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83节
张永、沈攸之被迫退兵,薛安都、孔伯恭率兵追击刘宋军队,在吕梁之东大破宋军,魏军斩首数万级,宋军伏尸六十余里,死者相枕,张永、沈攸之单骑逃脱。
刘邦很是无奈,“你说说这个刘彧,要是他好好的,哪里还有这么多事!”
萧然也觉得很无语,仗都已经打完了,身为皇帝你高兴是正常的,但是你偏偏还要过去,这怎么可能不让人心生警惕。
而且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明知道对方是投降的叛军,身为皇帝竟然还一意孤行的亲自过去,可不就等着人家杀你么。
也就是刘彧命好,再一个薛安都也多有犹豫,不然要是薛安都要是铁了心的再次追随北魏,结果怎么样还真就不好说。
而且就算这样也够惨的了,只有张永和沈攸之跑掉了,剩下的数万将士可都埋骨于此。
萧然说道:“薛安都一生充满跌宕起伏,先叛魏归宋、后来又叛宋投魏,作战十分勇猛,据说他从征关陕时,在臼口梦到自己仰头看天,发现天门大开。”
他醒来后对身边人道:“你们看见天门开了吗?”后来,薛安都随刘骏平定刘劭之乱,叹道:“我曾梦到天门大开,难道这是中兴的征兆吗?”
刘邦有些惊奇,“这之前做梦都是梦到与自己有关的事,这薛安都倒是不一样。”
萧然说道:“但不得不说,他梦到的也算是没错,刘骏后期虽然糊涂且奢靡,但好在也算是中兴了。”
刘邦点点头,“这倒是,而且这薛安都确实勇猛,纵观他作战,凡是正面交锋,几乎都未曾退缩,可以说是浴血奋战。”
这话萧然是赞同的,“确实,还有人说他是再世关羽呢。”
刘邦却摇头道:“非也,你看他摇摆不定,又让自己的女婿替自己去死,这可不是忠义之人能做得出来的事。”
萧然说道:“他是不是忠义之人我不知道,但你还记得我最开始说的,他年少的时候就总和江湖人士往来,一来二往倒也沾染了些江湖侠气。”
“他推出他女婿替死,确实不地道,但在之前,他也是能为了家人不管不顾的人,其实说的好听点,是冲冠一怒,说的难听点,就是太冲动,也算是很标准的江湖人的性格了。”
薛安都的从弟薛道生,以军功为大司马参军,后来他犯了罪,被秣陵令庾淑之鞭打,薛安都大怒,乘马率领数十人,令左右执槊,想去杀了庾淑之。
薛安都行至朱雀航,遇到了柳元景,柳元景远远地问薛安都:“薛公想去哪里?”薛安都策马到车后说:“小子庾淑之鞭打我的从弟,现在我要去杀了他。”
柳元景知道劝不住薛安都,于是骗薛安都说:“小子庾淑之做事不恰当,你快去吧,快点。”薛安都调转马头,柳元景又追上薛安都说:“我另有话对你说。”要薛安都下马进入车里。
薛安都进到车里,柳元景谴责薛安都:“你的从弟虽位居官职,但他的言行举止却与卑微的人无区别,虽然现在他任有官职,庾淑之怎么知道呢?
