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693节
“听命行事!”戴笠怒道。
宋应阁态度强硬道:
“您的一切命令,我都能遵从,唯独除了这一条。”
见此,戴笠心中信了六分,叹道: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诚不欺我。你且莫急着离去,否则委员长定对我心生微词。一切听我安排,如何?”
宋应阁犹豫许久,深深鞠了一躬道:
“小侄可以听命行事。
但请叔父无论如何都请相信我。
莫要听了小人谗言,坏了叔侄情义。”
第331章 天诛与地灭
戴笠或是信了宋应阁,又或是想要下黑手,总之,这件风波算是过去了。
次日,宋应阁找到干爹陈国良,密谋半天。
而后分别与刘传书、刘大志、孙希见面,暗中嘱咐一番。
刘大志负责执行的“藏锋”计划和中继站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十五名特务,已尽数返回琉球,开始运作前往日本之事。
中继站在国内建成了三座,并积攒了不少经验。
但真正的考验是在日本与朝鲜建设的那两座。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宋应阁决定到时候让丰田千代参与此事。
这个女人手段了得,如今已成功融入丰田家族,并在公司担任职务,握有不小的权力。
有她相助,想在日本爱知县架设一台中继站,并非难事。
难的是,如何保证后续不被发现。
朝鲜亦是同样的情况。
而后,宋应阁又与杨初夏见了一面,后者苦寻证据无果,但态度仍是半信半疑。
按她的话便是:我的命只有一条,杀错了仇人,岂不是贻笑大方?
宋应阁的态度很简单:想报父仇的人,不是我。你不急,我更不急。
第三日,宋应阁与诸女告别后,踏上了前往天津的火车。
列车上,窗外的风景向后掠去,时间却奔腾不止。
一个多月后。
七月一日,晴。
宛平县城,宋应阁登上城头,遥望卢沟桥。
这次是他第二次来到此地。
前世,他求学之时,曾参观过卢沟桥和宛平城里的抗日战争纪念馆。
嗯……他买的学生票,售价十元。
卢沟桥距北平前门约莫着三十里,属宛平县,乃是战略要地,在其北方约一公里处有座铁桥,平汉铁路便从其上面通过。
此时,北平城东有伪冀东政府的保安队虎视眈眈。
北面集结在热河的日本关东军。
西北有德王、李守信为首的四万余伪蒙军驻扎在察哈尔。
东南方向的丰台,则在去年九月被华北驻屯军强占了去。
惟有北平城的西南面,尚在二十九军的控制下,卢沟桥地区就是北平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一旦失守,则北平彻底沦为孤城。
全面抗战在此爆发,并非偶然事件,实则是日寇蓄谋已久。
这一个多月,宋应阁广撒网,在平津各处疯狂地策反、安插线人,仅经费就花了三万多法币。
钱虽花了许多,但收获颇丰。
傍晚时分,考察完卢沟桥周边地形后,宋应阁返回六国饭店,开始伏案疾书。
“六月末,日本东京政界开始盛传‘七七之夜’,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事件(柳条沟为日寇误传,实则是柳条湖,即九一八事变),对此惊疑不定的日本军部和政府,分派陆军省军事课高级课员冈本清福和拓务大臣大谷光瑞,于26日抵达华北调查。前者曾与天津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密谈,后者也与日本驻华大使馆武官助理今井武夫密谈许久。密谈内容不得而知,但推测为不祥。
六月末,茂川秀和密电冀北保安司令石友三,言七月七日前后必有动作,告诫后者不要与中央军合作。
昨日,茂川秀和向满铁总裁松冈洋右汇报之时,曾言:一星期以内,如果不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就把我脑袋给您。
今日,同盟社(日本政府通讯社)天津分社社长清水三男会见华北驻屯军参谋处桥本群密言:近期内北平将会发生非同寻常的事态?桥本回答:您的担心是对的……有人说:七月七日将会发生一个事件。清水三男的消息来自石友三的副官孙文涛。
此外,华北驻屯军占领丰台后,经常举行演习,近两月以来,更加频繁,甚至模拟进攻卢沟桥地区。出于谨慎,二十九军开始禁止日军通过宛平城去卢沟桥进行演习。
但近日以来,日军在宛平县城被堵截后,常在城外站着,天黑了才肯撤离,第二日早上再来,似在伺机寻事。
此外,日寇在丰台储备大量的弹药,已达十五万发,并在日前发现两名日本人在卢沟桥地区进行测绘。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正暗中预谋在七七之夜,发动事端。
日寇狼子野心,已不加掩饰。
华北巨变,近在眼前。
我国之军队,亟需早做部署。”
电文虽短,却凝聚了宋应阁这一个多月的心血。
这些情报哪怕只起到微末之效,亦不枉他呕心沥血。
随后,他赶到弓弦胡同,借助北平区的电台将电报发至庐山,而后又遣敖霸阳赶往乐陵,亲自将信件送到宋哲远手上。
做完这一切后,宋应阁回到六国饭店,召来洪木,问:
“天诛计划部署得如何了?”
