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60节

  “我希望明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下水,12月前要全部下水。当然,我不会在你们一家造船厂造,反正你们日本造船技术是由政府在主导、”陈光良语气坚定,“我们急需更多的运力”

  这话让日方代表们交换起眼神。渡边社长最终拍板:“我们接受这项改造,但要派工程师去住友金属驻场监工。”

  走出谈判室时,陈光聪终于忍不住:“大哥,300万吨运力,相当于香港商船队的三成。就算石油需求再涨,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啊。”海风吹乱他的头发,远处的龙门吊正在吊装钢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陈光良望着海平面,那里隐约能看到进出港的油轮剪影:“如果苏伊士运河突然关闭呢?”

  陈光聪愣住了。这条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此刻正通航无阻,每年有近万艘船从这里经过。“不可能吧?去年才刚完成拓宽工程……”

  “没有什么不可能。”陈光良从公文包抽出一份情报,那是环球航运驻开罗办事处发来的密电,“纳赛尔政府和以色列的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一旦开战,运河必定封锁。到时候,从波斯湾到欧洲的油轮,要多绕好望角 6000海里,运费至少涨三倍以上,而且这一次未必会只关一年。”

  陈光聪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公文包。他忽然明白,大哥要的不是简单的运力扩张,而是一场对未来航运格局的豪赌。15艘 VLCC看似庞大,但若运河关闭,这些巨轮将成为打通全球石油航线的关键棋子。

  “可……这消息靠谱吗?”他仍有些犹豫。

  “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才过去十年。”陈光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历史总是在重复,只是换了种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重演前站好位置。”他望向三菱重工的船坞,那里的工人们正将一块块钢板焊接到“出光丸”的骨架上,火花在冷空气中像散落的星子。

  接下来的一周,陈光良马不停蹄地拜访了住友金属和石川岛播磨重工。在神户港的晚宴上,他与川崎重工社长达成协议,由对方分担 5艘 VLCC的建造任务,确保如期交付。当他在合同上签下名字时,东京的报纸已经开始报道“华人船王的疯狂计划”。

  消息传回香港时,董浩云正在青衣岛考察船厂。这位东方海外的创始人看着报纸上“300万吨运力”的标题,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滑落。“我们的 15万吨油轮图纸刚审定……”他喃喃自语,忽然抓起电话,“给三菱重工发加急电报,问能不能插队建造 20万吨 VLCC!”

  秘书很快带回回复:“日方说,环球航运已经包下了1967年的船坞档期,要排到 1968年才能下水。”

  董浩云望着窗外的维多利亚港,那里停泊着他引以为傲的“伊丽莎白皇后”号改装油轮。曾经以为足够领先的 10万吨级船,此刻在 20万吨 VLCC的阴影下,忽然显得有些渺小。他想起三年前与陈光良在香港会堂的会面,那位同行当时说的“航运业的未来在巨轮”,原来不是随口说说。

  三菱重工的签约仪式结束后,陈光良没有立刻返回香港。东京湾畔的一栋和式别墅里,暖炉的炭火正旺,司叶子穿着一身月白色振袖和服,腰间系着绯红的腰带,跪坐在榻榻米上为他斟茶。十二岁的陈文瀛和十岁的陈文绳并排跪着,手里捧着线装的《论语》,鼻尖还沾着些许墨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讲的是做事要抓住根本。”陈文瀛朗声背诵,眼神不时瞟向父亲,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紧张与期待。

  陈光良指尖叩了叩桌面,示意他继续。

  “譬如经商,父亲常说信誉是根本,就像这茶杯,”陈文瀛指着青瓷杯,“若是杯底漏了,再精美的花纹也无用。”

  “说得好。”陈光良难得露出笑意,目光转向小儿子,“文绳,你前日写的《论中日茶道异同》,里面说‘和敬清寂与中庸之道,原是一脉相通’,这话是谁教你的?”

