柳御史,权御史,你们消息挺灵通嘛!”
(嘿嘿……看我怎么把你们忽悠瘸!)
李世民:“……”
柳范冷哼一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林大人,对此,你有何解释?”
“解释?当然要解释!”林平安清了清嗓子,忽然脸色一正,转向李世民,声音变得无比诚恳甚至带着点委屈:“陛下!两位御史所言,属实,但也不属实!”
李世民挑眉:“哦?何为属实,何为不属实?”
“禄大相确实送了六车礼物到臣的府上,这一点,属实!”林平安坦然承认,而后他话锋一转。
“但两位御史说臣‘贪墨受贿’、‘勾结外邦’,这可就大大地不属实了!这简直是污蔑臣对陛下的一片赤胆忠心啊!”
权万纪怒道:“证据确凿,还敢狡辩?那你为何收下?”
林平安向他投去了看智障的眼神:“权御史,你这话说的?”
“禄大相,代表吐蕃国主,带着如此厚重的‘国礼’来到我大唐,指名道姓要赠予‘深受大唐皇帝陛下信任的林县伯’!”
“这是何等的外交礼仪?这是吐蕃对我大唐的敬意体现啊!”
他摊开手,一脸理所当然:“我若当场严词拒绝,甚至把他轰出门去,岂不是显得我大唐小家子气?”
“岂不是打了吐蕃赞普的脸?破坏了两国刚刚因为反向和亲提议而可能建立的……呃……微妙友谊?”
“为了维护陛下天威,为了顾全两国邦交,臣即便心中万般不愿,也只能勉为其难,先行收下,然后立刻、马上、第一时间就来向陛下禀报啊!”
柳范见他三言两语便把罪名推脱的干干净净,顿时气炸了:“强词夺理!你分明是巧言令色!你若真无私心,为何不及时上报?为何等到我等弹劾才说?”
“柳御史您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林平安满脸委屈道。
“我早上刚收礼,便马不停蹄的来上朝了,原本今日我是不用上朝的!”
“我本打算今日早朝第一个奏报此事,谁曾想二位御史比我还心急,抢在我前面就说了,唉!”
柳范:“……”
权万纪:“……”
林平安趁热打铁,转向李世民,神色肃然道:“陛下!臣之所以收下这些礼物,正是深知其性质乃‘国礼’,而非私贿!”
“既然是国礼,自然当归于国库,岂能入臣之私库?臣已让人清点造册,所有礼物分毫未动!”
“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将这批代表着吐蕃‘诚意’的礼物,全部充入国库!”
程咬金直接笑喷,赶紧捂住嘴。
这小子,高,实在是高!黑了人家东西,还能说得这么大义凛然,最后还能落个“为国敛财”的美名!
满朝文武都听傻了,这还能这么玩?!
禄东赞被林平安这骚操作气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李世民嘴角剧烈抽搐了几下,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皇帝威严。
他看了一眼气得脸色难看,如同便秘一般的柳范和权万纪,又看了一眼一脸“忠君爱国”模样的林平安,不由哭笑不得。
“嗯!”李世民沉吟片刻,终于开口。
“林爱卿所言,虽有些强辩,却也不无道理,禄东赞大相以国礼相赠,若断然拒绝,确于礼不合,林卿能第一时间想到充入国库,其心倒也赤诚!”
柳范急道:“陛下!……”
李世民出声打断了他:“此事就此作罢!禄东赞,你的‘心意’,朕代大唐收下了,你回去后转告你们赞普,他的‘诚意’,朕看到了!”
“至于和亲之事,关乎国体,仍需从长计议,非些许礼物可易!”
他轻飘飘一句话,就把禄东赞的贿赂定性成了“国礼”和“心意”。
“至于林卿……”李世民看向林平安,眼中带着一丝警告和无奈。
“下次再有此等‘国礼’,需即刻报朕知晓,不得擅自‘勉为其难’,以免引人误会,徒生事端!”
