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666节
“洞冥境的强者,虽然是宗门的中坚力量。但只有元婴境的强者,才是宗门万年不衰的根本。”
“段融啊!”吕荫麟的目色陡然涌现出复杂的情绪,声音苍幽地说道:“老夫已经一千八百岁了。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区区两百年的寿元了。从老夫手里,交出去的全本胎藏经,你是第五个了。”
“你前面的那四个人中,还出了一个叛徒。”吕荫麟说到此处,脸色陡然阴寒。
段融的眉心一跳,心里已经知道吕荫麟说的是谁了。
吕荫麟所说的必是秽血教的创教教主傅易。此人当年也是吕荫麟的爱徒,却偏偏修炼了秽血神功这种邪功,而且传闻,此人凭借修炼秽血神功,还凝结出了血婴。
虽然在威力上,比不上元婴境的修士,但因为凝结出了血婴,寿元同样比洞冥境的修士,翻了一倍,足足有两千年的寿元。
也无怪乎,那傅易宁肯叛出宗门,也要修炼此邪功。这两千年寿元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那个败类,不提他也罢。”吕荫麟道:“其余三人,还认我这个老祖的,也就是古道陵、褚无伤和楚秋山了。”
吕荫麟说到此处,不由一声长叹,道:“整个太一门,也就这寥寥数人罢了。”
段融目色微微一动,原本整个太一门,竟然只有古道陵、褚无伤和楚秋山三人,凝结出了成长性的洞冥。
吕荫麟看了段融一眼,道:“你可知,在成就了洞冥境后,该如何修炼呢?”
段融脸色一怔,其实昨日在翻看吕荫麟那本笔记时,他就已经有这个疑惑了。因为早些年,他也算通读道藏了,但却从来没有见过洞冥境的修炼方式的问题的有关记载,甚至在那些笔记野史里,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只言片语。
段融道:“弟子料想,洞冥境的修炼应该是从深化法则之力处着眼。但具体如何,实是不知。还望老祖开示。”
吕荫麟目色赞赏地点了点头,道:“你能看到该从深化法则之力处着眼,是有见识的。但如何着眼?又如何下手呢?”
段融目色期待地看着吕荫麟,道:“弟子愿闻其详。”
吕荫麟笑了笑道:“四个字,无有定法。”
“无有定法!?”
段融听到这四个字,如同挨了一记焦雷一般,被雷了个内外通透,不由地眼色古怪地看了吕荫麟一眼。
吕荫麟对于段融的反应,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其实,到了洞冥境,凝结成长性的洞冥和凝结有缺陷的洞冥,修行方式已经完全不同。”
“凡是有缺陷的洞冥,上限就是洞冥境中期。而只有成长性的洞冥,才有可能凝结元婴。”
“现在我们只说成长性洞冥的修行方式。”
段融心中不由吐槽,不是说无有定法吗?
吕荫麟却是话锋一转,忽然看着段融,问道:“你在褚无伤那闭关的时候,可注意到他常做什么事?”
段融目色一动,说道:“我记得,褚先生他总是在编竹篾箩筐。”
“不错。”吕荫麟点头道:“你可知,他编竹篾箩筐是在做什么?”
段融的心头一动,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疑惑,他绝不是相信,褚无伤会平白无故在那编竹篾箩筐,打发时间。而且老祖吕荫麟明明是在聊修炼的事,怎么就扯到了褚无伤编竹篾箩筐来了。
段融道:“弟子不知。”
吕荫麟道:“他在修炼。”
“修炼!?”
段融的眼眸一阵惊愕,随即他的目色动了动,问道:“敢问老祖,褚先生编制箩筐的那些竹篾是不是有些特别?”
段融实在无法理解,一个洞冥境的强者,领悟了法则之力,竟然是靠编制竹篾箩筐来修炼。这怎么可能?!
若是如此,那些织席贩履的田间老农,岂非都在修炼!?
吕荫麟笑了一下,道:“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普通的竹篾。”
“普通的竹篾?”
“对。”吕荫麟道:“而且褚无伤还特别喜欢走路。走路对他来说,也是修行。”
“走路也是修行?!”段融已经听到有些一头雾水了,他忽然问道:“老祖你刚才不是说,洞冥境的修行,无有定法吗?”
