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576节
明军连续作战数月,从清河到柳河,再到围攻赫图阿拉,消耗必然巨大。
孙承宗在辽阳的后勤本就吃紧,再被草原部落劫掠,断供是大概率的事。
这么一想,此人带来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猛地抬头,救援赫图阿拉的念头,瞬间烟消云散。
既然明军撑不了多久,他何必去送死?
不如在此处等巴雅喇的偏师,等明军撤军后,再回赫图阿拉重整旗鼓!
“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
想明白之后,皇太极对着那士兵说道:“本汗记住这份情了。”
“既然你家主人要谋利,我这里有牛羊、有战马、有人参,你们主人到时候,也可以和我们做生意。”
连战事透露机密情报都敢,此人背后的人可以利用。
说不定,还可以和他们交易,换来大金现在急需的各种物资。
这明军士卒点了点头,说道:“我会将大汗的话带回去的。”
“放他走。”
皇太极对着济尔哈朗挥了挥手,示意放人。
济尔哈朗也知晓此人不是敌人,当即解开了那士兵的束缚,并且给了他一袋烧酒。
“好酒!”
此人接过烧酒,喝了一口,舒爽的呻吟一声。
之后对着皇太极拱了拱手,没有再说什么,骑乘上一匹战马,转身走进风雪之中,很快便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原里。
皇太极站在高坡上,望着此人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
他没想到,自己竟能靠着明军内部的“蛀虫”活命。
看来,这场辽东之战,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时间如白驹过隙。
十五日的时间,转瞬即逝。
赫图阿拉城墙上的建奴守军依旧顽强,而明军的粮草已渐渐见底,火铳的铅弹几乎没有了,连士兵们每日的口粮,都从两斤糙米减到了一斤半。
营地里,不少士兵裹着单薄的棉衣,靠在帐篷边,望着南方的方向发呆。
再有几日就是除夕了。
往年这个时候,他们早已在家中围着炭火盆,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听着孩子的笑声。
可如今,只有呼啸的寒风、冻硬的干粮,还有远处城墙上隐约传来的建奴喊杀声。
“不知道家里的年过得怎么样……”
一名来自山东的士兵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思乡的苦涩,身旁的同伴们沉默着,没人接话。
思归的情绪像瘟疫般蔓延,连平日里最勇猛的莽夫,此刻也没了往日的锐气。
中军大帐内。
熊廷弼盯着案上的舆图,眉头紧锁。
李若星垂手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经略公,属下按您的吩咐,故意放出要北上追击皇太极、或是强攻赫图阿拉的假消息,还安排了‘破绽’,可抓到的都是些底层的小卒,一问三不知,真正的内奸,根本没露头。”
熊廷弼重重叹了口气。
那些藏在暗处的蛀虫,定是察觉到了风声,收敛了手脚。
抓不到核心内奸,此番攻伐赫图阿拉,剿灭建州女真,势必有人在后面掣肘。
“罢了。”
他挥了挥手,语气带着几分疲惫。
“这些小角色留着也没用,都发往辽阳,交给孙部堂处置吧。”
辽东巡抚就是管锦衣卫诸事的,这方面,他倒是不想越权处理。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撤退的时候。
帐外传来亲兵急促的脚步声:“经略公!京师来的快马!陛下的密诏!”
熊廷弼心中一紧,连忙起身,整理好官袍。
而在这个时候,送密诏的太监也进来了。
熊廷弼赶忙对着密诏的方向跪下。
传诏的太监见礼仪具备,也不耽误时间,当即展开明黄的诏书,声音在帐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辽东冬寒,将士疲弊,后勤难继,着经略熊廷弼即刻撤围,率部回师辽阳,待开春整肃内部、补足粮草后,再图进取……”
“另,召见布和,命其将林丹汗、莽古尔泰等俘虏囚送入京.”
陛下也要我撤军吗?
他抬起头,望着传诏太监,眼中满是不甘。
或许。
再多围几日,赫图阿拉就破了!
可他也明白,君命难违,更何况,眼前的困境确实无解:
士兵思归、粮草断绝、内奸未除.
再耗下去,恐怕不等建奴来攻,明军自己就先乱了。
连他自己都没有多少把握可以短时间拿下赫图阿拉。
“臣辽东经略使熊廷弼,遵旨。”
熊廷弼接过密诏,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失落。
待传诏太监离去,他也将自己失落的心情收拾好。
事不可为,便不能勉强。
他对着帐外大喝:
“传本经略钧令!即刻拆除古勒寨、沙济寨等赫图阿拉外围堡寨,所有木料、砖石尽数运走,不许给建奴留下半点可用之物!
各军分批次撤军,刘兴祚部断后,陈策部护送伤员,务必确保撤退有序!”
“另外,让布和台吉过来!”
“遵令!”
亲兵们轰然应诺,转身去传达命令。
帐内,熊廷弼望着密诏上“整肃内部”四个字,心中渐渐坚定。
或许
杨涟是对的。
攘外必先安内!
不把辽东的蛀虫彻底清除,就算灭掉了皇太极,也守不住辽东的安稳。
不多时。
布和台吉应邀走进大帐。
此番攻伐赫图阿拉,布和也随军出征,不为别的,只为了报仇。
可惜。
此番这仇肯定是报不了了。
此刻他脸上还带着几分疲惫,见熊廷弼神色严肃,连忙拱手行礼:
“不知经略公召属下前来,有何吩咐?”
熊廷弼示意他坐下,语气缓和了些:
“布和台吉,陛下有旨,召你即刻入京。另外,林丹汗、莽古尔泰,还有察哈尔部、建奴的几位贵胄,也需由你亲自押送前往京师。”
“我去京师?”
布和猛地愣住,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原以为打完这仗,自己顶多能带回些战利品,回科尔沁整顿部众,却没想到竟能得到面见大明皇帝的机会。
熊廷弼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你是皇亲国戚,此次又助我大明生擒林丹汗、大败皇太极,功不可没。
陛下有意,要亲自封你为顺礼王。
你父亲莽古斯生前便是顺礼王,如今这个爵位,也该由你继承了。”
“顺礼王?!”
布和猛地从座椅上站起来,脸上的疲惫瞬间被狂喜取代。
他之前还担心,父亲的爵位会落到两个叔父手中,却没想到大明皇帝竟直接将这个爵位封给了他!
“我……我这就去安排!”
布和搓着手,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
要带上最好的蒙古马,给陛下准备些草原上的特产。
到了北京,一定要好好看看大明的都城是什么模样。
还有他的两个女儿,自从送入京师后,他还没见过,不知道她们在宫里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
看着布和喜不自胜的模样,熊廷弼的心情也轻松了几分。
封布和为顺礼王,不仅是对他功绩的奖赏,更是大明拉拢科尔沁部的手段。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