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560节

  他在之前的封赏之中,本就领了经略草原的差事,如今皇太极劫掠了科尔沁部,就宛如在他脸上打了一个巴掌。

  这个仇若是不报,这口气要是不吐出来,他刘兴祚如何经略草原,如何让草原诸部顺服?

  熊廷弼看着刘兴祚战意满满的模样,很是满意,说道:

  “威虏伯,你率三千骑兵为先锋,即刻出发,沿着科尔沁草原的蹄印追击!

  记住,不必与建奴主力硬拼,只需咬住他们的尾巴,每日派人传回皇太极的动向,为后续大军合围争取时间!”

  熊廷弼的目光落在刘兴祚身上,语气带着信任。

  “你熟悉蒙古地形,这先锋之职,非你莫属!”

  “末将遵命!”

  刘兴祚躬身领命,转身便要去点兵,却被熊廷弼抬手叫住:“带上十日干粮,多备箭矢,草原天寒,务必照顾好弟兄们。”

  “谢经略公关怀!”

  刘兴祚心中一暖,领了令牌,便大步退出堂外。

  “定虏伯!”

  “末将在!”

  陈策缓步出列,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虽鬓角染霜,却依旧身姿挺拔,眼中透着沉稳。

  “你率本部五千步兵,作为后军,携带粮草、帐篷,紧随刘兴祚之后赶往科尔沁营地。

  抵达后,先收拢科尔沁残部,安抚牧民,再配合刘兴祚的骑兵,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若皇太极回身反扑,你便率军扼守要道,断他退路!”

  “末将明白!”陈策拱手领命,眼神坚定。

  “奉集堡总兵李秉诚!”

  “末将在!”

  李秉诚应声出列。

  “你率本部四千兵马,即刻从开原、铁岭、抚顺三地,沿山道进入山林,用滚木、擂石堵住山路,再派游骑巡查!”

  “你这一路,是‘口袋底’,绝不能让皇太极从你这儿漏过去!”

  “末将遵命!便是拼了性命,也绝不让皇太极踏过山道一步!”

  李秉诚重重抱拳,领命而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静立在角落的杨涟突然开口。

  “经略公,既已定下围剿贼酋之策,杨某麾下的人手,也该出一份力。”

  熊廷弼闻声猛地转头,眼中满是诧异。

  这些时日,他始终悬着一颗心,生怕杨涟带着锦衣卫查起辽东军务的旧账,毕竟九边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干净的,辽东同样如此。

  若真要细查,难免搅动军心。

  可杨涟自抵开原后,只默默看册报、查防务,半句未提查案之事,如今竟主动请缨助战,这份通透与识大体,倒让他有些意外。

  他定了定神,斟酌着回道:

  “都堂有心了。

  锦衣卫精于追踪侦缉,若派去探查后金粮草动线、传报军情,倒是恰如其分。

  至于都堂身边的护卫,还是留在身边为好。开原虽稳,却也难保没有细作潜入。”

  话里既给了杨涟面子,也提醒杨涟,开原城中,其实并不安全。

  毕竟杨涟是陛下亲派的钦差,容不得半分闪失。

  杨涟闻言轻轻一笑,有些不以为然。

  “经略公安心。开原城防固若金汤,城外又有诸将布防,哪来的危险?

  倒是围剿皇太极一事,多一分力,便多一分胜算。”

  “我手底下有一员参将,名唤李鸿基,出身草莽却骁勇善战,此前在山东平闻香教民变之时,便以冲锋陷阵、悍不畏死闻名。

  若经略公信得过,可给他派些差事,定能派上用场。”

  熊廷弼闻言,稍稍愣了一下。

  李鸿基这个名字,他并非毫无耳闻。

  早有军报提及,此人本是银川驿卒,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陛下破格提拔,在今岁山东平定闻香教叛乱时立下大功,一路升至参将。

  既是陛下亲自超拔的人,想来绝非庸碌之辈。

  毕竟。

  陛下的识人之能,熊廷弼是知道的。

  从他自己被陛下重用,到陈策、满桂等人的提拔,陛下选人的眼光,从未出过差错。

  他当即颔首,声音里多了几分肯定:

  “既是都堂举荐,又是陛下识拔的勇将,本经略自然信得过。

  便让李鸿基参将随李秉诚总兵一同前往山道,协助布设埋伏。

  山路狭窄,正需骁勇之辈坐镇,截杀后金溃兵、堵住皇太极的退路。”

  杨涟听到安排,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经略公安排得当。那李鸿基性子虽烈,却极懂变通,山路设伏最是考验应变,他去了,定不会让经略公失望。”

  熊廷弼点了点头。

  “倒是要看看,都堂与陛下都看重的人,有什么本事!”

  给李鸿基定了差事之后。

  接下来。

  熊廷弼又接连下令:

  命周文焕留守开原,负责粮草转运与军报传递。

  命锦衣卫加强对赫图阿拉的侦察,密切关注建奴留守兵力动向。

  命各卫所加固城防,防止建奴分兵偷袭……

  每一条军令都清晰明确,直指“围歼皇太极”的核心目标。

  这些命令下完之后,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说道:

  “还有一事,即刻传信给辽阳的孙承宗孙部堂,让他调辽阳驻军,逼近赫图阿拉,牵制建奴留守兵力,彻底断绝皇太极的后路!”

  周文焕连忙应道:“属下这就去拟信,用八百里加急送出!”

  许久之后。

  待所有人都离开白虎堂。

  熊廷弼拿起案上的尚方宝剑,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辽东百姓被建奴劫掠的血仇,皇太极以诈降欺骗他熊廷弼的滔天之恨,以及刚被大明册封为顺礼王的莽古斯,被皇太极像杀狗一般杀死,此事犹如一记巴掌,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

  这些账,这次便要一并清算!

  皇太极!

  熊廷弼眼中杀气四溢。

  让你多活几天你不要,给你投降的机会你不珍惜。

  如今更是敢踏出赫图阿拉,行偷袭悖逆之事。

  大明的脸不是那么好打的,我熊廷弼的怒火,可是需要人命来熄灭。

  你父亲努尔哈赤的尸骨还没凉透,你便下去陪他罢!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建州女真

  已经没有资格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了!

  PS:

  7800字

  这些天更新有点多,天天一万五千字以上,写得有点累了。

  勤政莫过于朕啊!

  另外。

  月票已经满600了,加更放在明天。

  最后.

  求订阅!

  求月票!!!

第393章 明威浩荡,阵前亮剑

  科尔沁左翼草原的风雪,比昨日更烈了。

  鹅毛大雪像无数把冰冷的刀子,刮在人脸上生疼,天地间灰蒙蒙一片,五十步外便只剩模糊的雪雾,连远处的枯树都成了隐约的黑影。

  济尔哈朗站在临时搭起的军帐门口,身上的玄色皮甲已积了一层薄雪,他时不时抬手抹去眉梢的雪粒,目光紧盯着南方。

  那里是明军可能来的方向,每一次风雪中的异动,都让他的心揪紧几分。

  帐外。

  他带来的五百骑兵正缩在临时搭建的雪棚里,有的擦拭着弯刀,有的用雪水擦拭着马蹄,却没人说话,只有寒风呼啸的声音。

  济尔哈朗早已派出去一百名斥候,分成十队,分别探查明军与林丹汗的动向。

  可到现在,只有三队斥候回来,带来的还都是坏消息:

  “台吉,南方三十里处发现明军骑兵踪迹,看旗号像是刘兴祚的先锋营,正朝着咱们这边来!”

首节 上一节 560/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