况且犯了罪,理应处罚,你为朝廷勋臣,最好奉公守法,为何这么任性放肆,还想在京城杀人呢?不但法律不容,皇上也没有理由宽恕你啊。”于是最后柳元景与薛安都一起乘车回去。
刘邦道:“这倒确实冲动了些。”
萧然一笑,“他从前就是这样的人,可能后来年纪大了,胆子变小了吧。”
说到这,萧然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到底是人心易变。”
刘邦失笑,“你怎么还感叹起来了。”
萧然轻咳两声,“这不是气氛到这了么,算了,不说他了,说说另一个也很有名的将领吧,刚才我也提过一嘴,叫做沈攸之。”
沈攸之少年丧父,家境贫穷,北魏南侵的时候,刘义隆为此征发三吴壮丁,沈攸之也被选入,于是沈攸之来到京师,拜见领军将军刘遵考,请求任白丁队主,但刘遵考拒绝,于是沈攸之跟随堂叔沈庆之征战。
刘邦道:“原来沈庆之是他的堂叔啊。”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到底是沈庆之是良将,这沈攸之自然也很勇猛。”
沈攸之随沈庆之征讨西阳五水蛮,沈攸之才升为队主,后来刘骏在巴陵起兵讨伐刘劭,以沈攸之为南中郎府长史,兼行参军。
新亭之战,沈攸之身被重创,平定刘劭后,沈攸之为太尉行参军,封平洛县五等侯,随府转大司马行参军。
后来沈攸之随沈庆之征讨在广陵叛乱的刘诞,他屡战有功,甚至还被叛军的箭射破连骨头,而刘骏因其善战,便赐予他仇池步槊,除此之外,刘骏还打算对沈攸之厚加赏赐.
第1076章非常痛恨!
但在沈庆之的劝阻下作罢,改任沈攸之为太子旅贲中郎,从此,沈攸之对沈庆之非常痛恨。
刘邦不解道:“这自家子侄出息了,应当是大好事才对啊,他怎么还拦着不让呢?”
萧然说道:“沈庆之本来就是很谨慎的性子,他家里有他一个就够了,他也怕烈火烹油啊。”.
刘邦不赞同道:“我知道他胆子小,但是这也太过谨慎了些。”
萧然也说道:“谁说不是呢,所以等后来刘子业即位之后,他诛杀那些大臣的时候,沈攸之就参与了,甚至亲手杀死了沈庆之。”
刘邦叹息着摇了摇头,虽然说不管怎么样沈庆之都活不了,但是被自己子侄杀死,还是令人唏嘘啊。
“所以太胆小了也不行啊,他之前胆小,所以不但没有参与废帝的计划,还告发了出去,让刘子业坐稳了这个皇位,而刘子业没有能力,他又没办法规劝,最后甚至还被杀了,我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萧然说道:“只能说这都是命吧,不过后来宗越、谭金等密谋造反,沈攸之和沈庆之一样,也选择了告发,因为告发有功,再次到宫中值守,又出任东海太守。”
后来四方藩镇不服刘彧,于是纷纷起兵反叛,刘子勋率军逼近京城,刘彧命建安王刘休仁与王玄谟率军征讨,当时,王玄谟尚未出兵,前锋十支军队已经相继赶到虎槛,互不统属。
沈攸之认为这会导致溃败,于是统一各军号令,当时,殷孝祖担任前锋都督,不得将士拥戴,而沈攸之对内安抚士兵,对外联合众将,深得军心。
不久,敌将钟冲之、薛常宝占据赭圻,殷孝祖在作战时中箭而死,军主范潜投降叛军,官军惊骇,都推举沈攸之代替殷孝祖为统帅。
刘邦说道:“看来这个沈攸之在军中的人缘还挺好。”
萧然解释道:“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沈攸之在郢州刺史任上时,为政刻暴,有时鞭打士大夫,部下有忤意的,就当面责骂又侮辱,将吏有一人亡叛的,同籍符伍充代者十余人,但他通晓事务,永不懈怠,士民都敬畏他,没人敢欺骗他。
而同时,沈攸之又很“宽容”,他曾召才纳士,随郡双泰真很有才干,但是不肯前来,后来,双泰真到江陵做生意,沈攸之得知后将他留下,让他补任队副,给他优厚的待遇。
双泰真仍不肯留下,没几天便逃走了,沈攸之派二十人追讨,双泰真杀掉好几个追兵,余人都不敢近前,双泰真打算回家带上母亲逃走,但由事情紧急,便一人逃到蛮地。
追捕的人抓不到他,便把他的母亲带走,双泰真听到消息,立即回来自首,沈攸之没有问罪,对众人说:“这是个孝子。”赐给他一万钱,让他担任队主。
萧然突然一笑,“说起来,这个队主对于沈攸之来说,也算是他的一个执念了。”
刘邦疑惑道:“这话是怎么说的?”
