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642节

  他抬手一挥,身后两百名骑兵当即催马冲锋,马蹄踏得地面震颤,长矛直指楯车缝隙。

  可下一瞬,“砰砰砰”的铳声突然炸响。

  楯车后面的明军火铳手齐射,铅弹像暴雨般扫来,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骑兵应声落马,马嘶声与惨叫声混在一起,竟硬生生逼停了冲锋的势头。

  “倒是有点门道。”

  阿济格眼神沉了沉,可还没等他调整战术,粮寨里又冲出一队人马。

  数百名骑兵举着明晃晃的马刀,后面跟着上千名步卒,步卒们肩扛长枪,队列虽不算齐整,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气势。

  “这小小的粮寨,倒藏了不少兵?”

  阿济格心中诧异,可随即又冷笑起来。

  千余步卒加五百骑兵,在他三千八旗精锐面前,不过是多些砍杀的对象罢了。

  只要将这些人歼灭了,粮寨必将不攻自破!

  他当即下令:“左翼骑兵绕后,右翼骑射骚扰,中路压上!先冲散他们的步卒!”

  号角声响起,三千骑兵分成三队,左翼骑兵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明军步卒的侧后方迂回。

  右翼骑兵则翻身下马,搭弓射箭,箭雨密集地落在明军阵中,逼得步卒们不得不举起盾牌防御。

  中路骑兵则保持冲锋姿态,马蹄声震得人心脏发颤,眼看就要将明军阵型冲垮。

  明军骑兵果然慌了,有几个骑兵甚至开始往后退,可步卒阵里突然响起一声大喝:

  “稳住!谁退斩谁!”

  紧接着,楯车再次前移,火铳手轮番射击,竟硬生生顶住了八旗骑兵的攻势。

  阿济格越打越觉得不对劲。

  这些明军明明已经显露疲态,却始终不肯撤退,像是在刻意拖延时间。

  然而。

  此刻醒悟,已经迟了。

  就在这时。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震天价响的踏地声,那声音不像骑兵的轻快,倒像无数重甲步兵齐步前进,沉闷得让地面都在轻微摇晃。

  阿济格猛地转头,只见东边的山头上,一面绣着“刘”字的大旗突然升起,紧接着,漫山遍野的明军涌了出来,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矛和火铳的尖端连成一片,竟看不到尽头。

  “是刘兴祚!”

  阿济格身边的斥候失声喊道。

  阿济格的瞳孔骤然收缩,终于明白过来。

  难怪这些明军死战不退,原来是在等援军!他当即扯着嗓子喊道:

  “撤!快撤!”

  可已经晚了。

  身后的山林里突然传来“咔嚓”的树枝断裂声,一队身着黑色重甲的明军步卒冲了出来,他们手持长刀,甲胄厚得能挡住弓箭,正是李鸿基所部的重甲精锐。

  这些步卒像一堵移动的铁墙,瞬间堵住了八旗骑兵的退路,刀斧挥舞间,不断有骑兵从马背上跌落。

  而且,戚金的炮营也到了。

  火炮轰击之下,建奴骑兵人仰马翻。

  “中计了……”

  阿济格目眦欲裂,他看着前后夹击的明军,看着那些原本被他视为猎物的明军士兵,此刻却成了围猎他的猎人。

  马蹄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阳光被硝烟遮蔽。

  抚顺关外的这片开阔地,瞬间变成了八旗骑兵的修罗场。

  ……

  PS:9100字超级大章!

