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第534节

虽然他不怕,但不得不为下一任皇帝考虑。

这样一来,大明恐怕真的找不到多少人才了。

虽然少了儒生也没关系但那要看谁。

如果是赵辰的丰州那很好办。

但是大明和丰州可不一样。

这就让他很头疼。

或许这也是标儿头疼的地方啊!

如果赵辰此刻知道朱元璋内心的纠结恐怕会笑出来。

这孔弘绪在历史上还不是一样。

要知道孔弘绪不但无端杀了四个平民百姓,还作奸犯科奸淫乐妇(歌妓)40余人,按照律法,自然是必死无疑29。

可是他不但逃过了死罪,甚至一个板子都没有挨、一天牢都没有做,只是被免除了封号,贬为庶民了事。

要知道历代皇帝出于对孔氏家族尊重,二是感觉绪年幼丧父可怜,所以对他都是恩宠有加。

在八岁朝袭爵当天,代宗帝赐给他玉带及“谨礼崇德”金图书印,还专门为他又下敕书,告诫孔弘绪要“钦承祖德......且有光于朕命。”

他十岁的时候,明英宗复辟,弘绪进朝拜贺,言谈举止十分得体,颇有礼仪。

英宗看了十分高兴,握其手,置膝上,语良久,还赐给了他一座大宅子。

长大成人后,孔弘绪娶了当朝大学士李贤的女儿为妻子。开始的时候,孔弘绪也是深得孔家真传,爱学懂礼。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变得不再节俭,甚至有血穷奢极欲,权力上的膨胀也让他失去了道德和家规的约束。

尤其喜欢招来众多的女乐师,声色犬马,行些苟且之事,稍有不从甚至威逼行奸,彻底忘记了”修身谨行”的家训。

不仅如此,他还滥杀无辜,被人当场抓获。

据《皇明奇事述》载:“成化丙戌三月癸卯(1466年3月17日),衍圣公孔弘绪坐奸淫乐妇四十余人,勒杀无辜四人,法当斩。诏以宣圣故,削爵为民,以弟弘泰代。”

按照当时的《大明律》,孔弘绪如此作恶多端,自然必死无疑。可是因为孔家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再者他世袭衍圣公封号在身,当地的官员不敢擅自做主,只好一级级报到明宪宗成化皇帝哪里。

成化皇帝一听勃然大怒,可是气归气,考虑到孔子作为“素王”、“至圣先师”,如果贸然杀了他的后人有些不妥。

更为重要的是千年以来各朝各帝为巩固政权树立的儒家文化、皇朝思想将轰然倒地。

无奈之下,以“多过举”模糊带过罪名,免了孔弘绪的封号,封了他的弟弟孔弘泰为衍圣公。不过,在孔弘泰去世后,还是按照规矩把衍圣公封给了孔弘绪的长子孔闻韶。

由此可见孔子在封建王朝的影响有多大,其后代甚至可以逃过不得不死的罪行。不过,后来孔氏家族为了反省,在内宅门内里画了一幅彩绘壁画——戒贪图,以提醒后人牢记先人仁义思想,不可再起贪欲。

至于说朱元璋可比后世大明皇帝强大太多了,为何还是不敢杀孔弘绪,这不是强不强的问题。

如果这方世界只是一个大明朝,那没事了,朱元璋绝对会杀了孔弘绪,甚至直接将整个孔家牵连。

只要不灭族就好了。

要知道,当时的朱元璋可是很鄙夷衍圣公的。

自汉以来,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各朝代的意识形态。各朝皇帝除了给孔子层层追封、加谥,孔子后裔也备受各朝礼遇。

每个朝代开国,紧要之事就是要找到孔氏后裔,并加以封爵、进官,以笼络天下士人。

在宋、金对峙时期,甚至同时出现过两个衍圣公。

可见孔氏后人这块金字招牌,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

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大元。忽必烈也在第一时间按前朝惯例,册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

鉴于孔氏子孙左右逢源,金来降金,蒙来降蒙,明来降明这种做法,也被世人称为“墙头草”家族。

碰到别的皇帝或许会欣然接受,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对于孔氏后裔左右逢源是相当鄙夷的。

元朝最后一任衍圣公孔克坚,就试图再次首鼠两端,朱元璋着实狠狠羞辱了一番。

在大明之前的衍圣公是孔克坚,他就是左右逢源的代表人物。

孔克坚袭爵时,已经是元末了,天下农民起义四起。孔府所在的山东更是元廷与红巾军的争夺战场,孔克坚发挥先祖们左右逢源的本事。

红巾军攻入东山时,便坚决辞去元廷的职务,潜逃京城避难。

到了京城又接受元廷的委以的官职,还积极为元廷出谋划策。

元至正十七年,红巾军龙凤政权悍将毛贵,从东山北上京城,已经进入北河,都城岌岌可危。

元廷君臣如临大敌,正在紧急商议迁都之事。

孔克坚力排众议,“天子当与社稷133、宗庙俱为存亡,焉可弃而他之?今勤王之兵颇众,与之决战,盗可平也。”