  陈文绳脸一红,攥着衣角小声道:“是母亲带我们去京都金阁寺时,听住持说的。我觉得和你教的《中庸》很像,就记下来了。”

  陈光良摸了摸两个儿子的头,掌心触到他们扎手的短发,心中泛起一阵暖意。这些孩子散落在世界各地,却都在母亲们的督导下,把中文和华夏文化学习起来。

  “你们的华文进步很快,但不可自满。”

  “是!”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脊背挺得更直了。

  得到父亲的夸奖,比在学校拿任何奖项都让他们激动。

  稍后,孩子们自行去玩耍,司叶子重新沏了壶抹茶。

  她跪坐的姿势愈发恭谨,和服领口滑落些许,露出如玉的颈线。“夫君这次在日本停留的时间,要比去年多了三天呢。”她轻声说,睫毛在暖炉的火光里投下细碎的阴影。

  陈光良望着窗外飘落的细雪,忽然问道:“司叶子,你想不想真正做点生意?”他知道她名下的投资公司早已不是简单的理财——东京银座的三栋写字楼、丰田与索尼的早期股票,这些布局让她的财富在翻了近十倍,如今已超过三千五百万美元。

  司叶子却摇了摇头,膝行半步靠近他,声音里带着依赖:“夫君,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生意。安安静静为您培养两个孩子,是我最大的愿望。”她忽然抬头,眼里闪着怯生生的光,“如果您愿意,我还想再为您生一个孩子,我希望是女儿。”

  陈光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大房、二房、三房都有一个女儿,司叶子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你是看她们都有女儿?”

  “是。”司叶子脸颊绯红,手指绞着和服腰带,“文瀛和文绳都大了,家里总觉得少了些女儿家的笑语。”

  陈光良想起家族的族谱,第二代已有14个孩子,第三代也添了8个,确实够兴旺了。

  但看着司叶子期待的眼神,他终究软了心肠:“行,就最后再要一个。生男生女都是天意,不必强求。”

  司叶子猛地抬头,眼里瞬间蓄满了水光,重重叩首:“谢夫君!”和服的下摆铺在榻榻米上,像绽开了一朵白色的花。

  暖炉里的炭噼啪作响,陈光良翻看她递来的投资报表。

  丰田的股票涨的很厉害,索尼的便携式收音机刚在欧美掀起热潮,松下的黑白电视生产线扩了三倍。“去年日本政府救市时,你趁机加仓了本田、索尼等股票?”

  他指着报表上的一笔交易记录。

  “是夫君说的,优质企业的低谷期,恰是入场时。”司叶子轻声道,“当时银行的贷款利息才五厘多,不用白不用。”

  “恩,很不错,那现在可以继续加仓了。”陈光良在报表上圈出几个名字,“去银行再贷三百万美金,继续买这几家的股票。日本的制造业正在崛起,这波浪潮至少能持续七年。”

  他没说的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会让这一切戛然而止,但此刻没必要让她知道。

  司叶子毫不犹豫:“我尽快去办。”

  对她而言,夫君的话从来都是金科玉律。

  “文瀛大学毕业后,我会为他安排事业的。”陈光良忽然说。

  司叶子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知道二房长子陈文锦在美国做地产做得风生水起,心里不是没有过比较。“真的吗?我一定好好培养他的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自然是真的。”陈光良笑了,“他是我的儿子,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我会支持他的。”

  晚膳时,孩子们兴奋地说起要给未来的弟弟或妹妹起名字。陈文瀛说要叫“陈文樱”,像东京的樱花一样好看;陈文绳却坚持叫“陈文兰”,说兰花才有华夏的气韵。司叶子含笑听着,不时给陈光良夹一块鳕鱼西京烧。

  用完餐,陈光良搂着司叶子上楼,丝毫不带拖泥带水。

  女管家雪奈,马上安排剩下的事情,她是司叶子的堂姐,今年33岁至今还未婚,长相颇为丰~满;在这个家,她也算半个女主人,孩子们都称呼她为‘雪奈姨’。

第459章 退出海水浴场

  1966年 2月的摩纳哥,地中海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铺满了拉沃托海滩的每一寸细沙。

