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208节
姜义目光从鸟首挪下。
只一瞥,脸上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便立时凝住。
那一双爪子,竟尽数由细小漆黑的断骨拼叠而成,层层续接,不下十余节,诡异森然。
往事如烟,却清晰得很。
当年大黑离村前,他亲手折断过它一只鸡爪,又为它续上烧当部少主身上的一小截邪骨。
那,是大黑崛起的起点,也是后来能助姜亮立下抵御羌族大功的关窍。
可眼下这木雕上……
不光余下的爪骨全换成了邪骨,竟还硬生生在骨节上续接了数段,看着狰狞诡谲,叫人心底发寒。
姜亮那半虚半实的面庞上,神色淡淡,语气里却透着一丝涩意,夹了几分自责:
“是我当年的疏忽。征战时只顾着立功,斩敌之后,却未留心那些羌人首领体内的邪骨……”
“如今想来,竟都让大黑偷偷藏了去。”
“后来脱离了姜家,自觉没了束缚,便将那些邪骨一截截接在身上。谁知真在那羌地里,被它闹出了这般不小的名头。”
姜义面上那点轻松,早已散得一干二净,神色愈发凝重。
当年只是一截邪骨,便已阴邪莫测。
如今竟续上这许多……
若只是强横几分,倒也罢了。
只怕心志难免受染,养出一头只知杀戮的怪物,那便棘手了。
他沉吟良久,才开口问:
“此事,可曾与锐儿说明,让他莫要轻易招惹那所谓的‘镇族神鹰’?”
姜亮叹了口气,连带那虚影都暗淡几分。
“说过。可那孩子一心只想着完成朝廷的差事,又仗着手里有钧儿新炼的棍子,说是能破邪,还是想要试上一试。”
姜义这才想起,姜锐临行前,确是从姜钧手中取走一根新铸的铜箍棍,宝贝得紧。
念及此,他心头那根紧弦,稍稍松了些。
他瞧着小儿那副忧心的模样,淡声宽慰:
“大黑既能在羌地混成镇族神兽,想来还存着几分理智。它与我姜家终究有份情分在。此事……未必全是祸。”
姜亮听罢,只随之一叹,不再多言。
将那木雕收回壶天,这才转问正事:
“爹爹此行,可还顺遂?”
姜义点了点头,便将一路前后经过、心中筹算,不紧不慢细细道来。
末了,目光沉了几分,言辞郑重:
“若能成,我打算将钦儿送去鹰愁涧。不说再立一座生祠,单是在那护着来往客商,渡人过河,也是一桩不小的功德。细水长流,将来未必在你小妹与妹夫之下。”
“你意下如何?”
第183章 扩种灵田,分神符箓
姜亮听罢,眉头却几不可察地轻轻一皱。
祠堂里静得很,只有香炉中那缕青烟,盘旋着,将散未散。
沉默了片刻,他终是将心底盘桓已久的那点疑影,问出了口:
“爹爹与刘叔常说,小妹与妹夫自有大功德。只是孩儿愚钝,怎地从未看出?那等荒山野岭里,一年到头护不了几人过客,这大功大德,又是从何处来?”
他如今也是食一方香火的正神,对于功德二字的门道,不说精通,也算晓得几分。
可偏是越晓得,反倒越是疑心。
姜义闻言,默然良久,竟不知该如何对这小儿说明。
有些事,心中自明,却非他这般身份能触及。
提早知道了,未必是福。
想了想,他终是从旁处落了口:
“你如今,也知刘家的根底。”
目光淡淡,却带几分分量:“便是信不过为父的眼光,总该信得过兜率宫里,那位刘家老祖罢?”
“以他那等身份,想来不至于闲得无事,来坑害自家儿孙。”
这话落下,姜亮神魂一震,忙摆手道:
“孩儿不敢,断无此意。”
话里虽未明言,却已轻巧解开了他心底那点拧巴的疑窦。
是啊,自家爹爹的抉择,能与淮南子那等人物暗暗相合,缘由纵不知尽,也足见其中不凡。
既如此,又何必多疑?
