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55节

  “一处往越嶲郡征讨夷王高远,一处经犍为属国,往益州郡救援被围困在滇池的太守高颐,同时讨平造逆的大族雍氏,一处往牂牁郡,征讨关押太守,领郡叛逆的郡丞朱褒。”

  “这其中,益州郡的雍氏实力最强,一时间难以拿下,往益州郡的大军可以考虑先平定犍为属国,等待前往越嶲郡的大军平定越嶲郡后,两路大军汇合于滇池,一起包夹雍氏的叛军。”

  “至于往牂牁的大军,也可在平定牂牁郡后,向益州郡进发,只是牂牁往益州郡道路难行,只怕赶不上夹击雍氏。”

第99章 南中庙算二

  对于吴懿提出的分兵建议,以及分兵后合击益州郡雍氏的规划,刘璋给出了他的回应,他抚掌称赞道:“子远所言大善,正合我心。”

  吴懿的计划和刘璋所想的策略基本一致,而刘璋的策略来自于历史上诸葛亮南征的筹略,诸葛亮南征是将大军在僰道县集合后,兵分三路讨伐南征叛军。

  一路由丞相诸葛亮亲自领兵,讨伐越嶲郡的高定,《诸葛亮集》中有相关记载:‘初谓高定失其窟穴,获其妻子,道穷计尽,当归首以取生也。而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纠合其类二千余人,求欲死战。’。这里记录了诸葛亮俘虏越嶲郡夷王高定的妻子,占领高定洞窟的详情。

  蜀汉南征的另外两路,一路由牂牁郡太守马忠领兵讨伐牂牁郡,一路由庲降都督李恢讨伐益州郡,这就和吴懿的计划不谋而合了。

  不愧是坐到车骑将军位置的人,拥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刘璋心底赞了一句。

  不过对于吴懿所说的三家反叛势力中,益州郡雍氏最为强悍的说法,刘璋需要进行补充一下,他从案几上的文书中抽出一封,递给了吴懿观阅。

  这是一份蜀郡属国传来的文书,蜀郡属国在蜀郡和越嶲郡中间,领汉嘉、徙阳、新道、旄牛四县,境内有青衣水,河水两岸居住着青衣羌,蜀郡属国南部和越嶲郡接壤的地方,由一众旄牛夷盘踞,虽然称作蜀郡属国,听上去不像南中之地,但其实是个叟夷扎堆的地方。

  吴懿接过这份蜀郡属国发来的文书,细细的看了起来,他看的很快,片刻间就将这份文书的内容了然于心。

  看完文书的他,先是惊叹了一声:“没想到越嶲郡的夷王高远竟是这般有本事,将手都伸到蜀郡属国去了。”

  他将文书递还给刘璋,而后思索了起来,这份蜀郡属国的文书上不是什么好消息,上面称越嶲郡的夷王高远派遣他的儿子高定,到蜀郡属国招揽旄牛羌和青衣羌,有不少叟夷部落在高定的利诱之下领兵往越嶲郡去了,其中包括旄牛羌中大种狼谭的部落。

  叟夷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有大种、小种之分,大种的叟夷部落一般有六七千人,小种的叟夷则是一般有两三千人,再小些就是千余人了。

  从叟夷部落的数字上来看,如果按照通常汉家官府从每户抽调兵丁,哪怕是大种的叟夷部落,也出不了多少兵,但叟夷不同于汉儿,就算是十来岁的少年,也是凶悍残忍,好战乐杀,妇女不用织布,反倒是舞刀弄枪顺手些。

  像千余人的叟夷部落,能抽调出三四百人的战士,达到了四丁抽一、乃至三丁抽一的疯狂抽丁比例。

  这样一来,越嶲、益州、牂牁三郡中最为强大的反叛势力,就是越嶲郡的夷王高远了,毕竟蜀郡属国南部的旄牛夷、中部青衣水流域的一众青衣羌被他招揽过去了,虽然这些不同部落的叟夷平日里没有协同作战过,只能算得上一群乌合之众,但终归人多力量大些。

  对于当前的这种情况,吴懿对自家的计划进行了补充:“明公,分兵还是要分,但三路大军,当以向越嶲郡平叛的大军为首,征伐越嶲郡的兵力需要万人左右,方可稳妥的讨平越嶲郡的叟夷。”