  海水浴场十周年庆典的彩绸在海风里翻飞,淡蓝色的气球上印着“La Plage des Rêves”(梦幻海滩)的字样,从港口一直绵延到王宫脚下。

  傍晚时分,浴场附属的五星级酒店里,水晶灯已亮起暖黄的光,服务生们端着盛着香槟的银盘,在穿着华服的宾客间穿梭,衣香鬓影里,连空气都飘着高级古龙水与玫瑰香水的混合气息。

  奥黛丽赫本站在露台边缘,纪梵希为她定制的白色晚礼服裙摆缀着细碎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陈光良在一旁倒是显得不那么亮眼来,当然奥黛丽赫本再漂亮,也不会有陈光良那么瞩目,因为他是在场罕见的亚洲人面孔。

  “光良,阿尔巴女公爵席尔瓦向我们举杯呢!”

  陈光良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他抬手回应,深蓝色定制西装的袖口露出一块百达翡丽腕表——那是去年赫本送他的生日礼物,表盘背面刻着两人名字的首字母。“今晚的宾客,比去年的戛纳电影节还要齐。”他低声说,目光扫过宴会厅中央的舞池,那里正播放着《玫瑰人生》的旋律,几对贵族情侣已相拥起舞。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黑色燕尾服的身影穿过人群,径直朝他们走来。第五代西敏公爵休卡文迪许端着红酒杯,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里带着明显的笑意:“陈先生,赫本小姐,今晚的庆典真是太精采了——我听说海水浴场去年纳的税,为这个国家创造了七成政府收入,哈哈!”

  西敏公爵是英国最富有的贵族之一,旗下掌控着伦敦的大片地产与远洋航运公司,这样的人物主动攀谈,立刻吸引了周围不少目光。陈光良与他碰了碰杯,香槟的气泡在杯壁上炸开:“公爵过奖了,是摩纳哥的气候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过说到航运,我听说您旗下的卡文迪许航运,最近在波斯湾的航线遇到了些麻烦?”

  这话恰好说到了西敏公爵的心事。他压低声音:“实不相瞒,苏伊士运河那边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不知道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赫本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为两人补充些香槟,姿态优雅得像一幅古典油画。她知道陈光良与西敏公爵的对话藏着商业合作的可能。

  陈光良笑道:“除了造大型船只,其它对于我们商人来说,都是不可为的。”

  宴会厅的另一端,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握着格蕾丝王妃的手,指节微微泛白。格蕾丝穿着一身酒红色丝绒长裙,曾经的好莱坞影后此刻脸上却没什么笑意,目光死死盯着陈光良与西敏公爵的方向:“你看,休宁愿和一个亚洲商人、一个英国人谈笑风生,也不肯先过来向我们致意。”

  兰尼埃三世的脸色也不好看。他望着舞池上方悬挂的巨大横幅——“十周年庆典:感谢赫本小姐的卓越贡献”,那是浴场管理层自发挂的,却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十年来,海水浴场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旧码头,变成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的度假胜地,贡献了摩纳哥 70%的 GDP,可这一切的掌控者,却是奥黛丽赫本——一个拿着英国护照的没落贵族后裔,背后还站着那个手握全球最大油船队的华人船王。

  “欧洲的报纸早就把她称作‘摩纳哥的无冕女王’了。”格蕾丝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她想起上周看到的《巴黎竞赛画报》,封面是赫本在浴场草坪上喂鸽子的照片,配文写着“比王妃更懂摩纳哥的女人”,“他们甚至忘了,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兰尼埃三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那些围在陈光良身边的欧洲贵族——意大利的阿涅利家族甚至还有荷兰王室的代表。这些人来摩纳哥,一半是为了海水浴场的奢华体验,另一半,是想和陈光良谈合作。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国王,倒像个寄人篱下的客人。“再等等。”他低声说,“庆典结束后,我们找他们谈。”

  深夜的王宫书房里,水晶灯的光显得格外冰冷。格蕾丝把一份《泰晤士报》拍在桌上,头版报道里写着“海水浴场十年营收超 10亿美元,赫本持股价值翻倍”,字里行间都透着对这位“商业女性”的推崇。“兰尼埃,我受够了!”她站起身,丝绒长裙扫过地毯,“他们不仅赚走了我们的钱,还抢走了我们的声望!一定要把他们赶出摩纳哥!”

