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624节

  熊廷弼一双虎目,紧紧的盯着粆图。

  “第一,你回去后,要尽快收拢察哈尔部的散部。

  第二,这个月内,你必须将你的家眷,包括你的母亲、妻子和三个儿子,都迁到沈阳来居住,大明会给他们安排宅院、供给衣食,算是……彼此的信任凭证。”

  “若是你能做到以上两点,我大明可以给你支持,给你一百副盔甲,给你能够招兵买马的粮草。”

  粆图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人质”的意思,可转念一想,若是不答应,自己今日怕是走不出这白虎堂。

  更何况,熊廷弼肯给他盔甲粮草,还帮他对抗额哲,这点条件并不算苛刻。

  他当即躬身:“粆图全听经略公安排!家眷本月内必到沈阳!”

  “很好。”

  熊廷弼点了点头,对门外喊道:“传本经略的命令,从库房调一百副玄铁鱼鳞甲、五千石粮草,给粆图台吉送去。”

  亲兵领命而去,粆图听到“一百副玄铁鱼鳞甲”时,眼睛顿时亮了。

  这种盔甲轻便且防御力强,是明军的制式装备,他此前在战场上见过,一直眼馋却得不到。

  如今熊廷弼大方相赠,足见诚意,也让他更有信心收拢部众。

  “这些盔甲粮草,是大明给你的第一笔支持。”

  熊廷弼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警告。

  “若是你能在半年内稳住察哈尔部的局势,本经略还会给你更多。

  包括火铳、铁器,甚至帮你开通与大明的互市。

  可若是你敢背叛……”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目光扫过粆图,那眼神里的冷意让粆图浑身一寒。

  粆图连忙再次跪倒在地。

  “粆图对天发誓,若有二心,必遭天打雷劈,死无全尸!

  将来察哈尔部的刀,只会对准建奴与其他反对大明的人,绝不会对着大明!”

  熊廷弼满意地点了点头,上前扶起他:

  “起来吧。今日便让你带着盔甲粮草回草原,记住,你能有今日,是大明给的。

  你将来能成为察哈尔汗,也是大明帮的。

  莫要忘了这份恩情。”

  粆图重重颔首,转身走出白虎堂。

  出了白虎堂之后,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威严的府邸,心中清楚,自己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已经与大明紧紧绑在了一起。

  而白虎堂内,粆图离去之后。

  熊廷弼再次拿起草原舆图,眼神在察哈尔、科尔沁、赫图阿拉三地之间来回移动。

  周文焕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看着他的动作,轻声道:

  “经略公这一步棋,走得妙啊!既断了皇太极的左膀,又制衡了科尔沁,草原的局势,这下彻底在咱们掌控之中了。”

  熊廷弼立在白虎堂的舆图前,脸上却没有半分处置粆图台吉后的快意。

  在他看来,林丹汗兵败后的察哈尔部不过是群龙无首的散沙,蒙古诸部纵有野心,也掀不起撼动大明的风浪。

  大明困扰百年的草原难题,如今已有制衡之策,只需假以时日,便能徐徐图之。

  此刻,他的目光早已越过草原,牢牢定格在舆图东北方那个用红笔圈出的地名上。

  赫图阿拉。

  “蒙古人,不值一提。这辽东地面上,唯有那个皇太极,勉强配做我大明的对手。”

  “现在,本经略想的,都是如何对付建奴!”

  “经略公。”

  这个时候,亲卫捧着一份密报上前,躬身道,

  “启禀经略公。据抚顺关探子回报,皇太极近日派了阿济格率领两百精骑在关外游弋,接应了不少从沈阳、辽阳逃出去的人。

  多是些没入名册的小旗官、家丁,还有几个贪腐数额不大的典吏。”

  熊廷弼闻言,面色不变。

  “清扫辽沈两地,难免有几只漏网的阿猫阿狗。

  这些人官职最高不过百户,连辽阳卫的布防图都没见过,能泄露什么有用的情报?

  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日。”

  “眼下要紧的,不是追剿这些小鱼小虾,而是两件事:

  一是彻底整饬辽沈,二是筹备对建奴的战事。”

  整顿辽东绝非斩了几百个贪腐官员便能了事。

  更是要安民心、定军心。

  熊廷弼当即说道:

  “之前被克扣粮饷的军户,要把赃款里的三成拨出去补发给他们。

  去年冬天冻毙士卒的家属,每户给五两抚恤金。

  要让士卒们知道,朝廷记着他们的苦,不会再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另外,辽沈两地的流民,要尽快编入户籍,分给荒田。

  城中被烧毁的民房,由官府出木料帮着重建。

  只有百姓安了,士卒才能无后顾之忧。”

  最关键的,还是官吏的补缺。

  “辽沈两地空缺的两百多个职位,从今日起,只选两类人:

  一是在此次整顿中立场坚定、清廉奉公的。

  二是在军中战功卓著、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

  那些靠着关系、想着捞钱的,一概不用!”

  话音刚落,周文焕又递上一份关于辽东粮草的军报,眉头微蹙:

  “经略公,辽东每年需军粮一百零八万石、马料四百万石,合计近五百万石。

  往年朝廷要从江南调运三百万石,光运输成本至少三百万两银子。

  漕运过黄河、陆路翻山海关,每运一石粮,就要耗费一两银子,实在是耗不起。”

  “所以,开春后的屯田,才是重中之重。”

  熊廷弼接过军报,话语之中,倒是多了几分期待。

  “如今辽沈的贪腐肃清了,军户们有了田、有了粮,愿意屯田的人自然多了。

  只要把沈阳周边的万亩荒田开垦出来,再修复辽阳的灌溉渠,不出两年,辽东的粮食自给率就能从两成提升到七成以上。”

  他掰着手指算道:

  “到时候,每年只需从江南调运一百万石粮,能省两百万石的调运量,光运输成本就能省下两百万两。”

  白虎堂中的亲卫听得热血沸腾,当即问道:

  “既然如此,那何时才能对建奴动手?去年咱们差一点就端了赫图阿拉,弟兄们早就憋着一股劲了!”

  熊廷弼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目光再次投向舆图上的赫图阿拉,语气里满是必胜的笃定:

  “整顿辽东慢不得,剿灭建奴急不得。”

  “等开春的屯田安排妥当,官吏也补全了,军粮、马料都囤足了,便是收拾建奴的时候。”

  “去岁未能一战而定建奴,是因为粮饷不足、人心不齐,还有内奸作祟。可如今不一样了!”

  “火药方面,咱们从朝廷运来的万斤火药,已经囤在沈阳火药库了。

  兵员方面,辽沈两地整顿后,留下的六万精锐,个个都是能战的汉子。

  更有科尔沁部可以调动。

  漕运、陆路都安排妥了,不会再像去年那样断粮。

  军户有了田、百姓安了家,都盼着咱们能打跑建奴,还辽东一个太平!”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都在咱们这边。

  皇太极,不过冢中枯骨罢了!”

  说着,熊廷弼冷笑两声,心里想道:

  皇太极,你不是想靠着那些逃兵探听消息吗?

  不是想在抚顺关耍小聪明吗?

  多去做梦罢!

  待开春后

  我大明天兵压境,本经略倒要看看你,如何抵挡!

  ps:

  9200字超级大章!

  求订阅!求月票!!!!

第415章 建酋蹙境,九边暴动

  天启二年三月的辽东,温度已经上升回暖了。

  但要说入春了,那倒还没有。

  甚至赫图阿拉还在飘雪了。

  这是辽东特有的“桃花雪”,明明已是江南草长莺飞的时节,这里却还飘着能落满肩头的冷雪。

首节 上一节 624/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