此计划,亦是宋应阁这一个多月的杰作。
名为天诛,实则是斩首行动。
一旦局势陡转直下,天罚便会以雷霆之势劈在日寇汉奸的头上。
目前已确定的目标有冀察当局的数位委员、冀东的池宗墨。
日本方面有北平机关长松井太久郎、茂川秀和、细木繁、樱井德太郎、日本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和旅团长河边正三、天津领事馆总领事堀内干城。
这些日寇都深度参与了卢沟桥事变。
刺杀计划的效果如何,宋应阁心里没底。
但哪怕只杀一人,亦可振奋军心。
洪木回道:
“虽策反了许多,但刺杀之事,不可假借人手。
冀察当局那些人,虽有难度,但却尚能掌握行踪。
唯独日寇,一来行踪难以掌握,二来戒备甚重,寻常的刺杀手段,难以功成。打草惊蛇不说,更会白白折损人手。”
这些情况,尽在宋应阁的预料之中。
“集中力量,侦测日寇头目行踪,剩下的,我自有安排。”
洪木担忧道:“科长,您打算亲自动手?”
宋应阁没有否认:
“若凭我的身手,都会失败,那旁人更无成功的可能。”
洪木躬身道:“请科长三思,A科皆系与您一身,一旦您出现意外,这么久的计划和布局,必会前功尽弃。”
宋应阁如何不知?
但哪怕做了这么多努力。
他仍改变不了一场战役的胜败,更别说改变整个中国的局势了。
唯有刺杀,才能凭个人勇武改变结局。
且杀了日寇在华北的高层,亦可鼓舞中国、乃是海外华侨的抗日之心。
“旁人能死,我为何不能死?再者说了,只要准备充分,即便刺杀失败,我亦有全身而退的信心。”
洪木叹了口气,知道再劝下去,亦改变不了什么。
他能做的,就是确保情报准确。
如今,他与宋应阁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后者死了,他在特务处的地位,必会一落千丈,说不定还性命难保。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都不愿意后者出事。
宋应阁接着道:
“地灭计划呢?”
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便是炸毁日寇在华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以达到象征意义上的摧毁。
目标有北平东交民巷的日本领事馆、天津日租界建筑群,包括日本驻天津领事馆、大和公园,以及冀东的亲善公园。
除此之外,日本的军械库、军营,亦在宋应阁的长期计划内。
“除了日本驻天津领事馆和大河公园,计划内的其他建筑的图纸,皆已到手。”
前两处地方防备森严,建筑图纸更是被严密保护,哪怕洪木在其内部收买了人,亦难以得手。
“抓紧时间,一个星期之内,我要看到图纸。”宋应阁下了死命令。
“是。”洪木顿感压力,但仍咬牙应下。
庐山,海会寺,庐山军官训练团营房。
戴笠连看三遍宋应阁的密电,越看脸色越沉重,思虑片刻后,将密电贴身放好,而后赶去拜见蒋光头。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