  兰尼埃三世坐在真皮沙发上,手指敲击着扶手。他不是不想,只是不能——摩纳哥是个没有自然资源的小国,全靠外国投资与旅游业支撑。如果强行赶走陈光良和赫本,欧洲的资本会怎么看?那些原本计划来摩纳哥投资的富豪,会不会因此却步?“直接赶走,会让国家的信誉崩塌。”他疲惫地说,“我们可以行使国王的行政命令,以‘维护国家核心资产安全’为由,收回海水浴场的经营权,给他们一笔补偿费。”

  “给钱?”格蕾丝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不甘,“十年来,他们的投资回报率超过了 500%,赚的钱够买下半个摩纳哥!难道不该免费捐给摩纳哥人民吗?”

  “他们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兰尼埃三世苦笑,他想起去年和陈光良在赌场的一次偶遇,对方轻描淡写地说“商业的本质是等价交换”,那时他还没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分量,“如果不给补偿,欧洲舆论会把我们骂成‘掠夺投资者的暴君’,到时候损失的,比海水浴场的价值还大。”

  格蕾丝沉默了。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她的家族原本就是美国富豪,靠房地产发家,最清楚“商业信誉”的重要性。可一想到赫本在庆典上被众星捧月的模样,想到那些媒体把赫本和她对比的报道,她就忍不住咬牙:“希望他们识趣点,别狮子大开口。”

  三天后,王宫的会客厅里,气氛凝重得像结了冰。兰尼埃三世坐在主位上,格蕾丝陪在他身边,身后站着摩纳哥的财政大臣与法务大臣。陈光良与赫本坐在对面,赫本手里握着一个丝质手包,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而陈光良则显得从容,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沙发扶手的雕花。

  “首先,我要感谢陈先生和赫本小姐。”兰尼埃三世开口,语气尽量显得平和,“这十年来,你们为摩纳哥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你们的投资,让海水浴场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人认识了摩纳哥。”

  赫本轻轻咬了咬唇。她和陈光良早就预判到这一天——自从去年摩纳哥政府提出“核心资产国有化”的草案,他们就知道,王室要动手了。她侧头看了一眼陈光良,对方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她才定了定神,准备听王室接下来的话。

  果然,兰尼埃三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但摩纳哥是一个主权国家,海水浴场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旅游资产,长期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奥黛丽赫本小姐能接受一笔合理的补偿款,将海水浴场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摩纳哥政府,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是非之地?”赫本猛地抬起头,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反感,“亲王殿下,我们是合法的投资者,1955年签订的协议里,明确写着我们拥有海水浴场 50年的经营权。这些年来,我们投入了超过 5000万美元用于翻新设施、拓展业务,甚至为摩纳哥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我们爱这个国家,把它当成第二个家,您怎么能说这里是‘是非之地’?”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打破了会客厅的平静。格蕾丝立刻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嘲讽:“赫本小姐,我们承认你们的付出,但也请别忘了,你们的投资已经获得了数倍的回报。十年前你买下股权时花了多少钱?现在海水浴场的估值又翻了多少倍?做人要懂得知足。”

  “知足?”赫本站起身,晚礼服的裙摆扫过地面,“王妃曾是美国人,应该比谁都清楚,商业信誉是投资者的生命线。如果今天摩纳哥能撕毁和我们的协议,明天就能撕毁和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您觉得,到时候还有人敢来摩纳哥投资吗?”

