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694节
蒋光头尚未睡下,见到戴笠来访,道:
“出了何事,神色如此慌张?”
戴笠严肃道:
“北平密电,华北恐再起祸端。”
蒋光头拿过电报,翻阅两遍后,眉头深皱,半晌没有说话。
“啪!”
他将电报摔在桌上,道:
“速让陈成来见我。”
“是。”郑生领命而去。
陈成正与受训军官谈心,收到通知后,不敢耽搁,连忙赶来。
进了房间后,他见气氛不对,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道:“出了何事?”
蒋光头一言不发地将密报递过去,陈成打开一看,顿时一惊。
房间里,陷入死寂般的安静。
许久后,陈成放下电报道:
“中日早晚必有一战,此论早已达成共识。无非是何时开战的问题。
宋应阁在密电之中所述情报,详实充分,看来华北之变,已无可避免。
领袖需早做准备为宜。”
蒋光头面色凝重,道:
“尚不知日本之企图,若我方反应过激,恐有爆发全面战争之危。毕竟打仗容易,停战难啊。”
中日之战,若能再推迟二十年,他有信心距日寇于国门之外,但时不我待啊。
陈成道:“无论如何应提前动员,至少让宋哲远回保定坐镇,加强戒备。若失华北,局势危矣。”
蒋光头又如何不知?
但不到最后关头,他绝不放弃“和平”的希望。
毕竟在他看来“此时倭与我无开战之利”,纵使爆发战争,亦可就地解决,无波及整个中国之忧。
“命宋应阁再探消息,确定日寇之企图。”
“是。”戴笠离开房间,关上门后,还能隐约听见陈成极力劝说的声音。
戴笠并不关心局势,这一刻,他心中所念竟是宋应阁立下新功,在委员长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而他的地位被进一步威胁。
七月二日,清晨。
乐陵。
敖霸阳一夜未休,终于在天色破晓之时赶到赵洪都村。
顾不上扰人清梦,他急匆匆地向警卫道明来意。
警卫通晓事理,冒着被宋哲远责骂的风险,赶去通报。
很快,警卫返回,道:
“密信交给我转呈即可,军长自会观看。”
敖霸阳断然拒绝,道:
“事涉绝密,我必须亲手将信交到宋军长手中,还望能再次通报。”
说着,拿出十元法币,递给警卫。
警卫面露犹豫,末了,仍摇头拒绝。
若再进去通报,以宋哲远的性格,定会责罚于他。
为了十元法币,不值当。
“你若坚持,便在院外候着吧。”
敖霸阳无奈,只得蹲墙角,苦等一小时,待警卫换班后,再次献上财物,恳请通报。
这名警卫不知前情,收了钱后,去院内通报,回来时,脸色颇为难看,显然被训斥了。
他将钱还给敖霸阳,道:
“你且随我到厅内等候。”
就这样,半小时后,敖霸阳终于在厅内见到了宋哲远。
宋哲远一脸不快,道:
“你是特务处的人?到底有什么要紧的事禀告?”
他对特务向来瞧不上。
敖霸阳呈上密信,道:
“这是特务处宋科长写给您的信,事关华北局势,十万火急。”
宋哲远面色稍霁,展信一看,面色又垮了下来。
“信中所言,莫不是在危言耸听?”
二十九军在华北屯兵十万,日本的华北驻屯军区区几千人,如何敢以卵击石?
敖霸阳不卑不亢道:
“我不知信中内容,但既是宋科长亲笔所写,必无半分虚言,我敢以性命担保。”
“倒是条汉子。”
宋哲远收了信,道:
“此事我自会查证,你任务已完成,用过早饭后,可自行回去复命。”
敖霸阳拱手道谢后,又道:
“宋科长还有一句话,让我捎给您。”
“说来。”
“宋科长说,冀察当局已被日寇渗透成了筛子,难保您身边没有眼线,此信需妥善保存,最好阅后即焚,切莫被有心之人看了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敖霸阳说完这番话,直视宋哲远,等待回答。
后者沉吟片刻后,掏出打火机,把信烧成了灰烬。
“你倒是不错,当个特务可惜了。不如加入我二十九军,如何?”
“宋科长不仅是我上司,更是我师父,我如何敢做不忠不义之人?”
敖霸阳说完,告辞离去。
宋哲远心思不宁,来到宅子外的枣树下,耍了一套拳,身体出些汗后,坐在长石上思考。
‘日寇或有谋划,最多再退让一番,总归能和平解决罢……’
第332章 诛杀松井太久郎
7月6日,雨。
六国饭店。
宋应阁看着冒雨从天津赶来的苏涛,扔去一条毛巾,道:“擦一擦,别感冒了。”
苏涛接过毛巾,笑道:
“不碍事。”
二人坐在沙发上,宋应阁给苏涛沏了一杯茶,道:
“先说正事。池宗墨那边情况如何?”
苏涛笑道:
“殷汝耕刚死,日本人尚且需要池宗墨这条老狗,给他们撑门面,一时半会死不掉。
不过我那个叫刘平的老乡,就没这么好运了。听说被严刑拷打了许久,生死未知。”
“汉奸罢了,死了也不值得可惜。”
宋应阁抿了口茶,又道:
“人手筹备得如何?”
“冀东的同胞们,苦日寇久矣。一听说咱们招募抗日之士,报名极为踊跃。”
苏涛面露为难之色,接着道:
“冀东毕竟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我不敢大张旗鼓,只能暗中进行。这么久时间,才招到一百来号人。”
宋应阁不在意道:
“我先前便说了,你的任务,是把架子搭起来。人手嘛,以后再大规模招收也成。
曾澈那边情况如何?”
七七事变后,王天木与陈恭澍在天津附近,以民团、工人、帮派分子、土匪为基础,拉起一支约莫两千人的滦榆游击队,后改为苏浙行动委员会特别队北方支队。
这支游击队的规模,一度发展到五千人。
虽战绩乏善可陈,但终归牵制了不少日军、伪军的精力,为抗日做出了贡献。
这次,宋应阁提前筹备,并提供更充足的武器弹药,希望这支游击队,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苏涛道:
“曾书记在天津租界挥舞着钞票,现在可成了那些洋鬼子的座上宾。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目前通过各种渠道,我们已购入两千公斤TNT炸药,长枪五百杆,手枪八十支,轻机枪二十挺,各类子弹十万发,手榴弹一千枚。
有了这些底子,一旦局势真按照您所预料的发展,咱们随时可以拉起一支队伍。
只要前期打几场胜仗,缴获些军械,队伍便可快速膨胀,到时候必定能给日寇迎头痛击。”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