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108节

  她强自镇定,假装随意地问道:“阿耶,这般时辰,还在起草奏章?所为何事,竟让您如此动气?”

  她深知父亲性情刚直,但如此怒形于色,却也少见。

  魏征正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见聪慧懂事的女儿询问,加之对方又是林平安,便重重叹了口气,将毛笔搁在笔山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还不是那个林平安!”魏征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意:“此子……此子今日简直无法无天!”

  他并未隐瞒,将今日在林府的所见所闻,包括土豆和化肥的惊世之物。

  还有林平安当众向陛下求尚长乐公主,并怒怼长孙无忌与他自己的狂悖之言,大致叙述了一遍。

  当然,他略去了三位公主之间的纠葛细节,重点在于林平安“恃功而骄,罔顾礼法,言语猖狂,动摇国本”。

  “婉儿你说!”魏征越说越气,手指敲着桌面。

  “立下功劳,陛下自有封赏,岂能以此要挟,妄求帝女,还是那般荒唐的要求!”

  “更可气的是,他竟然将纲常伦理与民生之功对立起来,说出那般混账话!”

  “此风若长,日后人人效仿,朝廷法度何在?皇家威严何存?真是气煞我也!”

  魏小婉静静地听着,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没想到林平安竟如此大胆,做出了这般惊世骇俗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父亲提到的,关于那亩产千斤、增产四成的神物,却也让她心头悸动,她聪慧过人,立刻抓住了关键。

第142 章魏小婉的劝说!重燃希望之火的禄东赞!

  待父亲说完,魏小婉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沉吟片刻,亲自为父亲斟了一杯热茶,声音依旧柔和,却带着一丝冷静的分析。

  “阿耶息怒,您的担忧,婉儿明白!礼法纲常,确是立国之基,不容轻慢!”她先肯定了父亲的核心观点,让魏征的脸色稍霁。

  但紧接着,她话锋一转,语气轻柔却坚定:“但是阿耶,您方才也提到了,那林平安所言土豆、化肥,若果真能亩产千斤,增产数成,此乃何等功业?!”

  “婉儿虽深处闺阁,亦知民生多艰,若真有此神物,活命无数,富国强兵,其功恐不下于古之神农,此乃泽被苍生、功在千秋之事啊!”

  魏征一怔,眉头依旧紧锁:“功是功,过是过!岂可因其功,而恕其过?更不能以此作为要挟之资!”

  “阿耶所言极是!”魏小婉点头,随即引导道:“那依阿耶看,是立刻弹劾他,阻止他继续研制那利国利民之神物为好?”

  “还是暂且观望,待其功成之后,再以国之法度、君臣之礼对其约束规劝为好?”

  她看着魏征疲惫发红的双眸,继续缓缓道:“阿耶弹劾他,自是秉持公心,维护法度!”

  “可若因此事,寒了其心,令他真的赌气不干,长安伯少年热血,冲动之下若将那祥瑞搁置或毁去,那天下等待救济的百姓又当如何?”

  “届时,是维护了虚无缥缈的颜面重要,还是实实在在的万民性命重要?”

  魏小婉的声音不高,却句句敲在魏征的心坎上。

  他一生谏言,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康!

  “再者!”魏小婉微微低头,淑丽的脸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声音更轻了些。

  “婉儿虽与长安伯仅有一面之缘,但观其行事,虽看似跳脱不羁,但其人似乎并非大奸大恶之徒!”

  “其心中,或许确有济世为民之念,只是行事方法过于惊世骇俗!”

  “阿耶素以慧眼识人、善于引导著称,为何不能对其耐心些,先观其行,待其功成,再以师长之风,徐徐教化之?”

  “如此,既可得其利国利民之实,又能导其向善守礼,岂不两全其美?”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阿耶,您官袍和官帽上绣着他写的诗,可见您内心深处,亦是惜其才,赏其志的,为何不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也多给天下百姓一个希望呢?”

  魏征沉默了。

  他看着女儿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又看了看奏章上林平安的名字,再瞥见官袍和官帽上的诗句,心中的愤怒和失望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

  女儿的话,有理有据,更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格局上。

  他固然要坚持原则,但若因坚持眼前的“礼法”而可能损害更大的“民生”,这绝非他魏征所愿。

  而且,女儿的劝说,也触动了他心底那丝对林平安恨铁不成钢的惋惜之情。

  良久,魏征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思索。

  他伸手将那份刚刚写到一半的弹劾奏章拿起,就着烛火,将其点燃。

  火焰跳跃着,吞噬了那些激烈的言辞。

  “罢了!”魏征看着化为灰烬的奏章,声音有些沙哑。

  “婉儿,为父便依你所言,暂且观望些时日吧!但愿此子,莫要辜负了这份期许,更莫要辜负了这天下百姓!”

  魏小婉见状,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阿耶英明!”

  平安,婉儿能帮你的也就这些了,你可千万别让我和阿耶失望啊!

  看向林府方向,魏小婉心头喃喃。

  翌日,阳光微暖,秋风送爽,禄东赞在两名随从的搀扶下出了太医署。

  他脸色苍白,连续两次被林平安气得昏厥,不仅身心受创,更让他的自信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他眼神阴郁,再无之前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挫败感和不甘。

  大唐公主难道真的就如此遥不可及吗?天神难道真的不再护佑吐蕃了吗?