  “你……”格蕾丝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瞬间涨红。她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温柔优雅的赫本,居然会如此尖锐地反驳她。

  “好了,两位女士请冷静。”兰尼埃三世连忙打圆场,他看向陈光良,语气带着几分恳求,“陈先生,我知道这让你们为难,但这是摩纳哥政府的决定,也是为了国家的稳定。我们不希望事情闹僵,更不希望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友谊。”

  陈光良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亲王殿下,我理解您对国家主权的重视,但协议就是协议。如果摩纳哥政府坚持要收回经营权,我们可以谈,但‘合理的补偿’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毕竟很多来摩纳哥的客人,都是我们一点点邀请来的。”

  兰尼埃三世皱了皱眉。他原本想压价,给出一笔远低于实际估值的补偿款,可陈光良显然不是那么好忽悠。

  “好,我们愿意就此展开谈判!”

  赫本适时地配合着,她假装看了一眼陈光良,然后露出失望的表情:“亲王殿下,我们本来不想把事情闹大。既然您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也只能接受。但正如我先生所说,补偿款必须公平合理。现在有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豪都对海水浴场感兴趣,如果摩纳哥政府不愿意给出合理价格,我们大可以把股权卖给其他人——我想,他们会很乐意接手这份优质资产的。”

  兰尼埃三世的脸色彻底变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如果陈光良把股权卖给其他富豪,比如西敏公爵或者阿涅利家族,那摩纳哥还是无法掌控海水浴场,甚至会引来更难对付的对手。“好,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补偿”他咬了咬牙,做出了让步。

  “没问题。”陈光良点头,语气依旧平静,“只要补偿款到位,我们会立刻离开摩纳哥。”

  离开王宫时,地中海的夕阳正缓缓落下,把海面染成了橘红色。赫本挽着陈光良的胳膊,脚步有些沉重:“真的要离开这里吗?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你在这里教我潜水,说这里的海水是全欧洲最干净的。”

  陈光良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伸手拂去她脸颊旁的碎发:“傻姑娘,我们只是转让股权,又不是永远不能来,以后我们可以做游客。”

  赫本靠在他怀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可这里有我们太多回忆了……十周年庆典上的气球,露台上的香槟,还有你在星空下对我说的话……”

  “回忆不会消失。”陈光良轻轻拍着她的背,目光望向远处的海水浴场,那里的灯光已经亮起,像一串散落的珍珠,“而且我们会有新的回忆。等处理完这里的事,我们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滑雪,或者去夏威夷的海滩晒太阳,你想去哪里都可以。”

  赫本抬起头,眼里还带着泪光,却慢慢露出了笑容:“真的吗?”

  “当然。”陈光良笑着点头。

  相比前世的奥纳西斯,陈光良和奥黛丽赫本这两人更加的‘难缠’,其影响力也是高出很多。虽然最终避免不了离开摩纳哥,放弃海水浴场的控股权,但摩纳哥政府一定要给一个不错的补偿才行。

  在1955年,陈光良便投资1200万美金,当时的1200万美金是一笔巨大的数字;稍后的岁月,海水浴场一直在进行利润再投资,总计投资早已经超过5000万美金。

  而这些年获得的分红,大概是6000多万美金,这些钱都给了奥黛丽赫本,让其投资欧洲的证券和股票。

  这一次,奥黛丽赫本的财富也该升级了!

第460章 地产与航运

  1966年 3月的星岛,赤道的阳光灿烂,却盖不住乌节路上涌动的人群。

  长实集团投资的香格里拉酒店奠基现场,红色彩绸缠绕着巨大的奠基石,上面用中英文刻着“1966.3.12星岛香格里拉酒店奠基”,周围摆满了东南亚特色的兰花花篮,空气中弥漫着茉莉与檀香的混合气息。

  严人美挽着丈夫陈光良的手臂,缓缓走进现场。

首节 上一节 460/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