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573节
“经略公,火药……府库里已经空了。”
见熊廷弼眼神一厉,他连忙补充。
“之前攻抚顺时,咱们把存粮的火药都用在了炸开城门上;后来围追皇太极,又给威虏伯、李总镇他们拨了大半,现在连火铳的铅弹都快见底了……
朝廷的补给队被劫,新的火药还在路上,可后勤一断,怕是……”
“怕是火铳成了烧火棍,火炮成了摆设,是吗?”
熊廷弼接过话头,语气冰冷得像抚顺的寒风。
“没有火药,怎么攻城?赫图阿拉虽守军少,可城墙是石头砌的,靠步兵爬云梯,得死多少人?!”
粮秣官吓得低下头,不敢应声。
白虎堂内陷入死寂,只有炭盆里的火星偶尔“噼啪”作响,映着熊廷弼阴沉的脸。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飘落的雪花,心中翻江倒海。
速战,缺火药缺粮草。
撤军,又怕错失良机。
一边是眼前的绝境,一边是长远的隐患,两条路,竟没有一条好走。
熊廷弼有些犹豫了。
但很快,他就想清楚了。
“不行,不能撤。”
辽东已经耗费了大明太多的钱粮。
这个冬天,他就要将他拿下!
“传本经略命令,即刻清点所有卫所的存粮,哪怕是预留的种子粮,也先调给主攻部队。
再去工坊看看,能不能让工匠用硝石、硫磺自己熬制简易火药,能撑一轮是一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内众人,声音铿锵:
“赫图阿拉必须拿下来!就算用刀砍、用矛戳,也要在粮草耗尽前,踏平建奴的老巢!”
哎~
杨涟看着熊廷弼坚定的眼神,心中暗叹。
这位经略公,终究还是选择了最难走的路。
只是,走这条路要多死多少人?
思及此。
杨涟缓缓起身。
他缓缓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绯色官袍,目光却如利刃般直视熊廷弼,语气没有丝毫退让,却也带着几分恳切:
“经略公,容在下说句肺腑之言。”
熊廷弼见杨涟开口,愣了一下,但还是给这个钦差几分薄面。
“都堂但说无妨!”
杨涟当即开始输出:
“经略公,此番出征,咱们该拿的战果,早已尽数到手。”
他抬手点了点案上的战报,声音清晰有力:
“林丹汗被擒,察哈尔部溃散,草原各部再无敢与大明抗衡者。
皇太极精锐折损甚众,辎重尽失,连老巢赫图阿拉都不敢回,只能躲在海西女真旧地苟延残喘,他劫掠科尔沁的血仇,咱们也替布和台吉报了。”
“此时撤军,谁会轻视大明?草原部落会记着林丹汗的下场,建奴会惧着咱们的兵锋,辽东百姓更会念着咱们保境安民的功劳。可若是硬要在寒冬里强攻赫图阿拉”
他话锋一转,声音里多了几分沉重:
“孙部堂的密信您也看了,后勤已断,火药告罄,连将士们的棉衣都凑不齐。
冬日作战本就是兵家大忌,更何况是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攻城?
赫图阿拉的城墙虽不算坚固,可没有火炮轰开缺口,单靠步兵爬云梯,每向上一步,都要踩着将士们的尸体。
这些将士,有的是刚从浙江、四川来的客军,有的是辽东本地的子弟,他们的命,难道就不值得经略公多考量几分吗?”
熊廷弼握着马鞭的手紧了紧。
他当然知道杨涟说的是实情,可一想到皇太极若逃出生天,之后又会卷土重来,他便无法甘心:
“都堂,本经略并非不恤将士!可你想过没有,这个冬天若不能诛杀皇太极,不能彻底铲除建州女真,来年咱们还要再派大军去征伐,到时候,可就没有现在这般天赐良机了,还要再死更多人!”
“只要灭了建奴,客军就能撤回关内,朝廷不用再往辽东砸银子,辽东百姓不用再受战火之苦。
到那时,辽东才真正能安稳,才不会成为大明的负担!”
“经略公此言差矣!”
杨涟立刻反驳,眼神愈发锐利。
“经略公只看到了外患,却没看清辽东的内忧!
孙部堂在密信里提过,后勤运输队被劫,未必是草原部落所为,背后怕是有辽东的势力在暗中作梗。
这些人,巴不得战事拖下去,好借着‘军需’的名义中饱私囊,他们怎会愿意您彻底铲除建奴?”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沉了下来:
“就算您今日杀了皇太极,明日草原上未必不会出现第二个‘皇太极’。
可若是咱们先整顿辽东防务,揪出那些蛀虫,理顺后勤,让大明在辽东的根基稳了。
到那时,区区一个皇太极,又算得了什么?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经略公不会不懂吧?”
“你!”
熊廷弼被杨涟说得脸色发黑,胸中的怒火蹭地冒了上来。
他不得不承认,他说不过杨涟。
但他是将军,说不过的话,可以在战场上见分晓!
“哼!”
他猛地攥紧马鞭,冷哼一声。
“都堂不必多言!本经略心意已决!明日便亲率大军前往赫图阿拉,本经略倒是不信了,赫图阿拉,没有火炮就打不下来?”
帐内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粮秣官和后勤官吓得大气不敢喘。
可片刻后,熊廷弼看着杨涟坚定的眼神,又想到帐外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语气终究软了几分,缓缓道:
“罢了……若到了城下,真的事不可为,我也不会让将士们白白送死。”
他总不至于在攻不下赫图阿拉的时候,还让士卒们前去送死。
杨涟看着熊廷弼松动的态度,紧绷的脸庞终于露出一丝浅笑。
他拱手道:
“如此,在下便在抚顺城,等着经略公的好消息。
也盼着经略公能记着今日之言,莫要让将士们的血,白流在这寒冬里。”
熊廷弼点了点头。
“都堂便等着本经略的捷报罢!”
此刻。
他脸上没有丝毫失意、害怕,反而战意十足。
哪怕同僚不支持,哪怕后勤断绝,哪怕将士们士气低下。
但.
他熊廷弼要做的事情,便是十匹马都拉不回来!
赫图阿拉?
我熊廷弼就再当一次熊蛮子!
不信将你打不下来!
PS:
7500字
没睡好,精神确实有点萎靡,更新稍晚,抱歉~
第398章 通敌纵酋,天威已显
隆冬的辽东,寒风如刀。
赫图阿拉城外。
战云早已凝聚。
熊廷弼亲率的明军主力如一道钢铁洪流,从抚顺方向疾驰而来,旌旗遮天蔽日,马蹄踏碎积雪的声响,连数里外的赫图阿拉城都能清晰听见。
此刻。
城外的雪原上,刘兴祚的骑兵列阵于东,陈策的步兵布防于南,李秉诚的冰堡守军迂回至西,辽阳明军朱万良部扼守于北。
四路大军如铁桶般将赫图阿拉团团围住,连一只飞鸟都难以逃出。
城墙上的建奴守军探出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明军,脸色惨白如纸,握着刀的手不自觉地发起抖来。
而全军统帅,辽东经略使熊廷弼勒马立于中军高坡,目光扫过坚固的赫图阿拉城墙,眉头微蹙。
哪怕是已经听说了这赫图阿拉不好攻取,然而到了地方之后,他才真正的感受此地的难攻。
赫图阿拉。
满语是横岗上的城池。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