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525节

  他们的手脚都缠着厚厚的布条,显然是生了冻疮,却依旧有说有笑,脸上没有半分怨怼。

  走上前,亲卫连忙递过一个暖手的铜炉,他却摆了摆手,蹲下身问道:

  “冻疮药膏还够吗?夜里睡觉,帐篷里的炭火可别省着。”

  “够!够!”

  一名伤兵连忙挺直身子,恭敬说道:“经略公您放心,医官每天都来换药,帐篷里的炭火也足,夜里不冷!”

  熊廷弼看着士兵们眼中的精气神,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连日征战虽让士兵们疲惫,却没磨掉他们的士气,这便是接下来攻城的底气。

  他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保暖”“按时换药”,才扶着亲卫的手,缓缓站起身。

  起身之时,熊廷弼左臂的伤口被牵动,一阵刺痛让他眉头微蹙,却很快又舒展开来。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快步从大营深处奔来,到了熊廷弼面前,单膝跪地禀报道:

  “经略公,威虏伯刘兴祚求见,此刻已在中军帐外等候。”

  “刘兴祚?”

  熊廷弼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原以为刘兴祚此刻该在科尔沁部的营地,协调蒙古诸部的后续动向,却没想到会突然来见自己。

  他稍作思索,便对亲卫道:“知道了。你先带他去中军大帐内等候,再让伙房温一壶热酒,我巡完这最后一处,即刻便回。”

  “遵命!”亲卫应声退下。

  接下来,熊廷弼又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查看了军械库的修补情况与战马的喂养状态,确认所有事宜都安排妥当,才转身朝着中军帐的方向走去。

  作为大军主帅,必须要对自己手下兵卒的情况要一清二楚。

  这是熊廷弼的领军之道,也是他被军卒拥护的原因。

  这些兵卒有什么问题,他都及时解决,尽量满足。

  他的威望,也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回去的路上,熊廷弼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刘兴祚这段日子干的事情。

  这位曾在建奴效力的降将,自归顺大明后,便始终尽心竭力:

  先是作为监军随林丹汗出征,虽因林丹汗的昏聩没能牵制住建奴主力,却也摸清了蒙古诸部的底细。

  后来更是单枪匹马游说炒花与莽古斯,硬是让摇摆不定的内喀尔喀五部与科尔沁部倒向大明,在红河谷之战中及时出兵,才让明军形成合围之势,最终斩了努尔哈赤。

  这样的人才,不仅有勇有谋,更懂草原与建奴的虚实,实在难得。

  很快,熊廷弼便到了中军大帐。

  他打开大帐帘子,一步跨入。

  刘兴祚听到帐帘响动,立刻转过身,看到熊廷弼走进来,连忙拱手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恭敬:

  “末将刘兴祚,拜见经略公!”

  “威虏伯无须多礼。”

  熊廷弼摆了摆手,走到主位上坐下,亲卫适时递上一杯热酒,他接过抿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缓解了身上的寒意。

  “你从蒙古营地赶来,一路辛苦。先喝杯热酒暖暖身子。”

  客套之后,熊廷弼就进入主题了。

  “不知威虏伯此番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倒是没有什么事情.”

  刘兴祚有些扭捏,支支吾吾的,像是做错事的小孩子一般。

  熊廷弼将他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已隐约有了猜想,却没点破,只是端着酒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等着他开口。

  刘兴祚吞了口唾沫,像是在心中反复掂量了许久,才终于硬着头皮抬起头。

  “经略公,末将……有件私事,想向您打听一二。”

  “哦?威虏伯还有私事要问我?”