  他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愤懑,漫无目的地沿着繁华的朱雀大街走着,两名随从见状,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后,不敢多言。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伴随着车轮辘辘声由远及近。

  一辆装饰颇为华丽却不失雅致的马车,在一队护卫的随行下,从不远处的街角缓缓驶来。

  马车的帘幕用的是一层薄薄的浅碧色轻纱,既保持了车内的私密,又隐约透出些光影。

  一阵秋风吹过,恰好将马车侧面的纱帘掀起了一角。

  禄东赞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刹那间,他的脚步猛地顿住了,呼吸也为之一窒。

  只见车窗内,一位少女正微微侧身,似乎在与车内的侍女说笑,就这惊鸿一瞥,禄东赞看清了那少女的容貌。

  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肌肤胜雪,吹弹可破。

  一张标准的鹅蛋脸,五官精致得如同画中仙子,笑起来时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显得既甜美又高贵。

  她并未盛装打扮,只穿着一袭藕荷色的襦裙,乌黑的秀发梳成时下流行的双鬟望仙髻,簪着一支简单的玉簪,却丝毫掩不住那通身的灵秀之气和与生俱来的雍容华贵。

  她似乎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正以袖掩口,发出一阵轻灵的笑声,那笑声如同春风拂过银铃,清脆动人,在这略带萧瑟的秋日街头,显得格外耀眼和充满生机。

  仅仅是一瞥一笑,禄东赞就觉得仿佛有一道阳光猛地刺破了他心中的阴霾!

  他整个人都呆立当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辆马车,连随从低声呼唤都恍若未闻。

  这…这是谁家女子?竟有如此风采!虽不及长乐公主的端庄典雅,也不似永嘉公主的妩媚风情,却另有一番灵动高贵、清新脱俗的气质!

  禄东赞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

  眼看马车就要驶过,禄东赞猛地回神,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对随从低喝一声:“走,跟上那辆马车!”

  两名随从虽不明所以,但见他如此神色,不敢怠慢,立刻护着禄东赞,混入人流,不远不近的尾随其后。

  马车行进的速度不快,似乎主人并不赶时间,偶尔还会因为街边某些新奇的小玩意儿而稍稍停顿。

  这给了禄东赞充足的观察时间,他越看越是心痒难耐,少女偶尔掀开帘角好奇打量街景的模样,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此女气质非凡,所乘马车和护卫皆非寻常百姓家能有,定是权贵之女!若是能求娶此女,或许……

  一个念头如同野草般在他心头疯长。

第143 章 林平安:这软饭真是越吃越香了!

  马车穿过数条街道,最终在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前缓缓停下。

  府邸门庭壮丽,门口两边矗立着两尊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门楣上高悬的匾额赫然写着四个鎏金大字——江夏王府!

  禄东赞瞳孔猛地一缩,江夏王李道宗?!李世民的堂弟,深受信任的宗室名将!

  就在这时,马车停稳,一名相貌清秀的侍女率先掀帘,跳下车辕,转身对着车厢内恭敬喊道:“郡主,王府到了,您慢些!”

  车帘被侍女彻底掀开,那位绝色少女在侍女的搀扶下,优雅地探身而出。

  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站在车辕上,抬眼望了望王府大门,脸上带着归家的轻松笑意,那姿态那气度,俨然是这座王府的主人之一。

  “郡主…她竟然是江夏王府的郡主!”禄东赞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激动得几乎要浑身颤抖起来!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

  巨大的狂喜瞬间淹没了他!

  公主之路被林平安那个煞星堵死了,但眼前这位郡主,无论是身份、容貌、气质,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她是正儿八经的李唐宗室女,皇帝的血亲侄女!

  若能与她联姻,所带来的政治利益和实际好处(工匠、书籍、种子、技术)丝毫不会比娶一位公主少多少!

  而且,求娶郡主的难度,理论上必然远低于求娶皇帝嫡女或妹妹!

  天无绝人之路!果然,天神还是会护佑我吐蕃的!

  禄东赞内心在呐喊,之前所有的阴郁和挫败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新猎物的兴奋和志在必得的激动。

  他死死盯着那位郡主的身影消失在王府朱红色的大门内,眼神灼热得仿佛能穿透门板。

  “快!回去!”他猛地转身,朝身后两名随从激动吩咐道。

  “立刻去打探!我要知道这位郡主的一切!芳名、年龄、喜好…所有信息!快!”

  他几乎是跑着离开的,脚步轻快有力,与方才走出太医署时的颓然判若两人。

  两日之后,东市,醉月楼。

  “恭喜阳明兄,开张大吉!”

  “酒楼生意红红火火,日进斗金,恭喜发财!”

  酒楼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崭新的“醉月楼”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尉迟宝琳、程处默、李思文等将门子弟嗓门洪亮,恭贺声不绝于耳。

  贺礼堆积如山,引来满街围观,好不热闹,林平安一身锦袍,笑容满面,周旋于宾客之间。

  李漱和李丽质还有李月三女也是投了钱的,是醉月楼名义上的股东。

  三女碍于公主身份不便在门口迎客,便坐在一楼雅间靠近窗口处,时不时向外张望喜气热闹的场面,三张各具特色的俏脸都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悦。

首节 上一节 108/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