  刘璋从善如流,点头认可了吴懿的补充计划,接着他说出了他内心的规划:“子远,越嶲郡的叟夷势力最大,就由我去平定,我想让你领军先讨平犍为属国,可以依托羊官水南下,再往南拿下存县这个要地,然后和我一起合击益州郡的雍氏。”

  “至于牂牁郡,辅汉校尉甘宁到了僰道县也有些日子了,军士修整的想必是差不多,养精蓄锐也有些时日了,我已发去文书,让甘宁领军前往牂牁郡平定郡丞朱褒引发的叛乱。”

  “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到刘璋打算让自己独领一军,前往犍为属国平定叟夷的命令,吴懿一双眼睛微微瞪大了些,心头不由有些激动。

  可以实锤了,他脑子闪过一个念头,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的妹子吴苋绝对和刘璋有瓜葛,不然刘璋怎么会安心让他独领一军,领兵出征犍为属国。

  再联想到出征之前,他在州牧府里的见闻,他的妹子吴苋居住在别院,照顾着刘璋的儿子刘循,这是州牧府主母干的活。

  他拜服而下,接受了刘璋的命令:“明公所言,自然是最稳妥了,懿愿领命。”

  两人再商议了一会,待到夜深了,吴懿告退而去,刘璋却没有半点睡意,他还在思考针对南中叟夷的政策。

  要说对付西南夷的方法,华夏两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的做法各不相同。

  唐朝设立羁縻府、州,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这些少数民族首领除了职位上的权利,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这种做法是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的方针。

  元朝是由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的中央政权,统治阶层自身行政和官吏的人才十分缺乏,但对任用汉人治理西南地区的夷人又不是很放心,所以没有像唐朝一样设立羁縻府、州,而是在西南地区设立土司自治的制度,这不仅是对西南云贵地区夷人首领的妥协,同时也借此来制约汉族。

  在元朝之后,明朝作为汉人帝国,自然不会延续元朝令土司自治、制约汉人的政策,因此明朝从一开始就只部分延续了土司制度。

  明朝按照世袭土司管辖区域的大小,先是设立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这种设置以某种方式把土司纳入了明朝政府的官员系统,弱化了其地方色彩,强化了其行政色彩。

  这就为后来在西南云贵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即将世袭的土司改为完全由朝廷任命的流动任职的官员,加强朝廷对西南云贵地区的控制创造了条件。

  改土归流,刘璋细细斟酌着这四个字。

第100章 南中庙算三

  作为一个拥有现代人灵魂的刘璋,除了对三国时代各个势力和众多人物的了解,他的脑子里还有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自然知道,对付西南云贵地区蛮夷最毒辣的一招莫过于改土归流了。

  改土归流能强化中央政府对西南云贵地区各民族的管理,废除夷人首领对手下夷人的生杀予夺的大权,打破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禁锢,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

  不过现在刘璋也只能想想而已,汉代和明清时代不一样,技术水平不一样,各项制度不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改土归流推行不下去的一点,就是南中的汉人人口,远远少于南中叟夷的人口。

  而明清之所以能进行改土归流,最关键的就是明清人口大爆炸,到处都是人,平坦肥沃的土地早早的被人占光了,多出来的人为了求生,只能跑到西南的山沟里和夷人抢土地耕种养活自己。

  有了在西南云贵地区可以作为依仗的汉家儿郎,中央政府的政策才能推行的下去,以夏变夷,将西南云贵地区郡县化。

  因此若是说在东汉末年进行改土归流,无异于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是几近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情。

  想到这里,刘璋不由感叹了一句:‘大耳贼说的不错,夫济大事者,以人为本。’

  他的思路想法兜兜转转的,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诸葛武侯治理南中的政策上,这也是最稳妥的政策,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有诸葛武侯这块石头在,他大可放心的直接趟过南中这条河去。

  不过除了施行诸葛武侯的南中政策,刘璋有几点自己的想法,他现在虽然不能在南中使用改土归流的政策,但是改土归流中有不少方法可以用上一用,拿来对付这群在南中的叟夷,作为诸葛武侯南中政策的补充条款。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目前他的第一要务就是先将这群叟夷打趴下,纵使不能拿让他们心服,但至少也要让他们口服,不敢如现在一般肆意妄为。

