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第551节

为师所领会到的心学的奥秘是从心所欲,是随心而动,是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指引。

所谓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并将其付诸行动;所谓的“心即理”,就是答案就在你的心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良知一般传统意义上的“良知”,它更接近孟子的“良知良能”里的良知。

良知就是人类文明沉淀下来的那种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

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自己光明的那颗心。

有了光明的那颗心,就可以开始一段塑造人生的旅程。

自从在心学中顿悟之后,为师进入了一种非常美妙的状态。

首先它能够大幅减少纠结的情形,让做决定变得异常简单。

每当捕捉到纠结的苗头,只要停下来,去聆听自己心底的声音,答案便会自然浮现。

然后是整个人会对自己前所未有的满意。

因为自己做的都是无愧于心、顺从于心的事情,整个人会处于一种绝佳的自我认同的状态。

虽然这种状态很美妙,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为什么呢?

为师认为,对于心学的实践,有两个困难的地方。

第一个难点是,要能够听到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

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不够成熟的话,他的良知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他所继承到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还不够彰显,这会让他无法区分本心的声音和小我的声音。解释一下这里的“小我”。我们的小我常年伪装成我们大脑的思考的那个声音,让我们以为脑海中的那些想法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而实际上,小我一直在追求的都是外在世界的认同,而非自我的实现。

佛教传说佛陀开了三乘共计八万四千方便法门,这一切教法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粉碎、转化、揭露、训练或攻击“自我的幻觉”。

另外,心理学领域里有个“认知融合”的概念,也是描述这种无法区分小我、被小我裹挟的状态。?

处于认知融合状态时,我们会有以下的“症状”:我们会极其关注想法,并对想法深信不疑,被想法左右情绪,自动地去服从想法。

如果不有意识地去打破这种认知融合的状态,是没办法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的。”

随着荀子的叙说,伏念确实感觉到不一样的心态。

再次认真看向了手中的心学。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九十七章 心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懂

荀子没有打扰伏念,也没有急于述说,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伏念观看心学。

知道伏念快速看完正本心学,荀子才继续说道。

“怎么样,有什么感悟?”

“老师,学生按照你所说的方向思考,确实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可是,还是感觉还是没有抓住重点,还请老师继续解惑。~”

“嗯!你能这么平静倒是真的出乎为师的预-料,这第二点吗?

就是道德标准、理性判断全部都要让位于你的心,或者说你的“良-知”。

这一点是反常识的,很多人会有道德标准和理性判断的路径依赖,放弃去聆听和追随内心的声音。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去信任我们的内心,信任它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无凭无据,而是有它的综合判断的,只不过有时候这些综合判断没办法用意识去辨别,更接近某种直觉。

如果你不再试图去弄清如何按照其他人想要你去做的方式去做事情,你就能听到你脑海里想让你以某种方式来做事情的小声音。然后,你就可以做你自己。

所以,为师认为心智不够成熟的人不适合心学。

因为他很有可能区分不了小我和良知的声音。而一旦误把小我的声音当作本心的声音去追随,甚至将其置于道德标准和理性判断之上的话,不但不会让人轻松愉悦,实现自我,还会徒生更多原本不必要的烦恼,我执更盛。”

闻言,伏念再次点点头。

“可是老师,学生通读之下,感觉这心学也就是两个核心问题,但是都有一个疑问。

所谓,“格物如何能够致知”

再有心学希望调节人生“入世”和“出世”之间的矛盾。

用学究气一点的话说,恐怕提出心学之人希望能提出一个解决“人生价值”的“有”和“人生境界”的“无”二者之间矛盾的终极方案。

这个学生很是不明白,还请老师解惑。”

“嗯,你这两个问题问的很好,可以说已经问到了心学的本质了。

第一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格物可以说是致知的一个反应吧,致知了就是明确的要干什么,结果没干,说明还是不认可这个知,去做了才代表真正的认可这个知,所以格物代表真正的致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心学的核心即是做任何事的时候消除恶的影响反馈,即致良知回归至善的本体。

立志的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角度问题,感觉入世了就受到利益驱动,不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出世就什么都干不成了,出世肯定不可取,入世也可以站在“一切”立场上看问题,也能看清这个世界,其实这样才是真正看清这个世界。

正所谓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老师,既然如此,那么这心学是否已经超出儒学的范畴了呢?这难道还不是离经叛道吗?而且儒家讲正心,成了自大狂,那还叫正心么?成了畏首畏尾,那还叫正心么?成了故弄玄虚,那还叫正心么?成了偏执狂,那还叫正心么?你可以有坚守有原则,但不可偏执。”

伏念再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这一点,荀子自然也想到了,他只是微笑着扶了扶胡须。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道,天下之公道。非王心学可得而私之,也非儒释道中某一家可得而私之。

儒释道,有相同之处,有相通之处,不足为奇。

“明心见性”、“无善无恶”,这本就不是佛教专利,放在儒学也是真理。

只是,儒家讲“明心见性”、“无善无恶为至善”,不是要心归于沉寂,而是要心体光明,然后待外物来照时,无所不应。

在为师看来,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承继孔孟的儒家正学,并非什么离经叛道,即便这心学倡导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也只是要人以良知为准绳进行独立思考,不要受僵化落后甚至错误的思想束缚,更不是要人离经叛道,为所欲为。

而且这心学可不简单,不是简单的能够视为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作为道德哲学,高扬人的主体意识,但并不否认外物的存在。

只是,心学的观点是,外物的意义是有人心决定的。只要意诚,物(事)无有不善。

简单作唯物唯心的界定,实无必要。

所谓此心光明,即便是为师以及一切有良知的学者都应该为心学做出贡献,我等维护的不只是学术,更是人心。

伏念,你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心学是建立在我们儒家之上的精神层面的学说。

. ........ ...