萧然说道:“沈攸之刚从军时,到京城求见领军将军刘遵考,请求担任队长。”
但刘遵考道:“你相貌丑陋,不能当队长。”沈攸之叹道:“从前孟尝君身高六尺都能当上齐国宰相,如今选个队长还要挑好看的吗?”
后来,沈攸之因平定刘子勋有功,被封为贞阳县公,当时,刘遵考担任光禄大夫,沈攸之便故意在刘彧面前问他道:“貌丑之人如今怎样?”刘彧问是怎么回事,沈攸之便将往事相告,刘彧大笑不已。
刘邦也没忍住笑出了声,不过他很快就又反应过来。
“等会,这话不对啊,就像沈攸之说的那样,担任一个队长怎么还看上相貌了?又不是选美。”
萧然一摊手,“以貌取人向来都有,也怪不得沈攸之过了那么多年还记得这件事,甚至当着刘彧的面说。”
刘邦无奈摇头,“这沈攸之倒是小孩心性。”
随后,刘邦又说道:“不说这个了,继续说这场战事吧。”
萧然点点头,说道:“当时刘休仁正屯兵虎槛,闻知殷孝祖死讯,便派宁朔将军江方兴、龙骧将军刘灵遗各率三千人赴赭圻支援。”
沈攸之认为殷孝祖一死,明天如不再次发动进攻,则示敌以弱,而江方兴和自己名位不相上下,必不愿意服从自己,如军令不一,则此战必败,于是率众军主拜见江方兴。
道:“四方藩镇同时反叛,朝廷控制的地方,不过只有方圆百里。两军刚刚交锋,殷孝祖便战死,以致士气受挫,朝廷忧心。如果明天不能打胜,那么大事便难以成功。
今早,大家都认为我应该当统帅,但我为人胆小,本领远不如你,现在便推选你当统帅,我们应该相互合作努力奋斗。”江方兴非常高兴。
沈攸之出来后,面对众军主的埋怨,道:“你们忘了廉颇与蔺相如、寇恂与贾复的故事了吗?我只是要拯救国家,怎能计较官位的高低?况且我能向他让步,他必定不能向我让步。
如今为的是共同解救当前的危机,怎么能自己树立异端呢?”次日,官军进军赭圻城外大败叛军,一直追击到姥山,又分遣水军乘势进击,击破叛军的水军,攻取胡白二城。
不久,沈攸之便被任命为假节、辅国将军,代替殷孝祖为都督前锋诸军事。
刘邦对于沈攸之的做法很是赞赏,“一般人恐怕早就洋洋自得了,他竟然还能将这样的事情让出去,可见确实是心有成算而毫无私心啊。”
萧然说道:“他有没有私心我不知道,但反正他能做出这个决定,至少不是那种很自私的人,他知道江方兴对自己不满,所以主动让位,两个人通力合作,结果自然更好。”
“要不然江方兴不愿意听从沈攸之的话,沈攸之总不能把他杀了,到时候又是一团乱麻。”
刘邦点点头,“说的没错,只不过到手的权利哪有几个人愿意让出去呢。”.
第1077章密信招降!
萧然说道:“这话倒是没错,对于沈攸之来说,一切都以胜利为重,至于其他的,能让则让吧。”
当时薛常宝在赭圻粮尽,屯兵浓湖的叛军大将刘胡便将米装在布袋里,然后牢牢捆绑在船舱中,再把船掀翻,让船顺风流下,把米载到赭圻。
沈攸之怀疑这些船只有问题,让人把船翻过来查看,于是得到了许多粮食,沈攸之的从子沈怀宝,也是叛军的将领,他派亲信杨公赞携带密信招诱沈攸之。
沈攸之将杨公赞斩首,并且把沈怀宝的书信呈给刘彧,不久,沈攸之攻克了赭圻,而这个时候,袁顗率军进驻鹊尾,军主张兴世越过鹊尾,占据上游的钱溪.