心头云翳散去,他只是郑重一点头,应下了这番安排。
姜义又叮嘱了几句,让姜亮多留心锐儿那边的动静,若有异状,第一时间知会自己。
话音落下,姜亮微微颔首。
香炉里的青烟本已将散,随着这一动,却似被轻轻触动,摇曳一晃。
那半凝半虚的影子,便悄无声息淡去,溶入祠堂深处的幽暗里。
姜义推门而出,并未径直回院,而是顺着田埂的小土路,信步而行。
日头偏西,将人影拉得老长。
风自田畴里拂来,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
自打后山的灵泉引下,这股清气里,又添了几分说不清的润泽。
呼吸之间,似乎连四肢百骸都觉得轻快几分。
他走得不急,眼光随意扫过两畔田地。
庄稼比寻常处更精神些,禾秆挺直,叶片肥厚,在斜阳下泛着一层油润的青光。
不知不觉,灵气已漫过了旧村小半的地界。
姜义瞧着这些被灵气催生的青禾,心底只淡淡一转。
还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等姜义回到家时,暮色已合,姜家院中点了灯。
饭桌上的菜蔬极是寻常,皆是自家田里新摘的,带着一股水灵气。
他慢条斯理挟了一筷青菜,细嚼过后,这才将目光落在孙儿姜钦脸上。
“钦儿,明日里,去村中传个话。”
姜钦放下碗筷,连忙应声:“阿爷请吩咐。”
“灵气浸过的那些田地,”姜义顿了顿,似是在寻词,“往后便莫再种寻常五谷蔬菜了。”
他将筷子搁下,不紧不慢地续道:
“让乡邻们尽数改种灵植灵药,种苗由咱姜家出。再叫他们多养些鸡豚牛羊,喂食的嚼谷,就拿灵植枝叶,乃至品相次些的果实都行。”
说到此处,他淡淡一抬眼,语气平平:
“无论灵植还是牲口,姜家都可按市价收,不让他们吃亏。”
这一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姜钦挟菜的筷子,却在半空停了停。
他脸上那点少年人的沉稳,此刻也有些挂不住,浮出几分实打实的疑惑。
“阿爷……”
他迟疑开口:
“村里那些地,虽说沾了灵气,可到底比不得咱们院子周遭的。种出来的东西,怕也上不得台面,咱们家如今……似也用不着。至于牲口……”
话没说完,意思却已明明白白。
一旁的柳秀莲,也抬眼看了丈夫一眼。
她素来信他的眼光,可这笔账怎么算,都觉着有些古怪。
姜义自是瞧见了婆娘与孙儿脸上的不解,却并不解释,只是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又挟了块豆腐。
“到时你便晓得。”
他将豆腐送入口中,语气里带着几分闲散笃定。
“眼下这点产量,只怕……还远远不够呢。”
姜钦心底那点疑虑,终究还是被对阿爷的信重压了下去。
次日天一亮,村里便添了桩新鲜热闹。
他亲自领着一帮古今帮的精锐,就在姜家老宅外的药地里头忙活。
一株株带着湿润泥土的药苗,被小心翼翼起出来,分门别类,准备移栽到各家田里。
古今帮里,那几批最早跟着姜明瞎胡闹的弟子,如今也都四十出头。
少年的毛躁早被岁月磨净,一个个成了家中顶梁柱。
有他们出面,再加上姜家这些年积下的威望,此事自然水到渠成,不见半分阻力。
倒是村东头的乡邻们,自家田地还没沾上半点灵气光景,一个个瞧着西边热火朝天,眼底的火热是藏也藏不住。
只恨不得自家那几亩薄田,也能一夜之间被仙气浸过,从荒土变成灵田。
在这般齐心协力的动静下,不过月余光景,两界村的西半边,已是换了副模样。
田垄间不再是寻常五谷菜蔬,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长势喜人的灵植灵药。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