第421章 金酋殒命,夜袭擒帅

  春日的风裹着尘土,刮在阿济格的脸上,带着股铁器淬火后的冷意。

  他勒住马缰,胯下的战马似乎也察觉到了绝境,不安地刨着蹄子,鼻息间喷出白气。

  直到此刻,阿济格才后知后觉地明白。

  自己从踏入这片山林起,就不是潜伏的猎手,而是一头钻进了陷阱的野猪。

  他原以为抚顺关外的粮寨守备松散,自己率三千精锐骑兵来此,定能来去自如。

  可此刻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明军旗帜正顺着风展开。

  “怎么可能……”

  阿济格低声呢喃,手指死死攥着马缰绳。

  他明明让斥候反复探查过,粮寨周围五十里内都没有明军主力。

  可现在,戚金的浙兵、李鸿基的重甲、刘兴祚的骑兵,三支劲旅像早就等着他似的,把三千骑兵围在了这片不足三里的山谷里。

  他忽然想起方才诱敌时,粮寨守军的“迟疑”。

  那些明军明明能逃得更快,却故意放慢脚步,原来不是怯战,是在等援军!

  “阿济格,你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

  刘兴祚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几分嘲弄。

  “从你率部进入抚顺地界的那一刻,护粮堡的传令兵就把消息传遍了。

  戚将军的浙兵从赫图阿拉赶来,李将军的重甲步卒在山林里蹲了两天,就等你钻进这包围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阿济格麾下那些慌乱的骑兵。

  “经略公早说了,赫图阿拉一攻城,皇太极定会派精锐来断粮道。

  你,就是那个‘精锐’。”

  阿济格猛地抬头,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声音沙哑却依旧凶悍:

  “刘兴祚,你这个背主的叛徒!

  当年若不是父汗饶你一命,你早成了刀下鬼!

  父汗的恩情,难道你忘了?”

  “呵呵!”

  刘兴祚冷笑一声,长枪往前一指。

  “你们屠开原、掠辽东时,这恩情就变成了血仇了。

  我麾下的兵卒,十有八九是辽民子弟,他们的爹娘妻儿都死在八旗兵的刀下。

  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谈什么恩情!”

  但过了片刻。

  刘兴祚还是放缓了语气,说道:

  “我再劝你一次,给你最后的机会。

  阿济格,投降吧。

  你麾下的骑兵已经慌了,再抵抗下去,不过是多添几具尸体。

  经略公有令,降者免死,若你肯降,还能保你一条活路。”

  “活路?”

  阿济格仰头大笑,笑声里满是绝望的疯狂。

  “大金的贝勒没有投降的道理!我阿济格就算战死,也要拉几个明人垫背!”

  语罢。

  他勒转马头,目光扫过麾下的牛录额真们,那些人有的脸色惨白,有的却依旧握着刀。

  那是正蓝旗的白甲兵,是他最精锐的部下。

  “弟兄们,随我突围!”

  “冥顽不灵!”

  刘兴祚冷笑一声,当即下令杀敌!

  东北方的七千明军精骑如两柄巨大的铁钳,沿着山脚包抄而来。

  这些骑兵并非一味冲锋,而是以娴熟的骑射技巧,在马背上开弓放箭,密集的箭雨精准地射入八旗骑兵队伍的后方和侧翼,不断有人惨叫着落马。

  刘兴祚本人策马立在一处高坡,但那沉稳的目光如同鹰隼,死死锁定了阿济格这头困兽。

  西南方。

  李鸿基的三千重甲步兵已如一道移动的铁壁,彻底封死了退回山林的道路。

  他们手中的长柄斩马刀、盾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这些士兵身披厚实的镔铁甲,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步步紧逼。

  火铳手则夹杂其间,利用重甲兵掩护,近距离轮番齐射,每一次轰鸣都像在八旗骑兵的阵型中撕开一道血口。

  李鸿基在阵前怒吼连连,指挥若定,其部下的血勇之气被彻底点燃。

  正北方。

  戚金的炮营车阵也已经推进到了有效射程。

  那些黑洞洞的炮口喷吐着死亡火焰,每一次齐射,炮弹都带着凄厉的呼啸落入人堆马群中。

  霰弹如狂风骤雨般横扫,将密集冲锋的八旗骑兵连人带马打成筛子。

  实心弹则在地面上犁出恐怖的沟壑,所过之处肢体横飞,惨不忍睹。

首节 上一节 642/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