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62节
这时,陈乐怡忽然眼睛一转,凑到陈文锦身边,笑着说道:“哥,等你启动酒店项目,要是需要投资可别忘了我!”
前几年陈乐怡也分到了 2000万美金,按陈光良的指示投了 IBM、波音和德州仪器,如今市值已接近 7000万美金。
按陈氏家族的规矩,女儿成年后分到家产,后续除了家族办公室和二房信托基金会的生活费,不会再额外获得家族财富。她不像陈文锦有自己的产业,自然格外看重这次投资机会。
陈文锦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放心,少不了你的份!到时候肯定找你拉投资。”
陈乐怡刚笑出声,一旁的陈文骅也主动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期待:“父亲,我想成立一家投资企业,这些年在母亲的投资公司里学了不少,也一直记着您教的‘价值投资’理念,觉得自己能试试了。”
陈文骅学的是商业管理和金融,去年从大学毕业就进了蒋梅英的美国投资公司,已经做了快两年,做事很有自己的想法。
陈光良看着这个儿子,缓缓说道:“再等一年吧。明年你母亲的投资公司会减持一部分IBM的股票,到时候会给你一笔资金,足够你成立一家自己的投资企业。这一年你再好好协助你母亲管理家族投资公司,把美国金融市场摸透——以后家族在美国的金融投资,说不定还要靠你挑大梁。”
陈文骅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连忙点头:“好!多谢父亲!我一定好好学!”
海风再次吹过草坪,带着沙滩的咸湿气息。不远处,陈文海正带着两个侄子捡贝壳,偶尔传来几声欢呼;蒋梅英和凯丽聊着育儿的琐事,不时响起轻声的笑。
陈光良看着眼前的一家团圆,心里满是暖意——商场上的风风雨雨固然重要,但这份家族的温情,才是他一路走来最坚实的支撑。
纽约郊区富人区的一幢别墅里,陈光良和蒋梅英驱车到来。
门刚打开,穿着浅灰色西装的汤非凡就迎了上来,头发虽已半白,眼神却依旧清亮,握着陈光良的手时,力道仍带着当年在沪市时的爽朗:“陈先生,该是我去香港看你才对!你倒先踏入我家的门了。”
他身后的妻子何莲穿着素雅的旗袍,手里还拿着刚擦拭完的茶具,见到蒋梅英,立刻露出熟稔的笑容:“梅英,快进来坐。”
陈光良走进客厅,目光扫过墙上的照片——有汤非凡在诺贝尔领奖台上的合影,有他与医药界同仁的学术交流照,最显眼的是一张黑白老照片:三十年代初的上海,年轻的汤非凡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培养皿,身边站着同样年轻的陈光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都三十年了。”陈光良指着照片,语气里满是感慨。
汤非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摇头:“若不是你当年劝我来美国‘深造’,现在看来,倒是让我避开了不少风波。”他给陈光良递上一杯茶,“这些年,辉瑞的人天天来请我,我倒也没闲着,前年刚研发出一种新的抗生素”
“你啊,就是闲不住。”陈光良喝了口茶,目光落在一旁站着的年轻人身上——那是汤非凡的儿子汤闻声,28岁,戴着金丝眼镜,穿着白衬衫,透着浓浓的学者气。
“闻声,快给陈叔叔、蒋阿姨问好。”汤非凡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汤闻声立刻上前,微微鞠躬:“陈叔叔,蒋阿姨,好久不见。”
“在辉瑞做得怎么样?”陈光良关切地问,他记得这孩子是在重庆出生的。
“博士毕业后就进了辉瑞的新药研发部,刚工作一年多”汤闻声回答一板一眼。
“子承父业,有出息。”陈光良赞许地点头,又打趣道,“都 28了,结婚了没有?”
汤闻声的脸瞬间红了,手指无意识地攥着杂志边缘:“还、还没有女朋友。”
“喜欢什么样的?”陈光良追问。
“喜欢……喜欢我们华夏人。”汤闻声的声音更低了,耳根都泛着红。
陈光良忍不住笑了,拍了拍他的胳膊:“好眼光,慢慢来,总会遇到合适的。”
一旁的何莲笑着补充:“这孩子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我们给他介绍了几个,他都以‘没时间’推了。”
蒋梅英拉着何莲的手,轻声道:“男孩子事业心重是好事,缘分到了自然就成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毯上。陈光良与汤非凡聊起国内的情况,汤非凡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伤感:“有时候晚上睡不着,就会想起当年在沪市的日子,不知道现在母校怎么样了。”
“总归有机会回去看看的。”陈光良放下茶杯,语气坚定,“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不会一直困顿下去。等将来开放了,我们一起回去,看看长江黄河,看看沪市的黄浦江。”
汤非凡眼中泛起泪光,用力点头:“好,我等着那天。”
两天后,纽约中央公园旁的一家咖啡馆里,陈乐怡和汤闻声见面。
汤闻声在她对面坐下,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眼前的女孩比照片上更漂亮,眼睛亮得像星星,身上还带着一种被宠大的从容,让他不由得有些紧张。
“你 28岁还没结婚,是因为工作太忙吗?”陈乐怡率先开口,语气直接,带着几分女孩子的率真。
汤闻声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回答:“一开始是忙着读书,后来进了辉瑞,天天泡在实验室,确实没时间谈恋爱。而且……也没遇到合适的人。”他顿了顿,反问,“陈小姐呢?你条件这么好,怎么也没找男朋友?”
