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401节
但也有人觉得,“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积累了财富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故乡光宗耀祖。
大同社对此乐见其成,这些带着真金白银回乡的“活广告”,其示范效应远超任何官方宣传。
事实也证明,几年前第一批回乡的淘金客,往往能在第二年带动家乡成百上千的人加入移民浪潮。
因此,新大陆总督府原则上并不限制这些“功成身退”的淘金客返乡。他们只需花上两百元钱,购买一张返乡的船票,便能带着沉甸甸的黄金和满满的故事,踏上归途。
“嘟嘟嘟!号声响起,船队带着满仓的黄金白银,立功的军户和发财的淘金客,缓慢的离开了这片蛮荒大陆。
第517章 ,民朝第一代继承人
大同历二十六年(公元1648年)4月29日,新大陆,望汉城码头。
立功离开的军队走了不到半个月时间,一支过万人的屯垦兵团,乘坐海船历经了三个月的波折,来到这片蛮荒的大陆。
这支兵团很年轻,去年11月份才组建,士兵都是身家清白,18岁左右的壮小伙,他们来自北方大地各个农村,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城市的工匠家庭。
指挥他们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军事学院刚刚毕业的20岁左右的年轻军官,只有营,团,旅,师级军官,才由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担任。
他们朝气蓬勃,充满好奇的看着这片陌生的大陆,认为这里是他们人生事业的起点。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支军团的士兵才是民朝的第一代人,他们出生的时候,民朝已然建立,小时候虽然因为北方的旱灾,日子过的不算好,但那时候他们年纪小,等黄河工程完成,大规模的水利基建开始发挥效益,饥饿就逐渐远离了他们。
他们对前朝大明只在书本上知道,对北方的旱灾只有模模糊糊的,只知道自己小时候挨过饿。
在他们成长的少年青年阶段,他们记忆当中都是生活1日比1日好,可以逐步吃饱饭,节日都舍不得吃的肉食,现在隔几天能吃一顿,充足的食物让他们普遍身强体壮,身材高大,比他们父辈都要高半个头。
家也从稻草房,泥土房,换成了砖瓦房,楼房,他们所在的乡村有公立的蒙学,有图书馆,里面的书籍,报纸,能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他们的夫子从小教育他们,他们是民朝的主人,要建设大同世界。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喜欢宏大叙事的原因,虽然已经改变了很多了,但在我们的血脉中,依稀记得有一个国家等着我们继承。)
这次屯垦兵团下了海船排好队伍,新大陆总督赵胜对他们笑道:“欢迎你们来到新大陆,如你们所见,这片大陆还很蛮荒,很原始,但就因为这里原始才是适合做事业的地方,我给大家8个字的期待,广大天地,大有作为。”
演讲结束之后,屯垦兵团来到了望汉城为他们准备好的营房,他们将在这里休整10天,而后再各自分配到信大陆总督府各个地方。
屯垦营房,桑浩与张耀两人放好了自己的背包,铺好了床铺,然后在营房外围打量四周,他们这个营房被群山环绕,能看到4周的田地和村落,唯一文明的痕迹,就是营房东部的望汉城,城市当中遍布高楼,烟囱林立。
张耀笑道:“这条件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我还以为这里到处都是野人。”
刚刚他们一路穿过望汉城,城市的条件并不算差,人口稠密,车水马龙,就是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市民,他们知道这应该是本土的土。根据他们短暂的观察,望汉城大概相当于民朝本土富裕的县城。
桑浩笑道:“望汉城好歹开发了十几年时间,条件即便比不上神州本土,但也不会差太多,不过你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这里汉人只有几十万,其中一半就去金山挖矿,像望汉城这样的城市只怕不会有几座。”
望汉城,都护府。赵胜带着都护府高层接待屯垦兵团主将刘翔等人。
赵胜略微不满道:“我要的是汉人,陆军都督府给蒙古人也就算了,怎么连朝鲜人,日本人也来?”