刘胡攻击占据钱溪的张兴世时,沈攸之便率众将进攻浓湖,当时,袁顗命人传话说叛军已经攻破钱溪,众将都很惊慌。
沈攸之道:“如果钱溪已被攻取,一定会有几人逃回来,这一定是他们进攻不利,传播假消息来恐吓我们。”勒令军中不许乱动,不久,钱溪果然有人传信,说是击败了叛军。
沈攸之便将从钱溪送来的叛军被割掉的耳鼻,送给袁顗,袁顗骇惧马上追回刘胡,沈攸之又率众军全力攻击袁顗,官军斩获众多,天黑才退军。
鹊尾叛军粮尽,派一千多人到南陵运米,被官军打败,粮食物资都被烧毁,刘胡见势不妙,率先逃跑,袁顗也逃跑了,沈攸之率军追赶,袁顗于途中被杀。
萧然说道:“当时,赭圻、浓湖城破,叛军丢下大量物资,官军各部纷纷抢夺,只有沈攸之与张兴世约束部队。”
刘邦叹息一声,“其实说来也是不容易,沈攸之和张世兴能够约束部队自然是好的,但是其余的人也不容易啊。”
那些物资是被将领贪污了吗?不是的,不过是粮食,将领要那么多粮食有什么用,为的还不是手底下的将士,不吃饭要死人的啊!
更何况他们还要打仗,打仗都吃不饱,更和谈胜利,由此可见,将士们抢夺物资,也是因为没有余粮啊!
说到底,还是国库穷,上面的人贪污!
一想到这刘邦就来气,“我非得把那些贪官污吏都杀了不可!”
萧然一笑,“那你可有的忙了,刘彧一朝的蛀虫可不算少,毕竟他们给刘彧各种好东西,总要有钱吧,身为官员,他们的俸禄都是有限的,所以钱从哪里来,只能是贪污啊。”
“再说那些官员,总有人会给官员送礼,那么他们的钱又是哪来的,还是贪污,就这样一层一层剥削下去,最底层的百姓还能剩下什么啊!那些私产比国库多的例子还少么。”
刘邦是摇头又叹气,他那个时候穷,就算是有人贪污,说到底贪的也有限,毕竟想贪也没有东西贪啊!
但是这个时候不一样了,本来是发展的越来越好了,结果没想到这发展来的东西,到最后竟然都让那群蛀虫给贪走了,国库还是一样的穷。
萧然说道:“罢了,不说这个了,哪个朝代没有人贪呢?咱们还是继续说沈攸之吧,刚才说了他的胜仗,那现在就说说他的败仗吧。”
沈攸之和张永被北魏击败之后,数次请求北伐,但是刘彧都不同意,沈攸之只能返回淮阴,随后,沈攸之亲自率军送粮草到下邳,并在城外挖掘深壕,同时将下邳百姓迁往淮阴。
当时,军主陈显达正要率领一千兵马来驻守下邳,沈攸之就在下邳等陈显达到来,此时魏军派人到下邳,诈称道:“薛安都打算投降,你快派人来迎接。”
沈攸之的副将吴喜相信了,建议派人前去迎接,后来,来报信的人越来越多,吴喜就更加相信了。
但沈攸之却将那些来报信的人召集起来,对他们道:“薛安都早应回到朝廷,现在想回来,也还来得及,他只要派一个子弟来,我一定就会派大军迎接。
你们如果能和薛家子弟一同来,就能让回到本乡县当长官,这都由你们决定。如果不能,就不用徒劳往返了。”从此,这些人一去再不回来。
刘邦道:“还好沈攸之谨慎,不然岂不是被骗了。”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而这个时候,刘彧突然想要出兵进攻彭城,但问题是这个时候他不适合出兵啊。”
沈攸之以水道干涸粮运不便,前后七次提出不宜出兵,刘彧大怒,下诏道:“你春天请求出兵,我怕士兵疲劳,况且去年刚败,士气低落,没有允许。现在你就不肯出兵了,你若不去不做,让吴喜独自去好了。”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