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481节

  布和的语气带着几分试探,毕竟草原部落与中原王朝打交道,“口惠而实不至”的情况太多。

  他必须亲自确认这些核心利益,才能放心将部落的未来与明国绑定。

  熊廷弼闻言,脸上的笑容依旧,语气却多了几分郑重:

  “布和台吉放心,明廷向来言出必行。只要科尔沁部愿意出兵,与我军夹击建奴,盟约上的条件,便绝不会落空。”

  “呼伦贝尔东部的牧场,原本就是科尔沁部的故土,待击败建奴后,本经略定会奏请陛下,将这片草场正式划归科尔沁部。

  至于岁赏,每年一万两白银、一千匹布帛,分春秋两季发放,绝无拖欠。

  茶马互市也会重启,边境的互市点任由科尔沁部挑选,我大明绝不从中作梗,更不会压价垄断。”

  清晰的承诺如同定心丸,让布和心中安定了不少。

  可他知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

  他微微侧身,目光落在身旁的海兰珠与本布泰身上,语气变得格外严肃:“经略公似乎忘了,盟约中还有一个要求,将我的两个女儿,送入大明皇宫,做当今陛下的妃子。”

  说这话时,布和的眼睛紧紧盯着熊廷弼,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此事十分关键,并且重要!

  只有明国真正接纳了他的女儿,科尔沁部才敢完全信任明国,放心出兵助战。

  若是熊廷弼在此事上推诿,那之前的所有承诺,都可能是镜花水月。

  海兰珠与本布泰听到“入宫”二字,小脸上满是茫然,却也隐约察觉到气氛的凝重,下意识地攥紧了布和的衣角。

  熊廷弼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眼神中闪过一丝为难。

  他倒不是不愿答应,只是将蒙古部落的女子送入皇宫,并非他一个经略能完全做主。

  需先奏请陛下,再经礼部商议礼仪,流程繁琐。

  可他也清楚,布和此刻提出此事,正是出于对明廷的不信任,若是拒绝,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他沉默片刻,心中快速权衡着利弊:

  科尔沁部的支持太过重要,有了他们的骑兵,不仅能牵制建奴的蒙古盟友,还能壮大明军的声势。

  反之,若是科尔沁部倒向建奴,或是保持中立,明军收复辽东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有科尔沁部支持的建奴,和没有科尔沁部支持的建奴,完全是两个概念。’

  熊廷弼在心中默念,最终下定了决心。

  “布和台吉放心,既然是盟约上的内容,本经略自然不会违约。”

  熊廷弼的语气重新变得坚定。

  “只是入宫之事需经陛下同意,本经略会即刻写密信送往京师,奏请陛下恩准。”

  “不行,必须现在就送过去!”

  布和却摇了摇头。

  “只有我的女儿尽快入宫,科尔沁部的族人才会放心,我也才能说服各部首领出兵。若是拖延日久,恐生变故。”

  这突如其来的强硬,让熊廷弼越发为难。

  他虽能安排人送两位少女去京师,却无法保证陛下一定会接纳,更无法保证入宫的流程顺畅。

  可看着布和坚定的眼神,熊廷弼直到,若是他拒绝的话,怕科尔沁部就很难归顺大明了。

  “好!”

  熊廷弼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本经略明日便安排亲信卫队,护送两位奥肯前往京师,同时快马传递密信,向陛下说明情况,争取尽快让她们入宫。这样,布和台吉总该满意了吧?”

  听到“明日便送”,布和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喜色,他猛地站起身,对着熊廷弼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激动:

  “痛快!熊经略果然是爽快人!”

  接着,他拍着胸脯保证。

  “只要我的人确认海兰珠与本布泰成功入宫,科尔沁部即刻出兵!我会亲自率领一万骑兵,突袭建奴的后方牧场,配合明军攻打抚顺、开原!”

  见布和松口应下出兵之事,熊廷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真切。

  入宫的事情,是之后的烦恼。

  现在消灭建奴,才是关键。

  主要的问题谈完了,熊廷弼想起布和被袭击的事情。

  他端起桌上的奶茶抿了一口,话锋一转,状似随意地问道:

  “本经略听闻,布和台吉从科尔沁部赶来时,在路上遭遇了劫掠?莫非是察哈尔部的人所为?”

  这话看似无意,实则暗藏玄机。

  若是察哈尔部动手,便意味着林丹汗或许对明蒙盟约心生二意,甚至可能与建奴暗中勾结,那后续联手攻打开原的计划,便需重新斟酌。

  甚至

  他还需要防备林丹汗的袭击。

  熊廷弼目光紧紧盯着布和,等着他的答复。

  布和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摇了摇头。

  “启禀经略公,并非察哈尔部的人,动手的是我们科尔沁部自己人。”

  “科尔沁部自己人?”