吕荫麟道:“无有定法,但有媒介。”
“无有定法,但有媒介!?”段融忽闪着眼睛,怔怔地看着吕荫麟。
吕荫麟道:“洞冥境的修行,就在这八个字里。”
段融道:“这八个字,太过深奥,弟子难以领会,还望老祖拆解。”
吕荫麟道:“走路也好,编制竹篾箩筐也好,对褚无伤来说,都是他修行的媒介,这就叫但有媒介。但那只是他的媒介!这九州大地,没有任何人,是用相同的媒介,故而叫做无有定法。”
段融深思着吕荫麟的话,目中闪烁着深邃的冷芒。
吕荫麟顿了一会儿,似乎有意让段融略作消化。
数息后,段融陡然抬头,看着吕荫麟,问道:“敢问老祖,何为修行的媒介?媒介的作用是什么?”
吕荫麟道:“媒介是指,你能从中感受到隐隐的法则之力的涌动的那个东西。通过对这个东西的参悟,能够深化你的法则之力,此即为媒介。”
“感受到隐隐的法则之力的涌动的那个东西……”段融喃喃地重复着吕荫麟的这句话,心中似有所悟。
吕荫麟见段融好像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便继续说道:“每个人能感受到的那个隐隐的法则之力的涌动的东西是不同的,找到自己能感受到法则之力的那个媒介的过程,就叫做格物。”
“格物!?”段融原本还在沉思,听闻这两个字,便陡然抬眸看向吕荫麟。
吕荫麟道:“对,格物。洞冥境的修行就是从格物下手。通过格物,去找到自己能感受到法则之力的那个媒介,然后反复参悟,定下来,这才算进入了修行。”
“格物!?媒介!?修行!?”段融的眼神再次陷入迷惑,因为吕荫麟所说的,对他而言,实在深奥而新奇,特别是格物二字,吕荫麟说得,显然跟前世蓝星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吕荫麟继续说道:“古道陵、褚无伤、楚秋山三人。古道陵、褚无伤都确定了自己的媒介,而且修炼多年。古道陵是以观星象为媒介。褚无伤是以走路和编制竹篾箩筐为媒介。”
“特别是古道陵,甚至已经破参一次,成就了洞冥境后期。但只有楚秋山,多年蹉跎,还是无法找到自己的媒介,故而他也是三人中最痛苦的。”
段融忽然问道:“楚门主,他一直未找到自己的媒介吗?”
吕荫麟道:“你以为他稀罕当那什么门主吗?他也是成就了成长性的洞冥,有机会凝结元婴的人。只可惜,他游历天下二十余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媒介。他是想借红尘琐事,来历事练心,才做了门主,但可惜还是蹉跎无功,依旧一无所获。”
段融心头暗暗吃惊:原本楚秋山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媒介,才当了太一门的门主。
段融问道:“老祖你刚刚提到,游历天下,历事练心,这些都是找到自己媒介的方式吗?”
吕荫麟道:“嗯,这些都算格物。格物就是深心感受某种事相,在这种事相里能不能感受到一种法则之力的涌动。若是能感受到,就可以尝试深参,若是在深参中,感受到了所领悟的法则之力的深化和成长,那这就是你的媒介。”
段融听到此处,似乎终于有些心领神会了,不由叹道:“这洞冥境的修炼方式的确奇异。”
吕荫麟道:“其实,气旋境之前的诸多境界的修行,也是一样,只不过它们都是以武学为媒介。比如气旋境,所谓意境的领悟,都是在相应武学的基础上,去做深化。剑意,必须在剑法中领悟。刀意则必须是在刀法中领悟。”
“到了洞冥境,则打破了这种桎梏。这也是说明了,法则之力乃是比意境更高层次的力量,因为它更加不拘泥于相。故而,才无有定法。”
段融点了点头,初听他有些难以理解,但慢慢思考和经过了吕荫麟耐心的讲解和渗透,他渐渐有了些体悟,此时他忽然问道:“老祖,方才还讲到了破参。敢问老祖,何为破参?”
吕荫麟刚才的确提到了破参,他说到古道陵时,提到古道陵破参一次,才成就了洞冥境后期。
段融在心里,已经将洞冥境的修行,理出了一个大致的次序:格物、媒介、参悟、破参。
他已经大致理解了前面三个过程,但他很好奇,到底何为破参?
吕荫麟沉吟了少顷,显然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容易回答。
段融见吕荫麟沉吟,便进一步问道:“弟子是想问,古道陵古师叔,他到底是如何破参,而进阶洞冥境后期的?