在这次屯垦兵团来之前,陆军都督府先派遣了5000朝鲜人和5000日本人过来。
这引起了赵胜的不满,这是嫌弃新大陆人种还不够杂乱,汉人在新大陆占据的份额连一成都不到,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极其危险的比例了。
刘翔苦笑道:“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本土汉人想来新大陆的意愿并不高,要不就是选择这些朝鲜,日本,要不就是减少运输移民数量,如果都督你觉得这些移民不可靠,就是尽量想办法让屯垦兵团士兵扎根新大陆,再把朝鲜,日本人调回去。”
吴亚军劝说道:“都督算了,算了,朝鲜,日本人也不差,他们好歹有些手艺,种地也不差,好一点的能去各个作坊,差一点的也能去农场教那些土著种地。”
“就这段时间汇报来看,那些日本人还是不错的,做事踏实,敢打敢拼,能训练的那些土著听命令,守规矩,算是不错的黑手套,像新大陆这里,还是需要有日本人这种做黑脸的人。”
在新大陆这里待了几年,他已经被当地的土著不断拉低人才的标准啊。
这些土著种地,地种不好,做工,工做不好,随地大小便这种不讲卫生的行为习惯也就算了,让他们去盐田挖盐,他们敢把小便尿到盐田池里去,以至于原矿要加一条规矩,不允许把小便尿到盐池里,违者罚劳役三天。
还有就是看蒸汽锯子好奇,直接拿手去触碰,结果直接断了三根手指,于是木柴场要增加一条规定,不允许用手机触碰锯子,看着高炉铁水好奇,丢石块等等的迷之操作,以至于望汉城有各种奇形怪状的规则,这些规则大部分都是付出了生命代价制定的。
前段时间他去巡查了一些农场,发现秩序大变,原本懒散的土著,变得听话,守秩序,而后他询问了当地场长缘由,才知道他们任命了日本人做些小组长,管理这些土著,这些日本人虽然看上去老实,但管理土著是真敢下死手,平时拿的木棍,皮鞭,土著不听话是真敢下死手揍,抽了几次之后,这些土著就老实了。
更关键的是下死手的都是这些日本人,土著仇恨的也是这些日本人,汉人高层可以居中调和,这样反而提升了农场的效率。
赵胜皱眉头道:“现在麻烦的是如何安排这些人,不管是让朝鲜人,日本人聚集起来都是麻烦。”
“按照2:8的比例安排神州本土人和土著人,汉人和朝鲜,日本人要达到1:1:1的比例,尽量分散他们,用汉人团结朝鲜,日本人,以此来指挥土著,同时又分散朝鲜,日本,让他们难以抱团,只能依靠我们汉人。”
吴亚军这段时间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汉人数量不够,那只能依靠文明程度更高的朝鲜人和日本,但为了防止日本朝鲜人反客为主,又要把他们给分散开,不给他们抱团的机会。
赵胜想了想,无奈道:“看来只能如此了。”
5月2日,屯垦营地。
“向后转,起步走,立定!”
整个营地的操场站满了士兵,军官们正在对他们进行最基础的队列训练。
到下午出操结束,准备做饭的时候。
“桑浩!”
“到!”桑浩跑到值日的军官身边。
值日军官看了他一眼道:“都护府下达命令,让你去一趟。”
“是!”
桑浩坐上马车来到殷洲都护府。
吴亚军看到桑浩心疼道:“社长怎么把你也派到新大陆了。”
桑浩就是徐浩,他中学毕业之后就和张耀一起报考了军官学院,徐晨担心他被人区别对待,给徐浩改了他母亲的姓,于是他就成为了桑浩。
去年他刚毕业,成为了大同军的排长,正好此时,大同军要建设屯垦兵团,他和张耀就报名,成为了屯垦军兵团的军官,在去年,他训练了三个月的新兵,然后跟着这批新兵,2月份的时候登上了前往新大陆的船。
普通大同军高层不知道桑浩的身份,但赵胜自然知道了,高大壮与王二,贺六都要他注意保护桑浩的安全。
桑浩严肃回道:“我是大同军军官,别人能来新大陆,我自然也能来新大陆。”
吴亚军笑问道:“阿浩,要不你留在都护府做个参谋。”
新大陆这里虽然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但却不代表安全。
哪怕是望汉城四周的农户出行都要带着手枪或者火枪,因为谁也不敢确定,荒野会不会忽然跳出一些野兽或者是土著,而屯垦兵团要去开拓的地方就是这片大陆最危险的蛮荒。
在吴亚军看来,把桑浩留在都护府当参谋,这是最安全的办法。
桑浩严肃道:“我是屯垦兵团的一份子,是为了建设新大陆而来的。这半年时间,我和我的士兵说过要和他们一起建设新大陆。现在我这样半途而废就是在当逃兵。”
赵胜听到这回答,不再劝说道:“不愧是社长的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在新大陆好好干,不要丢社长的脸。”
桑浩严肃道:“是。”
“晚饭到我家吃吧,和我们说说社长这几年的情况。”赵胜道。
当晚桑浩前往赵胜家吃了一顿晚饭,和赵胜说了自己父亲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带着墨子学院,弄和电气有关的科技发明。
“电器??”