也亏得孔克坚等少数人的坚持,后来果然大败毛贵。

要不然可能没有朱元璋什么事了,龙凤政权早就占据元大都了。

之后朱元璋已经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等劲敌,半壁江山已被朱元璋所掌握。

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命大将军徐达北伐。

北伐的第一阶段就是攻克东山,转战河南,占据潼关。

该年十二月,徐达大军到达东山,麾下将领张兴祖攻克孔府老巢曲阜。

孔克坚再次发挥左右逢源的伎俩,此时元朝还占据北方江山,双方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孔克坚既不想得罪元朝,避免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毕竟元朝待他不薄。

也不想得罪明军,这群南方的军队,兵锋太盛。

当张兴祖进入曲阜后,孔克坚本人坚决不跟明军接触,让儿子孔希学,侄子曲阜县令孔希章迎接明军。

实在是高明!

次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为了笼络天下士子,也不得不跟前朝一样,祭祀孔子,拉拢孔氏后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孔圣后人这块金字招牌就是这么好用。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真正头疼的原因

虽然以前可能是这样,但是看看这些人的表现吧!

在徐达已经攻克东山全境。

在收到朱元璋的指示后,徐达亲自前往曲阜拜访孔克坚,并且邀请他前往金陵见驾,表明立场。

孔克坚心理依然犹豫阿,明军虽然攻克了东山,但是南河、关中地区依然在元朝的掌握中,元大都也安然无恙。

万一元军又跟当时毛贵一样又反攻回来,那不是得罪了元朝?

面对徐达的邀请,孔克坚称病不去,再次派遣自己的儿子孔希学前往金陵见驾。

徐达无奈,只能派人护卫孔希学前往金陵。

孔克坚也没想到,这招无往不利的左右逢源之策,招致了朱元璋的雷霆怒火。

备受历朝优渥的孔圣人后裔,竟然被朱元璋羞辱的无地自容。

在孔希学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金陵。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为什么孔克坚没来时,孔希学只能战战兢兢回答:家父卧病在床。

朱元璋又何尝不知道孔克坚的想法,盛怒之下发了一份诏书给孔克坚。

这份诏书可谓严厉,当场撕破孔氏后裔的脸面。

“朕闻尔祖孔子垂教于世,扶植纲常,子孙非常人等也。

故历数十代,往往作宾王家,岂独今日哉?胡元入主中国,蔑弃礼教。

彝伦攸斁,天实厌之,以丧其师。

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

虽起自布衣,实承古先帝王之统,且古人起布衣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

天命所在,人孰违之々~ ?”

大意如下:朕听说孔子万世师表,垂教万世,子孙也不是常人。

你们孔家都当了几十代的汉奸了,代代都是帝王的座上之宾,唯独不愿接纳朕的大明朝?

朱元璋也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是真病则罢了,如果是装病据不朝见,要你好看。

可是这封诏书,并没有到达东山,孔克坚就火急火燎地赶往金陵了。

因为短短几个月时间,徐达的大军不光巩固了东山,南河、关中也尽在明军之手,就差北进大都了。

孔克坚就算在如何不懂军事,也知道元朝要完了,马上就要达成围攻大都之势。

这不由的让他心惊胆战,后悔自己没有亲自前往金陵,也不由暗骂元朝军队太过草包,阻挡明军一二都无法做到。

他也应该庆幸此时做了这个决定,因为再过三四个月,北伐大军已经进入了大都。

孔克坚只好赶去金陵,正经由淮安前往金陵的路上,碰到送诏书的使臣。

看到朱元璋申斥诏书,孔克坚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恨不得马上飞去金陵。

到达金陵后,孔克坚与朱元璋在谨身店进行了一次对话。这次对话除了记录的在明实录中,也被以白话的形式刻录在孔府之内,现今依然存在。

“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

对曰:“臣五十三岁也。”

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

这对话看似平和,拉家常的似的聊天。实则是咄咄逼人,带着教训的口气跟孔克坚对话的。

一是,“不委付你任何勾当”,表示衍圣公再也不能入朝做官,只能守着衍圣公的爵位(明之前衍圣公可以入朝为官)。

二是,孔圣人留下的三纲五常,你并没有读会,你为什么要入仕胡元呢?

三是,“于我朝代出个好人”,意思是为什么不好好效忠我大明呢?

这番对话孔克坚从头到尾都是唯唯诺诺,只有一句“臣五十三也”。事实上也轮不到他说话,朱元璋的口气是毋庸置疑的。

孔克坚当然不可能选择为元朝殉道,终究还是屈服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

尽管经过一番波折,朱元璋出于统治需要,还是要册封衍圣公。

首节 上一节 534/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家族修仙:从肝经验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