“臣,遵旨!”林平安拱手应道。
柳范和权万纪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无话可说,只能恨恨地瞪了林平安一眼,退回班列。
禄东赞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气血翻涌,天旋地转。
赔了夫人又折兵!简直是奇耻大辱!他指着林平安,“你……你……”了半天,也没蹦出个屁来。
最终一口老血喷出,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再次硬生生被气晕了过去,瘫软在地。
大殿之内,一片诡异的寂静,所有人都看着再次被抬下去的禄东赞,嘴角抽搐。
程咬金凑到尉迟恭耳边,低声笑道:“看见没?老黑,这就叫杀人诛心,还得是这小子!以后可千万别得罪他,太他娘的黑了!”
魏征感叹道:“如此人才不去御史台,简直是暴殄天物!”
李世民:“……”
百官:“……”
第127 章 这小子什么意思?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端坐御案之后,面沉如水,目光扫过下方眉头紧锁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几名核心重臣。
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俩也在其中。
林平安则站在最后,眼观鼻,鼻观心,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二凤把我拎来干嘛?观摩学习还是当吉祥物?难道坑禄东赞的事要秋后算账?不应该啊,二凤不是默许了吗?)
散完早朝后他正准备去户部上值,便被张阿难给叫住了,将他带到了甘露殿。
李世民眼角微不可察地跳了一下,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开口,直奔主题。
“今夏关东水患,数州粮食欠收,寒冬将至,国库存粮调拨后已捉襟见肘,若无法妥善解决,恐再生流民,动摇国本,诸卿,可有良策破此困局?”
殿内顿时一片沉寂,众人皱眉苦思。
半晌之后,房玄龄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忧虑。
“陛下,当务之急应严令各地官府开仓平粜,抑制粮价,严厉打击囤积居奇!”
“同时派人前往江南、蜀中等丰收之地采购粮米!”
长孙无忌连忙补充道:“房相所言极是!此外,可令受灾州县以工代赈,组织青壮灾民兴修水利,加固城防,既予其活路,亦能为来年防灾打下基础!”
他话锋一转,露出难色:“然采购转运耗时耗力,所需钱帛巨万,国库恐难支撑!”
魏征则踏前一步,神色肃然:“陛下,臣以为,除上述之外,皇室宗亲、文武百官乃至长安富户,皆应节衣缩食,捐出钱粮,与百姓共度时艰,朝廷需率先垂范,方可凝聚民心!”
李承乾立刻跟上:“儿臣愿率东宫上下,削减用度,捐出半年俸禄,以赈灾民!”
李泰也不甘示弱,胖脸上堆满诚恳:“父皇,儿臣府中亦愿竭尽所能,捐献钱粮!”
“儿臣更愿请缨,亲自督导南下购粮事宜,必为父皇解忧!”
他表现得更为主动,试图压过李承乾一头。
(捐俸禄?他们哪个靠俸禄过日子?采购?怕是油水丰厚吧?唉,都是套路,没点新意!)林平安撇了撇嘴。
李世民见他们提出的皆是常规却难以立刻见效的方案,心中焦虑更甚。
他目光如电,骤然射向看似神游天外的林平安:“小子!”
(果然还是轮到我了!)林平安一脸无语,拱手道:“臣在!”
众人的目光齐齐朝他看来。
“诸卿所言,皆乃老成谋国之策。”李世民语气平稳,听不出喜怒。
“然或缓不济急,或杯水车薪,朕知你有机变之才,思路异于常人,对此粮荒之急,你可有不同见解?!”
(关东水灾,粮食欠收,寒冬,流民……)林平安心念电转,突然心头一动,拱手回道。
“陛下,臣确有些粗浅想法!”
“讲!”李世民双眼一亮,言简意赅道。
“方才房相、魏大人所言,皆是正理,臣深感佩服!”
(嗯,先商业互吹一波!)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