“我爸妈从不逼我。”陈乐怡搅动着咖啡,语气轻松,“我觉得感情的事不能急,没遇到喜欢的,不如一个人自在。”
汤闻声听出她话里的“不想被安排”,连忙解释:“陈叔叔应该只是觉得我们都还单着,想让我们认识一下,没有逼你的意思。”
陈乐怡忍不住笑了:“你倒挺懂我爸的。其实我也没那么抵触,多认识个朋友也挺好。”她话锋一转,带着几分俏皮,“我跟你说,我小时候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我爸疼我,我妈宠我,大妈也总给我带好吃的,我哥们更是把我当宝贝,你猜我是什么样的人?”
汤闻声看着她笑起来的样子,心里的紧张忽然消散了,认真想了想,说道:“我觉得你很真诚,而且被这么多人爱着,一定很幸福。”
这句话说得陈乐怡心里一暖。以前别人跟她相亲,不是夸她“有钱”,就是奉承她“有福气”,很少有人能看出她骨子里的“被宠大的真诚”。她抬眼看向汤闻声,发现他虽然看起来木讷,却很懂人心。
“你还挺会说话的。”
第462章 布局
时光匆匆,日历悄然翻至 1967年。元旦的喜庆尚未完全褪去,香港长江工业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已汇聚了全集团的核心力量——不仅有集团高层坐镇,各子公司的掌舵人也悉数到场,每个人面前都摊着厚厚的年度报告,空气中弥漫着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审慎。
会议伊始,陈光良示意各子公司负责人依次汇报。
新丰纺织集团的林建云率先起身,声音沉稳有力:“截至 1966年底,新丰纺织全球员工近万人,其中香港本土超 6000人,海外分部(以尼日利亚、新加坡为主)达 3600余人。去年全年营收突破 4亿港币,地域分布上,香港占 75%,非洲(尼日利亚贡献九成以上)占 20%,东南亚占 5%产品结构更显优化,成衣占比 55%,纺织印染 32%,自有品牌‘鳄鱼恤’占 13%——成衣与品牌业务的显著增长,让集团附加值提升了近 18%。尤其‘鳄鱼恤’,已在台岛、新加坡、日本、吉隆坡等海外市场开设 23家门店,海外营收几乎与香港本土持平,日本市场更是以每月 15%的增速攀升。”
这番数据让会议室里泛起低声赞叹。
新丰纺织作为长江工业的“压舱石”,从 1930年代上海滩起步,三十余载风雨中始终稳居行业霸主之位。它不仅是香港纺织业的奠基人——1930年代中期便赴港设厂,抗战时期为前线供应大量军需布料;战后更率先在荃湾建起规模化工厂园区,为香港培养了上万名纺织技术人材,被誉为“香港纺织业的黄埔军校”。
这份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陈光良的长远布局:从力推技术迭代,引进欧洲最先进的纺纱设备,到主动开拓海外市场,从印尼、巴基斯坦的市场,到欧美、非洲的销售网络,甚至在南非、尼日利亚建立成衣加工厂,每一步都透着远超时代的远见。
紧接着,荣昌重工集团的孙德和汇报:“截至去年底,荣昌重工员工 9500余人,其中冶炼厂 2300人、机械设备厂 1200人、造船厂(主营荣昌游艇)6000人。全年营收 6.5亿港币,钢铁产量达 25万吨,除满足集团内部需求外,对外销售 8万吨,客户涵盖东南亚铝合金、铜材等有色金属产量突破 3万吨机械设备板块,注塑机、冲床、电机等产品占据香港市场很大份额,并对外出口最亮眼的是荣昌游艇,去年出口 2600艘,覆盖欧美、中东中高端市场,创下 3亿多港币,成为香港游艇出口的龙头企业。”
这份成绩单,悄然打破了“香港无重工业”的偏见。世人多以为香港只擅长轻工业,却不知重工业的发展需长期技术积累与持续投入——前世香港工业没落,根源在于多数企业主沉迷房地产短期暴利,放弃对实业的深耕。而陈光良却坚持二十年如一日投入荣昌重工,从引进德国冶炼技术,到自主研发游艇设计,一步步将其打造成香港重工业的标杆。
随后,华泰塑胶(华泰玩具)、美的电器、合和拉链等子公司相继汇报。
华泰玩具的塑胶玩具去年出口欧美 1200万件美的电器的晶体管收音机销量突破 50万台合和拉链占据香港服装辅料市场 60%份额,并对外出口。
汇总数据显示,长江工业集团 1966年全年营收 16.8亿港币,占香港全年工业总产值的 10.3%,利润更是突破 1.3亿港币。
过去二十年,长江工业始终以稳健的实业根基,稳压以地产为主的长实集团,成为陈氏商业帝国真正的基石之一。
毫不客气的说,在本港为陈光良家族带来最大影响的,不是环球集团,不是长实集团,也不是平安集团,而是长江工业集团。