桑浩道:“就是和天上闪电一样的东西,现在已经弄出了电灯了,现在墨子学院已经不用煤油灯,全部改用电灯照明,电灯比煤油灯亮10倍,每天晚上都有大量的人涌向墨子学院,就是为了观看这些发亮的电灯。”
赵胜感叹道:“社长连天上的雷霆都驯服了。离开神州才5年,就有点看不到社长的脚步了。”
5月9日,修整完毕之后,屯垦兵团,以连单位,每个连分配了三辆,拉着补给物资,和各种工具的牛车,奔赴各个准备开荒的农场。
桑浩他们一行人连走了三天,这一路上除了道路旁的驿站,看不到一点文明的痕迹,除了树木就是树木,还有道路旁时不时窜出来的各种猛兽,他们这个时候才对新大陆的蛮荒有了一点印象。
第三日,他们终于到了个目的地,这是一片群山环绕的盆地。
七连长看着四周道:“这就是我们准备要开荒的地方,一班负责4周的警戒安全,后勤班负责伙食,其他的人给我拿起斧头去砍树,我们要先在这里建立一个能扛住寒风的营地。
不要看这里现在这么炎热,但到了冬季,这里的气温会降到比辽东还要低,整个冬季都是漫天的冰雪,营地没有修好,是真会冻死人的。”
七连长下达命令之后,大家拿好斧头,按照班各自向着一个方向,由里向外的伐木。
“哒哒哒!”桑浩用斧头砍树木,不自觉的就把自己在军队当中学的歌唱了出来。
“我们走在大道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们走在大道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桑浩的歌声带动了其他的人,他们也附声合唱,一时间整个林子里,都是这洪亮高昂的声音。
就这样他们一连砍了10天的木头,一个简易的木头营房开始逐步成型。
而这个时候望汉城给他们送来几百人和一些补给。
桑浩所在的一排,被扩编成了一营,给他增加了30多个蒙古人,朝鲜人,日本人和三百多个土著做部下。
桑浩这个营长,上午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下午带着他们去砍伐树木,开垦荒地,到了晚上还要带领他们学习汉字,汉语,每天都过得极其忙碌充实。
蒙古人和朝鲜人桑浩都见过,但日本人很少出现在民朝,他只知道日本人还在打内战,至于内战具体的情况他就不清楚了。
他询问自己的日本士兵,他们为什么要来新大陆。日本士兵苦着脸道:“幕府和义军的仗还没有打完,本州大陆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将军已经没有钱财来购买军火和粮食了,所以将军提议我们为民朝做工偿还债务。我听说留在新大陆能有500亩土地,我就报名前来新大陆了。”
而后他激动道:“新大陆真是我民朝的天选之地,土地肥沃,人口又少,只要开发出新大陆,民朝必定永世称霸天下。”
这个日本士兵在本州饭都没吃饱几次,但来到新大陆粮食敞开了让他吃,甚至连牛肉都能吃到饱,来到新大陆之后,他很快就成为民朝的死忠,他决定要努力干活,一定要留在新大陆。
而后他又找几个土著士兵,询问他们的情况,这些人的出身则有点混乱,即便民朝复兴了阿兹特克,玛雅印加三国。
但这些土著却不认为自己这是这三国的人,他们要不是认为自己是部落的人,要不就认为自己也是汉人,是天神伏羲的后裔,这倒是听的桑浩一愣一愣的。
第518章 ,徐绍的学院生活
大同历二十六年(公元1648年)5月9日,清晨,京城,墨子学院,学生宿舍区
晨光熹微,透过宿舍窗户上的玻璃,照亮了略显凌乱的房间。四张单人床分列两侧,房间的空墙上还挂着一张《世界坤舆略图》,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图纸。
“徐!徐!快起床啦!再不起来,去培训班就要迟到了!”一个略显生硬的汉语响起。
说话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英格兰人,叫约翰.史密斯。室友们习惯叫他“小约翰”。他此刻正用力推着靠窗那张床上裹着被子、蜷缩成一团的同学。
被窝里的人蠕动了一下,发出不满的嘟囔:“吵什么,让我再睡五分钟,天又塌不下来。”
他的室友夏完淳,闻言转过头语气不善道:“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浑浑噩噩,哪有一点求学之士的样子?你这般懈怠,真是给社长脸上抹黑!”
徐绍坐起身没好气道道:“夏存古,我爹都没像你这么管过我,你是喝海水长大的吗?管这么宽,而且我这也是在补觉啊,我昨天晚上做实验做到12点,这你怎么不说,现在8点还没到,我多睡一会儿,怎么啦?”
眼看气氛紧张,小约翰连忙站在中间打圆场道:“徐,夏,不要争吵。我们是室友,而且时间确实不多了。”
一直靠在门框上,拿着牙刷的李旭,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道:“徐大少,你晚去片刻自然无妨。我只是担心,万一今早的培训班,令尊恰好前来巡视,到时候,只怕你就不只是被说两句‘有辱门风’那么简单了。”
“放心,我父亲可不是那种古板的人。”徐绍只能懒洋洋的起身,拿起牙刷胡乱刷了几下,又用水泼了自己的脸,然后用毛巾胡乱刷一盘,就算是洗漱好了。
夏完淳看着他这副邋遢随意的模样,眉头皱得更紧了。
徐绍嘲讽笑道:“是不是失礼,你以为这是谁教我的,这个是从你偶像那里学的。”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