  ——

  安上县。

  白日的一场大战已然是结束了。

  旄牛夷王狼谭想在沈弥的部曲赶到前脱离战斗,但是娄发没有让他如愿,带着亲卫缠住了想撤军的旄牛夷,和旄牛夷纠缠在了一起,使旄牛夷无法迅速撤离战斗。

  等到沈弥率领手下最为精锐的八百板楯蛮赶到,并加入到了战斗中,已经战斗良久,疲惫不堪的旄牛夷自然是无法抵御,溃败而逃,娄发和沈弥蹑尾一路追杀,直到旄牛夷四分五散、窜入山林后,二人为妨有变,方才停住追击的脚步。

  如今的时辰已是深夜,娄发和沈弥率军驻扎在安上县外,两人正围着一团篝火饮酒聊天。

  娄发抬头望向漫天的繁星,只见星光殷殷,有若长河,他不由叹了口气,对着沈弥说道:“今日虽是大胜,可惜没有斩将之功。”

  白天结束战斗后,娄发派人打扫战场,割下战死的叟夷的耳朵,军中的书吏计算了一下,将结果报了上来,这次他们一共斩首六百多级。

  当然,除了战死的叟夷,他们还俘虏了不少叟夷,书吏同样统计后报了上来,俘虏了五百多名叟夷,这些俘虏被卸去武器装备,关押了起来。

  这次同旄牛夷的战斗,阵斩六百余人,俘虏五百余人,就像娄发所说的一样,是一场大胜,但是在盘问了俘虏叟夷后,知晓了领兵的旄牛夷王狼谭和越嶲郡夷王高远的儿子高定,并没有在战死的叟夷中,估计是见局势不妙,早早一溜烟跑没了影。

  “战场斩将,何其难也,今日有此大胜,子初足可报效明公恩德一二。”沈弥回了一句,宽慰娄发道。

  他知道娄发在巴郡平叛中没有捞到功劳,所以娄发一直想建功立业,报答刘璋一二,这次南征,自请了先锋一职,而后娄发在听到安上县防务空缺的时候,领着千余人驻防安上县,一个劲的往战场第一线冲去,有着对功业的狂热。

  “明日当遣人露布飞捷,昭显子初兄的战功。”

  “嗯。”对于沈弥的安排子,娄发点头应下,拿起一根木棍拨弄了下面前的篝火,让火势更加旺盛。

  ——

  僰道县。

  “子玉,乃公在滇池县等你。”甘宁豪情万丈,言语豁达,对着徐猛说道。

  在收到来自刘璋的命令,让他领军前往牂牁郡平定郡丞朱褒引起的叛乱,在僰道县停留了一段时日,感觉浑身精气无处发泄的甘宁,自然是求之不得,更何况,刘璋竟是让他独领一军,受方面之任,前往牂牁郡平叛,这让甘宁欢快不已。

  他感觉追随在刘璋麾下,是他这辈子做出的最重要的抉择了,也是最幸运的抉择。

  有主如此,夫复何求。

  “呸。”闻言徐猛唾了一口,回声嘲讽道:“兴霸你莫非糊涂了,你虽是得以提前出发,前往牂牁郡讨平叛逆。”

  “但牂牁郡道路难行是一方面,等伱平定了牂牁郡,再往滇池县进军,又得翻山越岭前行。”

  “而乃公我,若是往越嶲郡,可以通过泸水进军,若是前往犍为属国,则可以通过羊官水、存水进军,比起前往牂牁那个破地方可是方便多了。”

  “怎么样都是乃公我先到滇池县城下。”

  男人之间的友谊总是奇奇怪怪的,之前徐猛和甘宁因成都市集的事情结怨,在巴郡梁平之战中,甘宁伸出援手,救了徐猛一命,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日渐亲密友好,甘宁还邀请徐猛到他家升堂拜母,至此两人的关系如同亲兄弟一般。