第656章 道在屎溺
吕荫麟道:“说实话,古道陵那小子到底是怎么破参的,老夫也不清楚。”
段融闻言,不免有些惊讶。
吕荫麟道:“破参乃是一种深层次的微妙体验,很多时候是很难诉诸于语言的。”
段融目中闪过一抹失望,也不知吕荫麟是故弄玄虚,还是说破参真的就那么难以表达。
“不过……”吕荫麟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也有些破参时刻是可以讲一讲的,但至于你能领悟多少,你看你的悟性了。”
“老夫现在跟你讲的是两个破参的公案:一例是我们太一门的创派祖师蓝若水的公案,还有一例则是老夫自己的破参体悟。”
段融一听吕荫麟要给他讲两个实例公案,顿时就支棱起了耳朵,目光炯炯地看着吕荫麟。
吕荫麟道:“蓝若水前辈,乃是本门的创派祖师,堪称一代雄杰!在数万年前,他以一人之力,开辟山门,创立了太一门的基业。我们也都是受了祖师的余荫,才能在宗门里修行。”
段融见吕荫麟似乎要有长篇大论的架式,立马说道:“创派祖师的恩德,我等弟子自当铭记。”
吕荫麟点了点头,这才说道:“蓝若水祖师,当年在洞冥境修行时,所参悟的媒介具体是什么,已经无从考究。但关于他破参的公案,却是流传了下来,而且还有一贴碑文传世。”
段融见吕荫麟已经开始讲述公案,心神更加专注,生怕漏听了一个字,他很想问那碑文是什么,但又怕打扰了吕荫麟讲述的节奏,便把心头的疑问给压了下来。
吕荫麟忽然笑了一下,道:“这则数万年前的公案,能够流传下来,自是有些传奇的。祖师他当年是在小便时,忽然破参的。”
“小便?!”段融再次给雷得不轻,他有些怀疑吕荫麟是在胡扯。或者,他并不是在胡扯,而是这则数万年前的公案本身就是杜撰的。
哪有这么传奇的?!而且偏偏是下三路的屎尿屁,江湖方士们唬人的伎俩吧……
吕荫麟看出了段融眼神的不相信,但他也不在意,继续说道:“也因为这个流传甚广的公案的缘故,九州宗门的那些元婴境的老怪物们,常常笑话我们宗门,说我们是道在屎溺。”
“道在屎溺?!”段融脸上的肌肉跳了一下,觉得那些成就了元婴境的大能们,不仅没有仙风道骨,反而有些低级趣味。
吕荫麟道:“祖师当年以小便破参时,还口占了一句偈子。”
“还有偈子?”
“对,乃曰:江河竞注而不流。”
“江河竞注而不流!?”段融目色一怔,觉得此句看似自相矛盾,细品之下却又似乎大有深意,之前心中的那种以为此公案不过是江湖杜撰的轻蔑心思,顿时消散。
因为他忽然发现,小便之相和这句江河竞注而不流之间,的确有隐隐的关联。
段融看向吕荫麟问道:“既然竞注,如何又不流呢?”
吕荫麟道:“这是创派祖师破参的偈子,岂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老夫在洞冥境的修炼之时,就常参悟这则公案,还有这句偈子,现在已经成就了元婴境了,还是不知其真义。”
段融心头一阵惊愕,不由问道:“老祖也不知这偈子的真义吗?”
吕荫麟道:“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了,破参是一种深层次的微妙体验,是无法在语言相上做出真实义的表达,故而祖师以偈子表达出来时,就会看起来自相矛盾。至于那背后的真义,则更难体悟。除非你和祖师参悟的是,相似的法则之力,或许还能玩味出些滋味来。”
这则公案听完,段融已经明白,之前吕荫麟并不是在故弄玄虚,古道陵是如何破参的,他或许的确不知道。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将自己破参的玄妙感受有语言相给表达出来。比如创派祖师蓝若水,在小便时忽然破参,当机就能口占一句,江河竞注而不流!实在是天才高逸。
吕荫麟忽然从一堆文牍竹简里,掏出一张蜡黄的古旧兽皮,递向段融,说道:“这就是那传世碑文的拓印。此碑乃是创派祖师破参悟道后,亲手所书,乃是本门至宝。此碑文祖师亲题名曰《物不迁论》,只可惜太过晦涩,宗门历代贤德,无一人能解之。此文老夫也常自参悟,但说来惭愧,千年体悟,一无所得啊。”
段融见吕荫麟说得如此严重,看着手中的蜡黄兽皮,简直如同捧着天书一般,只见侧边正是四个篆体小字——物不迁论。
段融抬眼向正文看去,只见开头写道: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他在此界吞噬过许多的书画器灵,对于古文,也已经造诣颇深,所以,文辞上并无障碍。但也只是文辞上没有障碍罢了,什么意思,他完全看不懂啊!
段融硬着头皮捧卷看下去,很快就看到了之前吕荫麟说得那句偈子,而且在文章里,不是一句了,而是化为四句了。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