  熊廷弼放下酒杯,眼中浮出一丝打趣的笑意,语气却依旧温和。

  “但说无妨。”

  得到鼓励,刘兴祚深吸一口气,语速也快了几分,却仍难掩紧张:

  “末将听闻,王公公带着科尔沁部布和台吉两个女儿的回信,已经到了沈阳城。

  不知道……

  经略公这边,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话一出口,他便紧紧盯着熊廷弼的脸,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那眼神里,有期待,有忐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熊廷弼见状,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当是什么要紧事,原来是为了这事。”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刘兴祚愈发紧绷的神情,才慢悠悠道:

  “消息我倒没听说,不过昨日收到沈阳那边的信,说王公公不日便会过来,想来你要的消息,等他来了便知。”

  “这……”

  刘兴祚的眉头瞬间拧了起来,脸上的紧张更甚。

  “经略公,您知道的,当初为了说服科尔沁部出兵,末将给他们许了不少好处。

  布和台吉最看重的,便是他那两个女儿的前程,末将当时急着稳住他们,便……

  便说陛下已将两位奥肯纳入后宫,给他们科尔沁部一个‘皇亲’的名分。”

  他咽了口唾沫,语气愈发急切:

  “可若是朝廷那边有变数,或是王公公带来的消息不是这样,布和台吉定然会觉得被欺骗了。

  到时候,好不容易拉过来的科尔沁部,说不定就会倒向建奴,咱们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这话还没说完,刘兴祚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又白了几分,声音也压得更低,带着几分后怕:

  “而且……而且当时情况紧急,末将为了让科尔沁部信以为真,还假传了圣旨的大意,又假传了兵部的谕帖,说是朝廷已钦定此事。

  若是上面追究起来,这假传圣旨、伪造谕帖的罪名,可是……可是死罪啊!”

  说到“死罪”二字时,他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当初做决定时,他只想着“先稳住盟友再说”,可事后冷静下来,才意识到这事的严重性。

  假传圣旨乃是滔天大罪,一旦被深究,别说他自己,恐怕连熊廷弼都可能被牵连。

  熊廷弼脸上的笑意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他沉默片刻,看着眼前满心焦灼的刘兴祚,突然抬手摆了摆,语气却异常坚定:

  “你且放宽心。”

  他站起身,走到刘兴祚面前,给他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你做的那些事情固然是违了规矩,可你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大明,为了稳住蒙古诸部,为了斩杀努尔哈赤、收复辽东!

  若没有你这番‘冒险’,科尔沁部不会出兵,红河谷之围解不了,努尔哈赤也未必会败。

  你的功,远大于过!

  这一点,陛下是清楚的。”

  “再说了,真要追究起来,有我熊廷弼顶在前面。你是我麾下的人,你做的事,本经略也有责任。

  就算丢了这辽东经略的官职,就算被削职为民,我也绝不让你因为这事受半分委屈!”

  “经略公……”

  刘兴祚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随即又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眼眶竟微微发热。

  他本以为熊廷弼即便不责怪,也会有所顾虑,和他撇清关系。

  却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干脆地愿意为他担责。

  这份信任与护犊子,让他感动不已,七尺大汉,居然泪流满面。

  可这份感动没持续多久,刘兴祚便深吸一口气,缓缓挺直了脊背。

  “多谢经略公的厚爱,末将感激不尽。只是……”

  “当初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末将就已经想过后果了。假传圣旨是我做的,假传谕帖也是我做的,一人做事一人当。

  若是朝廷真要追究,末将愿意承担所有罪责,绝不会连累经略公,更不会让陛下难做!”

  他虽为降将,却也有自己的骨气。

  熊经略如此有情有义,他岂能牵连了他?

  熊廷弼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不禁多了几分欣赏。

  他重新走回主位坐下,端起酒杯,对着刘兴祚举了举:

  “好一个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愧是我熊廷弼看重的人。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担心,王公公此行既是犒劳大军,想必带来的也是好消息。

  说不定,朝廷真的准了布和台吉的请求,至于你当日如何说服科尔沁部的,你回去再合计合计。”

  合计?

  刘兴祚愣住了。

  “经略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自己去体会!”

  若是这点智慧都没有,那活该受罪!

  当然

  对于此事,熊廷弼也不打算隐瞒。

首节 上一节 525/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