  但日常两人相处,却是时不时斗上一句嘴,嘴上不饶对方,不肯低对方一头。

  “哈哈哈。”听到徐猛这话的甘宁并没有生气,而是豪爽大笑一声,打赌道:“那就看你我二人谁先到滇池县,后到的人,输酴清一钟。”

  “好,就赌酴清一钟。”徐猛亦是豪爽的应下。

第101章 暗流涌动

  成都,州牧府,三公子刘瑁的居所。

  在被自家弟弟抢去了自己应得的益州牧的位置,这些日子以来性情愈发急躁暴戾的刘瑁,似乎已经看开了,放弃了对掌控益州权位的执著,此刻的他竟是在看书。

  着装素雅的他,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面色平静安然,单手拿着竹简,一字一句的阅读着竹简上面的文字。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外戚世家》’

  作为刘姓子孙,刘瑁自然是知道这里的代王指的是谁,这里的代王是高皇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也是后来的孝文皇帝,那位号称仁德施于天下的文皇帝。

  可是这位文皇帝真的是那么仁德吗,刘瑁面露不屑,眉目间阴郁无比,像是藏着暗霾一般。

  吕后在世掌握大权的时候,一众刘姓诸侯王都是娶了吕氏的女子,刘恒自然也不例外,而且看上去刘恒和这位吕氏的代王王后关系极好,不然也不会生下了四个儿子。

  但在元老勋臣们平定诸吕之乱后,迎接刘恒登上皇帝宝座,刘恒的王后便成了阻碍,元老勋臣和吕氏是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怎么会放心刘恒身边睡着吕氏的女人,更不会放心吕氏产下的儿子成为太子,继承大汉的皇位。

  在刘瑁看来,代王王后的死和王后生下的四个儿子的病死,不过是糊弄人的把戏罢了,哪有那么的凑巧,四个儿子一起病死,病死的这么恰到好处,让元老勋臣可以安心拥护刘恒登上帝位。

  孝文皇帝刘恒在史书上是如此的仁德,对百姓黔首,他是减免赋税,解开山林之禁,放百姓进去打猎,为人简朴,不修建大规模的宫室,不让百姓困顿劳苦,减轻肉刑的责罚,在他的治理下,库房的钱币充盈,串钱的绳子存放过久都快要腐烂,连看门人都能吃上肉。

  可就是这样人,在面对权位的时候,儿子说杀就杀,一杀就是四个,舅舅薄昭犯罪,派遣大臣到薄昭家里哭丧,硬是逼着亲舅舅薄昭自杀。

  还有刘恒同父异母的弟弟刘长,传闻刘长联络匈奴,又联络百越计划造反,但文皇帝刘恒一纸诏书,刘长就乖乖的跑到长安受审,哪里像是想造反的样子,最后刘长在流放蜀郡的路上自杀了。

  ‘只怕是郑伯克段于鄢,孝文皇帝刘恒故意放纵刘长,而后害死刘长。’刘瑁冷笑了一声,最是无情帝王家,什么亲情、爱情和权势地位比起来,都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他想起了前往南中征伐叟夷的好弟弟刘璋,南中是叟夷之地,瘴气笼罩的地方,如果刘璋病死在了南中,那该有多好,弟死兄继,益州牧的大权就会落到他的手里。

  作为刘焉入蜀唯一带着的儿子,父亲刘焉对他的看重是超过大兄刘范、二兄刘诞,更不必说他那个过往软弱性子的弟弟刘璋了,父亲刘焉甚至还为他纳聘了有大贵之相的吴苋,其中的含义不可言说。

  想到这里,刘瑁的心头仿佛有一团烈火在噼里啪啦的燃烧着,良久,冷静下来的他沉着了下来,他知道,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南中恶劣的环境上,他不能再等了,如果等到刘璋讨平南中回来,到时候面对坐拥平定巴郡和安定南中功勋的刘璋,这一辈子他都翻不了身了。

  他必须做点事情了,趁着这个时机。

  ——

  成都,赵府。

  “爹,这次刘璋南征叟夷叛乱,没有让爹随军,真是一件幸事,孩儿听说南中之地,乃是瘴痢之所,瘟疫蔓延横生的地方。”

  “一个不小心,染上了瘟疫,只怕就是魂断南中。”

首节 上一节 55/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