  熊廷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放下手中的茶碗。

  “这倒奇了,都是同族,为何会对台吉动手?”

  布和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缓缓解释道:

  “经略公有所不知,我们科尔沁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奥巴台吉为首的一派,向来亲近建州女真,早年便与努尔哈赤有过密约,收了建奴不少好处。

  他们见我要带女儿来明廷结盟,怕坏了他们与建奴的关系,便暗中派了人,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想要劫掠我们的车马,阻止我们前来抚顺。”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庆幸:“好在我早有防备,带了一千精锐亲卫随行,拼死抵抗才杀退了他们。

  只是可惜了几车准备献给经略公的皮毛与药材,都在混战中被烧了。”

  熊廷弼听完,心中恍然大悟,暗自庆幸。

  若非当今陛下纳了哲哲为妃,让莽古斯兄弟有了攀附明廷的底气,再加上使者带去的优厚条件,恐怕科尔沁部早已彻底倒向建州女真,成为建奴的爪牙。

  到那时,明军不仅要面对建奴的铁骑,还要防备科尔沁部的突袭,收复辽东的难度,不知要增加多少。

  “原来如此。”

  熊廷弼缓缓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没想到科尔沁部内部竟有这般波折,奥巴台吉此举,倒是差点坏了大事。”

  他看向布和,眼中多了几分赞赏。

  “台吉能在同族阻挠下,坚持前来结盟,这份魄力与远见,实在难得。”

  布和摆了摆手,语气诚恳:“经略公过誉了。我此举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科尔沁部的未来。

  建奴虽暂时强盛,却只知压榨部落,大明才是能给我们草原人安稳生计的依靠。只要我的女儿能顺利入宫,我定能说服更多首领,与经略公一起对付建奴。”

  两人又围绕草原各部的动向聊了许久。

  布和详细介绍了内喀尔喀五部的观望态度,以及林丹汗在察哈尔部的掌控力。

  熊廷弼则透露了林丹汗即将出兵攻打开原的计划,让布和心中对后续战事更有底。

  两人都颇有所得,双方的关系也在交谈中更近了一步。

  聊着聊着,熊廷弼注意到布和脸上渐渐露出倦色,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是连日赶路未曾好好歇息。

  再看他身旁的两个女儿,本布泰早已困得睁不开眼睛,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靠在布和的腿上。

  海兰珠虽强撑着,眼神也变得迷离,小手紧紧攥着父亲的衣袍,一副随时要睡着的模样。

  熊廷弼当即停下话头,语气温和地说道:“布和台吉,你们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早已疲惫不堪。军营中已为你们备好帐篷与炭火,暂且先去歇息,有什么需要的物资,尽管跟军需官说,明廷绝不会亏待盟友。”

  布和心中一暖,连忙起身道谢:“多谢经略公体恤!那我便先带女儿去歇息,明日再与公商议后续事宜。”

  他弯腰将困得迷糊的本布泰抱起来,小姑娘在父亲怀里蹭了蹭,嘟囔着几句蒙古语,便彻底睡熟了。

  布和又伸手牵住海兰珠的手,对着熊廷弼躬身行了一礼,才带着女儿缓缓走出大帐。

  布和父女的身影刚消失在帐门外,帐内的轻松氛围便瞬间消散。

  一直静立在帐角的参谋周文焕快步走上前,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担忧,眉头拧成了疙瘩:

  “明公,您答应让科尔沁部女子入宫,此举实在太过冒险!”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切:“您想想,朝堂上的言官本就对您经略辽东多有非议,如今您竟主动将两个蒙古异族女子送入皇宫,这岂不是给了他们弹劾的把柄?

  ‘引异族女子乱宫闱’‘擅权越职私定联姻’,随便一条罪名,都能让明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周文焕跟随熊廷弼多年,深知朝堂斗争的险恶。

  以往熊廷弼治军严苛、耗费军饷,便已遭不少官员弹劾,如今涉及皇室后宫,更是触碰了朝堂的敏感神经,稍有不慎,便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熊廷弼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他心中何尝没有这份担忧?

  只是事已至此,早已没有退路。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忐忑,缓缓说道:“文焕,你不必担忧。陛下曾给我密信,言明辽东之事由我全权处置,不必事事奏请;而且信中还特意提到,若有机会,可通过联姻拉拢蒙古部落,稳固辽东防线。”

  “可这毕竟只是密信啊!”

  周文焕急得上前一步,脸上的担忧之色那是直接溢出来了。

  “密信无诏旨背书,一旦朝堂非议四起,陛下为了安抚百官,若是翻脸不认,说从未有过此令,您该如何自处?到时候,您便是有口难辩!”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熊廷弼的心上。

  他何尝没想过这种可能?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即便当今陛下年轻有为,可历代有为之君皆无情。

  景帝之卖晁错,武帝之诛主父偃

  前朝的例子太多了。

首节 上一节 481/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