如果把心学比作武功秘籍,心学只有心法,但是没有招式,所有的招式你都得在心法的基础上去悟,你悟错了那也就废了。

而儒学不同,它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如同论语,礼记这样的武功秘籍主要是以招式为主,告诉普通人生活中应该怎么学习,怎么对待尊长,怎么交朋友,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它都跟你讲的明明白白,普通人一看就能懂,也就是说传统儒学它有一套行为准则对你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纠正。

这是我们现在的儒学,但是心学却不同,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完全靠你自己理解,你理解错了也不会有一个行为准则对你进行约束和纠正,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很多人把心学理解成了人就应该满足自己私欲的学说,吾心即宇宙,心里想什么就去做什么,这让很多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没有了任何心里负担,想贪污就大胆的去贪,想卖国就勇敢的去卖,不要只想不做,要做到知行合一,要解放思想,不要被廉耻心束缚,不要被传统儒家那一套左右。

所以,往往才会出现很多坏人拿他成为做坏事的知道理论,这是错误的。

也只有像你这样对儒学研究透彻之人才能简单明白心学存在的至理。”

求自动订阅……………………………………丈.

第七百九十八章 再次惊叫出声的伏念

“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老师为何还要说心学是我儒家更上一层路的契机呢?”

伏念疑惑的问道。

“这自然是为师的考虑,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精神层面的教导还是有些弱,现在心学却是弥补了这一点。

如此一来,儒学将彻底超越道门还有佛教。

儒学讲究修身即修善,但是什么事善,什么是恶全都靠个人自己理解,也就是说善恶不是别人或者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你的“心”决定,你认为是“善”的就是善,你认为是“恶”的就是恶,这不正是符合心学。

知善知恶是良知——什么是良知?就是知善恶;为善去恶是格物——所谓“格物致知”,为善去恶才是真知。倡导为善去恶的价值观念。

要为善去恶,就要知善恶,要知善恶,就要有善有恶,反之亦然,一旦动念就有善恶之分,就要根据经验分辨善恶,然后实践。这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是由我们的意念决定的,你的行为反映了你的观念,你的观念又来自于你过去的行为或者说经验。

我们的意念又由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比如其他国家的儒生自我感觉天生高人一等,孔弘绪自认为强于皇家。

这就很容易出现偏颇,而心学提出“此心不动”,要想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要修炼到这种境界,一旦你认为是“善”的,外面的“恶”影响不了你的“々~ 心”,因为他认为,“心即理”,你的心就是天,就是理,“心外无理”,心外也无物。”

“可是,学生还是有些不理解,儒学在大汉不是很好吗?而且还深受皇帝,官员喜欢。

在大宋更是如此,我等儒生已经超越武将成为朝堂的主要话事人,难道这不是孔圣当初的理想吗?”

“这自然是,但是当初为何孔圣的理念得不到那些君王的认可呢?”荀子反问道。

“这……”

“还有始皇陛下为何也不认可我等儒家呢?太子殿下更是如此,甚至在武周帝国儒学都成了选修课程,可学可不学,武周帝国也没有问题,百姓也接受,难道你能说陛下和太子殿下糊涂吗?”

“弟子不敢。”

“现在身为孔圣后人的孔弘绪做出这等天怒人怨之事,难道这也是儒学教导出来的吗?”

“这不可能。”

伏念激动的反驳。

“冷静,为师之事举个例子罢了。你看你就激动成这样,这么看来你的主观心里是倾向儒学的,所以,在关于儒学的一些不好事情上你就会有失偏颇,甚至是失去公正的判断,这自然是不应该有的。

所以,心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心学就是为了纠正那些读书人死读书空谈误事的行为,所以心学一直强调“行”的作用。

知行本一,为了强调行的重要作用,阳明甚至把知行拆开,说行和知一样重要。

心学强调在事上磨,“圣人处此,当复何为。”以此来锤炼自己。

你可以这么认为,这本心学是为了解放思想,但要看解放了什么思想,心学是让人要有批判精神,而不是盲目信奉儒学经典,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思考来悟出自己的心得,就是致良知。

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而我等儒学中的良知只是别人的良知,却不一定是自己的。

在心学里,这个“良”不再是“善良”,是“好”,是“有用”“有效果”,这在指导做事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首节 上一节 551/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家族修仙:从肝经验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