用工人数一度高达四五万人的场景工业集团,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岗位问题。
待所有汇报结束,陈光良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从今日起,集团启动两项核心调整:第一,淘汰夕阳产业——塑胶花、假发业务即刻停止自主生产,转为代理模式,生产线售出,厂房自用,回笼资金全力投入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研发.第二,全集团员工薪资普涨 15%,基层工人月薪不低于 180港币,技术岗位不低于 250港币,管理层按绩效追加奖金。”
话音刚落,会议室瞬间安静,随即响起低低的议论声。有高层忍不住问:“陈生,香港不少小工厂月薪还停留在 30-100港币,我们普涨 15%,会不会引发行业震荡?而且眼下内地风波未平,港府就放任局势发展吗?”
陈光良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港府的态度不重要,重要的是香港工业的根本问题——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早已积累下深重的社会怨气,内地风波不过是导火索。要想香港工业走得远,这场阵痛必须经历。我们主动涨薪,既是稳住员工人心,也是为行业树立标杆——企业赚到钱,就应该考虑给员工更好的福利待遇。员工福利待遇好了之后,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工作质量。”
这番话让众人茅塞顿开,纷纷颔首:“是,陈生!”
会议结束后,陈文恺走进董事长办公室,轻声喊了句“爸”。
陈光良示意他坐下,目光中带着期许与关切:“今年注定是多事之秋,香港局势怕是会有波动。如今你已是长江工业三把手,我和你郭叔叔逐步退居二线,集团的日常运营多靠你牵头,压力不小吧?”
29岁便能执掌如此庞大的工业集团,在香港商界堪称传奇。
但陈文恺并未露怯,笑着回应:“集团目前无负债,现金流充裕,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新兴产业增速喜人,整体根基扎实,谈不上压力。只是长远来看,我们在电子电器的核心技术、机械设备的精密制造上,研发时间尚短,还需持续投入”
陈光良眼中闪过赞许:“有这份清醒就好。大胆去做,技术研发我已批了 2000万港币专项基金,与香港大学、理工学院合作建实验室;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找我。”
陈文恺点头应下。
他知道,父亲虽计划在局势紧张时出国避风头,却早已为家族第二代铺好了路——不仅加强了四位兄弟的安保力量,更在集团内部搭建了稳固的管理架构,确保陈氏实业根基在风波中稳如泰山。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尽,伦敦郊外的百年庄园已浸在春日的柔光里。
这座占地超 22英亩的城堡,草坪修剪得如绒毯般整齐,水仙在花丛间绽出嫩黄的花盏,尖顶塔楼映着暖阳,泛着温润的鎏金光泽——这是陈光良与奥黛丽赫本在欧洲的家,也是三个孩子肆意生长的乐园。
专车缓缓驶入庄园大门时,陈光良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致,嘴角不自觉地弯起。车门刚开,一抹粉色身影便扑了过来,8岁的陈黛怡穿着公主裙,小胳膊紧紧环住他的脖子,软糯的声音裹着雀跃:“爹地!你终于来啦!我跟妈咪说要给你留草莓蛋糕,一直没让厨房动呢!”
陈光良笑着抱起女儿,在她鼻尖轻轻刮了下:“这么乖?看来爹地没白疼你。”
奥黛丽赫本站在台阶上,米白色羊毛连衣裙缀着细碎的雏菊绣纹,腰间同色系腰带衬得身姿愈发纤细。她走上前自然地挽住陈光良的胳膊,眼中盛着温柔:“一路辛苦了”
岳母艾拉也从客厅迎出,素雅的丝绸长裙衬得她气质温婉,握着陈光良的手笑道:“你一来,孩子们的心才算落地。”
走进城堡大厅,挑高穹顶下的水晶吊灯折射出暖光,壁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墙上的古典油画泛着岁月的温润。
12岁的陈文西早按捺不住,抱着三阶魔方跑到陈光良面前,眼神亮晶晶的:“爹地,我最近又练快了,这次肯定比上次厉害!”
