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第151节

  李承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这儿臣不知。”

  “这等下九流的技艺,易儿也不知道从哪学的。”

  “回去儿臣要好好训斥他。”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

  “技多不压身,你懂个屁。”

  李承乾:“......”

  角落里站着的一帮伶人们个个目瞪口呆。

  为首的中年男子一脸震惊,他浸淫戏剧多年,是关中乃至大唐都极为著名的大师,艺名雷青海。

  这唱戏的行当里他可谓是大名鼎鼎,不然也进不了宫廷,为皇帝表演。

  刚刚听到皇太孙把他们赶下去要唱戏,他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是也不敢表现出来,只是心里嗤笑稚子无知。

  结果这位皇太孙前四句定场诗一出,童声清亮似玉磬击冰,吐字却沉如古寺晨钟。

  尤其是呼吸共鸣,醇厚的唱腔简直是宗师级的表演水平,让他震惊的差点下巴掉地上。

  这么深厚功力,是个孩子?

  “当年观测看得清,木星身旁四卫星。”

  “从来围着木星转,说什么地球是中心。”

  李易摇头晃脑。

  不同于此时流行的唱腔在他【超凡入圣】级的演绎下,顿时听得台下众人如痴如醉。

  即便是一众大臣们本觉得这位皇太孙唱戏实在是有失皇室体面,但是很快便被这有趣的故事给吸引住了。

  什么比萨斜塔实验,又是天文观测,还有红衣大主教审判,听起来怪刺激的。

  随着最后一句“真理昭彰不可移。”

  李易拿木头一拍桌子,又拱了拱手,便算一曲唱罢。

  喧闹的太液池安静了几息,旋即一阵叫好声,伴随着鼓掌声雷动。

  李世民更是哈哈大笑。

  “好,这伽利略是个人物!”

  说罢,李承乾便连忙上前,将李易拉下来到皇帝身边坐着。

  李世民笑眯眯的揉了揉李易的脑袋。

  “大孙啊,你讲的这个故事,倒是有趣。”

  “是你自己编的吗,怎么用海外的人名?”

  李易正色道。

  “皇爷爷,故事放在西方背景,那是有原因哒!”

  “咱们大唐在您的治下,那是真正的包容万象,百花齐放!”

  “即便是有人提出不同学说,也不过是百家争鸣。”

  “自然只有西方那劳什子的罗马教廷,就容不得别人说一句地球围着太阳转的真话,硬要把伽利略这等大学问家打成异端。”

  “这叫故步自封,心胸狭隘!”

  “这故事也只能放在西方,放在咱大唐,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等欺压饱学之士的事情。”

  “这都是因为皇爷爷您心胸开阔如海,纳百川而不拒细流!有您这样圣明宽宏的天子在,咱大唐才有这万国来朝、文化昌盛的盛世气象!”

  这话说的李世民嘴角比AK还难压,眸子里满是笑意。

  旁边的一众皇子们面面相觑。

  总算是知道跟这位皇太孙差在哪儿了。

  瞧瞧人家这说话水平,都快把老头夸晕了。

  你再夸下去,老头指不定哪天直接退位了。

  李世民心里美滋滋。

  看来自己的圣明,大孙一直看在眼里啊。

  他轻咳一声。

  “大孙啊,你这个故事挺有趣的。”

  “不过你这什么日心说,还有那木星又是什么,都是自己琢磨的吗?”

  “还有我华夏大地自古将脚下大地称之为九州,你这个‘地球’的说法,又是哪里来的?”

  “莫非是根据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

  汉代张衡提出的浑天说到大唐已经是主流说法,尤其是经过李淳风改良的“浑天黄道仪”验证过之后,现在官方说法都是浑天说,李世民自然略知一二。

  李易嘿嘿一笑。

  “皇爷爷所言甚是,孙儿以为这浑天如鸡子的说法挺对的,既然咱们脚下这片大地是个球,那就叫地球最为妥当。”

  “木星就是岁星。”

  “至于这日心说嘛,则是用望远镜观测。”

  “孙儿日积月累之下,发觉了不少问题。”

  “这才琢磨出了这日心说。”

  李世民闻言,若有所思,倒是没太在意日心说,而是注意到了某个关键。

  “望远镜?”

  “这是何物?”

  李易眨了眨眸子,笑嘻嘻道。

  “回禀皇爷爷,此物又名千里镜,可看十数里地之外的景色,正是居家旅行,偷看妹纸的必备神器。”

  李世民闻言,倒吸一口凉气,一脸震惊。

  “还有这种好东西。”

  “咳咳咳,皇爷爷的意思是,居然能看这么远!”

  李易挤眉弄眼道。

  “皇爷爷,回头我拿给你看看!”

  李世民不动声色。

  “皇爷爷,就是好奇,嘿嘿,没有其他意思。”

  “我懂!”李易挤眉弄眼道。

  李世民:“......”

  他轻咳一声,拉着李易。

  “大孙,你刚刚唱累了吧,休息一会。”

  “咱们看那些伶人演戏。”

  李易瞪着乌黑透明的眸子,摇摇头。

  “皇爷爷,我可不累。”

  “你还要听什么戏,我这还有《圣诞老人拜见黎山老母》、《迪迦奥特曼大战葫芦娃》、《加勒比海盗》、《哆啦A梦》......”

  “不爱听的话,《秦王怒斩玄武门》也行。”

  【叮!检测到李世民心态不稳,获得蓝色宝箱*1】

第131章 皇爷爷,我提议将望远镜往左移五寸

  皇太孙在乞巧节晚宴唱戏的事情很快传出去。

  别具一格的《三堂会审伽利略》的故事倒是在一众闲的发慌的贵族手中流传。

  而《大唐周报》则是将这则“新闻”登刊,又是引发一阵购买的狂潮。

  毕竟对于娱乐匮乏的百姓而言,皇家八卦着实有趣,更不用说是“当红炸子鸡”的皇太孙殿下。

  “公望兄......”一个身着碧绿官袍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的走进来。

  被称之为公望的则是一个长相普通,头发斑白的老头,此时正伏案疾书。

  他眉骨高耸,眼窝微陷,几道深深的皱纹自眼角蔓延至鬓边,如同刀刻般印在面庞上。

  一身洗得泛白的碧绿官袍松松垮垮罩着瘦削的身形,肩头微微佝偻,唯有执笔时枯瘦的手腕稳如磐石,笔尖在纸页上沙沙游走,专注得连袍袖蹭上墨渍也浑然未觉。

  袁天罡抬起头来,笑眯眯的看着冲进来的中年男子,笑道。

  “道玄......”

  “今日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太常寺的事务,你忙完了?”

  李淳风顾不得打趣,连忙道。

  “公望兄......”

  “我今日前来是带了个有趣的东西,请你看看......”

  袁天罡一愣。

  “有趣的东西?”

  李淳风虽然比他年纪小,但是向来严谨认真,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天文历法、风水堪舆上,能让他说有趣的东西,会是什么?

  这么一想,他顿时来了兴趣。

  “道玄,你说的是......”

首节 上一节 151/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