陈光良在沙发上坐下,接过魔方。指尖轻转间,原本整齐的色块便被打乱,他将魔方递回儿子:“那爹地倒要看看,你多久能还原。开始!”
话音落,陈文西的手指便如蝶翼般翻飞。三阶魔方在他掌心飞速旋转,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大厅里瞬间静了下来——艾拉含笑点头,奥黛丽赫本悄悄掏出手帕擦了擦手心,15岁的陈文欧抱着胳膊站在一旁,眼中藏着期待。
“一秒、两秒、三秒……”陈黛怡趴在陈光良腿上,小声数着。数到“六”时,陈文西猛地举起魔方,兴奋地喊:“完成!爹地你看,没超过八秒!”
陈光良接过魔方仔细查看,每个面的色块都严丝合缝。
他忍不住笑出声,摸了摸儿子的头:“厉害!比上次又快了一秒,就算不是专业选手,在同龄人里也是顶尖的。”
陈文西得意地扬着下巴:“我还研究了新公式,下次争取五秒内完成!”
“有上进心是好事,但可不能耽误功课。”陈光良话锋一转,忽然想起个主意,“对了,你这么喜欢魔方,不如试着写本书?把你的技巧和公式整理出来,教大家怎么快速还原。你看,魔方明明是香港发明的,在欧美却没多少人知道,要是你出书推广,说不定能让更多人喜欢上它。”
陈文西眼睛瞬间亮了,猛地拍了下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放假我就开始整理,肯定能写得清清楚楚!”
“先把眼下的学业抓好,写书的事放假再说。”陈光良叮嘱道,看着儿子抱着魔方雀跃跑回房间的背影,又转向陈文欧,语气温和下来:“文欧,高中生活还习惯吗?”
陈文欧在沙发上坐下,藏蓝色校服西装衬得他身姿挺拔。他就读的是伦敦顶尖精英高中,同学非富即贵,却个个拼劲十足,从学术竞赛到体育赛事,卷得如同“精英选拔赛”。
但陈文欧早已适应,说起学校的事,眼中满是自信:“很妙,同学们都很优秀,老师也专业。上周辩论比赛,我们班拿了冠军。”
“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对你是好事。”陈光良赞许点头,话锋渐趋认真,“今天找你,是想跟你聊聊未来的方向。我希望你以后读商业专业——不是要把你绑在家族产业上,而是我有很多商业想法,需要一个懂欧美市场的人去实现。”
他拿起桌上一罐红牛,递给陈文欧:“就像这个,我们在香港开发的能量饮料,在东南亚卖得很好,但在欧美几乎没存在感。欧美消费者对亚洲品牌有天然隔阂,没有熟悉当地市场的人推广,它永远只能是‘亚洲饮料’。除了红牛,我还有很多适合欧美的构想,比如针对年轻人的快时尚品牌、线上购物平台,但这些都需要有人落地、试错。”
陈文欧握着红牛罐子,眼神渐渐坚定。从小听着父亲的商业故事长大,看着父亲建起横跨航运、工业、地产的帝国,他早对商业满是向往:“爹地,我本来就打算学商业。我是商业大亨的儿子,想跟你一样,做出自己的事业。”
“好儿子!”陈光良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
“爹地!你还没问我呢!”陈黛怡不乐意了,拽着陈光良的领带嘟起嘴,“我也要有自己的目标!”
陈光良笑着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口,语气满是宠溺:“我的黛怡还小,不用急着定目标。你想要什么,爹地就给你什么;你想做什么,爹地都支持你。就算以后只想当无忧无虑的小公主,爹地也能让你一辈子开心。”
陈黛怡立刻搂住他的脖子,又亲了亲他的脸颊:“我最喜欢爹地啦!”
奥黛丽赫本站在一旁,看着丈夫与孩子们的互动,脸上漾着温柔的笑。
夜色渐深,孩子们睡熟后,陈光良与奥黛丽赫本来到书房。
奥黛丽换上了一条华丽的紫色公主裙,裙摆缀着细碎的水钻,颈间珍珠项链是去年陈光良送的生日礼物,衬得她愈发优雅。她为陈光良倒了杯威士忌。
陈光良接过酒杯,目光落在桌上的文件上:“先聊聊公事。去年从摩纳哥拿回来的资金,都投资好了吗?”
去年被迫离开摩纳哥时,他们拿到了补偿款。按陈光良的建议,奥黛丽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欧洲证券市场,买入英国必拓、瑞士雀巢、德国西门子等公司的股票,剩下的则收购了伦敦、巴黎的商业地产——如今奥黛丽的财富已达 1.2-1.5亿美元。
“都安排好了。”奥黛丽在他身边坐下,语气轻松,“这些年英国证券没有赚太多,胜在稳定,就像你说的,价值投资慢慢来,总能超过银行利息。”
陈光良忍不住打趣:“听你这意思,是觉得我不懂英国证券市场?”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